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anglu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科学知识精选(在线免费阅读)

[复制链接]
820#
发表于 2009-6-23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彗星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称彗星为“灾星”。现在我们知道,彗星是太阳系中的一类天体,沿着偏心率很大的椭圆,甚至是抛物线或双曲线围绕太阳运动。前者称为周期彗星,后者称为非周期彗星。一般肉眼看不到彗星,用望远镜平均每年能发现10颗左右,迄今人们观测过的彗星有近2000颗。

  彗星主要是由冰块、尘埃组成,当它接近太阳时,彗星的冰雪、尘埃体被蒸发、升华而形成彗头和彗发。彗头的中央有一明亮密集的部分叫彗核,外面包围着彗头的云雾状的物质叫彗发。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彗发越来越长,越来越亮,被太阳风和光压推向后方,形成一条或多条光带,形成彗尾。彗星的质量很小,估计在1012—1019千克之间,最大也不过地球的万分之一,所以彗发、彗尾的物质极为稀薄,彗尾比人类制造的高真空还要空。

图1-10 彗星的结构和绕太阳运行形状的变化

  目前认为彗星内核由40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便已存在的原始物质构成,并且未经进化。因此,彗星可能是太阳系中最古老的天体,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探索太阳和行星的形成过程。

  著名的哈雷彗星是第一颗被确定轨道并预言回归的彗星。其回归周期为76年,它最近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它的下一次回归要等到2061年前后。


图1-11哈雷彗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1#
发表于 2009-6-23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冰山上的来客







彗星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天文学家在研究彗星来源时,往往要对彗星轨道进行统计分析,看看它们在受大行星引力摄动前的轨道是什么样子,从中来寻找规律。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对41颗长周期彗星的原始轨道进行统计后认为,在冥王星轨道外面存在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冰库”,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云团”。这个云团一直延伸到离太阳约22亿千米远的地方。太阳系里所有的彗星都来自这个云团,因而人们把它称为彗星云或奥尔特云。

现在一般把奥尔特云的距离定在约15万天文单位处,大体上是冥王星距离的4000倍。速度最快的光从那里来到我们太阳系也要走上两年多,因此这里的彗星绕太阳一周要花很长的时间,只有当它们跑到离太阳几亿千米远时,才能被人们看到。它们在轨道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远离太阳的地方。以池谷-关彗星为例,它在近日点附近速度为每秒500千米,仅用两个小时就跑完了靠近太阳的半边,但要跑完远离太阳的那一边,却要花上1000多年。池谷-关彗星的周期还不算长,有些长周期彗星旅行一周要经过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所以,尽管天文学家估算奥尔特彗星云里可能有1000亿颗彗星,而全世界每年发现的彗星平均只有五六颗。

由于彗星云离太阳非常遥远,在彗星云的位置是看不到又大又圆的太阳的,太阳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普通一星”,亮度比地球上看天狼星还暗一些。但彗星云离其他恒星更是难以想像的远,彗星云得不到任何恒星的光和热,所以像一座“冰山”。

彗星就来自这座冰山,这些冰山上的来客本身也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冰山,大的直径超过10千米,比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壮观,小的则只有几十千米。这一座座冰山都是由大量的冰物质和尘埃混合而成的。冰物质中除大部分是水冰之外,还有一氧化碳冰、二氧化碳冰(干冰)、氨冰和甲烷冰等。因冰物质中混有大量的尘埃物质,所以冰山看上去是灰黑色的,而不像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南极冰山那样晶莹可爱。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尔给它们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脏雪球”。

由于从太阳邻近区域路过的恒星对原始彗星的扰动,质量小的彗星离开彗星云,扭过头来,或往太阳系外跑去,或朝太阳系内部飞奔。多数彗星在向太阳进发时是沿着双曲线或抛物线轨道的,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长途跋涉,当它们离太阳越来越近时被人们用望远镜捕获。一些彗星与大行星相遇时轨道受到摄动,变成椭圆形轨道,由非周期彗星变成新的周期彗星,开始在太阳系“安家落户”。

1958年,美国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内还存在着另一个彗星仓库,即所谓的“柯伊伯彗星带”。这个环状的彗星带离海王星轨道不远,估计带内至少有几千颗彗星。短周期彗星全部来自这个彗星库。和奥尔特云相比,这个彗星带离地球要近多了。柯伊伯带提出后,一些天文学家用大望远镜对这一区域作了分段观测,但并没有发现什么。这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柯伊伯带里没有预计那么多的彗星,第二种可能是柯伊伯带可能位于更远的位置,第三种可能是根本不存在柯伊伯带。

