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爱留给我们的思考老师优秀论文移动杯征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22:4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爱留给我们的思考老师优秀论文移动杯征文
[摘要]: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女小说家,也是文坛颇具争议的人物。伊丽沙白·盖斯凯尔夫人在其传记《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中把她描写成诚恳、善良、独立的完美女子,但是随着人们对她多元性的研究,又有称其为是一个有着强烈反叛性、颠覆性、占有欲的人。而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多半是对自身经历的表述。也许正因为她有着人们阐释不尽的复杂性,对其作品的探讨视角也就具有因人而异的多元性。
   本文仅从很小一个角度切入,试图分析《简·爱》中主人公的品质——自尊、自爱、自重和独立,并最终赢得爱情和幸福,从而指出,在当今中国社会,女性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更应该效仿简爱,具备自尊、自爱、自重的品质和独立的精神,保持正确的审美观和婚姻观;指出过分追求容貌或者利用姿色谋取钱财地位都是不可取的,若为此丢掉自己最起码的尊严与人格则更是会为人不齿;指出一个女性如果没有“简爱精神”,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男性的尊重,反而会被欺骗、蔑视,最终堕落,从而倡导女性应该拥有“简爱精神”。

[关键词]:
    自尊;自重;自爱;独立;简爱精神。


[正文]:

一、回顾:《简·爱》影响深远悠长
    在中外文学史上,有许多经典名著永垂不朽,但像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心灵,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的,却并不多见。《简·爱》于1847年在英国首次出版时就立即引起轰动,被誉为是“19世纪杰出的经典著作”、“影响女性世界的杰作”,被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为最有影响的书之一[1]。在其问世60年后,中国的伍光建以《孤女飘零记》为名从英文节译成中文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而李霁野的译本《简爱自传》最早以完整形象于1935年8月20日在郑振铎主编的《世界文库》第四期上开始连载。此后,《简·爱》在我国引起的阅读热潮就经久不衰。
我在上中学时第一次阅读《简·爱》,就被其深深吸引,至今已读过多次,但每次却有不同的感悟。我认为,《简·爱》的感人之处不仅在于小说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感染力,还在于小说在以浓郁抒情的笔法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的同时,塑造了一个不屈于世俗压力、独立自主、自尊自爱、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蠢,显示出自强自立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
小说表达出的思想,即妇女不甘于社会指定她们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及婚姻上独立平等的思想,不仅在当时的英国是不同凡响的,就是在中国的今天,也是值得我们尤其是女性朋友思考的。我非常认同我国著名学者王充闾的观点:“这部作品在50年代,对我们这些青年特别是女青年,起到了振聋发聩的震动作用。我以为,它在今天仍然有着很好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对于一般女性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如何保持应有的尊严和发扬自立、自强精神,会有直接的启迪作用。”[2]这也是本文试图再次解读《简·爱》、倡导“简爱精神”的目的之一。

二、解读:“简爱精神”处处溢香       
的确,简爱最让人击节赞赏的,就是她的自尊、自爱、自重及在此前提下形成的独立人格。正因为如此,她不仅维护了一个女性做人的尊严,还彻底赢得了罗切斯特先生真正的尊重与爱情。在桑菲尔德府中,无论对罗切斯特先生还是上流社会的贵公子与千金小姐,简爱都没有把自己的人格与尊严置于他们之下,而是将自己与他人的人格与尊严放到天秤上称出相等的重量。先来看看她在桑菲尔德府主人罗切斯特先生面前是怎样的——
