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科学知识精选(在线免费阅读)

[复制链接]
183#
发表于 2009-5-11 08:49:00 | 只看该作者
棕尾虹雉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学名 Lophophorus impejanus
英文名 Himalayan monal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西藏南部、四川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型鸡类。全长约70厘米。雄鸟通体羽色艳丽。头铜绿色,羽冠长,具匙状羽端。上体羽呈铜绿、紫及蓝绿等色,具金属光泽;两翅表面呈金属紫色,具铜绿色缘。尾羽棕红色。下体黑褐色。嘴角褐色。脚黄绿色以至暗褐绿色。雌鸟体羽棕褐色,有黑、棕及黄纹。颏、喉及下背白。尾羽棕色和黑色相杂,具白端。
栖息于海拔2500-4600米的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草甸及宰岩地带。喜食植物根、茎。筑巢在灌丛、岩石下或大树洞中。每窝产卵4-5枚。孵卵期26-29天。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09-5-11 08:50:00 | 只看该作者
白唇鹿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白唇鹿为鹿科中国特产动物。顾名思义,其特征是唇部白色。的确,就凭这一点便能区别于其他鹿类。白唇鹿毛长而粗硬,保温性能优良,能保证它在青藏高原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带严寒环境自由生活。白唇鹿在四川省西部和祁连山区也有分布。
白唇鹿分布于高原的偏僻地区,故很难发现,更不易捕捉。因此长期以来,其习性鲜为人知。为了保护和驯化这种珍贵动物,近年来进行了艰苦的调查研究,并捕获幼鹿,开展人工饲养试验,获得成功。白唇鹿在晨昏时间活动最为频繁。在祁连山地区,一般成小群活动,但至繁殖季节,便集合成大群,最大一群可超过150头。生茸产仔期雌雄分群,产仔后的母仔群,也有40~50头。生茸期的公鹿群多为7~8头。白唇鹿主要采食鲜嫩枝叶,有时能与牦牛混群吃草。为了寻找食物能作长距离迁移。
雌鹿一岁半时性成熟,雄鹿二岁半时才参与繁殖。通常在9~11月发情,孕期8个月左右,5~6月产仔。一般每胎1头,个别双胎。白唇鹿的鹿茸与梅花鹿的鹿茸有同样的功效。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09-5-11 08:50:00 | 只看该作者
白鹳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白鹳亦称老鹳,属鹳形目,鹳科。繁殖在我国东北北部和东北部,以及新疆西南地区;迁徙从东北中部、河北、长江中下游以至福建、广东及台湾广大地区越冬。白鹳易驯化,是我国著名的笼养鸟,也是我国一级保护珍禽。
[形态] 全体几乎为纯白色。肩羽、翼上的覆羽、初级覆羽及飞羽等呈光辉黑色,以后飞羽呈银灰色。眼乳白色,外轮黑色。喙黑色,下喙腹面红色。眼周及颊部裸区红色。腿及脚橘红色。
[生态] 白鹳性温驯而又警觉。步行时举步缓慢,休息时常以一足站立,飞行较慢,且时作翱翔。成年的鹳从不鸣叫,但有时上下喙打动发出“哒哒”的响声,繁育期间成对活动,越冬时常集群生活,移飞前幼鸟随大群游荡。
[繁殖] 白鹳每年3月从越冬地迁至东北各省及新疆等地繁殖。首先是寻找旧据点,修补旧巢,约1-2周后进入交配产卵期。巢位于离湿地不远的大树上。野外巢的长度为:内径54-57厘米,外径190-230厘米,巢深12-14.5厘米。巢体高63厘米,巢距地面高380厘米左右。巢材主要用树枝搭成,巢中心用草铺垫。白鹳卵纯白色,钝端与尖端不甚明显,卵的长度一般为56-76.5毫米,卵重135克左右。雌雄鸟共同育雏,孵化期为30-34天。幼雏鸟出壳后生长发育异常迅速,50日龄可见到在巢内站立、展翼等动作,60日龄已离巢飞翔。野外的白鹳比笼养的白鹳早出壳5-10天。
[饲养管理] 白鹳可以成对笼养,也可成群饲养,一般用铁丝网笼或散放饲养,铁丝网笼空间以50立方米为宜,笼过小不利于繁殖。笼内的食、水具宜深大、坚固,以防被啄坏。野外散养可倚水搭一凉棚,食、水用具规格一般为50厘米×100厘米,深30厘米左右。饲料以鱼为主,幼鸟期每天3次集中喂养,以泥鳅、虎鱼、弹涂鱼为主。在野外,常食小鱼、水生昆虫、鼠、蛙、蛇等。2日龄时将鱼剪成小段,让它们自行吞食,15日龄后可整条吞食,日饲喂量在300-400克之间。它们觅食时,将鱼叼起,调整好方向,鱼头先入,即可吞食。每次喂食均任它们随意采食,直至食管充盈成筒状。幼雏对食物的消化过程相当迅速,只需2-3小时食道便空了,4-5小时后即发出似仔猪的单鸣声,显示出饥饿感。正常情况下,白鹳幼雏的生长发育异常迅速,3日龄即能嗑喙发声,6日龄长出正羽黑色羽芽,8日明显,10日龄初级、次级飞羽黑色羽芽排列显著,17日出现正羽,喙灰黄色,眼圈、下颌、喙基橘红色,肩羽、三级飞羽羽轴先端黑色,长20毫米,40日龄飞羽长出,65日龄开始试飞,70日龄则可自由飞翔。人工孵化白鹳较自然界野生幼雏飞翔时间约晚10天,其他生长指标均高于同日龄的自然雏鸟。管理上最重要的是控制温差,不能时高时低,此外幼雏的卫生也是育雏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09-5-11 08:51:00 | 只看该作者
白暨豚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 Lipotes vexillifer。
