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研究显示,免费政策实施后,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教师的生存状态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教育效果,如何切实改善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是免费政策实施后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外 忧
教师校内住房紧张,安全隐患多
西部贫困地区大部分教师没有学校的住房,住房条件非常有限,现有住房缺乏配套设施,安全隐患较多。
调查显示,西部贫困地区大部分教师在学校没有住房,住房条件非常有限。73.6%的教师没有学校住房,其中贵州没有学校住房的教师占74.5%,宁夏的占83.1%,甘肃的占62.7%。
在宁夏的农村学校,多数教师家住县城,需要乘车往返县城外的一些学校。由于交通不便,在宁夏的山区,乡村学校的教师反映,由于大多数教师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上下班,日复一日,很多教师一个冬天就得了关节炎。另外,教师没有午休的地方,也影响下午上课的精神状态。
建议:第一,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宿舍工程”。农村教师具有流动性大和实施聘任制后人员不确定等特点,因此,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建设也应采取多种形式,既要有产权明确、相对固定的教师住房,也要有给教师流动使用的周转房。建议设立一个“农村中小学教师宿舍工程”,建设具有宿舍(公寓)性质的教师住校周转房。教师宿舍的产权属于学校,教师可以有偿或无偿使用,工作调动后随即搬离。第二,建立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的发放范围,让广大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一样享受住房补贴和公积金,拓宽农村教职工筹集建房资金的渠道。
福利待遇缺失,科研意识淡漠
西部贫困地区实施免费政策后,教师的福利、奖金普遍缺失,福利资金筹集途径受阻。无学术激励机制及相应待遇也影响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在访谈中,有90%的教师认为,免费政策实施之前教师还有基本的福利,但是在免费政策实施后,教师的福利非常少,仅有的一点福利是期末综合测评后,根据教师的测评名次给予一些补助,金额在50元到200元不等,无法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建议:第一,把教师福利、奖金费用列入公用经费的范围。第二,健全学校的福利制度。第三,建立中小学和当地大学的科研互助机构。目前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有部分教师有进行学术科研的强烈愿望,但是因为缺乏科研资金的支持,以及正确的科研方法,挫伤了他们科研的积极性。而大学教师申请科研基金相对容易,但缺乏一线教师作科研的现实环境和便利条件,所以在这方面大学可以和中小学建立科研互助机构,共同进行学术研究。这样,中小学教师在大学教师的帮助下可以快速成长,大学教师也可以通过中小学一线教师收集到确切的第一手资料。第四,尽快实施城乡教师(包括公办教师和非公办教师)统一工资标准和统一福利待遇制度,完善和落实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制度,并使农村教师的待遇高于城镇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真正实现以政策留人和以待遇留人,消除城乡教师间的“利益鸿沟”,彻底解决农村教师容易流失的根源问题。
工作压力大,工作繁重
多数西部农村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繁忙,收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由于工作量大,教师在学校根本没有闲余时间,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调查显示,西部贫困地区教师的教学压力巨大,不同省区的教师同意或者完全同意“自己的压力大”的占79%,其中贵州占80.3%,宁夏占75.2%,甘肃占82.1%。
建议:第一,补充师资。当前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缺乏,是造成教师工作繁重、压力大的主要原因,要解决教师压力大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教师的编制问题。第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强调高效工作,尽可能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要采取措施为教师减负。
工资水平低,收入满意度低
在调查中,有七成西部农村教师表示,和工作环境、工作量相比,对工资待遇最不满意。数据显示,2008年,西部各省区的教师的平均工资相对较低,贵州教师的平均工资只有1376.4元,宁夏1612.3元,甘肃1517.6元,这样的工资待遇在当地只能基本解决教师的生存问题。在访谈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认为付出与回报并不一致。
除了工资水平低,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工资也存在不能按时发放的问题,一直能按时发放工资的贵州占26.9%、宁夏占28.2%、甘肃占29.1%。另外也有数据显示,有13.5%的教师有被拖欠工资的现象。这些原因造成了教师对工资待遇的不满以及教师责任心下滑。
建议:第一,以法定的形式保障教师工资和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持平。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和当地公务员的工资之间的差距比较悬殊,这不仅仅是基本工资的问题,更多的是福利收入、奖金等方面的差距。第二,由于受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不能完全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提升义务教育的财政重心,建立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的义务教育支付体制,使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有更加切实的保障,尽快做到城乡教师执行同一工资标准,以此带动提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三,适当平衡非公办教师和公办教师特别是代课教师之间的工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付出和收入之间的平衡,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内 患
工作满意度低,敬业精神减弱
教师工作满意度低,导致教师对学校工作表示出极大的不稳定状态,不能安心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小学阶段占到36.2%,初中阶段占32.9%,高中阶段占32.8%。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师职业持不满意的态度,降低了他们的敬业精神。
建议:针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低的情况,从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出发,关心他们的疾苦,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减轻负担,提高待遇,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心于农村教育工作。西部农村教师对工作的满意与否,不只是工资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教育,需要广大教师有扎根艰苦地区工作的决心和精神,更需要有关部门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愉快地、安心地从事农村的工作。
专业化发展缓慢,培训缺乏实效
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及信息资源缺乏,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比较多。调查数据显示,有67.3%的教师认为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58.8%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充足的教学参考资料,57.9%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充足的教学材料和仪器。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资源不足以及缺乏专家的有效指导,使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受限。
教研活动以本校教研为主,校际交流少,教研方式单一。调查显示,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教研活动的方式主要以讲评课为主,讲评课每月至少都有一次的比例占72.4%。相对来说观摩课的次数比较少,每月至少有一次的只占34.8%。在教研活动的组织方面,学区组织的教研活动一学期低于一至两次的占68.2%,其他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每学期低于一至两次的占81.7%,在自己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每周就有一次的占52.3%,每月就有一次的占30.1%,每月至少有一次的占82.4%,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教研活动相对比较多,每月至少有一次的占63.8%。
教师在职培训不能结合实际、培训以主科为主,副科相对较少、培训经费紧张、培训时间短、外出培训次数少。这些问题导致教师专业化发展缓慢。
建议: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确保教育科研有较为充足的经费。第二,选派教师外出学习,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积极寻求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帮助,或聘请教育科研部门和高校专家来校讲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师范大学(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广大农村教师之间的沟通,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三,在教师培训上,要使农村教师有“钱”参加培训,有时间参加培训,注重提高培训实效。除了对主课进行培训外,更要重视对农村学校副科方面的培训。
教师评价制度不合理
调查显示,西部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对学校评价制度合理的认同度比较低,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在教师职称的评定、优秀教师评选以及年终考核方面的评价都不尽合理,对教师的评价还停留在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严重的制约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