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科学知识精选(在线免费阅读)

[复制链接]
169#
发表于 2009-5-8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褐鲣鸟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别名 鲣鸟
学名 Sula leucogaster
英文名 Brown booby
鲣鸟科 Sulidae
分布 西沙群岛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游禽。全长约70厘米。上体棕褐色,翅和尾羽的羽轴色更浓,各羽具白或棕白色羽端。前颈和胸部与上体色同,下体余部纯白色。嘴及围眼裸皮黄绿色。脚淡黄。
冬候鸟,营海洋群集生活,善游泳,以鱼为食。繁殖习性似红脚鲣鸟。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09-5-8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黑长尾雉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别名 帝雉
学名 Syrmaticus mikado
英文名 Haiwan long-tailed pheasant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 台湾中部及东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我国台湾省特产鸟类。雄鸟全长86厘米左右。雄鸟体羽几乎全为紫蓝色,背、胸具金属光泽。尾长,尾上覆羽黑色具显著白色横斑。雌鸟体羽大都呈橄榄褐色,尾羽大都呈栗色或棕色,具黑色横斑。嘴黑色,脚暗灰至绿褐色。
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针叶林、疏林峭崖间。主要取食野草莓、蕨类等绿色植物,兼食昆虫。3-5月间繁殖,筑巢于密林地面上或树干上,以干树叶为材。每窝产卵5-8枚,乳白色。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发表于 2009-5-8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濒危灭绝的藏羚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藏羚为我国特有动物,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左右,体重达45-60千克。形体健壮,头形宽长,吻部粗关。雄性角长而直,乌黑发亮,一般长约60厘米,雌性无角。鼻部宽阔略隆起,尾短,四肢强健而匀称。全身除脸颊、四肢下部以及尾外,其余各处被毛丰厚绒密,通体淡褐色。
栖息在4000-5300米的高原地带。特别喜欢在有水源的草滩上活动。营群居生活,平时雌雄分群活动,一般2-6只或10余只结成小群,或数百只以上的大群。晨昏活动。性怯懦机警,听觉和视觉发达,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极难接近。有长距离季节迁移现象。食物以禾本科和莎草植物为主。发情期为冬末春初,雄性间有激烈的争雌现象,1只雄羊可带领几只雌羊组成一个家庭,6-8月份产仔,每胎1仔。
只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才能见到藏羚。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网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09-5-8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苍鹰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别名 黄鹰、鸡鹰

  学名 Accipiter gentilis

  英文名 northern goshawk

  鹰科 Accipitridae

分布 除西藏外,遍布全国。偶见于台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型猛禽。全长55厘米左右。上体苍灰色,头顶、枕和头侧黑褐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背棕黑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毛有污白色横斑。飞羽及尾羽暗灰褐色,具暗褐色横斑,羽端灰白。下体污白色,胸、腹及覆腿羽均有黑褐色横斑。嘴黑色,基部沾蓝。脚绿黄色,爪黑色。

为森林鸟类,栖息在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的山麓。以啮齿动物、鸟类及其他小型动物为食。在高树上营巢,主要以松树枝搭成较厚的皿形巢。5-6月间产卵,每窝4-5枚,青色带淡青色斑纹和不明显的赤褐色斑。孵卵期35-38天。雏鸟全身被白色绒羽,上体稍灰。经雌鸟喂育41-43天后出飞。

苍鹰分布广泛,对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为民间驯鹰的主要对象。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09-5-8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川金丝猴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金丝猴别名仰鼻猴。川金丝猴生存于中国四川省西部、北部山地,云杉、冷杉、槭、桦、箭竹、杜鹃等丛生的针阔混交原始林里。有时,人们听到远远传来的咔嚓、咔嚓声,走近些能辨出是在攀折树枝,却听不到任何动物叫唤声。远眺,只见皑皑白雪覆盖着山林,一年倒有近半年积雪,山境显得格外幽静。近处,在林海中抬头留神观察,才能见到树枝间穿梭闪跃而过的金灰色猴子。它就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川金丝猴,而且不论野生或饲养的,都只中国才有。

川金丝猴身被长毛,浓而厚的金灰色或金黄色背毛,长度可达20多厘米。脸庞呈蓝色,面型纯朴和蔼,还有生就了的一对朝天翘的鼻孔,所以又得了个“仰鼻猴”的名字。这个鼻子给它增添了不少憨厚稚气的神情,更惹人喜爱。