80年代末开始,美国天文学家戴维·朱维特和简·鲁经过5年的苦苦搜寻,终于在1992年9月14日发现了第一个位于冥王星轨道外面的天体(简称冥外天体),命名为1992QB1,它和太阳的距离为41个天文单位。在1993年3月和12月,他们又接连发现了3个冥外天体,这3个天体与太阳的距离分别为46、32和35天文单位。同年,英国天文学家也在距太阳33和34天文单位处发现了两个天体。截止到1997年底,天文学家已发现了56个冥外天体(包括冥王星)。

天文学家之所以把它们称为天体,是因为还不能肯定它们是行星、小行星,还是彗星,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天文学上的一项令人瞩目的重要发现。

目前彗星的运动和内部结构,天文学家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不论是奥尔特云还是柯伊伯带,都是彗星起源的一种假说,还没有得到最后证实。现在,天文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彗星从原始太阳星云中形成的时期,基本上与太阳、行星形成的时期相同,彗星是太阳系创生过程中的一种天然副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2#
发表于 2009-6-23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世纪之交的宇宙奇观







1995年7月22日晚,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博士、彗星观测者和研究者海尔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的后院架起望远镜进行巡天观测。当他巡查到人马座球状星团M70附近时,发现了一个比恒星本身还暗,像蒲公英那样的毛绒绒的天体。他立即想到这是一颗彗星,在仔细核对星图和已知彗星星历表之后,他进一步断定这是一颗新彗星。于是,他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国际天文学会天文电报中心局发去电子邮件,报告了这一发现。

同一天,美国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市郊区的一名天文爱好者波普,在20分钟后,也用自己的望远镜发现了这颗彗星。他立即驱车140千米,赶回家中,向天文电报中心报告。国际小行星和彗星中心主任马斯顿很快证实了他们的发现,随后,这颗彗星被命名为海尔-波普彗星。

海尔在获知这一消息后,激动地说:“我一生中已投入了400个小时搜寻新彗星,在此之前却一无所获,现在,这颗新彗星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成功是让人兴奋的,然而在成功的背后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当夜幕低垂,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坦然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之时。天文学家却在紧张地工作着,陪伴他们的只有望远镜和各种仪器设备。正是凭着他们这种甘于寂寞,锲而不舍的探索,才会发现新天体、新现象,记录下新的信息。天文学家付出了心血,但他们也领略了星空特有的旋律和美景。

海尔-波普彗星被发现时离太阳7个天文单位,亮度是10.5等。轨道计算表明,它将凌空出世,冲天而起,于1997年3月31日过近日点,那时离太阳只有0.91天文单位。它的轨道与众不同,是一个偏心率为0.999的椭圆,几乎和地球的轨道面垂直。预计它在过近日点时,亮度可达-2等到0等,也就是说同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或人们都非常熟悉的织女星一样亮。有天文学家预计海尔-波普彗星将成为本世纪最亮、最壮观的彗星,故而称它为世纪彗星。但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的亮度和身态实在是变化多端,不能把这话说得那么肯定。

海尔-波普彗星发现之后,世界各国天文台大型的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都不约而同地对准了这个来自深空的天体。因为从发现到过近日点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来不及发射专门的空间探测器去就近采访,所以,天文学家让正在空间巡弋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将镜头调向海尔-波普彗星,拍下了它亮丽的照片。照片中它那优美的身姿就像舞蹈家旋转时的裙摆。彗核一面旋转,一面向外连续喷射大量的尘埃物质。

1995年8月到10月,当时处于最有利观测位置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发现尽管这颗彗星离太阳还有6个天文单位,但已出现了多次爆发,证明这是一颗物理上变化的活动彗星。8月中旬,彗发的平均直径已超过了太阳直径,达到200万千米,而且彗发中的尘埃物质明显比气体物质丰富。

1996年7月,一批法国天文学家在美国夏威夷岛的高山上,用光学望远镜对海尔-波普彗星进行红外观测,发现彗星的尘埃颗粒中有大量的硅酸盐成分。另一批法国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发现海尔-波普彗星中有丰富的水物质和大量的有机物,这些都为地球生命来自彗星的假说提供了支持。因为,这些有机物和水落在地球上,经过阳光的照射是有可能孕育出生命的。

