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科学知识精选(在线免费阅读)

[复制链接]
49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08:30:00 | 只看该作者
奇特的古脚类恐龙云南龙


(编者提示:人教版第十二册 第九课 动物的进化)
  侏罗纪之初,在地球上的各个大陆上都生活着许多类型的恐龙,由于这些恐龙在各地的面貌大同小异,因此被称为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
云南龙
  在这个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中,生活过一类以发现地——我国云南省命名的云南龙,它们是侏罗纪刚刚开始就出现的一种古脚类恐龙。
  云南龙长有一条长长的脖子,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令人惊奇的是,云南龙的牙齿非常奇怪,身为古脚类恐龙,它的牙齿却长得非常像一种蜥脚类恐龙——腕龙的牙齿。云南龙长有60多颗牙齿,这些牙齿不仅形状像蜥脚类恐龙的牙齿,而且连磨蚀的方式都与蜥脚类恐龙相像。这种情况很可能正是蜥脚类恐龙起源与古脚类恐龙的证据之一。

摘自中国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世纪之交”的绝灭、生存与进化


(编者提示:人教版第十二册 第九课 动物的进化)
  大约在2亿零8百万年前,一场神秘的世界性灾难造成了许多生物的绝灭。这场灾难宣告了三叠纪的结束和侏罗纪的开始。
大山铺恐龙发掘现场
  引起这场大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科学家提供了几种可能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可能是由于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也可能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变化引起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当时地球的气候产生了剧烈的变化,进而造成了生物的大灭绝。另一种解释认为,盘古古陆在那个时候的瓦解引起了分裂开的各个大陆块发生了地区性的环境变化,进而造成了生物的大灭绝。
  不论原因是什么,结果是许多大型的爬行动物绝灭了,而许多种的小恐龙、小的陆生鳄鱼和似哺乳爬行动物度过了灾难,幸存了下来,而且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地演化、发展了下去。
  在这些幸存者当中,有一支进化的路线指向后来的极度巨型化方向,这就是蜥脚类家族。
  蜥脚类恐龙家族最初肯定是在侏罗纪的早期由某种古脚类恐龙进化而来。可是,由于侏罗纪早期的陆栖脊椎动物的化石特别贫乏,我们对当时蜥脚类起源与早期演化的细节还知之甚少。造成这种化石极度贫乏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但有一个原因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侏罗纪开始的时候地球的海域扩大了。海域的扩大使浅海侵入了许多大陆的内地,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海侵。相反,在地球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也曾经发生过海域缩小,原来的浅海底暴露出来成为陆地的情况,这种情况则称为海退。就在侏罗纪早期的海侵淹没了许多原来三叠纪晚期的陆地的同时,侏罗纪的陆地本身又在很广阔的区域内存在着大面积的沙漠环境,这一点可以由北美洲西部广泛分布的侏罗纪早期地层都是古老的沙丘堆积而得到证明。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动物的生存要面临许多不利的问题,动物死后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也同样不利。
  侏罗纪中期世界性的陆相地层和陆生脊椎动物化石贫乏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但是在我国四川省自贡地区,大自然却留下了一块埋藏着丰富历史遗物的风水宝地,这个地方叫做大山铺。
蜀龙
  大山铺的岩层中埋藏有许多具完整的素食恐龙化石骨架,也同时埋藏了许多巨大的针叶树的树干化石。这些恐龙化石告诉了我们许多过去不知道的大型恐龙(尤其是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的种群状况。这些恐龙生活在水源充足的低地森林里,充足的食物和适宜的环境使它们的身体长到了非常巨大的地步。尤其是那些长脖子的蜥脚类恐龙,可以伸长脖子取食到其它的动物都够不着的高高的树顶上的叶子。
  这些蜥脚类恐龙包括蜀龙、酋龙和娥眉龙等许多种类。如此众多的种类发现于同一地点同一时代的地层中,说明蜥脚类恐龙在侏罗纪中期已经分化出了许多进化分支,因此也说明这一大家族的起源时间肯定在早于侏罗纪中期的时代里。

摘自中国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恐龙家谱(中)








(编者提示:人教版第十二册 第九课 动物的进化)
    兽脚亚目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它们都是肉食性恐龙,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牙齿前后缘常有锯齿。霸王龙是其著名代表。
  鸟臀目分为5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
  
霸王龙 山东龙

  

