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4-22 06:49:00
|
只看该作者
。
1.在开放中生成策略。
策略应建立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而展开。而怎样才能使学生有需求感,而且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策略的需求?设计富有真实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是最关键的。引导学生以问题解决为任务,使学生的内驱力得以激发,对策略的需求就会油然而生。
下面想就前面的两个案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重建。
对“列表”策略而言,教师可以把书上的主题图录音放给学生听(语速较快),学生听第一遍时感觉来不及听清题目的条件与问题。这时,教师引导:能不能想个办法记下它的条件和问题呢?在这一问题的提示下,有的学生抓取了条件和问题的主要部分来记录,有的学生试图把整个条件和问题都记录下来,但却来不及;两相比较现实的教学资源就产生了。然后,教师抓住这两种资源进行互动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简洁的记录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这是问题的第一个层次。接着需要解决的是记录的有序性,因为在抓取条件和问题记录的学生中,有的是能有序记录的,有的不能有序记录,因此有必要再对这两种资源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体会记录不仅要简洁,而且还要有序。在此基础上,借助表格中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理清数量关系,借“表格的结构”明“问题的结构”,最终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明白列表的实际价值。
对“画图”策略而言,教师可以把问题用文字的形式直接放给学生,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学生会呈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对这一问题根本没有头绪,解不出来;还有一种是有些学生立即能够列式进行解答。这时,教师可以请解答出来的学生上台进行讲解,结果发现学生很难说清自己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适时进行引导,能否借助一种表达让大家都能听明白呢?这就使得画图成了学生共同的需求,原先会做的学生借助图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思路,原先不会做的学生借助图也有了思考问题的方法,策略的价值自然得到了彰显。
2.在比较中感悟策略。
策略不能由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要想形成策略,学生的主动探索与自主建构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面对同一个问题,由于学生认识上的差异,应对问题的策略不同,因此就需要在比较中感悟策略,从而获得策略最本质的意义。一般要处理好两种比较。
(1)同一情境下不同思考方法的比较。
无论是在策略的需求导人环节,还是策略的探究环节,一般都要注意在同一情境的问题情景下,引导学生对思考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感悟新的策略的价值。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转化”的策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有16支足球队参加比
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数一数,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下,有些学生利用已有经验用连加算式来解决,也有些学生受前面转化思想的启发,换了一种思考方法,直接用16-1=15来解决。面对两种不同的策略,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哪种方法更快捷一些?当球队支数逐渐增加就愈加感受到转化的价值所在,真正变复杂为简单。
又如,在“倒推”策略这节课中,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倒推策略的价值,同时也要让 学生自觉运用原有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列表整理、箭头式整理、画线段图等。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想法是各不相同的,对于某个问题来说也并不是每种整理信息的方法都适用,这时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各种整理信息方法的有效性。如“倒橙汁的问题”列表法显得清晰有效,而“送卡片的问题”画线段图的优势更明显。
(2)不同情境下相同思考方法的比较。
这一点是针对上述第二个弊端来说的。教材对于这种内容往往都会提供不同材料、 不同结构的问题,如果不认真研读教材,教师就很容易上成做题讲题课,学生根本无法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这些不同情境下的素材,沟通解决问题 过程中的思想方法,为真正形成策略服务。
如,在五年级(下册)“倒推”的策略中,教师提供了“倒橙汁”“送邮票”“送卡片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发现这类问题的共性特点是知道现在的状况
要求原来的状况,因而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倒推的策略。这样学生就对这类问题的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策略的认识和运用也就能够游刃有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