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科学知识精选(在线免费阅读)

[复制链接]
1674#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鱼死后为什么肚皮朝天







早上,妈妈买回几斤活鲫鱼养在水桶里,到了中午,我发现有几条死鱼肚皮朝天地漂在水面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捞出一条死鱼观察,发现它的腹部胀鼓鼓的,用小刀剖开鱼肚,只见鱼肚里全是内脏,鱼鳔中充满了气体。我小心地把鳔掏出来,将鱼放进水中,鱼竟沉到了水底;我重新将鳔塞进鱼肚,鱼又肚皮朝天地漂在了水面上。我反复做了几次,结果都是这样。这表明鱼死后漂在水面与充满气体的鳔有关。


死鱼为什么会肚皮朝天呢?我又捞起一条死鱼,把它沿身体侧面的中线纵切成两半,看到背部是由肌肉和脊椎骨组成的,而腹部主要是内脏,有较大的空腔。用小天平称量后比较,发现背部比腹部重些。


由此我认为:鱼死后,由于鱼鳔里充满了气体,它就漂在水面;又因为腹部较轻,所以它就肚皮朝天了。为了证明我的想法,我用注射器针头扎进另一条死鱼腹部,把气放出来,这条鱼就沉入了水底,再也没有浮上来。


(指导老师 田道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5#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愿胜天水库的水常绿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六册第十课《考察自然水域》)

1990年3月,我们生物组11名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江北县胜天水库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通过县、区、乡领导和农民伯伯的介绍,大家在参观过程中经过考察取样,观察反应,采集标本、绘图、测算等项活动。回校后,又组织过多次专题科学讨论会。我们对这里的水、土、植物和人四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认识有了提高。


一、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胜天水库座落在华蓉山脚下,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江北县柳荫区偏岩乡。地理位置为东经106°39′北纬30°02′,地处嘉陵江水系黑水滩河的上游。这里的人民用了13年的时间,总投资1268.98万元才修建成了这座长约1.2公里、宽约100~300米,库容量为1080万立方米的类似湖泊溪河特点的中型水库。水库积雨面积39.9平方公里。主要水源是黑水滩河、自然降雨和地下水,水库里的水一年四季常绿。经检测,这里的水温为l0°C,水色为天蓝色,透明度2.5米,水面洁净得没有一丁点漂浮物,常有一群群水鸟、白鹤在嬉戏逗乐。绿绿的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一块无暇的碧玉镶嵌在祖国的大地上。库区有一座石山,叫离堆山,是被黑水滩河改道后遗留下来的,形状酷似一头伏卧的雄狮,故又称为狮子岛。每当库水上涨时,离堆山就成为库中孤岛。岛上林竹苍笼,草被密集。举目四望,清清的水和连绵起伏的山遥相辉映,厚厚的绿妆遮掩着山石,山上和河流两旁,种植着各种树木,有松、柏、杉、按树、漆树、刺槐、核桃、板栗、柿子、桃、李、杏、柑桔、竹、山草等,全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生态环境良好,农作物长势喜人。这里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林木苍翠、空气清新、峡谷幽静、景色秀丽,使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真正面目。由于这儿的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很好的保住了土层。下雨时,从山上往下流的水夹带的泥沙很少,是清澈的。地表径流含沙量只在0.1%~0.2%,库水PH值为7.8,积雨区内地下水丰富,以溶洞水和坑道水为主,出水眼有14个,涌水量为0.61~25升/秒,总水量达5531吨/日以上。


在水库建成后,按枯、平、丰三个水期,在三个断面区内的7个采样点的情况来看,从三元洞、苯叶沟流入水库中的污染物经稀释净化后,溶解氧(DO)为97%。这说明,水体稀释作用和自净能力较强,所以水质良好。


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在课堂上老师多次讲过,环境条件对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而水体质量反过来对环境社会产生必然的,相应的影响。