  鸟脚亚目是鸟臀类中、甚至整个恐龙大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它们当中有的两足行走,有的四足行走;嘴部一般扁平,脸部长,下颌骨前方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齿仅生长在颊部,紧密排列,有一至数排替换齿;后腿的股骨比前肢的肱骨长;第五趾退化;耻骨前、后支均发育。它们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以白垩纪最为繁盛;它们全部是素食恐龙。著名代表有头部没有顶饰(平头型)的山东龙和头部带顶饰的属于栉龙类的青岛龙。




沱江龙
  剑龙亚目是出现于侏罗纪并延续到白垩纪初期的素食恐龙。它们四足行走;背部长有直立的骨板或骨棒,尾部后端具有骨质刺棒两对;头又小又低平,脑很小,上颞孔小、侧颞孔大;它们的牙齿小而扁;前上颌骨上没有牙齿;后肢长、前肢短;在脊椎骨上被神经棘及神经弓向后逐渐加高;肠骨被缘与荐椎愈合加宽,呈屋脊状盖在髋臼部上面;肠骨后突不发育,但前突很长;荐部神经节巨大,形成指挥身体后部尤其是尾巴和后肢运动的"第二脑"。剑龙亚目的代表有我国四川的沱江龙,它背部的前半部具有被板,后半部却具有扁锥状的骨棒。


摘自中国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辽西大发现侯连海坚持说:鸟类不起源于恐龙


(编者提示:人教版第十二册 第九课 动物的进化)
  就在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呼声压倒一切的时候,我国著名古鸟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侯连海研究员却始终坚持着鸟类起源于初龙类的观点。
  不久前,本博物馆的馆主龙子曾经专门拜访了侯连海先生,想让他仔细地谈一谈为什么他坚持说:鸟类不起源于恐龙。
  侯连海先生拿出了一本于1999年6月17日出版的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科学期刊之一、英国的《自然》杂志,翻出他在上面发表的体为“原始孔子鸟的一新种及其双弓式头骨”的科研论文,就此向龙子介绍了他的新发现和关于鸟类起源于初龙类的证据。
杜氏孔子鸟
  侯连海先生的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新发现的孔子鸟类群,这种新的孔子鸟被命名为杜氏孔子鸟,是目前所得到的保存最完美的中生代鸟类化石。杜氏孔子鸟的发现使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关于始祖鸟头骨构造问题得到了解决,即作为世界上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鸟类,始祖鸟和孔子鸟的头骨上都应该有眶后骨和鳞骨这两块从爬行动物祖先那里遗留下来的原始构造,这样的构造与后期的鸟类、尤其是现代的鸟类有极大的差异。此外,杜氏孔子鸟的双弓型头骨证明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最早出现双弓型头骨的类型--初龙类,而不是恐龙类。恐龙与鸟类一样都起源于原始的初龙类爬行动物。当然,从初龙类里还分化出了鳄鱼和蜥蜴等类群。
徐星
  侯连海先生就最近在国内外热烈讨论的有关鸟类的起源问题进行了评论。他认为,从舆论报道来看,似乎鸟类起源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100多年前开始的关于鸟类起源的争论至今并没有停止。近年来中国辽西的一系列重大发现为鸟类起源的争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信息,特别是几种“带毛恐龙”的发现,使人更加容易相信,鸟类起源于恐龙。就在杜氏孔子鸟发现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青年恐龙专家徐星副研究员发表了他研究的属于镰刀龙类的“意外北票龙”的结果,再次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证据;徐星还同时引证了发现于云南省的一块懒龙的下颌骨化石,说明鸟类从恐龙类群中分化出来的时代早于迄今所知的最早鸟类化石的时代。但是,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
中华龙鸟
原始祖鸟
    
   意外北票龙
辽宁鸟


娇小辽西鸟
  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近期内被一些科学家认为与鸟类有关的“带毛恐龙”至少有4种:中华龙鸟、原始祖鸟、懒龙、意外北票龙。前一段时间,中华龙鸟是鸟类始祖的断言被炒得不亦乐乎。最近,徐星等科学家又认为镰刀龙类是鸟类的根源。实际上,上面提到的这4种恐龙实际上是分别属于4个科的不同类型的恐龙,它们的基本骨骼构造与鸟类均相差甚远,只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长有绒羽状的皮肤衍生物,如此怎么就能断言鸟类起源于恐龙呢?至于那些绒羽状皮肤衍生物的性质也还没有被完全确定下来,因为它们并不像尾羽鸟的羽毛那样有羽轴的构造,而且在前肢和尾巴上更为发育。鸟类的羽毛也是一种皮肤衍生物,但是其生物化学组成与爬行动物的皮肤衍生物完全不同,其蛋白质成分是一种特殊的角蛋白。   另一方面,从已经发现的孔子鸟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员来看,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也有问题。在这个群落里,除了孔子鸟之外还有辽宁鸟、始反鸟和娇小辽西鸟。辽宁鸟被公认是现生鸟类的祖先类型,娇小辽西鸟个体只有10厘米大小,体形比其它古鸟类小得多。很难想象如此形态各异的原始鸟类都同时起源于恐龙。
  侯连海研究员的观点得到了国际学术界一些科学家的赞同。美国著名鸟类学家费杜希亚教授撰写文章,认为鸟类的一些特征与发现于意大利的三叠纪晚期的一种名为麦噶兰考龙的初龙类接近,因此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英国古生物学家沃克尔教授在给侯连海研究员写的信中列举出孔子鸟的许多特征与发现于南非的三叠纪晚期的一种叫做丝芬诺苏龙的初龙类非常接近,因此她也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



