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媒体用于小学语文美育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2:3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媒体用于小学语文美育初探
重庆市合川区龙市中心完小   张祥清  

[文章摘要]: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如果能通过多种电教媒体来加以辅助的话,效果则会大大好转。我在此文中,主要是结合自己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分别运用投影、录音、录像这三种电教媒体,优化语文美育的过程加以简单的剖析,总结得失,试图在今后的审美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关键字]:美育 投影 录音 录像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美能磨炼人性”,是“心灵的体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纯真的心灵正是等待播撒美的良种的沃土。而把小学课程中占课时量最多,容量最大的语文学科作为一条重要的输入渠道,把美的甘泉引进学生们的心田,必将产生影响他们一生的无法估量的巨大教育功能。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的那样,是“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也。”故而向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不断播撒下美的种子,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最神圣的职责所在。
    如何实施语文学科的美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充分地运用各种电教媒体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运用投影设备,优化观察方式,促进认知,培养美感。
    教学要加强直观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教学论中也是把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作为一项原则而提出来的。投影作为中国目前大多数校园中较通用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它的运用就是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不但使教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使学生变得乐于理解和接受知识。也就是说,投影的运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可使观察者有观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观察的效率,优化了观察方式。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要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与课文相辅相成的投影片,我们千万不可偏面地认为它们只有认知作用——用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事实上,投影的运用不仅能优化学生的观察方式,还在语文学科的美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能促使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和谐地统一在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在利用投影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图像时,除了运用与教科书相配套的投影片外,还可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动手自制一些投影片,使有关的形象在大小、长短、远近等方面产生相应的变化,使学生观察感受的方式达到最优化,获得清晰、生动的直观形象,从而促使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和谐地统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例如,“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一知识点在实际的生活中难以在短时间内清清楚楚地进行观察。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就运用一张复合投影片,把形象化小为大,把过程化长为短。先出示一只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的小蝌蚪,然后让它“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接着尾巴不见了。最后一张投影片映出一幅艳丽的图画:一张张碧绿的荷叶浮在水面上,远处的几只青蛙正在捉虫,近处一只大眼、白肚、绿背的青蛙在低头看着向它游来的小青蛙,仿佛在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快跟妈妈一起捉虫吧!”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年幼的学生对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了最优化的观察,同时欣赏到了青蛙美丽的外形,领略了青蛙妈妈和小青蛙之间的亲情,看到了青蛙捉虫的具体情景。
    这样一来,学生的感知活动不但得到了优化,而且具有了审美的特点:首先,这种感知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充满审美的情趣;其次,这种感知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把主体的注意力稳定地引向特定对象;再次,这种感知还具有整体性,把个别感觉组合成为有关对象的完整印象,即表象。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而且发展了审美感知,进入了审美境界,既促进了认知,又培养了美感。
二、运用录音设备,展示教材文字的语音美,认知审美,和谐统一。
    现代汉语的语音明朗响亮,和谐协调,加上特有的四声声调,更增添了语言
抑扬顿挫的韵味。可见现代汉语是一种极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的语言。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文都配有课文范读录音光盘,这些录音光盘读课文时轻重缓慢的节奏感掌握得都很好,有的还配有音乐,不失为师生朗读的范本。我们教学生如何读好课文,大多可先让学生听光盘录音来获得感知——充分展示教材中文字的语音美,让学生受到课文语音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此基础上然后让学生加以摹仿,最后可举一反三,进行个体的创新。