初生幼仔的毛呈乳黄色,洁净可爱。1岁以后,黑色的冠毛逐渐增多,颈侧开始有黄红色的金毛,背毛为黑褐色。随着年龄的增长,毛色继续变化,到两岁以后,全身毛色变为金黄,头顶、背部还有些黑褐色。4岁左右成熟。雄猴体大魁梧,身强力壮,更是漂亮;雌猴则斯文苗条多了。

川金丝猴有十几只一群的,也有几百只一群的。群内老幼雌雄都有。大群中还分小群,好似一个大家庭。它们成群游荡,徐徐转移,各群都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相对稳定的路线,周年来回迁移寻找食物。川金丝猴以树叶、野果、嫩枝芽为食,甚至连苔藓植物也吃。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009-5-8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打洞专家
──穿山甲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穿山甲,顾名思义,一是有挖穴打洞的本领,二是身被褐色角质鳞片,犹如盔甲的动物。除头部、腹部和四肢内侧有粗而硬的疏毛外,鳞甲间也有长而硬的稀毛。全长约1米的穿山甲,头小呈圆锥状;吻长无齿;眼小而圆,四肢粗短,五趾具强爪。雄兽肛门后有凹陷,睾丸不外露。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
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舌细长,能伸缩,带有黏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蚊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舐食之。外出时,幼兽伏于母兽背尾部。以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发情期为4-5月份,12月至翌年1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1-2仔。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网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009-5-8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大白鹭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大白鹭又名“白庄”、“公子”、“白洼”。属鹳形目,鹭科。大白鹭是人们常见的观赏鸟之一。分布于东北、河北、江苏、云南、广东、海南、台湾等地。

[形态] 全身羽毛洁白如雪。背上、肩上披有蓑羽,长超过尾部,生殖期后蓑羽消失。眼黄色,嘴黑色,面部及周眼皮肤呈绿色,脚黑色。

[生态] 大白鹭是夏季各地常见的鸟类,栖息于河川、海滨、沼泽湿地或水田中。性颇机警,见人即飞去。白天多单独寻觅食物,在食物丰富的区域内,也成小群活动。食物主要是小鱼、虾、及水生昆虫、贝类等。

[饲养管理] 大白鹭可成对饲养,也可成群饲养。在一些动物园的水禽湖中,大白鹭与其他水禽混群饲养较为普遍,一般用铁丝或塑料网笼饲养,每对繁殖鸟的活动空间应为100-150立方米,否则不利于繁殖。笼中应有一株较大的枯树木,活树木更好,在离地面1.5米处应设置栖杠,以便于鸟栖息,食水用具宜大、坚固,但不需太深,通常40厘米左右为宜。人工笼养大白鹭的饲料以鱼、虾、贝类及一些两栖类的小动物和水生昆虫等肉食性动物为主,笼养的大白鹭除动物性饲料外,还应当喂些无机盐,如骨粉、牡蛎粉及少量的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等。喂食时要注意卫生,一是鱼、虾、贝等动物性饲料要洗净;二是每天的残食要清除干净,特别是夏季,每次投喂量要少。这种鸟食量较小,夏季宜多增加饲料投放次数,减少每次投放量。以不饿为原则。

[繁殖] 大白鹭营巢较其他鹭类早。巢筑在大树上,平均每窝产卵4个,卵呈蓝绿色。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南方省、市、自治区境内的密林中,该鸟常结集成大群营巢于树丛间。大白鹭容易繁殖、饲养,在动物园内的繁殖记录是:5月初发情、交配和营巢,5月中、下旬产蛋,每窝3-5枚,孵化期28天左右。雏鸟出壳后,需要靠亲鸟可进行人工代育雏。繁殖期内,要保持环境安静,尽量避免惊吓。动物园笼养的繁殖鸟,应与观赏鸟分开饲养,努力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笼养大白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冠羽、肩羽、胸羽都可以做饰羽,远销国外,价格昂贵。这些饰羽在农历2-5月份较好,因此,在此期间人们争相猎取。近年来,大白鹭的资源数量明显地减少。人工笼养大白鹭不但可以供人们观赏,更重要的是增殖自然资源,同时也为饲养者打开致富之门,可谓一举多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5: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