摘自中国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辽西大发现越来越多的发现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鸟类起源于恐龙


(编者提示:人教版第十二册 第九课 动物的进化)
假鳄类
  自从赫婿黎提出鸟类起源于恐龙以后,这一假说在当时曾经盛行一时,但同时,它也遭到了一些科学家的反对。但是,对这一假说的真正冲击发生在1913年。当时,南非著名古生物学家布罗姆教授详细描述了一种叫做假鳄类的槽齿类爬行动物化石之后,正式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比恐龙更为原始的槽齿类的新假说。

  更大的冲击来自于1926年,丹麦著名古生物学家海曼教授出版了一部阐述鸟类进化问题的经典著作--《鸟类起源》。在这部书里,海曼教授有力地支持了鸟类起源于槽齿类的假说。由于《鸟类起源》这部书的权威性,其强大的影响力造成的结果是尽管有一些科学家反对,但是在随后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几乎所有涉及鸟类起源问题的科学论文和教科书里都把鸟类的槽齿类起源假说作为了定论,而鸟类的恐龙起源假说则到了几乎被人遗忘的地步。

  直到1970年,高尔顿提出的鸟类与鸟臀类恐龙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的看法又掀起了关于鸟类起源问题争论的新的浪潮。1972年,英国科学家沃尔克教授又提出了鸟类与鳄类亲缘关系较近的假说。到了1973年,奥斯特姆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以令人信服的证据和分析复活了赫婿黎提出的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假说。

  有趣的是,高尔顿在提出鸟类的鸟臀类恐龙起源假说后不到4年就因为折服于奥斯特姆的鸟类兽脚类恐龙起源论而毅然放弃了自己的观点。奥斯特姆只剩下了两个对手:传统的槽齿类起源假说和沃尔克的鳄类起源假说。这三大学派的支持者们在当时互不相让,使得鸟类起源问题在古生物学界成为了三足鼎立的状态。
虚骨龙
  更加有趣的是,鸟类起源于鳄类学派的开山鼻祖沃尔克经过一番思考后在1985年宣布,由于自己原先的观点太缺少证据而难以继续维持。然而,正当这一学派的追随者们大失所望之际,沃尔克却在1991年不知受到什么灵感的触发忽然又向同行们宣布他的鳄类起源论仍然可以成立。可是,还没有等到他的追随者们为他庆祝,沃尔克却又一次做出了令世人惊讶不已的举动。他在1992年6月给许多同行们写信,再次认为鳄类起源假说缺乏证据,同时他还就如此反复无常而向同行们表示道歉。

  不过,沃尔克的追随者们却并没有完全跟着他倒戈。立场最坚决的要数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马丁教授,他从1979年开始连续发表了多篇论文,依赖着对鸟类与鳄类头骨解剖特征的比较,继续坚持着鸟类的鳄类起源假说。
翼龙
  与之相对,奥斯特姆所坚持的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假说主要依据的是鸟类与虚骨龙类在身体骨骼上的相似。但是不久,奥斯特姆的追随者也从头骨特征上找到了支持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的新证据。很快,奥斯特姆的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恐龙专家的支持。加利福尼亚的古生物学家高第尔博士列举了兽脚类恐龙与鸟类相似的大量进步特征有力地支持了奥斯特姆的假说。高第尔认为,鳄类起源假说与兽脚类恐龙起源假说相比证据实在太少,从进化的简约性原则出发可以认为鳄类起源假说不成立。而对于槽齿类起源论而言,高第尔认为槽齿类本身就不是一个可以独立的自然类群,它只是包括翼龙类、鳄类和各种恐龙在内的初龙类的基干类群,是一种人为的组合。说鸟类起源于槽齿类无异于说鸟类属于初龙类,而这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这一点几乎谁也不会怀疑。问题是,鸟类究竟和初龙类中哪一类自然分化类群的亲缘关系更近,是恐龙、鳄类还是什么别的类群?或者,和恐龙中的具体哪一类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只有做出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才真正有意义。
始祖鸟
  不过在当时,对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假说的攻击并没有因为这一学说的声势日益浩大而有丝毫的减弱,其最主要的原因包括:1、多数被奥斯特姆用来与始祖鸟进行对比的虚骨龙类的时代不是比始祖鸟晚就是差不多,反对者质疑,时代上如此接近的两类动物怎么会存在祖裔呢?2、虚骨龙类本身已经是比较特化的类群,因而不能作为始祖鸟的祖先:3、虽然虚骨龙类和鸟类确实存在很大的相似,但是这些相似完全可能是平行进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完全可能由各自独立地进化而获得,因而并不能表明它们之间实际存在什么密切的关系。

