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初次正式接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来说,课文下面所附的注释,无疑是他们阅读课文的最好工具、帮手。但是,根据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作为权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以下简称为“教科书”)在文言文注释方面,存在注释不当、重复注释、注释有误三大问题。
【关键词】人教版 语文 教科书 文言文 注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二)阅读”明确指出“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①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来说,文言文注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为教科书)在注释方面,存在下列几方面问题:
一、注释不当
这类情况,又可以细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缺少必要注音
对于学生而言,肯定是希望教科书将那些多音字以及容易念错的字(特别是那些不能完全按照声旁念的形声字)标上注音。但是,现用教科书还是有不少这方面的文言文字词没有注音。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十课《<寓言四则>之智子疑邻》(P165),有这么一个句子,“天雨墙坏”。下面的注释对“雨”字没有任何解释。事实上,这儿的“雨”字,作为一个动词,是“(天)下雨(雪)”的意思,应该念“yǜ”。
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P167),有这么一个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关于“舍”字,没有注音、解释。其实,这儿的“舍”字,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是念“shè”(“客舍、房舍”的意思)。
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爱莲说》(P172),有这么一个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关于“鲜”字的音、义,下面注释也没有提到。实际上,这儿的“鲜”字,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念“xiǎn”(“少”的意思)。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五柳先生传》(P171),有这么一个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关于“好”字的音、义,下面注释也没有提到。这儿的“好”字,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念“hào”(“喜欢”的意思)。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小石潭记》(P192),有这么一个短语,“参差披拂”。关于“参差”的音、义,下面注释没有提到。这儿的“参”“差”都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念“cēn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的意思)。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P195),有这么一个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关于“谪”字,下面注释中,解释有,但是没有注音。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很容易将它当成一般的形声字,读字读半边(或是参照它的形似字“滴”),而念成“dī”。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注上正确读音“zhé”。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P197),有这么一个短语,“岸芷汀兰”。关于“汀”字的音、义,下面注释没有提到。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很容易将它当成一般的形声字,读字读半边,念成“dīng”。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注上正确读音“tīng”(“水边平地”的意思)。
、呈现位置不当
按照一般常理,注释应该遵循“先出现,先注释”的原则,但是,不知是出于疏忽还是怎的,语文教科书上有多处是违背了这一简单原则的。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童趣》(P21),有这么一个句子,“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下面没有关于“怡然”的注释。但是,奇怪的是,在本页下一自然段的“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又对“怡然”一词进行了注解:“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童趣》(P21),有这么一个句子,“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下面没有关于“盖”的注释。一直到了七年级下册第三十课《狼》(P22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对“盖”字进行了注解:“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之<陈太丘与友期>》(P134),有这么一个句子,“待君久不至,乃去”。下面没有关于“去”的注释。但是,奇怪的是,在本页下一行,就出现了有关“去”字的另外一个句子:“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前后两个“去”的意思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后面的“去”字,却有了注解:“去,离开。”
文言文中“是”字解释为“指示代词,这”,这应该是很普遍的现象。不知为何,教科书一直到了九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庄子>故事两则》(P164),“是鱼之乐也”,才对“是”进行乐解释:“是,这。”而在这之前出现过“是”的很多课文、句子,都没有注释,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口技》(P14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当中的“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P197)“是进亦忧,退亦忧”当中的“是”。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之水调歌头》(P184),有这么一个句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关于“把”字,下面没有注释。但是,同样用法、意义的“把”字,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P197)“把酒临风”当中,却有了解释:“把,持、执。”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小石潭记》(P192)有这么一个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关于“差”字,下面没有注释。但是,奇怪的是,本篇课文就又出现了“差”——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下面却有了注音:“差,cī。”严格来说,两个“差”字,用法是相同的。
九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公输》(P152)有这么一个句子:“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同样,第二十二课《邹忌讽齐王纳谏》(P176),也有类似一个句子,“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关于“地方”,底下没有任何注释。但是,同样用法的“方”,在同册的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P178)“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当中,却有了注释:“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方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当注未注
这类问题主要是指那些特殊用法的词语,应该进行必要的注释,有利于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了解基本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童趣》(P21)有这么一个句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句子中的“鞭”是当动词用,我认为应该加注释;“鞭,用鞭子打。”
七年级上册第三十课《<寓言四则>之塞翁失马》(P165),有这么一个句子,“不筑,必将有盗”。关于“盗”字,下面没有注释。但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加注释,区别“盗”与”贼”——现代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古代叫“盗”;现代所谓“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一般叫“贼”。
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口技》(P142),有这么一个句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于是”,下面没有注释。我认为应该添加。因为这儿的“于是”同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于是”不一样,它是“在这时”的意思。
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短文两篇之两小儿辩日》(P192),有这么一个句子,“孰为汝多知乎?”“孰”,下面没有注释。对接触文言文不多的学生来说,我们认为应该加注释:“孰,谁”。同样这个词,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邹忌讽齐王纳谏》(P174、P175)也出现两次,教科书中也没有进行解释。我认为也应该注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当中的“孰”应该这么解释:“孰,用于比较,哪一个,哪一样”。“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当中的“孰”应该这么解释:“孰,仔细,周详。”
七年级下册第三十课《狼》(P221),有这么一个句子,“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科书下面的注释,只是将他们合在一块,笼统地解释为“过了一会儿”。实际上,这儿的“之”字,用法比较特殊,既不是动词,也不是代词,而是一个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成语“久而久之”中的“之”就是这种用法的最好体现。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P196)有这么一个句子,“嘱予作文以记之”。有关“作文”,没有注释。学生很容易将它同现代汉语中的“作文”等同起来。而事实上,这儿的“作文”应该理解为“写文章”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此处也应该添加注释。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醉翁亭记》(P200),有这么一个句子,“名之者谁?”有关“名”字,下面没有注释。从全文来看,这儿的“名”字,应该是动词,“取名、命名”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此处也应该添加注释。
重复注释
按理来说,本着经济、节省的原则,同一个字的相同用法的注释,出现一次就可以了。但是,也许是审稿时的疏忽,教科书当中有多处的注释是重复的。
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口技》(P140)有这么一个句子,“会宾客大宴”。“会”
字,下面有注释“会,适逢,正赶上。”同样的“会”字,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陈涉世家》(P183)也出现——“会天大雨,道不通。”下面有注释“会,适逢,恰巧遇到。”明显是重复。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五柳先生传》(P172),有这么一个句子,“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曾”字,下面有注释:“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同样用法,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P179)也有一个句子“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下面有注释:“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这也是明显的重复注释。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五柳先生传》(P172)有这么一个句子,“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箪”字下面有注释:“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同样用法,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隆中对》(P198)有这么一个句子,“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在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鱼我所欲也》(P161)有这么一个句子,“一箪食,一豆羹”。“箪”字都是解释为“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这也是明显的重复注释。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隆中对》(P196)有这么一个句子,“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已”字,下面有注释:“已,止。”同样用法,九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公输》(P150)“然胡不已乎”以及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鱼我所欲也》(P161)“是亦不可以已乎”也多次出现,这也是明显的重复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