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吉林省2009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题(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09: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吉林省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谷淑荣




时间 5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大洲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由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



  A.降水东多西少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  D.季风气候显著



  3.茫茫沙海中散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沙山与雪峰并立,绿野与荒岭毗邻。这种景观主要出现在(      )



  A.低山丘陵地区  B.临海湿润地区  C.内陆干旱地区  D.水乡平原地区



  4.公元2世纪左右,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到欧洲大秦。大秦就是(      )



  A.雅典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罗马共和国  D.阿拉伯帝国



  5.14~16世纪的欧洲,提倡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德国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运动  C.思想启蒙运动  D.自然科学革命



  6.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记载了中国近代重大革命斗争事件。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渡江战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09:17:00 | 只看该作者
7.下图历史情景发生在(




解放军占领南京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渡江战役  D.台儿庄战役




  8.下图被称作“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它表明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      B.中美两国相互敌对20年的结束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9.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关键性的因素是(



  A.发展   B.环境   C.资源   D.人口


  10.北京2008年奥运会口号,把“绿色奥运”放在首位,这充分反映了(



  A.人文主义的思想
           B.自然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C.科学发展的观念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题、12题、13题各4分、14题3分)


  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地势的特点──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


  (4)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1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文艺复兴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2)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3)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


  (4)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


  13.请你写出与下列历史人物相对应的重要历史事件。


  (1)郑成功──


  (2)林则徐──
  
  (3)关天培──


  (4)洪秀全──


  1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目前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


  (2)我国解决自然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是──


  (3)我国在保护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或做的工作是)──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15题7分、16题7分、17题6分)


  1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


             


  (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支流: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水电站、水利枢纽: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


  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⑤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


  (2)黄河下游断流,开封附近成为“悬河”,你认为治理黄河下游的根本是什么?(1分)






  16.阅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依据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及影响。(6分)








  (2)结合上述图文信息,谈一点你的感悟。(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进步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仍有较大差距。放眼世界,中国的发展,既面对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事件是什么?(2分)
 




  (2)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2分)






  (3)目前我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2分)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18题7分、19题8分)


  18.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举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至少两例)(2分)






  (2)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1分)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3)我国古代对外交往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2分)








  19.200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重温革命历史,缅怀总理伟业。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进行整理成文。(8分)


     


  要求:(1)写出图片所反映内容中,总理进行的重大活动及其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并谈谈你缅怀总理后的感受。(2)语言流畅,表述成文,字数100字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09:18:00 | 只看该作者
吉林省2009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题(一)参考答案



吉林省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谷淑荣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C  3.C  4.B  5.B



6.B  7.C  8.B  9.D  10.D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11题、13题、14题各4分、12题3分)



  11.(1)西高东低  (2)东多西少 (3)黑河──腾冲一线   (4) 秦岭──淮河一线



  12.(1)达·芬奇  (2)马丁·路德(3)伏尔泰    (4)哥伦布



  13.(1)收复台湾  (2)虎门销烟  (3)虎门战役  (4)金田起义(或太平天国运动)



  14.(1)实行计划生育 (2)“开源”与“与节流” (3)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15题7分、16题7分、17题6分)



  15.(1)①渭水  ②汾水  ③龙羊峡  ④小浪底  ⑤河套平原  ⑥宁夏平原



  (2)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



  16.(1)图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图二: 三大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或三大国首脑签订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图三:德国签署投降书,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是注定要失败的。(2)正义最终战胜邪恶。(或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其他表述符合题意也可)



  17.(1)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



  (2)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等。



  (3)机遇:在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中能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挑战: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和科技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综合探究题(共15分,18题7分、19题8分)



  18.(1)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播佛教等。(2)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3)借鉴:交流与合作;友好往来;互惠互利;相互学习等。(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19.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总统举行会谈,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文中包含其中三副图片的内容即可6分)感受:周恩来总理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人民,人民会永远怀念您。(或总理我们永远和您在一起。其他表述符合题意也可)(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5: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