千禧中国鸟龙
  以北卡落莱纳大学的费多希尔为代表的另外一些鸟类学家虽然也认识到始祖鸟和恐龙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但是由于他们认为鸟类飞行的技能起源于树栖性的生活,而兽脚类恐龙起源学说则认为鸟类飞行的技能起源于陆地奔跑性的生活,因此也倾向于鸟类起源于槽齿类的假说。他们相信,由于槽齿类还没有获得很好的两足行走的能力,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树上的生活。
意外北票龙
  然而,不管争论是多么地持久激烈,因为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古生物学界盛行的分支系统学分类学派在许多问题上的观点不谋而合,奥斯特姆所复活的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假说还是在古生物学界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使得多数科学家相信,鸟类是恐龙的后裔。因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克雷克利福特博士早在1977年就称赞奥斯特姆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而到了1986年,为了表彰奥斯特姆教授多年来在恐龙和鸟类起源等领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美国费城科学院在有大约400多名科学家参加的古脊椎动物学术年会上给他授予了一枚海登奖章。
中华龙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辽西北票地区发现了被最初的研究者命名为中华龙鸟的一只带毛恐龙化石,为科学界提供了第一件皮肤印迹上有羽毛状衍生物的兽脚类恐龙标本。古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羽毛状的衍生物是真正羽毛形成的前奏,它的发现给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的理论注入了活力。随后不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辽西地区又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化石标本,尤其是意外北票龙和千禧中国鸟龙的发现,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

摘自中国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古鱼类学研究者“一不小心”变成了古鸟类学家


(编者提示:人教版第十二册 第九课 动物的进化)
  1990年7月,一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年古鱼类学家金帆博士率领的研究小组正在辽宁西部的朝阳地区跋山涉水,广泛采集鱼类化石。队伍中有一位刚刚毕业不久的硕士,名叫周忠和,他分工负责课题组发现的鲟类化石的研究。盛夏的骄阳烤得大地火一样的热,可是几位年轻的科学家每天依然是挥汗如雨地坚持着。在距离三塔中国鸟的发现地点不到20公里的一道小河沟里,周忠和发现了一块看似很不起眼的鱼类化石。但是他这一发现却是非常的重要,因为这块化石是白鲟科的鱼类,是现代生活着的长江白鲟的最早的祖先。
侯连海
  野外工作结束后,周忠和依然惦记着那块白鲟化石出土的地方。到了9月中旬,天气稍微凉爽了一些,他就一个人又来到了那块荒凉的小山沟,希望找到更多、更好的白鲟化石。
  不可思议的是,白鲟科的化石再也没有发现一块。不过耐心的周忠和并没有轻易放弃,仍然在日复一日地寻寻觅觅。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竟然从坚硬的泥灰岩里打出了两块保存得相当完整的鸟类化石!
华夏鸟
  这两块化石后来经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鸟类专家侯连海研究员鉴定,认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鸟类。其中的一件标本特别完整,保存了整个的头骨部分,因而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已知的白垩纪早期地层中最为完整的鸟类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这一发现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并对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财力和人员支持。在随后的两年里,由周忠和、侯连海、金帆和张江永等科研人员组成的发掘队又从同一地点采集到将近20件化石,其中至少有5件标本保存了头骨的成分。研究证明,这些化石至少包括了3种以上的不同类型,其中最为完整的一块化石被命名为华夏鸟,其它的标本有朝阳鸟和中国鸟。研究还证实,华夏鸟和中国鸟产于相同的地层层位中,时代也几乎一样,为距今大约1亿3千多万年,从而成为当时所知的世界上除了始祖鸟之外的最古老的鸟类。在这样早的时代能够一下子发现种类和数量都如此众多的鸟类化石,而且保存得又相当完整,这在当时是空前的。
朝阳鸟
  鸟类化石的意外发现及在那之后的迅速扩充完全改变了周忠和的一生,他迅速地将研究的主攻方向转到了古鸟类上来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92年6月,周忠和参加了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第三届鸟类古生物学与进化问题学术讨论会。他在会上宣读的有关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应大会组织者的要求,他还专门做了一次更为详细的报告。各国科学家对中国辽西的这些发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许多科学家认为,中国的发现是本次会议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会后,德国一家广播公司的记者邀请周忠和和另外一些科学家一起进行了一次专题采访。后来,美国史密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奥尔森教授在给该院的霍夫曼博士写的一封信中感慨道:“中国早白垩世鸟类化石的发现也许可以称得上是自始祖鸟发现以来最为重要的鸟类发现。”
周忠和
  后来,周忠和赴美国留学,专攻古鸟类研究。1999年,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祖国,继续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古鸟类的研究,并不断有所发现和进展。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国际知名的古鸟类专家。