柳荫区吴区长和县农机水电局黄局长的介绍更证实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个重要问题。他们说,胜天水库是重庆市4座水库灌溉效益发挥最好的水利工程之一。它是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和其它综合效益的一座水利工程。蓄水工程由单拱石坝(坝顶长176米,最大坝高53米)、放水洞、溢洪道组成。渠系工程有东、西、中干渠,全长58.536公里,其中在总干渠中有渡槽73座长4012米,有高60米居全省第一的渡槽,有隧洞36座长5419米,倒虹管6处长2859米,支渠20条长23.54公里。灌溉着柳荫、偏岩、三圣、明通、石坎等5个乡,42个村,保证了该地区人畜饮用水,有效灌溉面积达2.7万亩。水库电站终年运转,既解决柳荫区的照明和生产用电,又使黑水滩河长流不断,灌区也得到了充足的水源,做到了有旱能灌,有涝排涝的作用。胜天水库修建前的1961年,干旱85天,黑水滩河断流,塘水枯竭、竹木干死,人畜饮水缺乏,这一带粮食减产90%,总产量仅250万斤,人民生活极度困难。水库建成后第二年,1985年7月到8月连晴高温达40余天,水库昼夜放水30余天,保证了水稻扬花灌浆。这年粮食丰收,比建库前正常年景的1973年还增产50%,亩产达到600公斤。这充分说明,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维持生态平衡,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基本条件。


三、潜伏着的极大隐患


水和土是相互依存的。土能蓄水,水能把土冲走,土被冲走了,水也就存不住了。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这儿地广人稀,人平土地11.25亩,土地资源丰富,田多土少,农业生产比较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用地占总面积的70%,种植业又以粮食生产为主,水稻土的利用以一熟中稻为主,旱地土以一年两熟为主,农业很有发展前途。目前,这里的耕作还比较粗放、简单,农业收入还比较低。更为严重的是,还有部分农耕地分布在水库上游,属受强烈侵蚀的低中山一带的三元洞沟西岸的黄家山、五里坡,道砖岩和寥叶沟西岸的大屋基等地。这里坡度大(在45度左右)、面积广。当降雨过大过猛时就会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使土层变薄,养分流失,土壤变瘦,严重时会变成荒山秃岭,不能耕作。如遇暴雨,山洪瀑发,冲刷大量泥沙。淤塞河道、淹没农田,毁坏水利设施,造成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去年“7.10”特大洪灾所造成的损失就是值得吸取的深刻教训。


在集雨区内有四川省有名的华蓉山煤田基地和乡镇企业兴办的小煤矿、硫铁矿6个、石膏矿1个。这些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促进这里的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为这里受到污染的主要根源。这些矿点集中分布于水库上游主河道及源头,排放的废石、煤矸石随意乱倾倒,随处可见,已造成对三元洞河沟入口处严重淤积。从重庆水利局提供的资料中我们了解到,这里每年排放的煤矸石和其它废石约22万吨。煤矸石中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矿物质,除了含有铁、铝、硅、钙等常量元素之夕,还含有砷、镉、汞、铅、硒等有毒元素。


更可怕的是矸石堆在日晒雨淋的条件下,部分有毒元素经雨水淋溶后会转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再加上三个大型煤矿,大量送矿尾水,电瓶废液,机修,化验废水和生活污水流入水库。这种情况对水库、农作物生长,将会产生严重影响。


四、要保护好这块美丽的地方。


考察结果,经过总结讨论,我们11位同学从各个角度写出了专题小论文,都从心坎里赞美胜天水库这块美丽富饶的好地方。但大家也认为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它、发展它,使它能为全区人民发挥更多更好的效益。日前水库周围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矿业开发,人群活动影响不大。为了防止污染/保证水资源永远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集雨区内所有工矿企业都应该认真贯彻学习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做到:


1.将煤矸石碾成粉末焙烧成砖,这样既节约了堆放煤矸石的土地,又变废为宝,为国家创造了财富。


2.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应先排入沉淀池,加入凝剂,促使重金属及其它化合物沉积,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放。


3.加强人、畜粪便的管理,发展沼气。


(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改革农业单作和顺坡种植的习惯,提倡合理间作、套作,利用稿行秆放于行间,既增加表土覆盖,腐烂后又可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料,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在坡面挖沉沙沟和排水沟,做到沟沟相连、沙沉山中,减少对水库的淤积。


(三)认真贯彻森林法,大力植树造林,加强现有森林抚育管理,防止过量砍伐,落实林业责任制,严禁毁林开荒。


(四)走生态农业建设的道路,使该地区农业展现出“青山永在、绿水长流、林茂粮丰、经济繁荣”的美好前景。


(本文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一等奖)


作者:重庆市人民小学生物小组




摘自科学探究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6#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8:31: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写科学小论文








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和科学讨论会,自1982年在上海市举办以来,每2年举行一届,迄今已历10届(从2000年第十届起,改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会),成为中小学科技活动的传统项目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多同学的优秀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有的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获了奖呢!


