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科学知识精选(在线免费阅读)

[复制链接]
267#
发表于 2009-5-16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萤火虫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8册第8课昆虫)

在夏日的夜晚,它们悠闲地飞在草丛上、大树下,它们在你面前飞得慢慢的,可你就是抓不住它们。

它们看上去很容易被抓住,可就在你想着你已经抓到它们时,它们一转眼又慢悠悠地飞走了。它们忽高忽低地飞着,一会儿,它们又不发光了,于是你怎么也找不到它们。

这一下你该知道它们是什么了吧?

对了,它们就是萤火虫。

如果你坚持抓下去,你会捕到一只萤火虫的,不过你得轻轻地捏着它,千万别用力了。尽管萤火虫是甲虫的一种,可它不像其他的甲虫那样有一层厚厚的壳。

萤火虫不会咬人,也不会抓人或搔人,它发出的光也不会伤人。看上去萤火虫好像很烫手,其实并不是这样。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的。

萤火虫将卵产在地上。当小萤火虫孵出来的时候,它们就掘洞钻到地底下或是藏身在枯朽的树桩和木头里。

除了我们在夜里常见的那种会发光的萤火虫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萤火虫。有一种萤火虫不会飞,还有一种萤火虫长得很大很大,人们常常把几个这样的萤火虫放在一个玻璃罐里,用来夜间在丛林小道上行走时照明。

科学家们认为萤火虫发出光是为了互相寻找伙伴,而且也用发出的光让夜间出来捕食的鸟类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昆虫。

大多数夜间出来捕食的鸟类不喜欢捕食萤火虫,所以当这些鸟看到萤火虫发出的光时就不会追捕萤火虫。

科学家们用了好多年时间来研究萤火虫,想要知道它们怎么会发出光来。如今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些答案。科学家们期望将来他们也能制造这些不烫人的光,用这种光来照亮我们的居室和街道。

摘自《儿童小百科趣味故事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发表于 2009-5-16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有趣的尾巴







(编者提示:人教版科学第3册第1单元动物)

当你看见一条狗朝你摇尾巴时,你知道这表明它看见你很高兴。但是当你发现一只猫这样做时,你知道它的心情绝不会高兴的。但是当你看到一只长颈鹿在甩尾巴时,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么?原来它在和另一只长颈鹿“交谈”。可怜的长颈鹿是个天生的哑巴,它们无法靠声音传递信息,只好靠摇摇尾巴跟朋友们交谈。

澳大利亚的琴鸟是靠尾巴来发出求爱信号的,它们的尾巴十分美丽。雄鸟在求偶时总是将尾巴盖在自己身上,在一个林间“舞台”上载歌载舞。这个“舞台”是雄琴鸟用树枝和灌木搭起来的,专门为了求偶之用。如果一只雌鸟喜欢这样的表演,那么它们就成双成对一起筑巢生活了。

南美洲有一种小小的猴子叫做蛛猴,它的尾巴比手臂长一倍,它常常靠着尾巴悬挂在树上。食蚁兽有一条蓬松的大尾巴,天热时它就用尾巴来遮挡太阳。非洲有一种叫指猴的动物,当它想睡觉时就把尾巴变成一条毯子,自己躺在上面。美国西南部有一种叫做“吉拉”的毒蜥蜴,它能在肥胖的尾巴里储存食物,以备发生灾荒时充饥。

许多种蜥蜴都是靠尾巴活命的。当一只饥饿的大鸟紧紧抓住一条可怜的蜥蜴的尾巴时,蜥蜴只有一种逃生办法──它能够甩掉自己的尾巴,逃到安全的地方。当那只鸟发现留在嘴里的只是一条尾巴,而不是一顿美餐时,它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不过蜥蜴丢失尾巴的时间不会很长,它很快就会长出一条新的尾巴。有时,长尾巴的再生细胞会生长过度,这时蜥蜴就会长出两条,甚至三条新尾巴来!