1997年2月中旬到4月底,海尔-波普彗星对太阳的“朝圣”活动进入高潮,这时,我国正处在很有利的观测位置上。更难得的是海尔-波普彗星在3月9日将成为日食观测史上第四颗日全食时可看到的彗星。全食带有一小部分扫过我国东北漠河一带。我国天文界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普及宣传,中国科学院、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协、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成立了1997年中国黑龙江日全食和彗星观测活动组委会,由中国十大女杰之一,在国际和国内天文界享有很高威望的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亲自挂帅,一大批天文学家和有关方面的知名人士和天文爱好者不远千里来到东北边陲──漠河参加了这一活动,特别是科学院8位院士的到来,更给这一活动带来了轰动效应。也许是苍天有眼吧,3月9日一早,天气晴好,很多人大饱眼福,看到了黑太阳与海尔-波普彗星同现的场景。成功的喜悦一下子驱散了人们几天来旅途的疲劳和彻骨的寒冷。由于漠河县城西林吉镇离日食中心线约110千米,东南方向100千米以外上空仍被太阳照亮,所以天空背景并不是很暗的,彗星不十分显著。

海尔-波普彗星最亮时达到-0.8等,比起1965年出现的池谷-关彗星要暗得多,与本世纪其他几颗较亮的彗星相比也略逊一筹。海尔-波普彗星虽然有两条很长的等离子体彗尾,但比起池谷-关彗星的彗尾要短多了。与1910年哈雷彗星跨过半个天空的彗尾相比,更是不足挂齿。因此,不论是亮度,还是彗尾壮观程度,海尔-波普彗星都称不上是世纪彗星。但自从1976年3月威斯特彗星出现后就再没有出现过比它更亮更大的彗星。世纪之交,两颗亮彗星──百武彗星和海尔-波普彗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而且海尔-波普彗星又比百武彗星亮,从这个角度看,称海尔-波普彗星为世纪彗星似乎也说得过去。

关于海尔-波普彗星的周期,众说不一,最初有人算出是4000多年,后来又有人算出是3000多年和2000多年。据紫金山天文台的彗星专家认为,刚发现这颗彗星时,它的轨道周期是4000多年,当它走到太阳系稍微里面一点时,受大行星的引力摄动,加上彗星本身向外喷发气体和尘埃,轨道有所改变。当它过近日点后逐渐远离太阳时,轨道周期就只有2000多年了。也就是说海尔-波普彗星来自极遥远的地方,上次来地球“朝圣”还是在我国大禹治水的远古时期,走了那么长的路回到太阳系阳光之乡真不容易。现在它对太阳顶礼膜拜之后又匆匆返回老家,让我们对它说一声:“一路珍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3#
发表于 2009-6-24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使天文学家受窘的科胡特克彗星







一般来说,彗尾不是长在彗星身上的,而是太阳给彗星“装”在身上的。彗星的亮暗、彗尾的大小同彗星到太阳、地球的距离,以及彗星、太阳和地球三者之间的位置有关。因此,对天文学家来说,预报彗星的亮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首次发现的彗星更难预言它究竟会变得多亮。所以,天文学家在预报彗星亮度时总是非常谨慎地有所保留。在这方面天文学家曾经闹过一次笑话。

1973年3月7日晚,德国汉堡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卢博斯·科胡特克用照相方法在长蛇座发现了一颗彗星,当时的亮度为16等,离地球4.2天文单位,按惯例命名为科胡特克彗星。它的轨道接近抛物线,周期为7.5万年,预计在这一年12月29日过近日点。按经验公式计算,过近日点时的亮度应该是它刚被发现时的2500万倍,达到-3等,将与全天最亮的金星争辉。还有人算出是-10等,预报它在1974年1月15日彗星离地球最近时,彗尾将在天空中伸展18度,成为天空中一道壮观的风景线。

有史以来,亮度超过金星的彗星只有16颗。从预报的情况看,科胡特克彗星无疑将是一颗世纪大彗星了。为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彗星、小行星和陨石物理专业组举行会议,专题讨论如何做好这颗彗星的预报和观测工作。美国航空和航天局临时成立了工作组,全世界上百个地面天文台准备了各种光学和射电望远镜,天上的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以及载人的天空实验室都调整计划,加入了对它的观测行列。可以说,天文学家为科胡特克彗星组织了庞大的欢迎队伍。