一、什么是科学小论文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那么,科学小论文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它必须具备"三性"。


1、科学性。科学性是科学小论文有别于其他各类体裁文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学小论文的生命。它要求选题科学,研究的方法正确,论据确凿,论证合理且符合逻辑,文字简洁准确。


2、创造性。小论文的选题、主要观点要有自己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样的小论文没有参加过各级科学讨论会,也没有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当然,你如果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新颖、独到而又论据充分、言之有理的见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创造性。


3、实践性。论文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观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有实践依据;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不能有凭空捏造、猜测、成人包办代替的迹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学小论文的质量标准。如写"太阳花",尽管你的观察细致入微,它的姿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无缺,但如果没有获得科学的、有意义的结论,那最多只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观察日记,而不是科学小论文。


写科学小论文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成功属于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科学小论文的类型


科学小论文最常见的形式有科学观察小论文、科学实验小论文、科学考察小论文和科学说明小论文。


(一)科学观察小论文


科学观察小论文,是指青少年对某事物或自然现象通过周密细致的观察,并对取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综合研究后得出结论,作出科学的解释和描述。


湖南廖郝同学的爸爸经常咳嗽,他通过长期、反复的观察,发现了风向与爸爸咳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查出了"罪魁祸首"--湖南橡胶厂的大烟囱里飘来很多烟气,里面含有二氧化硫,爸爸一闻到它,咽喉部就产生过敏反应,反射性地引起咳嗽。他的《爸爸的咳嗽》这篇小论文主要是利用观察这一研究方式得出结论,属于科学观察小论文,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三等奖。


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观察小论文中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现象,是在自然发光的条件下不加以人为控制发生的,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应是作者所观察的对象、过程和它产生的条件、各种现象,不能附加人为的任何条件或个人偏见。另外,观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反复进行的活动,需要作者耐心、细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学实验小论文


科学实验小论文,有时也称"实验报告",是青少年对研究的对象创设特定的条件,经过反复实验,对获取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而写出的文章。它着眼于对实验过程的客观叙述以及实验现象的科学解释。


爬山虎能爬墙,这是许多同学所知道的。但是,爬山虎为什么能爬墙呢?武汉的熊斌同学通过观察发现这与爬山虎的"触角"有关,接着他测算了平均每一米长的爬山虎茎干上有25个吸附在墙上的"触角",并作了"触角的拉力测定和吸附作用"实验,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详尽,数据准确,说明力强,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不失为一篇优秀的科学实验小论文。


(三)科学考察小论文


你想研究某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气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过程、某范围动植物资源及分布情况等,你就得实地考察。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考察方式为主要研究手段写出的小论文称为科学考察小论文。有时也称为"科学考察报告"、"科学调查报告"。


荣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一等奖的《愿胜天水库的水常绿》一文中,小作者们对水库的地理生态环境、库容等作了实地考察,并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实测,找出水库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文中除写明了考察时间、对象、内容及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外,还绘出了"胜天水库集雨图"、"强烈侵蚀中山示意图",加上一些实际数据,使读者对考察对象有比较概括清晰的认识。


写科学考察小论文时,有时还应将有关动植物、岩石、土壤等标本或照片附在文后,以增强说服力。


(四)科学说明小论文


科学说明小论文是指作者通过利用翔实可靠的资料对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类小论文。一般来说,它并不直接采用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从书刊资料、师长等地方获取丰富的第二手材料,并经过自己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语言阐明某一观点。


《为什么说贵阳是祖国的第二春城》是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三等奖的小论文,该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别之处,一是利用广播、电视,坚持记录整理贵阳与昆明两地的天气和温度;二是利用现成的科研成果《中国气候图集》找出有代表性的重庆、北京的气温情况来同贵阳、昆明相比较;三是从书上查证昆明与贵阳1、4、7月和10月的平均气温,进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这类文章虽然没有前三类的亲自实践得到论据,但它毕竟是通过作者精心地收集整理资料,综合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所以也承认它是科学小论文。


特别提醒的是,写科学说明小论文是,千万不要提出一个问题后就赶忙查资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释,这样没有新意,没有新的见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称为科学小论文,更不能培养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小论文的选题