动物的尾巴有大、有小,有肥、有瘦,有长、有短,但是它都是动物身上不可缺少的部分。

摘自《趣味百科大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发表于 2009-5-16 10:15:00 | 只看该作者
睁着一只眼睡觉的猫头鹰







(编者提示:人教版科学第3册第1单元动物)

清晨,忙碌了一夜的猫头鹰从田野里飞回来。

它先绕着林子盘旋了一圈,然后落到密林深处一棵老树的树杈上。

“啊—!太累了,捉了一夜小田鼠,骨头都累酥了!”猫头鹰嘟哝了一句,一个哈欠还没打完,就双眼一闭,半张着钩子似的嘴巴,“呼噜呼噜”地睡着了。

草丛里“窸窸窣窣”一阵响,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老狐狸钻了出来。它东嗅嗅,西看看,树顶上“呼噜呼噜”的酣声,把它吸引住了。老狐狸斜眼往上一瞅,馋得口水都淌了出来。

“嗬唷,好肥的一只鸟儿,一咬准冒油!”

可怎么吃到这块肥肉呢?

老狐狸围着大树转了九九八十一圈以后,把小屁股往毛绒绒的大尾巴上一坐,尖脑袋一歪,想出了一个坏主意。它突然“嗖”的一声从地上窜了起来,冲着树上狂呼乱叫道:“不好啦,着火啦!大火烧着猫头鹰的屁股啦!”

猫头鹰睡得迷迷糊糊,一受惊,就从树枝上栽了下来。老狐狸连忙扑了过去,没想到脚踩着了一只躲在草丛里的黄鼠狼。黄鼠狼一调屁股,冲着狐狸就放了一个臭屁。

哈,这颗臭气熏天的“毒气弹”,一下子就把贪婪的老狐狸吓得跑出去老远。

“黄鼠狼大兄弟……”猫头鹰早就醒过来了,它冲着黄鼠狼一个劲地道谢。

“有什么好谢的,”黄鼠狼反倒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们受到威胁,从来就是这么办的!”说完,扭头就走了。

猫头鹰又回到树上。它犯起愁来:我夜里挺精神,一到白天睡起觉来像头死猪,一点儿警惕性都没有,要是再碰到这种事怎么办呢?它决定向别的鸟兽讨教讨教。

天快黑了,猫头鹰飞下树。忽然前面的草坪传来一声尖锐的鸟叫,它连忙飞了过去。

在一片翠绿的草坪上,一群鹧鸪围成了一个大圆圈。它们一律尾巴朝里,头向外,“呼呼”睡得正香。唯有一只鹧鸪没有睡,昂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越逼越近的家伙。啊,猫头鹰看清楚了,正是那只狡猾的老狐狸!

危在眉睫。老狐狸伏在地上,后腿用力一蹬,朝着鹧鸪们扑过去。

那只醒着的鹧鸪发出一声尖啸,顷刻间,“呼呼啦啦”一片扑打翅膀声,鹧鸪们全部飞上了天空。

老狐狸扑了个空,眼巴巴看着鹧鸪们飞远,咬着牙,气得直哼哼。

“好险呀!”猫头鹰追上飞远的鹧鸪,说道。

“没什么,”鹧鸪们满不在乎,“我们这样围成一个圆圈睡觉,不管敌人从哪一边来,都会有鹧鸪发现。只要它一喊,我们就都飞起来了。”

正说着,一只鹧鸪又惊叫起来:

“不好啦!老狐狸去偷袭扭颈鸟啦!”

