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小学生讲礼貌
胡海荃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小学生,不能够深刻的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常常缺少一种感恩之心。因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学生良好性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感恩之心的培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培养学生感恩自然之心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成为社会系统中的一员,但我们首先是生活在这个自然之中,是自然界为我们提供创造了我们生活的基础。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而现在的人们却不知感恩回报。我们的绿地、树林在减少;我们的河流、湿地在干枯;我们的空气、环境在污染;我们的蓝天、地球在改变。大地是多么的宽容,人类的垃圾、粪便、痰污随意加之。我们呼吁、呐喊、法制,总难改变一些人的自私与惰性。因此,我认为感恩自然之心应从小学生抓起,让学生从小就树立一份感恩自然之心。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
随着工业的发展,我们的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并且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因此,在学校,在课堂,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环保知识讲座”“环保图片展览”“我为校园添绿色”等各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树立学生保护动物的观念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是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地球不可缺少的伙伴,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逐渐淡薄,食用各种动物,并给人类自身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因此,我们应该在学生良好性格形成的阶段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通过各种专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让学生树立起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人类的观念。
(三)树立学生节约可贵,杜绝浪费的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现在的小学生浪费粮食,浪费各种生活用品的现象十分严重,对学生进行“节约可贵,杜绝浪费”的教育势在必行。在学校可以通过班级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的熏陶,利用一些古诗词对学生进行教育或开展“我是节约小能手”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从小事上树立节约的观念。
二、培养学生感恩社会之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之一,生活在这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当中,享用着这个社会为我们提供的一切,从小培养学生感恩社会之心,有助于学生从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学生感恩社会之心的培养,应从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努力。课堂上,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社会存在的意义和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有了这种认识,学生才能更好的去感恩社会。对于感恩社会,我们可以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可以带领我们的学生,到附近生活的小区,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到周围的敬老院看望慰问那些长期生活在那里的孤寡老人……通过一件件学生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孩子感受自己为社会带来的贡献与变化,比单纯的教育更有说服力。
三、培养学生感恩父母之心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法定监护人,是其衣食住行的保障者,不仅给予孩子生命,还给孩子创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让孩子懂得父母的辛劳,树立感恩父母之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小学生感恩父母的教育中,应重点从小事做起。
(一)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让父母舒心。要求学生在任时候见到父母都要主动问好,如“爸爸好”、“妈妈辛苦了”等,父母听了,自然舒心。
(二)培养孩子少说话,多做事的习惯,让父母省心。要求学生要自强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积极参加一些公益劳动,让父母少一些辛苦。
(三)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业,让父母放心。学校应教育学生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使学生懂得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自立,才能服务社会,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孝心。
(四)是学会宽容,理解父母。学生和父母产生矛盾时,要多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宽容父母过分的爱心,在宽容中学会感恩,让父母顺心。这样,孩子就在感恩教育中与父母形成了互动,父母获取了爱心的回报和满足,孩子在感恩中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塑造着我们的心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更是学生成长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从小接受感恩教育的熏陶,树立感恩的信念。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