写作小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的对象,考虑研究什么问题,这就是选题。有人说,选择好题等于完成小论文的一半,可见小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有的同学说,大自然的奇妙现象太多了,研究什么好呢?有的同学说,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惯了,没有发现什么新奇现象。再说,我想研究的东西别人已经研究过了,写了没多大意义。


实际上,只要你明白了选题的基本原则,掌握常见的几种选题方法,而且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科技活动中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发现值得探讨的题目。


科学小论文选题的方法很多,个人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选择。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选题方法,供同学们选题时参考。


1、偶然发现法。一个星期天,松滋的胡长城同学在屋后的小沟边玩耍。沟里有许多小蝌蚪游来游去。忽然,他发现有一个小蝌蚪与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独地在一边游。他用小树枝把那脱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会儿,它又孤独地游到一边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将他和另外成群的几个小蝌蚪分别装起来,放在家里饲养观察。最后,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长成了癞蛤蟆。通过长期观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癞蛤蟆的幼子之别,写出了一篇优秀小论文。


这种选题没有事先考虑,只是对偶然发现的一瞬即逝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从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2、课堂延伸法。小学自然课《动物与环境》中,同学们研究了蚯蚓与光、温度及水分的关系,弄清了蚯蚓喜欢阴暗、超市、温暖的环境,而且学会了用差异法进行试验以判断失误因果联系。课后,你可用学过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蚂蚁等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你可以继续研究蚯蚓的其他奥秘:如蚯蚓有眼睛吗?蚯蚓张耳朵吗?蚯蚓的再生能力、松土能力等。


3、问题探究法。苍蝇这个小东西真讨厌,它是传染疾病的罪魁祸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经常接触各种细菌而自己却为什么不会的病呢?


睡觉可以解除疲劳,恢复精力,那整天在水里悠闲游荡的鱼类也睡觉吗?


……


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肯定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你能不能把它作为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呢?


湖南省道县五年级学生毛登圣,一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的竹林里玩,为竹子里面究竟是空的还是装有什么东西而争论不休。


细心的毛登圣一直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它课余查资料,做实验,用大量的证据得出了结论:竹子里面不是空的,装有空气,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气体。据此写的《竹子里面有什么》小论文,荣获了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小论文竞赛一等奖。


4、教师指导法。如果你饲养了一只小动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项研究它们但又不知从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请教老师,让老师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课题。


如果你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小组,你可以把研究的设想告诉老师,请老师确定研究的题目,你再围绕题目去观察、实验。


如重庆市人民小学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一些考察、研究课题,完成了《重庆黄角树特性调查》、《愿胜天水库的水常绿》等多篇小论文,并多次获得全国青少年小论文一等奖。


5、成语、谚语科学验证法。成语大多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但有的是来自寓言故事、民间传说,也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其中少数成语不一定符合客观实际。你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辨析和验证。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来,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但常识告诉我们,"水滴"只不过是一滴液体,他力量很小,冲击速度也不算太快,怎么能把坚硬的岩石滴穿呢?成员同学从对这个成语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开始,通过做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验证了这个成语的科学性。


"春东风,雨祖宗"是一句流传得比较广泛的气象谚语。一位同学3月份一个月的气温、风向、天气情况作了详细观察记录,然后利用科学统计法得出了这句谚语的适用范围,为气象预报提供了参考基数。


"葵花朵朵向太阳"这还有假吗?但湖南蒋林波同学对这一定论发起了挑战。他通过两年的实验观察,以令人信服的论据得出了"葵花并不是总向太阳转""向日葵跟着太阳转应该是指花蕾期,到开花后,就不转动了"的结论。


由此看来,即使对早已被公认的结论,也要认真地研究,不要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特别要注意的是,选题时要考虑主客观条件。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题时要龙清楚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自己对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兴趣,有没有这个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知识层次和认识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这个题目以及是否具备研究这个问题的实验器材、场地等。


如果完成《探索一种蛇的奥秘》这个题目,研究前就必须掌握有关蛇的基础知识,具备捕捉蛇的本领,能够区别有毒蛇和无毒蛇,掌握被毒蛇咬伤的救护方法。此外,还要具备饲养蛇的器具等。否则,还是换一个更切合主客观条件的选题为好。


四、小论文的取材与分析


选题确定后,就可进行取材与分析了,具体内容为制订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深入实地考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各种材料,归纳得出结论。