可不,猫头鹰扭头一看,老狐狸真的踮着脚尖钻进灌木林里去了。那是一条秘密小道,直通扭颈鸟的老巢。不用说,准是老狐狸嗅出了扭颈鸟的气味,借着夜色的掩护,去扑捉扭颈鸟了。

扭颈鸟睡觉,从来是睡得死死的。鹧鸪们急得团团转,不知道怎样来救它。

“跟我走!我们飞得快,抢在老狐狸的前面去叫醒扭颈鸟!”一只老鹧鸪率领大伙悄悄朝扭颈鸟巢飞去。

可是已经太晚了。等它们赶到扭颈鸟的巢边时,老狐狸的嘴巴已经凑近熟睡的扭颈鸟了。

扭颈鸟的外形很像啄木鸟,脖子上有许多花纹。它被老狐狸的鼻子一碰,一下子从梦中惊醒过来。奇怪的是,面对凶恶的老狐狸,它一点也不惊慌,连逃也不逃,只是把脖子一伸,扭来扭去,宛如一条长蛇在爬动。一边扭,嘴里一边不停地发出一种像蛇叫的“咝咝”声。

这下可把老狐狸吓坏了。它最害怕的,就是蛇呀!

“这可是个不好惹的家伙!”老狐狸吓得一溜烟跑掉了。

怪不得扭颈鸟总是呼呼睡大觉,原来它还有这么一手恐吓敌人的绝招。猫头鹰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狐狸没有吃到扭颈鸟,气得肚子都鼓了起来。它有气无力地爬到了一个山岗上,突然看到不远处睡着一大群野山羊,羊群里还有几只小羊羔。

“天呀,我太走运啦!”老狐狸乐得眼睛都放出光来了。它匍伏在地,一步步朝猎物爬了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一只藏在土洞里的土拨鼠突然尖声叫了起来:“不好啦!老狐狸来啦!”

它这么一叫,野山羊都惊醒了。它们睁圆了眼睛,把老狐狸团团围住。有的羊低下头,用犄角对准老狐狸;有的羊转过身,用蹄子对准老狐狸。就这样,老狐狸被踢下山岗,一动也不动了。

猫头鹰对野山羊说:“好险呀!要不是土拨鼠大声招呼,你们就要遭难啦!”

野山羊笑着说:“我们野山羊总是和土拨鼠搭伴睡觉,它机警灵活,一有风吹草动,马上就发现了。它一叫,我们就知道有敌人来了。”

看,黄鼠狼、鹧鸪、扭颈鸟和野山羊它们睡觉时都有办法对付敌人,多聪明啊!猫头鹰想了想,又飞回老树杈上,一只眼睁开,一只眼闭着,就这样睡着了。

摘自《小学自然趣读第2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发表于 2009-5-16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知了用什么来唱歌







(编者提示:人教版科学第3册第1单元动物)

知了(蝉)在树上叫个不停,使得炎热的夏天变得热闹非凡。蝉是用什么来“唱歌”的呢?

我带着这个问题参加了学校科技夏令营。在老师指导下,我捉来雌、雄两只蝉观察,发现雄蝉会叫,雌蝉不会叫。通过比较,我发现会“唱歌”的雄蝉腹部比雌蝉的腹部多出了一对半圆形盖板。出于好奇,我用手碰了碰半圆形盖板,谁知雄蝉竟“知了──知了”地叫了起来。我想,“唱歌”的秘密肯定藏在里面。于是,我用细针挑起盖板来看个究竟,只见盖板下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薄膜有什么用呢?我去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让我用针戳破薄膜,当我把薄膜戳破后,蝉顿时停止鸣叫。无论我怎么触摸它的半圆形盖板,它都一声不吭,原来知了会“唱歌”的秘密藏在它的腹部!