    不同体裁的课文,运用录音设备的方法应当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多首古诗。而诗歌这种文体,特别讲究语言的韵律美。诗歌语言的声音本身就暗寓和传递着审美信息,所以在教学诗歌这类课文时,听录音光盘的反复范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录音光盘富有节奏感、音韵美的范读,可以把诗的情绪通过音乐般的语音表现出来,诗的思想感情也会在有节奏的声音起伏中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了。学生在听范读的过程中,不但欣赏到了美妙的韵律,同时也领悟了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当然,现行的小语教材中更多的还是散文、记叙文等文体。因为这些文章有许多都出自名家的范文,故极为崇尚语言的音乐美。如《海上日出》、《鸟的天堂》等散文,都具有诗一般的语言,韵味隽永,富于音韵美和节奏美。有的课文中有许多叠音词,它们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表意又自然传神,真是美不胜收。例如《荷花》中的“挨挨挤挤”不只是形容荷叶茂盛,还写出了荷叶被风吹动之后的动态。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如这类课文,除了运用录音整体感知外,可把节奏强、音韵美的重点句、段多次感知,这样学生在反复欣赏录音范读的过程中,感知了文字所体现的优美意境,领会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了语言文字的精工细雕,受到巨大的艺术感染,从而达到了认知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三、运用录像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是实施语文学科美育的目标之一。学生
的语文审美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他们各种审美心理因素和思想意识的综合性表现。实践证明,运用录像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1、        运用录像,强化审美期待。审美期待,是主体对审美活动
产生的一种迫切盼待的心情。审美期待越强化,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就越能得到激发和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录像,可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期待。如在教学《翠鸟》一文时,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水鸟几乎没有什么认识,所以教师就可充分运用录像,让学生充分认识翠鸟的外形小巧玲珑,各种翠鸟的羽毛色彩并不相同(不止课文中讲的一种)。特别是写翠鸟捉鱼动作敏捷的词句中,有不少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如“贴着水面疾飞”,“水波荡漾”,“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只要通过录像一播放,直观明白,这些难理解的词句就会迎刃而解。同时,由于录像内容比课文更丰富,学生自然喜闻乐见。这样的教学强化了审美期待,审美具有了主观要求,审美能力的提高自然是高效率的。
    2、运用录像,开拓审美视野。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开拓审美视野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感知是美感的门户,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条件,悉心指导,帮助学生去努力发现、领略大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录像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呈现活动图画的优点,还能打破时空限制,天南地北,宇宙星辰,摄于面前;一年四季,上古未来,尽收眼底,岂不美哉!例如:在教学《草地夜行》、《长征》等一类战争题材的课文时,可放映一些有关长征的录像片断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开拓视野;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时,更可放映一些有关星空的录像片,让学生看看星星的运动,看看北斗星是怎样绕北极星转动等。把这些在内容上与课文紧密相关,又有延伸的,同时富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录像适时地放给学生看,怎能不激起学生美的情感呢?审美的情感得到了培养,审美的视野获得了开拓,这种感知多了,学生审美的能力自然获得了提高。
    3、运用录像,提高审美认识。我们知道,如果学生的认知目标单有感觉,没有思考,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是不可能真正鉴别其美与丑的,就更谈不上去深切领会其中丰富深刻的内涵。而录像这种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各种摄影手法,突出观察的重点和事物的本质特征,对观察对象有目的地进行选择、编辑,使之更集中、更典型、更具代表性,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如《赵州桥》这篇课文,介绍的是我国著名的古代的石拱桥,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是极为贫乏的。在学习这篇精读课文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文章意蕴美的熠熠光泽——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就应该把能反映赵州桥雄伟气势的特写镜头放大给学生看,让它那震撼人心的雄壮美感动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到赵州桥的确非常雄伟。另外,还可放映一些古代石拱桥的录像给学生看,扩大知识面,同时有助于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结构别致,真正认识到赵州桥在当时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学生看了这些录像,心中自然产生对赵州桥的一腔赞美之情和浓厚的民族自豪感。他们不但觉得赵州桥本身值得赞美,而且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更值得赞美,是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创造了赵州桥,是他们用劳动创造了美,劳动人民的创造是美的,他们的劳动成果是美的。这样学生对课文中蕴涵的美产生了新的领悟,对事物的认识不至于停留在表面的、感性的阶段,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认识。
    充分运用多媒体,实施语文学科的美育,这不仅符合直观教学的原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而且能促进我们更好地实施语文学科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使受教育者,在美育的启迪下,更加地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相结合的人生境界。我们相信,随着多媒体的品种越来越多,使用越来越方便,它在语文学科的美育中的所起到作用必将越来越明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3: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