(一)取材


1、直接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去看,它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观察时要认真仔细,不放过任何细微末节。云南庄跃平同学利用2_0_天时间详细观察了家鸽孵化的全过程,几乎每天都有新发现,连小鸽子身上一粒黑点、眼皮上的皱纹都没放过,所以写出的小论文《家鸽孵化的观察》真实可信,内容丰富。同时,观察时要做好详细记载,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材料了。


2、动手实验。实验方法是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它比观察更利于发挥同学们的能动性去揭示隐藏的自然奥秘。


昆虫的后腿有什么作用?湖北的张俊同学先后捉来了蝗虫、蜢蚱、蟋蟀等十几种昆虫,分别将它们的后腿切断,通过反复实验,观察比较,发现了昆虫的许多特殊功能。


3、实地考察。包括调查、访问、实地勘探等方式。考察前,必须明确考察目的,准备好必需的工具、仪器、药品、生活用具等。考察过程中,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过程及考察的结果随时随地详细地记录清楚,有时还要采回必要的标本、样品,将比较重要的现象拍照,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阅资料。有些材料由于时间、空间或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亲自去观察、实验、考察,这就得查阅书刊或请教老师、家长等,这种间接地获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问题是你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条件所不能解决的,而这个问题又是你的选题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你就得去查资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后,就要进行分析研究,从中选出可以作为论据的材料,还要根据论点进行去粗去精,去伪存真,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论点和看法。


首先,应审核各种材料的真伪虚实,有些查阅到的材料是早已过时的观点,有些解释只适合某范围内,有些材料没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记录时有错误或本身就是自己虚构的,这样的材料应坚决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选择的材料要能说明问题,不要多,而要精,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应舍弃。


第三,将选择的材料进行归类,研究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及相互联系,然后概括得出结论即论点。论文论点是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不能先定论点,后找适合证明论点的材料.如熊小佳同学研究蚯蚓的视力,她选择了4个材料(1)用木棍\红领巾、铅笔等在蚯蚓面前晃动的现象;(2)蚯蚓面对各种食物的反应;(3)蚯蚓放在"屋"门口的反应;(4)请叫爷爷得出关于蚯蚓是否有眼睛的材料。它通过前三个实验分析,初步判断蚯蚓没有眼睛,是靠嗅觉找到食物,靠感光细胞找到阴暗的地方。第四个材料更加证实了她的推论,使得论点论证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五、科学小论文的撰写


对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撰写了。写作虽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应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一般来说,科学小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标题是小论文的"眼睛",好的标题确切简明,富有吸引力,能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谓"确切",就是小论文的标题必须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使人一目了然,不能离题或扣题不紧,更不能用夸大的字眼。所谓"简明"是指标题要精炼,既要概括全面,又能突出主题,做到言简意骇。


开头开头的方式多种多样,依研究内容、自己喜欢的写作风格而定,但一般应开门见山地提出你讨论的问题,你是怎样想到要研究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说贵阳是祖国的第二春城》一文开头:"我住在贵阳,常听人们说'昆明是春城,贵阳是第二春城'。至于为什么,我也弄不明白,我决心记录天气预报,看贵阳真是第二春城吗?"由常言产生验证其科学性的欲望。


有些文章的问题是在偶然观察中产生、发现的,你也可以开头先根据时间顺序叙述其过程,再适时提出问题。


正文


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部分。它包括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考察过程、发现的现象、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等,这是小论文的核心部分。


应注意的是:研究步骤要写得详略得当,实验过程、数据的来历、现象要写清楚,叙述时应有一定的顺序。数据材料要准确,可设计成能说明问题的表格、图解,必要时可附上拍摄的照片、采集的标本等,以增强说服力。获得的结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和论据保持一致性,论据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文字要简洁生动,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结尾


小论文的结尾应写你得出的结论和对某一问题的建议。


《蚯蚓的视力》一文结尾:"噢,我明白了,蚯蚓是不折不扣的瞎子,它是靠嗅觉来寻找爱吃的食物,用感光器来辨别光的强弱。"以得出结论做为结尾,同开头提出问题相呼应,收到良好效果。


小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还要反复修改。看开头是否简明扼要,论据是否典型真实,论证是否符合逻辑,论点是否新颖一致,段落是否衔接自然,语言是否通顺准确等。改好后再让同学和老师帮助修改,逐步完善。最后誊清寄往报刊发表或参加各级小论文竞赛。


作者:刘统菊




摘自科学探究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7#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重庆黄角树生长特性调查








(编者提示:人教版科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观察植物》)