这时老师才告诉我:雄蝉腹部前端有一对发音器,鸣声就从那里发出。发音器外面是一对半圆形盖板,盖板内有一片弹性薄膜,称做“鼓膜”,鼓膜与声肌相连。发音时,声肌收缩,使鼓膜振动发出声音,声音在盖板下的空间产生共鸣,所以知了的鸣声很响亮。雌蝉没有发音器,是个“哑巴”。

丁金华

摘自《动手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发表于 2009-5-16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蜘蛛和苍蝇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8册第9课益虫和害虫)

有一首古老的诗歌,题目叫“蜘蛛和苍蝇”,它的开头两句是这样的:“蜘蛛问苍蝇:‘你愿不愿意到我客厅来?’”虽然蜘蛛不会真的“邀请”苍蝇飞进它的网,但是事情的结果却和诗歌里说的没什么两样。

蜘蛛网不仅是蜘蛛的家,它还是一个陷阱。蜘蛛要享受一顿美餐就全靠这张网了。但是在苍蝇飞进蜘蛛网之前,先让我们仔细观察一番这张令人惊讶的网。

蜘蛛在织网前,先要选择好一个合适的地点。那里的空间必须足够大(通常为一米左右),而且两端还要有结实的支撑物(比如两根结实的树枝)。但是最最重要的是:蜘蛛网下面的地带,应该是湿漉漉、毛茸茸的,这样就会有许多虫子在这里出没。虫子──其中包括苍蝇──是蜘蛛的主要食物来源。

蜘蛛一旦找到一处结网的合适地点,它就立刻开始工作。它先匆匆爬上一根树枝,并且伸出一只脚,测试风向。假如风正好是从它背后吹来的话,它便开始吐丝编织那张著名的丝网了。

蜘蛛丝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在蜘蛛腹部长着一种腺体,它会分泌出一种黏液来,这就是蜘蛛丝的原料,这种黏液经过几对“丝囊”以后排出体外。黏液一遇到空气就会凝固,变成一股结实的丝。丝囊的出口处是紧靠在一起的,所以出来的几股黏液汇在一起,形成一根十分结实的丝线。

现在风来帮忙了:它把丝线的一头吹到对面那根树枝上,并在那里缠住。丝线原先是下垂的,蜘蛛就慢慢地拉,直到把它拉紧,再把这一头拴在它站立的这根树枝上。这头一根丝线好比是蜘蛛的绳桥──它可以一边沿着这座“桥”来回爬行,一边一股又一股地织网了。

蜘蛛是个仔细的纺织工,它很注意蜘蛛网的平衡与结构。网的各部分是用不同的蜘蛛丝织成的。整个蜘蛛网有点像个车轮,其中的“轮辐”是用很结实的丝线织成的,而“轮辐”间的填充丝线则黏性很大,这样就能捕捉到各种昆虫了。

当“轮辐”完工以后,蜘蛛就爬到网的中央,为自己编了一个丝垫。一旦这项工作完成后──通常要花几个小时,蜘蛛就停下来休息一番。毕竟,这位耐心的建筑师工作得太辛苦了,应该好好歇一歇!

但是它休息的时间不会很长。只见一只肥肥的、胖乎乎的苍蝇嗡嗡地飞了过去,一头撞在蜘蛛网上。苍蝇的脚被网上的丝粘住了。苍蝇竭力挣扎着想突围,它用力地扯拉着丝线,把蜘蛛网中央的蜘蛛惊醒了。它立刻采取行动,以很快的速度朝那只依然拼命挣扎的苍蝇爬去。这时,蜘蛛的丝囊又开始工作了,它分泌出一股又一股的丝线,蜘蛛就把它缠在苍蝇身上。简直像一件天然紧身衣!当苍蝇被五花大绑、动弹不得之后,蜘蛛便开始动手杀它了。它用毒刺把苍蝇刺死,然后让它悬挂在这个棺材一般的蜘蛛丝茧里,随时可以饱餐一顿。

也许你会奇怪,蜘蛛可以随意在网里跑来跑去,它自己为什么不会被粘住?大自然给蜘蛛脚上抹了一层特殊的油,所以就不会粘在网上了。

不过蜘蛛网有时也会失效。天下雨的时候,或者有大雾的时候,蜘蛛网上布满了小水珠。这时它就失去黏性了,虫子掉进网中以后能轻而易举地逃脱。这时,蜘蛛和苍蝇的故事就有了一个快活的结局──至少对苍蝇来说是这样的!