白暨豚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眼小而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背鳍呈钝三角形,鳍肢与尾鳍均向水平方向平展。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新生幼兽的体色比成体深。雌体腹部生殖裂两侧各有一个乳裂,雄体肛门前方有一个盲状小孔。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生活于长江中下游附近多沙洲、边滩并有大、小支流与干流相连的地段。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
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09-5-11 08:51:00 | 只看该作者
白鳍豚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千百年来,水深浪阔的长江中生活着一种体态丰腴、泳姿优美的水生哺乳动物,它就是白鳍豚。白鳍豚流线形的身体像一条大鱼,它的背部蓝灰色,腹面洁白。如果由上往下看,蓝灰色的背部和江水混为一体,若是从水底向上看,白色的腹面与水面的光线接近。
白鳍豚主要捕食长江中的鱼。它的上颌和下颌的每侧各有30多枚牙齿,可以将鱼咬住不放。它不进行咀嚼,而只把捕到的鱼囫轮吞下。由于在水中游泳会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它必须吃大量食物加以补充,白鳍豚每天所吃的鱼约相当于体重的1/10。白鳍豚的眼很小,只有绿豆粒大,虽有感光功能但分辨能力很低。它是怎样寻找食物和探测目标的泥?原来,长江水中夹带着许多泥沙,在这样的水中,再好的眼睛也没有多大用处。另一方面,水为优良的传声导体,声在水中传播比在陆上约快4.5倍。所以白鳍豚在这样的环境中具有了发达的回声定位能力,利用声纳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声纳信号还用于白鳍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系。
白鳍豚的体型虽然像鱼,但仍保持着哺乳动物的共同特性,它有36度的恒定体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仔豚必须潜水到母豚的腹部找到乳头,才能吃到奶,吃几口就得出水呼吸一次。这样反复几次,才能吃饱肚子。
1981年9月,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广西桂平县发现了一块下颌骨化石片段。这件下颌骨化石属于一种古老的白鳍豚,叫原白鳍豚。它生活在约2000多万年前的古老性状。人们把保留着古老性状的现代生物称为活化石,白鳍豚就是一种活化石。
古代的长江是白鳍豚宁静舒适的家,那时候,人类只有原始的舟船和渔猫工具,长江保持着天然的生态系统。那时的长江,没有机器的轰鸣,没有螺旋桨的呼啸,没有危及白鳍豚的渔具,没有化学毒物的污染。那时的长江,生物资源丰富,充满勃勃生机。在当时长江中,白鳍豚家庭兴旺,随处可见。
今天,长江流域人口在增长,经济活动在扩大,使生态系统发生急剧改变,白鳍豚数量严重下降。白鳍豚是一适中古老的水生动物,不能适应现代化船舶急剧增多的新环境,有时会被轮船的螺旋桨打伤或者击毙。
另外,长江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使白鳍豚的食物减少了,但遭渔钩、渔网伤害的机会却增多了。有些不法分子非法在长江上炸鱼或用电捕鱼,发生了多起炸死、电死白鳍豚的恶性事件。工业废水、有机农药污染长江,也危害着白鳍豚的健康。
在20世纪80年代,长江中常有白鳍豚的尸体被发现,其中1984年发现的尸体竟达18具。它们有的是被轮船的螺旋桨打死的,有的是被滚钩、“迷魂阵”等非法渔具杀死的,也有遭受污染而病死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长江中残存的白鳍豚已经很少了,但发现白鳍豚尸体的不幸消息仍从各地传来,1992年有2具,1993──1996年每年各有1具。这对于濒临灭绝的白鳍豚无疑是雪上加霜。
白鳍豚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它的命运也引起国际朋友的关注,1986年白鳍豚被列为世界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然而,这些努力没能阻止白鳍豚趋向绝灭的进程。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白鳍豚的分布区不断缩小,数量明显下降。20世纪80年代初,长江中约有400头白鳍豚;20世纪90年代初,数量下降到150头以下,到1996年,长江中可能只有几十头白鳍豚了。白鳍豚已属极危等级!这个物种已危在旦夕!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挽救白鳍豚,它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类物种。我国科学家认为:由于长江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白鳍豚已不可能在长江中安全生活下去,残存的白鳍豚的惟一可能和最大希望是把白鳍豚从长江移到环境条件接近于长江的半自然的保护区中。现已在长江下游和中游分别建成了铜陵白鳍豚养护场和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要使白鳍豚在半自然的保护区内生息繁衍,至少要有20余头白鳍豚的种群。