我们的家乡,美丽的山城——重庆,有许多黄角树。不管是人行道旁,居民庭院,还是娱乐场所、学校校园,到处都有黄角树。那粗壮的树干撑着碧绿的树冠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美极了。特别是在路旁的堡坎上,山壁的缝隙中长得郁郁葱葱,十分茂盛。这些黄角树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我们请教了老师,走访了从事园林技术工作的周叔叔、曾爷爷,对黄角树的生长特性还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黄角树在堡坎上生长的特性


从上清寺到少年宫一带,我们发现在岩石堡坎缝隙上一共生长着93棵黄角树,多数虽然树干不高,呈丛生状态,但树龄已有20—40年。这93棵黄角树都长得很好,由于黄角树根在岩石表面蔓延,相互交织,没有一处堡坎出现裂缝。相反,我们发现,在鹅岭公园内苏军烈士墓旁的堡坎上,有一株银杏树,树龄35年,胸径32厘米,树高13米,树冠5米,距离堡坎30厘米,堡坎出现裂缝13厘米。据当地人回忆说,出现裂缝有10年左右。推算这儿的堡坎正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扩大裂缝。


城市堡坎的灰缝仅有1厘米宽,而灰缝的填充材籽又是由石灰、水泥、河沙组成,没有一点土壤,为什么黄角树能够在堡坎上面生长呢?经过反复调查和讨论,我们认为,关键是黄角树的根系非常发达。它的根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黄角树生长速度快,渗透力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生长在岩石上的黄角树,根系比树干要发达2—3倍。在市儿科医院对面堡坎上的一棵黄角树,它的干径是8厘米,但根径却有134厘米。树高3米,树冠4米,但它的一条侧根却顺着堡坎横着长了16.5米长,超过树冠的4倍。另外,我们还发现黄角树根伸入到溶洞和防空洞的岩石缝隙的深部,长出许许多多须根和分根,有的悬吊在空中长达70厘米,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


第二,黄角树根还有非常强的吸附力。它的根能够吸附着地表生长,也可以像藤蔓植物一样,缠绕着别的物体茁壮生长。


第三,黄角树根还具有变异性。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有时它就将自己的根从圆形长成扁平形。自然地形的空隙是什么形状,它就会变化成什么形状。除此之外,当两棵黄角树的树根相碰时,它们就会合长成一根较粗的根。当无数的根连在一起时,它们就会长成一个“大树干”,给人们造成是树干的假象。


二、生长在陡岩、土坡和平地上的黄角树的不同特性


在调查访问中,一位园林老技工告诉我们:“黄角树最喜欢岩石,生长在岩石边比生长在土壤中的树长得快一些。”真是这样吗?我们对鹅岭公园、浮图关、北泉公园三处生长着的一百多株黄角树作了考察,大多数古老的黄角树确实都生长在岩石上部和水边,并且多数比生长在林地土壤中的黄角树要长得好一些,根系生长也要发达得多。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决定它生长的速度是石头吗?经过反复的观察,我们发现黄角树的树冠总是向悬岩外和湖内倾斜。这说明黄角树在作最大的努力争取日光。这些树几乎都没有明显的主干,而是呈丛生状态,即使有,分枝点也在2米以下,树高同冠径相比,太多数成1:2的比例。黄角树在岩边多是孤立树,这样,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照,满足它生长发育需要。生长在土壤中的黄角树真比长在岩石上的慢一些吗?根据记载,在岩石边生长的野生黄角树,一百年树龄的胸径约在1.2米左右,每年平均扩大约1.2厘米,而经过人工栽培在鹅岭公园盆素园外土壤中孤立的黄角树,得到充足的光照和养料,生长期28年左右,胸径达60厘米以上,因此,孤立生长在土壤中的黄角树比岩石上的黄角树生长速度不仅不慢,反而要快将近一倍。


但是,土坡和平地上的黄角树若同许许多多的其它树和灌木生长在一起,它的长高本领就显得十分差劲了。当我们在自然野生混交林和针叶林中观察时,往往连黄角树的身影也看不到。这说明黄角树的竞争能力是不强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栽种黄角树的时候应将它种在向阳、水分充足的开阔地带。


三、黄角树在水边生长的特性


黄角树不仅喜欢阳光,而且需要充分的水分。它的叶片又大又多,根据我们测量,每片叶面积约有20—60平方厘米,是香樟和桂花树叶的3—6倍。因此,黄角树比它们所要消耗的水分要多得多。凡是在有水和空气潮湿的地方,黄角树总是拼命地把根伸到那里,并且长出许多须根和气生根以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