摘自《趣味百科大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
发表于 2009-5-16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蜘蛛为什么不吃死苍蝇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8册第9课益虫和害虫)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鲍晗张坤石家庄市休门小学

摘自福建科技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发表于 2009-5-16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蜘蛛怎样吃东西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8册第9课益虫和害虫)

一天,我与“自然兴趣小组”的其他同学到野外去捕捉昆虫,准备制作昆虫标本,当我在追赶一只漂亮的蝴蝶时,看到一只小飞虫撞到了蜘蛛网上,在拼命地挣扎着。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好奇,放弃了捉蝴蝶,认真地观察被网粘住的小飞虫。这时,只见在一根丝线上“刷”地冲来了一只黑蜘蛛。它用两条前腿抱着小飞虫送到嘴边咬了一口,小飞虫便停止了挣扎,振动的网也平静下来了。蜘蛛又熟练地抱着小飞虫,走到网中心,然后用四条腿抱着小飞虫使它“翻转”起来,两条腿扒在丝上,两条腿从肛门抽出一缕青烟似的丝,迅速利索地把小飞虫捆了起来。没有吃,只是把小飞虫放在网的中心,爬走了。

这时,在我脑子里出现了很多问题:蜘蛛为什么不吃小飞虫呢?是它已经吃饱了吗?它怎样吃小飞虫?它怎么知道有猎物“落网”了?它一生只织一张网吗?等等。

为弄清楚这些问题,我决定继续对蜘蛛的生活进行认真全面地观察。

我顺着架起网的丝寻找已经跑了的蜘蛛,在丝线与小树连接的隐蔽的角落里找到了它。它缩着七条腿,伸着一条腿,一动不动。再仔细一看,原来蜘蛛伸出的那条腿搭在一根细丝上,这根细丝一直通到网的中心。我找到一棵小草,用小草的叶轻轻碰了一下网,“沉睡”的蜘蛛马上跑到网上,直冲到那只捆好了的小飞虫,用一条腿推了推小飞虫,又回到了那个角落。

噢!原来它是靠着这种“有线电话”来感知网上是否逮住了“猎物”。小飞虫落网后,挣扎时引起丝网振动,这个振动马上传给了撑挂网的那几根粗壮的丝,搭在这根丝上的蜘蛛的那条腿会感知到,它就知道了有猎物落网了。

我原以为蜘蛛吃小飞虫是一口一口咬的,经过观察,发现不是这样。它先把昆虫的腹部咬开一个洞,吐进消化液,把它的肉消化成液体,再用嘴吸进去,吸完后虫皮就被抛弃在网上。

接着我又捉了几只蜘蛛,有意识地放在学校的植物园内。第二天就在园内发现了网。这样对我的观察方便多了。经观察,我又发现:蜘蛛的足尖是钩状的,能紧紧钩住丝,它用两条腿扒着丝,也能支持全身的重量。蜘蛛的肛门附近有一个“纺织器”,“纺织器”有七八个小“门”,抽细丝时只打开一个小门,捆小虫时它把小门全打开,把这七八根小细丝纺在一起。

蜘蛛通常每天都要织一张新网。大概是因为旧网粘上了尘土、灰尘,失去了黏性,又变的不透明了,容易被飞虫发现。再说,经过一天的捕猎,网已经破了,也需重新结一张。旧网哪儿去了呢?

经晚上观察,发现蜘蛛先把旧网大口大口地吃掉,然后再结新网。

由于种种原因,对蜘蛛的观察也慢慢的间断下来,但是我脑子里还有很多“迷”未解开,比如,蜘蛛能活多久?它有眼睛吗?冬天它到哪里?冬眠吗?它会不会游泳?这些问题只好提供给小读者去研究了。

摘自《小学自然趣读第2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7: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