简爱得知舅妈病重决定回去探望时,作品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身上仅有五先令,罗切斯特先生“立刻拿出皮夹,给了我一张钞票,是一张五十英镑的”,“但是他只欠我十五英镑。我跟他说我没有找头”,罗切斯特“我不要你找,你知道的。收好你的工资吧”[3]。这里,罗切斯特的那句“你知道的”指简知道什么呢,也许是指知道他对她的爱情深厚,他的一切都将是她的,何惜多出工资的区区三十五英镑吧?或者是指他那样富有,对于多付的三十五英镑实在算不了什么吧?而简却坚决拒绝接受超出的钱,这正是其自尊、自爱的表现,即使贫穷却有自己的尊严!而在桑菲尔德府玩乐的上流社会的贵公子与千金小姐面前,简更没有丝毫的自卑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自尊,不卑不亢。
    如果说简爱的这一切仅仅因为她是处在被雇佣的家庭教师的地位的话,那么,我们再看看,当简爱已经接受了罗切斯特先生的求婚,正举行婚礼时,律师和梅森证明罗切斯特先生已有一妻,婚礼存在障碍,这时简爱选择毅然决然地离开自己深爱也深爱自己的罗切斯特先生,就是绝大多数深陷爱情中的人难有的理智之举了。她宁可让自己的心灵因痛苦而陷入地狱,也不会要这唾手可得的幸福。听听她对哀求她留下的罗切斯特先生说的话吧:“我关心我自己。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无助,我越是要尊重自己。我要遵守上帝赐予、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我理智时候的原则,而不是现在我头脑发热的原则。法律与原则并不是用在没有诱惑的时候,而是用在现在这样肉体和灵魂都反抗它们的时候。”[4]如果说前三个“越”字句表现的是失败的简,那么,最后一个“越”字句则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无论何种情况下,其人格与尊严都凌然不可侵犯的傲然的简。在这里,简爱不仅是在对罗切斯特先生说话,也是在对自己的灵魂说话,是她骨子里那种自尊在要求自己拒绝不合法爱情的诱惑。法律其实只对遵守它的人形成约束,对不遵守它的人而言却可能什么也不是(因为这样的人是不怕受到法律制裁的)。因此这里的简,与其说是在坚持遵守她口口声声的法律,不如说是在坚持保持做人的人格与尊严;与其说她是在坚持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不如说是在追求平等基础上的爱情与婚姻。罗切斯特先生虽然能给她爱情,却不能给她合法的婚姻,如果她答应留下来,那只能作为罗切斯特先生的情妇,这不是简爱所想要的,正是简爱的自尊、自重、自爱,才使她有决心和勇气选择离开。
    不仅简爱自尊、自重、自爱的品质在文中以上细节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而且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女性独立意识,同样也在文中以下细节得以清晰体现——
    罗切斯特先生赠给简爱的项链、耳环、戒指,在她眼中似乎是枷锁,而不是什么爱情的信物。她拒绝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贵妇人成为罗切斯特先生的私有财产,而是要成为她自己。正是在桑菲尔德府中,简爱曾发出不平的呼声,她说:“谁也不知道,除了政治叛变,有多少其他的反叛发生在芸芸众生之中。一般人都认为女人应该平静处事,可是女人也有男人一样的感受。她们像她们的弟兄们一样,需要发挥她们的才智,需要有一定的用武之地。她们遭受了太多太严酷的束缚,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她们也会跟男人一样感到痛苦。如果那些享有更多特权的同胞们,说她们做做衣服、补补袜子、弹弹钢琴、绣绣衣袋就足够了,那就未免太肤浅了。如果他们要谴责或者嘲笑那些想要超越世俗,做更多的事、学更多东西的女人,那他们也太缺乏考虑了。”[5]在这番议论中,简爱不仅是在与男人比较,认为女性有和男人一样的感受和思想,同时还含蓄地指出,那些没有这样思想的女性是肤浅的,这是她女性独立意识的强烈觉醒。正因为如此,在罗切斯特先生双目失明、一无所有且妻子已死的境况下,简爱反而义无返顾来到了他的身边,这时的她不仅是罗切斯特先生的合法妻子,还是他人生的航标,这不能不证明是因为简认为她可以在婚姻中取得和罗切斯特先生平等的地位才做此选择的结果,因为只有在平等地位的婚姻中,她才能拥有个人的独立性。
