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科学知识精选(在线免费阅读)

[复制链接]
99#
发表于 2009-4-28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苍蝇和航天事业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令人讨厌的苍蝇和宏伟的航天事业,似乎是牛马不相及,但科学家注意到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苍蝇,却有着惊人的嗅觉:它们能在很远的地方发现微乎其微的气味。

苍蝇的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每个感受器是一个小腔,它与外界相通,含有感觉神经元的嗅觉杆突入其中。由于每个小腔内都有上百个神经元,所以这种感受器非常灵敏。用各种化学物质的蒸气作用于苍蝇的触角,从头部神经节引导生物电位时,可记录到不同气味的物质产生的电信号,并能测量出神经脉冲的振幅和频率。

认识了苍蝇嗅觉器官的奥秘之后,科学家们得到了启发,他们利用苍蝇嗅觉灵敏、快速的特性,仿制成了十分灵敏的小型气体分析仪。这种仪器现已装置在航天飞船的座舱内正为揭示宇宙奥秘而工作。小型气体分析仪也可用来测量潜水艇和矿井里的有毒气体,以便及时发出警报。 

苍蝇嗅觉器官的功能原理,还可以用来改进计算机的输入装置,以及应用在气体色层分析中。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09-4-28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长尾阔嘴鸟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学名 Psarisomus dalhousiae
英文名 Long-tailed broadbill
阔嘴鸟科 Eurylaimidae
分布 贵州、云南、广西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雀类。全长26厘米左右。上体草绿色。头黑色,头顶中央有翠蓝色块斑;后枕两侧各有一鲜黄斑;前额基线至眼先、喉部及颈侧黄色;嘴型宽扁,蓝绿色。飞羽黑褐色,有翠蓝色翼斑。尾以翠蓝为主。下体淡绿色。脚橄榄绿色。
栖息于海拔88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集群活动。主要以昆虫、果实为食。筑巢于溪边的灌丛和矮树上,用山茅草、藤蔓编织成梨状巢,系于枝条上,单个垂吊于水面。每窝产卵4-5枚,白色,无斑点。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09-4-28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长尾林鴞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别名 夜猫子

学名 Strix uralensis

英文名 Ural wood owl

鸱鴞科 Strigidae

分布 东北、青海东南部、四川西部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型猛禽。全长45-60厘米,重约500-700克。面盘显著,眼先为黑褐色,余部灰白。背部为褐色;尾羽为淡褐色,飞羽为深褐色,杂以灰褐横斑。腹部淡灰黄色,杂有褐色羽干纹。腿上有污灰色绒羽,并有浅褐色斑点。嘴黄色,爪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栖息于针阔混交林中。独居,夜间活动。食物以鼠类为主,也食小鸟、蛙和昆虫等。每年5-6月份繁殖,在树洞营巢,雌雄成对活动。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09-4-28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赤颈鹤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学名 Grus antigone

英文名 Sarus crane

鹤科 Gruidae

分布 云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型涉禽。全长约150厘米。体羽浅灰色。头、喉及上颈裸出部分为橘红色。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为黑色,内侧飞羽白色,修长而垂盖尾部。嘴灰绿色,脚粉红色。

栖息于多草的平原、水田、沼泽湿地及森林边缘。以稻谷及水生植物的根、块茎为食,也取食鱼类和蛙类。7-12月份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成团的植物丛中,以水生植物茎、叶筑成。每窝产卵2枚,绿色或粉红白色,具褐色和紫色斑点。雌鸟孵卵,雄鸟守卫,孵卵期30天,由双亲共同照料幼雏。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9-4-28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大鸨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别名 地鵏

学名 Otis tarda

英文名 Great bustard

鸨科 Otidae

分布 在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繁殖;黄河中下游越冬;偶见于湖北、江西、安徽、福建等处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型鸟类。全长约100厘米。雄鸟头、颈和前胸青灰色;喉部近白色,细长的纤羽在喉侧向外突出如须;雌鸟喉部无须。上体余部大都淡棕色,满布黑色横斑;两翅大都灰白而飞羽黑色。中央尾羽栗棕色,黑斑稀疏,羽端白。下体自胸以下纯白色。嘴铅灰色。脚褐色。

栖息于广阔的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大鸨不善飞行,喜在草原上奔驰。主要以嫩绿的野草为食,兼食昆虫、鱼类等。春末夏初繁殖,筑巢于草原坡地或岗地。每窝产卵2-3枚,暗绿或暗褐色,具不规则块斑。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28-31天。35天左右幼鸟具飞行能力,秋季结群南迁越冬。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9-4-28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大绯胸鹦鹉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别名 四川鹦鹉、大鹦哥
学名 Psittacula derbiand
英文名 Derby’s parakeet
鹦鹉科 Psittacidae
分布 西藏、四川、云南留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鹦鹉。为我国特产鸟类。全长45厘米左右。上体绿色,前额、眼先黑色,头顶和耳羽蓝沾紫色,翅绿色,翅下覆羽葡萄红色。尾呈楔状,蓝绿色;尾下覆羽、腿羽黄绿色。下体除喉部有宽阔黑斑外,余部多为紫色,胸部紫红色。嘴雄鸟红色,雌鸟黑色。脚绿色。
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及沟谷地。善飞翔和攀援,喜群居。经坚果、浆果、玉米、稻谷等为主食。6-7月份繁殖,筑巢于树洞及石缝中。每窝产卵3-6枚。
大绯胸鹦鹉分布区狭窄,数量已十分稀少,应严加保护。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9-4-28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大天鹅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11册第4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别名 鹄、咳声天鹅
学名 Cygnus cygnus
英文名 Whooper swan
鸭科 Anatidae
分布 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一带繁殖,越冬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游禽。全长约140厘米。全身羽毛纯白色。颈部修长而弯曲。眼先至嘴基淡黄色,上嘴黄色可达鼻孔,嘴尖及下嘴黑色。脚黑色。
栖息于多苇草的大型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5-6月间繁殖。巢多筑于干燥地面或浅滩的芦苇间。每窝产卵4-6枚,白色或象牙色。孵卵期35-40天。我国新疆有灰雁(Anaer anser)及赤嘴潜鸭(Netta rufina)在大天鹅巢中产卵的报道。
摘自中国公众科普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2: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