|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6-26 15:53:04
|
只看该作者
(二)互联网给学生带来的便利
中学生上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产物。众所周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互联网更广阔的空间,面对知识的宝藏,我们不能敬而远之,束之高阁,否则,我们错过的不仅是知识,而是民族的振兴。网络可以使我们与世界走得更近,打破国界隔阂,打破了文化樊篱。无论在亚西亚,还是在欧罗巴;无论在美利坚,还是在古埃及,我们都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要让全世界人民听见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声。
网络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在互联网上,不存在传统教育模式那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身份差别,也不存在“我说你听”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方式。网络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能淡化讨论者的身份意识,不论地位、身份、年龄,一切交流都是交心讨论式的。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的缩短,使各种观点和情感的交流更具有真实性和直接性。特别是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治疗心理疾病方面,网络文化更能显示其优越性。通过网上聊天、版面文章抒发与E-mail等方式,青年人既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能讨论常常困惑自己的一些难题。总之,互联网可以成为学生在现实中遭遇挫折或心情不好时宣泄的场所,从而避免心理问题引起的各类事故的发生。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网络文化所提供的空前优越的文化环境,也是别的文化环境无法比拟的。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使个人朦胧的想象变成鲜明逼真的多媒体界面;利用强大的软件提供的各种工具,青年学生能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青年人通过网络文化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到科学技术的力量,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迎接新世纪曙光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世界变小了,我们行驶在精彩纷呈的信息公路上,我们遨游在神秘莫测的网络世界中,我们享受着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文明成果。轻点鼠标,我们可以探求文化的宝藏;轻点鼠标,我们可以了解七大洲四大洋;轻点鼠标,我们可以满足求知的欲望;轻点鼠标,我们可以放飞青春的希望。我们陶醉了,面对高山大川,我们欢呼雀跃,人类已经步入新世纪的辉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今天,我们是校园的莘莘学子,明天,我们将是祖国的栋梁。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革命,我们深知重任在肩,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不能只做看客,我们不能再等了!
二、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剑,网络文化在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同时,它的弊端也是明显的。特别在我国网络文化刚刚起步的今天,它对青年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更不容忽视。
第一、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不但不会提高中学生的能力,反而会比以往退化,而且还有不少中学生,因为无法处理过量的信息而患“信息焦虑”等精神病。此外,据英国的米德塞克斯大学的蒂姆莱贝教授统计,网上非学习信息有47%与色情暴力有关,一旦学生接触到这些信息,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二、由于网络对中学生具有无限吸引力,所以导致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沉溺于网络,从而患上“网络上瘾症”、“网络疏离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这些网虫们不要家人不要同学,脱离现实生活,完全是一群有着程序化思维的类机器人。
第三,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在我国庞大的“网迷”群体中,学生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形形色色的“网吧”吸引了难以计数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朝思暮想、痴恋沉迷于无聊的网上游戏与网上聊天,耗费了父母的血汗钱,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也摧残了自己的身心。成千上万的学生“网迷”中,不乏“玩网丧志、走火入魔者”。
第四、网络传播诱发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由于网上传播的大多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为主,这往往与接触这些信息的中学生脑中积淀的中国文化产生冲击,严重的会形成另一种殖民主义。
第五,网络信息假、格调低、哗众取宠,从而毒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败坏学校风气。目前,网络信息可信度太低,假信息多,炒作、哗众取宠成份大,聊天格调普遍低下,很多学生网迷喜欢猎奇、爱好新鲜,但又往往难辨真伪,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是非判断观。他们沉迷于虚无缈茫的情感渲泄之中,久而久之,其心理极易被扭曲。不少网吧为了争夺、吸引学生网迷,故意在电脑中设置暴力、凶杀、色情和荒诞离奇的信息与软件。这无疑会毒害那些阅历不深、良莠难辨的青少年学生,腐蚀他们本应纯洁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和迅速蔓延。
第六,网络安全受到侵害。极少数“黑客”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发布假信息以干拢人们的正常的网络生活,或者发布病毒威胁和破坏网络系统安全,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外敌对势力也凭借网络进行反华活动,扰乱我国的政治、经济秩序,一部分网络爱好者甚至利用先进手段有意无意地在网上窃取他国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威胁它国的安全。
第七、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弱化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网络上以英语的使用率和内容为最多,分别为84%和90%,网上的错别字、病句随处可见,中学生长期与这种语言环境接触,不能不令人担忧。
三、网络负面效应的应对策略
面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一味地采取消极的堵截方式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积极的对策应该是在利用网络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尽力做到扬长避短,兴利除弊,使校园网络文化在青年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提高青年学生对网络文化信息的判断力
提高青年学生对网络文化信息的判断力,是减少校园网络文化消极影响的根本措施。网络文化信息的判断力是面对复杂信息能够作出全面审视和迅速选择的能力。在互联网上,如果不具备敏捷的判断力,就有可能被大堆的垃圾信息所淹没。美国学者T•R•莫斯森认为:“大学的力量并不在它传播信息的方式上,而是体现在有助于挑选、阐释已获得的信息的方法上”。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应重视网络知识培训,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水平。在培养学生具备网络使用能力的同时,教会学生自己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一方面,面对网络信息要有科学、全面、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自身信息需求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抵御信息污染的能力,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到更多、更新、更有用的信息,达到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美德的目的。