    简爱非但不漂亮,还身材瘦小,无金钱,无地位,但这又有什么影响!她依靠自己的自尊独立同样赢得了生活与婚姻的幸福,成了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坚强女性。简爱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位女性要求得到社会承认的过程,她不断地寻求个人身份、地位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她的主体意识起了主导作用,她不会为了某个人尤其是男性的思想观念而改变自己的主观愿望。可以说,是她的自尊、自重、自爱和始终不减的独立意识,加重了她取得这一成功的的砝码。

三、反思:“简爱精神”当今何在
正如前文提到的著名学者王充闾的话那样,相比简爱的做法,在今天,我们女性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又应该如何在生活与婚姻中保持应有的自尊、自爱、自重和发扬独立自强的精神?我们是保持了还是丧失了?是崇尚它还是无视它?这恐怕值得我们一些女性反思。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简爱一样相貌平凡的女性,却不能像简爱一样接受自己的相貌平凡,而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己的容貌。诚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此无可厚非,但很多女性甘愿冒着美容失败的危险,一试再试地做各种隆胸、瘦身、美腿等手术,或许就大可不必了。今年央视《生活》栏目就报道过消费者李x因使用汞含量超标6.8万倍的“吉丽美白霜”,美容不成反严重汞中毒事件[6],而这样的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为脸上这么一小块皮肤,花去如此多时间与精力不值,而为美容留下身体的痛苦,则就更不值!即使那些曾经以美貌著称的女性,也不过空留一个芳名!来看看中国历史上这些美女吧:
倾国倾城的杨玉环,最终成为了马嵬坡下的怨死鬼;国色天香的王昭君,也只是让后人记住了她和亲的功绩而为之掬一把清泪;忍辱负重的西施,是投水而死还是真的跟随范蠡归隐至今也是一个迷;而离间董卓与吕布关系的貂婵,为政治原因牺牲了自己的美好青春;“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虽权倾一时,仍落得个红颜祸水的骂名……历史上的如云美女,现在全都香消玉殒,我们除了耳闻她们有美貌的名字,难道我们还曾经或能够目睹她们惊世的容颜吗?我们的化妆品能抗拒生老病死的生存法则吗?我们的一次次美容美发行动能掩盖住岁月在人体身上碾过的的痕迹吗?人老珠黄的结局又是能凭借少数美容大师的精湛技艺所能改变的吗?即使像她们这样有绝世之美,最终也无一例外归入一抔黄土,这是否可以启示我们,少花点时间关注容貌,而像简爱那样去“做更多的事、学更多东西”呢?
如果说这些女性为了容貌,花了太多精力财力还可以让人勉强接受的话,那么,对于某些女性利用美貌作为资本,企图为自己带来财富、地位,为此甚至不要自己的人格与尊严,那就简直让人不齿了!让我们又一起再来看看我们国家的正规期刊《知音》2007年2月上半月版报道的一起案件吧:
    1972年出生在河北唐山的男子王x,在北京闯荡期间,经过努力自学,取得了计算机软件高级工程师的资格证,并因此获得在某网络公司任主管的职务,年薪三十万。事业有成后的王x,开始物色心中的爱人,没想到通过网络认识后迎娶的爱妻,竟是冲着他的钱来的。意外得知自己是被“妻子”欺骗后,为了报复,王x于2006年6月开始在网上以月薪2万的生活费作诱饵征情人,当然对情人提出的要求是年轻貌美且有性经验。不可思议的是,招聘情人的广告在网上一发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先后有二十多名妙龄女子上门应聘!在这些通过先发照片确定其漂亮后被聘用的女性中,最大的25岁,最小的20岁,而就其学历,则有的是硕士,有的是大学本科,最低的也是大学专科毕业。这些女性,无一例外是为了“月薪2万”投怀送抱、甚至是争先恐后“竞争上岗”的,但她们又都无一例外地不仅没有得到2万元“聘用费”,还在王x“试身”的过程中被他偷走了手机!用王x的话说,他这样做,是“想给这些拜金女孩一个教训,让这些随便的‘贱’女人财色两空”[7]。
    王x自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我们当然也否定王x这样的报复方式,但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如果这些女孩子能有点自尊自重自爱,她们会明知道是“情人”身份还去应聘吗?如果她们能有点独立自强意识少点依赖思想,会为了2万元的“报酬”争相投怀送抱吗?很难想象,如果社会多一些王x这样的男人,或者这样的男人多给点“工资”,又会有多少女性趋之若骛?事实上,又不是有那么一些女性不惜虚度青春年华,成了一些权贵或豪富男人包养的“二奶”“三奶”吗?可悲的是这样的现象正在演变得越来越司空见惯了!