1995年12月在长江石首江段捕获了1头雌性白鳍豚,放到了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内,但是它只活了6个月,现在两个半自然的保护区内都还没有白鳍豚。所以,白鳍豚这一物种的前途仍不容乐观。当务之急是尽快把白鳍豚安全地转移到半自然保护区中去,并在那里安全地生活。尽最大努力抢救白鳍豚是历史赋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我们必须紧急行动起来,抢救白鳍豚!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09-5-11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斑犀鸟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斑犀鸟亦称“冠犀鸟”,属佛法僧目,犀鸟科。该鸟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广西南部。斑犀鸟体形十分奇特,为稀有的观赏珍禽之一,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形态] 斑犀鸟体长约78厘米,体重约860克,雌性较小.嘴特大。形似犀牛角,其上方有一盔突,喙和盔突均为黄色,盔突上有黑色带纹。上体及尾部呈黑色,具有金属光泽,两翼除第一第二级飞羽和内侧次级飞羽之外,其他飞羽均具白色的端斑,下体除颏、喉、上胸及两胁的前部为黑色外,其余均为纯白色。尾羽除中央一对外,均具白端,脚呈铅黑色。雌雄鸟羽毛相似。只是雌鸟盔突较小,其上的黑色带纹较发达。
[生态] 斑犀鸟多生活在人烟稀少的高大乔木林中,结成3-5只的小群,多栖息在树上活动,啄食榕树、酸枣等树的果实,也在地面上觅食昆虫和两栖、爬行类、鼠类等小动物。飞翔时额前伸,两翼上下鼓动数次,然后平展,向前滑翔,酷似飞机状,所以也称之为“飞机鸟”。该鸟鸣声洪亮,很远就能听到它那"咯啊___咯啊"的连续叫声。
[饲养管理] 该鸟主要在大型动物园和由南方少数笼鸟爱好者饲养。一般饲养的笼具为6米×6米×4米(长×宽×高),铁笼内装设模仿自然环境式的栖杠,投喂的食料主要在各种浆果及经处理的小白鼠。此外,在饲料中再补6%的骨粉、0.5%的食盐和2%的微量元素等。笼内每天换两次水。
[繁殖] 该鸟每年3月进入繁殖季节,巢穴选择在高大的乔木树洞中,洞口距地面约15厘米以上,洞底铺上碎木屑、羽毛等。每窝产卵2-3枚,卵白色,表面粗糙。雌鸟承担孵化任务,进洞后,它先用自己的排泄物混着各种种子、腐木等堆在洞口,同时雄鸟在洞口用湿土、果实残渣等帮助封闭,只是在洞口留一个垂直的“窗口”。封闭洞口的物质很快就干燥了,而且很牢固,在整个孵化和育雏期间,雌鸟均不离洞半步,由雄鸟将食物从"窗口"送进去,直到小鸟快要飞出来的时候才啄破封闭的封口物。该鸟孵化期为20-28天。幼鸟1-2年性成熟,寿命为15-20年。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09-5-11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濒危的华南虎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虎属于猫科,是亚洲所特有的动物,分为8个亚种,即华南虎、孟加拉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印度支那虎(东南亚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其中,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已分别在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目前,全世界现存的5个虎种共有7000多只,其中,已知的华南虎数量约60只,全部圈养在我国的动物园,野外的十分罕见。除了独有的华南虎外,我国还拥有跨国分布的东北虎、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

与其他虎种相比,华南虎个头偏小,毛色略深,身上的虎纹宽一点,脖子和脸也长得稍微长一些。在虎的家族中,华南虎是同原始虎的虎骨特征最为接近的古老亚种。

性格孤独的华南虎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3~4岁就已经性成熟,孕期100~106天,每胎可产仔24只,一般寿命可达20年。

我国动物园内目前圈养的华南虎,来自于1955年从野外捕获的18只华南虎。这18只虎中,有繁殖记录的为6只,分别生活于上海动物园和贵阳黔灵公园动物园,现有的60只左右的华南虎,都是这6只野生虎的后裔,从而形成了华南虎的两个品系──上海系和贵阳系。

由于散居在我国20多家动物园内的华南虎性别比例失调,公虎多,母虎少,而且大多年老体弱。为提高华南虎的繁殖能力,1995年,中国动物园协会专门成立了华南虎协调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华南虎的保护、繁殖和研究工作。

上海动物园主持开展的"华南虎种群复壮和基因库建立的研究"课题,在世界上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圈养华南虎的种群,制定了谱系号,进行科学的育种繁殖,避免了近亲交配的严重恶化。最近7年间,上海动物园共繁殖了14只华南虎,成活10只,成活率达到70%以上。

新华网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