经过一番密锣紧鼓的准备,天文学家和公众开始翘首以待科胡特克彗星登场。12月中旬,天文学家连续几天观测都没有寻觅到这颗彗星。直到1974年1月13日天黑后,在西方天空中才依稀见到模糊的彗头和朦胧的彗尾。

在新闻记者的渲染下,从1973年12月中旬到第二年的1月中旬,成千上万的公众在预报的时间和天区里细心地搜索着,可是这颗彗星却丝毫不体谅人们的辛苦,始终不肯出来和大家见上一面。科胡特克本人随着1600多名兴致勃勃的观众冒着冬日的严寒,在圣诞节前夜,乘伊丽莎白号游船专程到海上观看彗星,结果也扑了空。当大失所望的观众愤怒地质问他时,科胡特克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逃走。

观测表明,科胡特克彗星的亮度比预计的暗了6万倍。科胡特克彗星为什么不亮呢?对此天文学家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当时是太阳活动极小期,太阳风低弱,不足以使彗星亮起来。有的人认为这颗彗星刚发现时,外表是冰壳,反射率高,所以看起来很亮,接近太阳时,冰壳融化了,亮度迅速降低。也有的人认为科胡特克彗星根本没有亮过,不管天文学家怎么说,科胡特克彗星带着它的亮度之谜走远了。到底哪种意见对,恐怕要留给后世天文学家验证了。

其实,亮度反常不只是科胡特克彗星。1953年,天文学家预计有一颗彗星在近日点前后会非常亮,而实际上它反而逐渐变暗,还没有运行到近日点就再也看不见了。彗星亮度真是变幻莫测。对彗星研究造诣很深的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尔曾告诫人们:“你想打赌,宁肯到赛马场去赌一匹马,千万不要赌彗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4#
发表于 2009-6-24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生死未卜的恩克彗星







继哈雷之后,德国天文学家恩克在1818年又预言了另一颗彗星的回归。这颗彗星的发现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1786年1月17日,法国天文学家梅尚,在巴黎用小望远镜发现了在宝瓶座β星附近有一颗不大的彗星,亮度约5等,没有彗尾。第二天,他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梅西叶,准备一起观测。可是一连几天,天公不作美,这颗彗星一直躲在厚厚的阴云中没有露面。

1795年11月7日,天王星的发现者、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的妹妹卡罗琳·赫歇尔在伦敦西边的一个小镇上,用望远镜在天蝎座发现了一颗看不见尾巴的5.5等的彗星。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于11月21日也看到了这颗彗星,只是太暗,无法从它的位置推算出确切的轨道。

又过了10年,1805年10月19日,法国的苏利斯在马赛发现了一颗勉强用肉眼可以看见的彗星。次日凌晨,德国的法兰克福也发现了这颗彗星。10天之后,这颗彗星已长出一条不大的彗尾。并于11月20日达到-4等星的亮度。

1818年11月26日,法国马赛天文台一位看门的老人庞斯凭着多年观天认星的经验和敏锐过人的目力,看到了一颗只有8等星那么亮的小彗星(他从1801年到1827年共观测过37颗彗星),并向天文台作了报告。

1819年1月,德国天文学家恩克开始跟踪观测这颗彗星。他运用他的老师高斯十年前提出的一种根据三次完整的观测来确定天体轨道的巧妙方法,推算出这颗彗星的轨道是一个不太扁长的椭圆,彗星在这个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只有3年零106天。这颗彗星和梅尚于1786年、卡罗琳·赫歇尔于1795年,以及苏利斯等人于1805年所观测到的彗星是同一颗。并察觉自1786年以来,这颗彗星曾7次漏网。恩克预报这颗彗星下一次过近日点的日期为1822年5月24日。1822年彗星像一列准点的火车于恩克预报的这一天经过轨道近日点。恩克成功了,于是,这颗彗星被命名为恩克彗星。

恩克彗星每10年绕行太阳3周,但地面上的人们却不能次次都见到它,如果说第一次它在北半球出现,那么,下次只有在低纬度地区才能看到它,另一次最佳观测地则是南半球。

恩克彗星是彗星行列中周期最短的彗星,它的近日点距太阳只有5000万千米,远日点比木星近1亿多千米。恩克证明它的轨道运动正在加速,每次回归周期大约缩短3个小时。但1868年的那次回归周期只缩短了1个多小时。以后这种突然变化又发生了几次。因这种特殊的运动在其他彗星中没有发现过,所以今天文学家感到困惑不解。