    与相貌平平的简爱相比,这些女性不仅没有因为年轻貌美赢得男子的倾心爱慕,反而因为利用美貌作为资本获取没有尊严的钱,让王x这样卑鄙的男子都会心生鄙夷,这不能不说是这些女性的悲哀!而对比简爱自尊自爱的做法,我们又不能不说这些女性的结局是必然的失败!“嫫母虽丑,但能辅佐黄帝;妲己虽美,终于倾覆商周”[8],可见女子在德而不在色,“正如钻石藏于深处一样,内在的东西双倍重要于表面的东西。有的人空有一副好面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好象一座因修建资金不够只完门面的房子,入口处金碧辉煌,进去却是千疮百孔”[9]。这是值得某些女性思考的。简爱正是因其内在不平凡的品质赢得了爱情,获得了独立,在她的身上,始终闪耀着女性独立自强的光辉。
为了追求财富、地位,有的女性不仅没有做到自尊、自重,反而是自轻、自贱;正是因为没有独立自强的意识,才有企图通过年轻貌美或无爱的婚姻获得财富、地位的依赖思想。她们中不少人不只是貌美女性,还是知识女性,却没有依靠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女性的尊严,反而生活得没有自己的尊严与人格;其生存方式不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反而被社会所唾弃;不但不能建立起自己的身份、地位,反而会更加没有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简爱,不仅在任罗切斯特先生的家庭教师之时,不会因为贫穷而收罗切斯特先生多付的一英镑工资,也不会在得知罗切斯特先生有妻子后,为其巨额财富而违背法律嫁给他。同样的女性,不同的做法,一则被人不齿,一则有口皆碑,实是鲜明的对比。可悲的是,简爱的做法在今天恐怕不但不为某些女性所赏识,反而可能被看作“愚昧之举”——在没有爱情的情况下,尚且可以为财富不要尊严与人格,何况简和罗切斯特先生还相互深爱,嫁给他可就能理所当然拥有那笔巨大的财富了!不知简爱若在,对此会有多唏嘘!

四、结论:女性需要“简爱精神”
简爱是个相貌平凡、出身卑微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女性和简爱一样相貌平凡,像简爱一样出身卑微。正因为相貌平凡,我们才更应该自爱,没有必要为了取悦男性去美容美发;正因为出身卑微,我们才更应该自重,不该为了攒取钱财改变地位扔掉做人的尊严;正因为是女性,我们才更应该自觉地做到独立,用行动彻底转变“男尊女卑”的观念,不让它死灰复燃!
   当我们又在惊惧某女性同胞因美容手术留下遗恨时;当我们又在愤恨某女性同胞被谁玩弄欺骗了时;当我们又在惋惜某女性同胞成了谁的“二奶”“三奶”时……尤其当这些逐渐变得司空见惯让一部分女性已经麻木时,我们怎能仅仅只在一旁惊惧、愤恨、惋惜,又怎能只是退而自省,以免后车之覆,而是必须大声呼吁:女性同胞们,效仿简爱,拥有点“简爱精神”,找回女性做人的尊严吧!
    什么是“简爱精神”?“简爱精神”就是要自尊、自重、自爱和独立!
    一个平凡的女性如果拥有了简爱精神,就会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中抵挡住任何诱惑,出淤泥而不染;而如果一个当代知识女性拥有了简爱精神,则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中,都会像熠熠生辉的钻石,永恒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三寸金莲”的美在今天自然已是一个笑谈,我们已经让我们的小脚从又长又臭的裹脚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愿我们更多女性同胞把我们的思想从自轻、自贱、自卑和依赖中解放出来,效仿简爱,始终坚持自尊、自重、自爱和独立,在他人尤其在男性心中赢得女性的尊严和地位,为自己赢得爱情和幸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到真正的“男女平等”,为女性的天空撑起一片晴天!
[注释]:
[3]引文见夏洛蒂·勃朗特著《简·爱》,连洁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244页。
[4]引文见夏洛蒂·勃朗特著《简·爱》,连洁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349页。
[5]引文见夏洛蒂·勃朗特著《简·爱》,连洁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116页。
[6]此则材料见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电视报》2007年第25期B1版,聚焦美容医疗事件《美白换来汞中毒》一文。刊号:CN11-4078/G0
[7]此则材料见《知音》2007年第4期《“老总”两万聘情人,20名美女折腰多少屈辱泪》一文,第24页至28页,《知音》杂志出版社。
[8]引文见代凯军著《武则天的九九方略》第49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9]引文见西班牙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著《智慧书》第50页,张广森译,海南山东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著,连洁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2.《世界一流文学名著精缩》,邓双琴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3.《读史悟人生》,王宇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4.《武则天的九九方略》,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5.《智慧书》,西班牙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著张广森译,海南山东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6《史记》,司马迁著,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7《诱惑与冲突》,关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
8《爱与意志》,罗洛·梅著,冯川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8月第1版。
9《爱欲与文明》,马尔库塞著,赵林编译,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1987年4月第1版。
10《外国文学史》,金元浦、孟昭毅、张良村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3 10: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