(二)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学生在课内外对于上网也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网络发挥育人的优势。
要培养青年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提高网络道德素质,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各级各类学校应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使学生将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加以遵守,以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以及面对信息技能吸引的自控、自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遵守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道德,以时代的信息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与活动。另外,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不健康现象进行谴责,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扬善祛恶的网络舆论环境,也是十分有效的措施。学校有关部门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上网成瘾的学生吸引过来,使他们既能走进网络,又能走出网络,真正成为网络的主人。
学校、教师和家长要紧密合作,共同帮助学生端正对上网的态度,加强对学生校内外管理。学校、教师应当多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杜绝无聊网络行为的诱惑,树立远大理想,专心致志地搞好学习。学生“泡吧”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学校、教师对此知之不多,如学生家长对其校外生活不闻不问,甚至放任自流,则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少学生走向堕落都在于其家长忽视了校外管理工作。
(三)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面对网络教育的负面效应,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启动网络道德教育工程,以适应新型社会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网络道德教育的责任,发挥全社会对学生网络教育的作用。
通过政府出台政策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要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用我们的主旋律占领网络教育阵地,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时代精神和优秀知识的课堂。有关部门应将我国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料放在网上,让青年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以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与此同时,规范网络行为,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立法部门应加快网上立法,根据网络特点,尽快加强网络违法和犯罪的认定,以便于采用法制手段来制止和处罚网络信息犯罪。面对网络上精华和糟粕并存、良莠掺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的软件。以尽量减少网络文化在校园中的负面影响。强化对网吧的管理。各级政府明文规定游戏室、网吧严禁对未成年人、中小学生开放,但事实上中小学生充当了游戏室、网吧的“主力军”。有禁不止,行同虚设,皆出于管理乏力。另外,不少地方政府只追求经济效益,对网吧实行收费,管理上则流于形式,对中小学生进网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客观上助长了泡吧的狂潮,激起了无数学生家长的义愤。因此,开展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是网络时代的要求,对于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行为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通过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目前全国有两亿多中小学生将成为未来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阶段,好奇心,逆反心理强,最容易出现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问题。为帮助中小学生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引导他们文明上网,还要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的立体培育与监督体系,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家长除了平时要重视培养中小学生的适应能力、耐挫力、自信心、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之外,还要让他们明确上网以学习知识为目的,安排足够时间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控制上网时间,加密锁定不良网站,防止上网成瘾。社会教育机构应负起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的责任,积极推进网巴行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努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规范网络秩序,请除网络垃圾,提高科技水平,确保网络安全。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开发性投资、研究,努力改变目前微电子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建构自主的网络知识产权体系,确保网络安全。建立相关的技术管理机构,升华网络技术水平,清除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净化互联网之信息环境。
总之,网络文化将在中小学生的生活中占有主要的位置,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防患于未然,对他们实施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使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成为网络技术的主人,让互联网活跃在他们的生活中。随着网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加强青年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在网络文化交流中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才能真正使校园网络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其积极作用。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校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但同时对德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变堵为导,利用网络开展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这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认真思考和探索网络与学生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道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开辟学校德育工作新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