黄角树能不能发展成为水生植物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到鹅岭公园和沙坪公园榕湖边观察。这里生长有22棵黄角树,因清理湖底放水,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黄角树根在水中生长的全貌,这使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能够在坚硬的岩石缝隙中生长的黄角树根,一旦它伸入水中,就会被水“咬断”。我们沿湖观察,发现在湖的水位线下,密布着许许多多无法数清的须根,有的长达1.3米,一般长0.3米左右。由此可以判断,黄角树虽然十分喜欢水,但它却不能在水中生存,原因是黄角树根木质松软,容易被水腐烂。那么,为什么生长在北温泉瀑布中的黄角树又能够经受住25°C的石灰质泉水数十年的冲刷而不死亡呢?原来在紧贴6米岩石而下的主侧根前面,密布着一层厚厚的青苔,组成了一道厚厚的帘幕遮挡住了泉水对黄角树根的直接冲刷。


四、奇异的寄生现象


黄角树的根像藤蔓一样能够适应很多环境,它具有寄生在其它树上和孤立岩石上的特殊本领。有一株一年生的幼苗,寄生在一棵活着的香樟树干上。幼苗的根顺着香樟树干上的裂缝伸入皮层中去吸收水份和养料。还有一棵四年生左右的黄角树寄生在鹅岭公园花卉园中的一棵枯死的树上。甚至还有三棵黄角树同时寄生在华岩寺湖边一棵300年树龄(已枯死)的黄莲木树上,寄生长达40年之久,使“枯树复新”。在6米高的位置,树根包围树干连成一起,一直落到地上,形成了一个假树干,人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包围在黄角树根中的黄莲木。鹅岭公园中的一棵黄角树寄生在一块高4.15米,宽l米的巨大孤石上,根系紧紧环抱大石,就好像树干一样。树上的说明牌上写着:“该树是原礼园遗留下的抱石树,树附石身,气势雄伟。胸径1.75米,树高16米,冠幅18.4米,树龄150年以上,是重庆市重点保护的古树之一。”我们观察测量的结果是,这裸树真正的树干应当在4.15米以上,干径只有55厘米,根据干径推算这棵树的树龄约60年左右。我们还发现所有的黄角树根都没有萌发新芽的能力,所以,黄角树虽有很强的寄生能力,但却不可能用根来繁殖后代。


五、黄角树在山城绿化中的作用


由于黄角树的许多优点都适应山城的地理特点,所以山城人民将它誉为“市树”。在工矿区、人行道、岩石堡坎、娱乐场和庭院中都栽了大量的黄角树。在嘉陵江南桥头两边高24米的堡坎上(堡坎修筑成三台,每台宽1米),种了112棵黄角树,使石墙变成了绿墙,不仅绿化了环境,还加固、维护了堡坎。在北碚街上,我们看到有的人家将房屋修建在黄角树下,这样就降低了室内的温度,起到了空调机的作用。在公园里,人们挖开泥土,提高树根位置,形成了孤立的观赏树木。根据黄角树枝条柔软,易盘扎、修剪的特点,人们将它编成了屏风,还培育成了十分别致美观的盆景,参加国内外展出,得到了不少参观者的赞赏。


关于黄角树的学问还很多,我们的调查活动还在继续进行,根据黄角树适应性强,遮荫好,抗污力强的特点,它将在绿化美化祖国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本文获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小论文一等奖)


[简评]


这篇调查报告紧紧抓住黄角树的“生长特性”来行文,充分论述了这种“特性”,既有一般的说明,又有特例的介绍。这种“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写法,是符合科学规律的。这使未到过重庆的人,也可想见到黄角树的千姿百态。(统菊)


作者:重庆市人民小学生物小组 李章马等




摘自科学探究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8#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会游泳”的蚂蚁