从恩克彗星不大的远日距推测,它可能已存在好几千年了。另外,从它的外表来看,发尾皆无,已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1984年4月,环绕金星运行的空间探测器发现当时位于地球和金星之间的恩克彗星正在散发大量的水蒸气,失水的速率比原来估计的要高出3倍。一些天文学家认为恩克彗星不会存在很久了,马上要寿终正寝了。但另一些天文学家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虽然恩克彗星的视亮度在不断变暗,但它的“真”亮度近100年来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且,它最近几次回归时抛出的物质也不见少,全然没有“油干灯灭”的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5#
发表于 2009-6-24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神出鬼没的比拉彗星







比拉彗星是奥地利一位名叫比拉的陆军军官于1826年2月27日发现的。天文学家算出它的轨道周期是6.6年。

  1832年11月26日,比拉彗星过近日点,仅与预报的时间相差12个小时。1839年比拉彗星再次回归时,好像有意要和焦急等待它的天文学家开个玩笑,走了一条不易观测到的“小路”,使等待它的天文学家们扑了空。

  1846年新年伊始,阔别了13年的比拉彗星又登场亮相了。人们很快发现它此次回来似乎有些异样,彗核上面有个突出的部分。l月13日夜晚,比拉彗星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慢分裂成两部分。起初,分出的部分又暗又小,但不久就越来越亮了,并且长出了彗发和彗尾。两颗彗星俨然像一对孪生兄弟在结伴而行,但是,它们之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到了2月10日,彼此距离已有24万千米之遥。这是人们第一次亲眼目睹一个天体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所以这一事件轰动了整个世界。



  1852年,这对彗星归来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已增大到240万千米,谁也分不出来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了。

  1859年,这一对比拉彗星又该回来了,可是由于与1839年同样的原因而没有观测到,人们只好耐心地等到1865年。这次尽管天文学家把它的轨道算得非常精确,许多天文台进行了仔细的搜索,却始终没有找到它们的踪迹,并且从此杳无音信,给天文学家留下了遗憾和不解。

  1872年11月27日,当地球穿过原来比拉彗星轨道时,天上出现了灿烂的流星雨。这场流星雨整整下了6个小时,流星在天空川流不息,流星总数估计不下16万颗,平均每小时2.5万多颗,极盛期在27日晚9时。因为在目击者看来流星雨是从仙女座中的一点散开的,所以称为仙女座流星雨,为什么会出现这场流星雨呢?原来比拉彗星因自身分裂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剩下的碎块留在轨道上,密集的部分形成流星群,当地球穿过比拉彗星的轨道与流星群相遇时就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流星雨。1885年11月27日,地球再次经过仙女座流星群的轨道时又重现了13年前的奇景。不过规模已不如从前。

  后来,天文学家回想起来仙女座流星雨在1798年、1830年、1838年就已出现过,这说明比拉彗星在它一分为二之前就已开始解体了。时至今日,每年11月27日,仍能看到仙女座流星雨,但一年比一年微弱。这说明比拉彗星的残骸已经均匀地散布在它的整条轨道上了。

  其实,比拉彗星并不是人们见到的彗星分裂的第一例。我国《旧唐书·天文志》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彗星分裂记录:“乾宁……三月十日,有客星三,一大二小,在虚、危间,乍合乍离,相随东行,状如斗。经三日而二小星先没,其大星后没。”这是说在宝瓶和小马星座之间,一颗彗星分裂成三颗,一大二小。时而离得近一些,时而离得远一些,互相跟着向东飞去,三天后两颗小彗星没了。后来大彗星也不见了。

  比拉彗星分裂后,人们开始注意彗星的分裂现象。1860年2月26日,一位法国天文学家在巴西观测到1860Ⅰ有分裂迹象,彗星后面有一团模糊的气团。3月11日,发现彗星出现了两个比较小的中心,位置在其最长轴方向上。不久,它的彗头抛出两块物质,变成3颗彗星扬长而去。进入20世纪后,人们发现彗星分裂已是屡见不鲜的现象。

  有人估计,平均每个世纪每颗彗星至少会发生一次分裂,当然,这里所说的分裂并不意味着彗星本身的崩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6#
发表于 2009-6-24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千载难逢的一刻


