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套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013年物理期末考试卷和答案WORD免费下载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公式等没有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八年级物理
注意:1、本试卷共6页,26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请你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完整;
3、本试卷用到的g值取10N/kg。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A.停表 B.弹簧测力计 C.天平 D.温度计
2、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瓦,它表示的含义是
A.这台机器做的功是150焦耳 B.这台机器每分钟内做功150焦耳
C.这台机器每秒钟做的功是150焦耳 D.这台机器在每秒钟内做的功是150瓦特
3、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使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前进了10m,在此过程中
A.推力做了5000J的功 B.推力做了1000J的功
C.重力做了5000J的功 D.重力做了1000J的功
4、在2009年上海世博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自动将镜头前lm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
A.凸透镜,焦距可为0.1m B.凹透镜,焦距可为0.1m
C.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D.凸透镜,焦距可为0.6m
5、以下是铅笔的自述:①将我斜插在盛水的玻璃杯中,你会看到我的身子变弯了;②我若躺在亮处,大家就能看见我;③我和圆珠笔是好朋友,都爱在纸上“玩”,不同的是,它在纸上“滚”,我在纸上“滑”。你认为铅笔的自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正确
6、2009年12月26日,武汉至广州高速列车正式运行,它将会为沿线的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带来巨大商机。列车运行时若人离铁轨太近容易被吸进铁轨,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人之间的
A.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D.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7、如图1所示,能模拟近视眼成因的模型是
8、下列实验(如图2)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9、在公交车上坐着一位中学生,他的手上拿着一杯饮料,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杯内饮料晃了出来.中学生对司机很有意见,于是说:“师傅,你怎么开车的,我杯里饮料都晃出来了。”司机说:“我的车在转弯呢。”中学生说:“那你转弯为什么转得那么大?转小点,杯里饮料就不会晃出来了。”在这段对话中,这位中学生对下面哪个概念缺乏理解?
A.惯性 B.压强 C.浮力 D.压力
10、如图3所示,绳子0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在0右侧某点b处挂上钩码.重物G的质量及a到0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到0的距离的关系是图4中哪一幅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判断某个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用观察的方法来区别:只能用眼睛看到,不能在光屏上成像的是 像;不但能用眼睛看到,而且能在光屏上成像的是 像。
12、千古神话“嫦娥奔月”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在太空多次通过喷射燃气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实际上是运用了物理学中____________的原理。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3、在杭瑞高速公路建设的工地上,小强看到推土机的履带由一块块的金属板连接而成的,每块金属板上都有一两条凸起的棱。由金属板连的成履带的作用是___________,凸起的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重5 N、密度为0.9×1 03kg/m3的实心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处于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在水底”)状态,物体所受的浮力是 N,物体排开的水重是 N。
15、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小华全家团聚,煮汤圆以示庆贺。小华在帮妈妈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中由于浮力 重力而下沉,在煮的过程中,汤圆内部气体受热膨胀,浮力 ,致使浮力 重力而上浮。
16、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1)利用如图5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把钢筋剪断,钢丝钳是 杠杆。
(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6所示,
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 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
点。沿 方向撬起石块1更省力。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7、图7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出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18、如图8所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并标注力的名称。
19、小程要提起重800N的物体,但是他的最大拉力只有300N。于是,他找来了一些滑轮,想利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重物。小程想站在地上向下拉绳,请你在图9中选出滑轮组画出正确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
20、(4分)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0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
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
的焦距是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
21、(7分)小强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的实验中,找到了两个粗糙程度不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完成了如下探究。
(1)先将较平滑的木块叠放在较粗糙的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它们。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1,则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N。
(2)然后应当将 ,在桌面的同一位置重复上述过程,此次测得的摩擦力为2.4N。
(3)比较前面两步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 小强还想知道“接触面积的改变是否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于是他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2、(5分)小刚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后,推导得出F浮=ρV排g,从而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和物体 有关。
小刚进一步猜想: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有形状有关?针对这个问题,他选用了以下器材进行探究: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的圆柱体和长方体铝块各一块、烧杯、细线和水。实验步骤如下:①用细线将圆柱体、长方体铝块先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它们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②将圆柱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③将长方体铝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入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1)比较两铝块的重力G1和G2的大小关系为 ;
(2)利用以上实验数据比较:若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若 ,说明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23、(4分)如图13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甲 0.98 0.2 0.98 0.2
乙 0.98 0.2 1.02 0.2
丙 0.98 0.2 0.55 0.4
(1)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可知: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轮 ;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择 。
五、综合应用题(共18分)
24、(4分)去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特大干旱,若水泵在0.5h内把360m3的水抽到5m高处,则水泵对水做功的功率至少多大?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25、(8分)小晨同学注意到新闻经常说国际原油价格涨至多少多少美元一桶,又说我国进口每吨原油提高多少元。他不知道原油的单位“桶”和质量常用单位“吨”之间有什么关系。他设法获得原油样品若干,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00cm3的木块放入原油中,木块漂浮在油面上,有 的体积露出油面。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若每桶油的体积为 m3,1吨原油等于多少桶?
26、(6分)在一些农村地区建造的沼气池,通过将农村大量的秸杆、人畜粪便发酵来获取沼气,利用沼气来烧火做饭,点灯照明。沼气池的应用,不仅使上述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同时也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使环境得以改善。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惠民工程。图9 所示为一农户的水压式沼气池的剖面简图。
说明: 1.沼气池 2.水压池 3.进料口 4.密封盖 5 . 输气管 6.贮气室 7.沼气压力显示器 8.总阀门 9. U形管压强计(里面装有染成红色的水) 10.出料口盖板(不密封水压池.水压池仍与外面大气相通) 11.阀门
(1) U形管压强计液面高度差是 cm 。
(2)贮气室内沼气的压强是多大?
(3) 为了使烹调的食物熟得快些,小明认为“加火不如加盖”,请你说说其中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