云南省开远市人民路小学 普海燕  



我们家的甑子放在厨房里的一张桌子上。一天,不知从哪来了一群蚂蚁,爬进了甑子。满满一甑饭全被蚂蚁占领了。以后甑子几次换地方,仍然免不了蚂蚁的袭击。


怎么办呢?爸爸想了个好办法:用一个旧菜盆,打半盆水,水中央置一个铁架子上。哈,终于把蚂蚁挡住了。


可是,过了没几天,又有蚂蚁爬进了甑子。真怪!盆里有水,蚂蚁是怎么进来的呢?一天,做完作业后,我就在甑子旁边等着观察,想看看蚂蚁究竟是怎样涉水甑子的,等了一会儿,才发现几只小小的黑蚂蚁从墙洞里爬上了桌子。他们几个走走停停,不时地交头接耳,好像侦察兵在探路,不一会儿,它们先后爬进了菜盆子,沿盆沿转了几圈以后,一只蚂蚁来到水边,把脚伸进水里试试。环顾四方,再把脚伸进水里试试,一连试了好几处。它一边试,还一边不断地与伙伴碰碰头,好像在交换什么情况。突然,一只蚂蚁踏上水面,快速地通过水面,登上了甑子。


接着,另外几只蚂蚁沿着这条路线也先后登上甑子。更有趣的是,这几只蚂蚁登上甑子不久,墙洞里开来了一群群蚂蚁,浩浩荡荡地沿着前面几只蚂蚁开辟的道路,向甑子进军。


使我更惊奇的是蚂蚁不是游泳过水的,而是如同在平地上,从水面上爬过去的。仔细一看水面,才恍然大悟。原来盆里的水几天没换,水面上起了一层薄膜,一块一块地覆在水面。薄膜再加上水的表面张力,等于给蚂蚁铺上了一条通往甑子的平坦大道。


通过观察,我找到了蚂蚁“游泳”的秘密,从此,我经常给盆子换水,甑子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蚂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9#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单腿”食物要多吃



紫霞



一位营养学家曾幽默地告诫朋友,吃“四条腿”(猪、牛、羊)的肉不如吃“两条腿”(鸡、鸭、鹅)的肉,吃“两条腿”的肉,不如吃“一条腿”(香菇、金针菇、蘑菇)的肉。此话颇有道理,提倡吃菇菜,其出发点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增进身体健康。香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级营养蔬菜,也是一种具有奇妙效果的药物,因而被人们誉为“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食品”。近几年来,营养学家和医学界对香菇包含的物质进行了分析,证明香菇体内有一种一般蔬菜缺乏的麦留醇,它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会转化为维生素D,这种物质被人们吸收后,对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起着很大的功效。

日本科学家还发现香菇的提取液有一种双核酸,能刺激人体产生更多的干扰素,而干扰素能消灭人体内的病毒,因此多吃香菇对于预防感冒等疾病感染也有一定作用。香菇内还有一种“葡萄糖草酶”,经科学研究,认为它能加强人体抗癌能力。因此,癌症病人在治疗期间,多吃香菇有一定的好处,而正常人多吃香菇亦能起到防癌的作用。

由于香菇含有丰富的钙、磷、铁、钾等微量元素,因此,严重肾功能减退及尿毒症患者,都不能吃香菇,因为吸收过多的钾及磷均对身体有严重的影响。不过,对于吸烟者或早晨起床后口苦者,以及肝脏衰弱者,喝香菇做成的汤有一定的疗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0#
 楼主| 发表于 2009-9-7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轻轨”与“地铁”







在北京现在有运行于地下的“地铁”列车,也有运行于地上的“轻轨”列车,你知道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吗?

其实,“轻轨”与“地铁”都是电气化铁路系统的一种形式,如果要问你“轻轨”与“地铁”的区别,你一定可以不假思索的说:它们的差别不就是地上与地下之分吗,如果这么认为,你可就是大错特错了。其实,地铁和轻轨同样都有修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它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载客量的多少,主要指标为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轻轨铁路交通中会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它所能适应的远期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5~3.0万人次,中等载客量的轻轨铁路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是202人/辆(超员为224人/辆),编组采用每列2~4辆,而地铁则采用大载客量车厢,能适应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0~6.0万人次,大载客量的地铁车厢,一般的额定载客量为3l0人/辆(超员为4l0人/辆),编组采用每列6辆,由于载重量大,所以地铁列车的宽度也比轻轨列车大。从速度上看,地铁列车时速为30到60公里,轻轨列车时速为18到40公里。同时,从灵活性角度来考虑,地铁是无法与轻轨比拟的,对能量消耗和维修来说,轻轨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地铁”系统每公里线路一次性投资要比“轻轨”大的多,其程度取决于线路状况(包括坡度、隧道断面等)和所选车辆的宽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18: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