1993年3月24日,苏维克夫妇和他们的朋友利维,在海尔天文台使用一架口径46厘米的施密特望远镜拍摄到一个奇特的天体:约1角分的线状长条。三个人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很可能是一颗彗星。这一发现很快被设在基特峰的美国国立天文台的观测证实。并注意到彗核已分裂成20多块,一字排开,仿佛一列长长的火车在空中运行。按照惯例,这颗彗星被命名为苏维克-利维9号彗星,简称SL-9。
  后来人们知道,在苏维克夫妇和利维发现这颗彗星的前几天,日本、智利和美国都有人曾经看到过它,只是没有引起注意而错过了发现的机会。在天文学乃至科学史上,无数事实证明机遇只赐给有所准备的人。
  天文学家对SL-9跟踪观测后发现,它早在1970年就在绕木星运转, 1992年7月8日,它闯入了木星的“禁区”──洛希极限。什么叫洛希极限呢?行星对它周围的小天体有很大的吸引力。当这些小天体离行星很近时,潮汐作用会使小天体的形状变成细长的椭圆。当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时,潮汐作用会将小天体瓦解掉。这个使小天体解体的距离的极限值就称为洛希极限。它是由法国天文学家洛希最早求得的,故而得名。洛希极限“因星而异”。就木星而言,它的洛希极限大体上是它半径的2.7倍,约19万千米。SL-9离木星表面仅4万多千米,在禁区内理所当然地实施它的管理规则,将彗核分裂成21块,平均每个碎块的直径约为1千米,最大的有4千米。预计在木星强大的潮汐力作用下,这些碎块将以每秒60千米的速度与木星相撞,撞击点在木星赤道以南,纬度大约45度左右的位置,处于木星背离地球的一面,但离可见面不远,由于木星自转快,有些撞击现象在地球上还是可以看到的。
  SL-9是有史以来,人类发现的被行星俘获,并与之相撞的第一颗彗星。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在天文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各国的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纷纷发表连篇累牍的报道,SL-9很快便成为公众争相议论的热门话题。一种天文现象引起全世界如此热烈的关注,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1994年7月15—16日,全世界上百座天文台(站)的望远镜都指向了木星。北京时间7月17日晨4时15分,人们企盼已久的时刻终于来到。SL-9撞击木星的序幕拉开了。
  最先向木星发起攻击的是A块,由于它的质量不大,对木星的撞击不算厉害。即使这样,估计撞击产生的能量也相当于1000万枚当年投放在日本广岛那样的原子弹。爆炸后产生了蘑菇云和一个高达1000千米的大火球。当撞击点转过来对着地球时,人们看到木星表面留下了一个直径1900千米的黑斑。
  C块在A块之后11个小时闯入木星大气。因其大小和A块差不多,所以撞击情况也基本相同。接下来,陆续撞击木星的是B块和N块,可能由于构成它们的物质比较疏松,刚进入大气层就被分解和吞没了。
  碎块中最大的一块是G块,直径在3.5千米左右,由它发起的对木星的第七次攻击也最为惊心动魄。它与木星相撞时烈焰一下子升腾到1600千米的高度,在2200千米的高空爆炸,其能量相当于3亿颗原子弹同时爆炸产生的能量。瞬间温度升高到3万到5万度,由此产生的红外辐射“亮”得使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的红外望远镜“睁”不开眼,天文学家不得不把镜面挡起一部分。
  7月22日16时12分,SL-9最后一个碎块──W块撞入木星,使整个碰撞进入尾声。
  撞击总共持续了五天半,爆炸所释放的能量估计高达40万亿吨“梯恩梯”(烈性炸药)当量,相当于爆炸了20亿颗原子弹。撞击点全部集中在木星南半球,有的撞击点彼此离得很近,甚至有重叠的现象。有7个大创面直径超过1万千米,其中G块造成的创面最大,估计有数万千米,面积大大超过地球。一些不太深的撞击痕迹在撞击后两三个月已开始扩散、淡化。
  SL-9消失了,它并没有向人们担心的那样会改变木星的轨道、自转速度和方向,也没有激发核反应、改变木星云系、增加木星光环和给地球造成什么影响。但它却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思考和启示,或许在宇宙空间有不少这样的被大天体撕碎的小天体,一批天文学家已投入了寻找木星周围新天体的工作。而更多的人则在考虑将来的某一天,地球会不会遇到和木星相似的情形,到那时我们该怎么办。
  由于对爆炸时产生的撞击点上空的气体云进行光谱分析时,一直没有发现水,一些天文学家对SL-9到底是不是一颗彗星表示怀疑。有人认为它是一颗小行星;还有的人认为它是彗星和小行星的混合体。因为有时候小行星与彗星是很难区分的,看来这个疑问在短时间内恐怕没有明确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0: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