  
 
 

摘自中国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辽西大发现热河生物群


(编者提示:人教版第十二册 第九课 动物的进化)
  1928年,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在这部书里,他第一次提出了“热河生物群”这一名词,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热河”之称得名于化石群的经典产地,即当时的热河省东部地区。从20世纪30~40年代以后,热河生物群这一名称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地质学文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热河省被撤消,其西部划归河北省,东部划归辽宁省。原热河生物群的经典产地因此落在了今天辽宁省的西部,即辽西地区。但是,热河生物群这一在地质古生物学界具有深刻影响的名称仍然保留着。1962年,我国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顾知微院士在他的经典论著《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一书中,总结出以东方叶枝介、三尾拟浮游和狼鳍鱼为代表的“热河生物群”或“热河化石群”。
热河生物群的东方叶枝介、三尾拟浮游和狼鳍鱼化石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的地质、石油和煤炭部门的科学工作者在辽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已经发表的有关热河生物群的科研论文和学术专著就已经有200多篇(部)。近年来,热河生物群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白垩纪早期的鸟类、带毛恐龙、哺乳动物、两栖类以及早期被子植物相继被发现,有关门类的科研论文不断地发表在世界两大权威学术刊物《自然》和《科学》上。
  现在的热河生物群所包含的生物组合十分丰富,它囊括了白垩纪早期众多门类的陆相化石生物,包括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古植物及其孢粉以及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双壳类、腹足类、节肢类(包括虾类、昆虫类和蜘蛛类)、介形虫等等。其中,早期鸟类、带毛恐龙、原始哺乳动物和早期被子植物的发现成为20世纪古生物学界最为重大发现的一部分,它们的研究成果涉及现代生物界许多重要生物门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问题,为探讨地球陆相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和规律也提供了难得的线索和例证。
热河生物群的古鸟类、带毛恐龙和原始哺乳动物
  在如此灿若繁星的发现和研究中,早期鸟类的发现和研究可以说是最为亮丽的。热河生物群中中国鸟、朝阳鸟、华夏鸟、孔子鸟、辽宁鸟等一系列早期鸟类的发现和研究,打破了100多年来始祖鸟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因此,国外一位权威学者把这些发现誉为“中生代原始鸟类的灯塔”,美国古鸟类学家马丁则说:“我们对早期鸟类演化的了解,真正革命性的变化发生在中国最近的5年。……它们的出现改写了鸟类进化的历史。”
  除了10几种中生代鸟类之外,令世界古生物学家们赞叹不已的发现还有那些“龙模鸟样”的带毛恐龙,如中华龙鸟、原始祖鸟等等。这些带毛恐龙的发现使得更多的科学家相信,一些小型的兽脚类恐龙是恒温动物,鸟类则是从这些恒温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当中的某一种进化而来的。
  含有热河生物群的岩层在地层层序里处于热河群下部的义县组和九佛堂组。整个热河群是一套含有火山岩的河湖相沉积,自下而上包括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热河群在中国东北辽宁省的西部地区分布非常广泛,它的沉积年代一直是中国地质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许多地质古生物学家都在力图利用各自研究的化石门类、同位素年代测定和磁性地层学等手段和方法探讨和论证热河群的年代。最近的研究显示,义县组的时代应该是白垩纪早期,绝对年龄在距今1亿3千5百万年左右。

摘自中国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15: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