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4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揠苗”可以“助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正确认识并帮助“跳级生”健康成长

四川省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 周中国



揠苗助长这个典故,带给我们的启迪,更多的是吸取教训。就是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教训,却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被无数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们重新精心演绎着──这种“重蹈覆辙”的勇气,除了让我们感到惊讶以外,似乎在今天这样一个提倡创造的时代,我们仿佛还能从中发现些许惊喜,于是,探讨的价值便呈现了出来。

一、跳级生产生的背景

就多数跳级生来看,基本是从小学五年级直接升入初一学习。跳级的跨度仅仅是一年。综合他们的情况,都具备了中等以上的智力水平,在小学五年级时的学习成绩比较优秀。

跳级的原因,似乎如出一辙──家长的意愿。一是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课大都是在“炒冷饭”,为对付升学考试而进行大量重复训练,浪费了很多时间,对于学习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更是如此;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大,追求高学历的倾向越来越突出,大学毕业后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而按目前的学制,一个孩子如果六七岁入学,顺利的话,要到二十五六岁才能读完硕士,到二十八九岁才能读完博士,一些学生在获得高学历的同时,年龄的“危机感”随之而来。也有的是借此检验自己独特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希望个性化的教育尝试和孩子独特的成长经历能同时获得成功。

孩子在这个不寻常的举措中,有好奇的冲动,也有提前升级的自豪,但更多的是对父母安排的一种顺从──就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实在缺乏对这一举动的判断能力。

于是,当代版的“揠苗助长”得以顺利演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二、跳级生面临的困惑

跳级的新鲜感和自豪感,在新的学校最多持续一两周后便可能丧失殆尽──接踵而至的摸底考试,将使他们迅速沦为“弱势群体”。对于六年级这一真空学习阶段,考试的结果从跳级前的一路领先一滑而至今天的“差生队伍”,自信心的打击无疑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第一道心理障碍。

随后的学习,他们的角色不再是跳级的“先行者”,而是后来的苦苦追赶者。纵然他们在小学阶段的优越感如何强,此时的自信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时强时弱,甚至丧失,有些可能干脆以“跳级”作为差距的自慰,心安理得地随遇而安,不思进取,及至就此沉沦。

其中的自我安慰既是自信心保持的后盾,同时也将成为他们不求上进的最好理由。这种心理的长时间保持和延续是可怕的。众所周知,当今的考试和录取,从来不会因为年龄小或者跳级而降低丝毫要求,升学以及后来的就业都面临着同等激烈的竞争。要把入学时的不平等转变为升学、就业时的平等较量,三年的追赶就显得任务重、压力大、目标高。要让他们幼稚的心灵去承载如此的困难,显然只能当作一种挑战。

在学习的过程中,缘于曾经的优秀,碍于面子,他们不太容易去请教别的同学甚至老师,对于无法解答的难题,有时就可能选择放弃;因为过去学习的轻松,他们也不太会通过更多的付出来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由于有了跳级的前提,在目标的定位上,他们往往容易满足于中等;而对于进入优生的行列,他们渴望,却又讳莫如深,而且并不情愿借助艰辛的努力来实现,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

老师在期盼和鼓励之间的并不鲜明的目标模糊转换,也给他们提供了停滞或者漫步的余地,进取动力的强度起伏较大,持久性较差。同时,目标变得有些不可琢磨,方向感不明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三、教师如何“揠苗助长”

面对他们如此多的困惑,作为教师应如何为他们“解惑”呢?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会让我们获得一些可贵的启发。

8岁上初中,14岁读大学,18岁读博士,中小学成绩几起几落,高一时曾是全班倒数第一名,智力中上、绝非神童,她就是今年18岁的成都女孩张晶。

刚刚大学毕业的她,即将赴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生物博士学位,还获得了英国首相布莱尔于去年底宣布设立的多萝西?霍特金博士奖学金(DHPAs),包括在校期间每年1.37万英镑的学费、1.05万英磅的生活费以及每年一次中英往返机票。

18岁,与张晶同龄的绝大多数人也才高中毕业。按通行的12年中小学、4年本科、3年硕士计算,一个孩子如果7岁入学,顺利的话,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的年龄应是26岁,张晶把这个日程表提前了整整8年!

这是怎样一位传奇女孩?在其跨越式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

张晶在中小学阶段曾两次跳级,小学6年只读了两年。

第一次跳级在1992年,6岁的张晶要上小学了,她的父亲──成都玉林中学数学教师张杨找到乐至师范附小。那年报名上小学的孩子特别多,当时校长开玩笑说:“一年级实在太挤了,读二年级还可以考虑。”就这样,张晶直接上了小学二年级。刚入学时,张晶成绩不太好,但聪明的她进步很快。1993年父亲调往成都青白江大弯中学任教,张晶则转至大弯小学读三年级,这一年,她的成绩升至年级前茅。

第二次跳级在1994年,那年张杨再次调动工作,到成都玉林中学任教。秋季开学时,张杨让年仅8岁的女儿直接升入玉林中学,在自己执教的班级读初一。这是一次惊险的“三级跳”,从小学三年级一步跨进初中,而且在跳级前,张晶从未系统学习过小学四、五、六年级的课程。

2000年,读完6年中学后,14岁的张晶以596分的高分考进了大学。

频频跳级的成绩背后,张晶压力大吗?她是否比同龄的孩子少了一些快乐?张晶表示:“与很多人的担忧恰恰相反,由于学习方法得当,父母的政策宽松,我学习一向比较轻松。”

张杨坦言,女儿频频跳级招致不少人的质疑,“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张晶压力很大。其实,孩子真正的压力不在于学习本身,而在于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过高。”他回顾说,张晶刚上小学时成绩不佳,别的同学语文都在95分以上,她才考80分,老师让请家长。“我到学校后跟老师说:‘考80分证明她已掌握了基本知识,用不着要求那么高。’老师听了很生气。”

张晶的心理与其智力发展是否相称呢?她的老师、家长和同学都说:“张晶的心理远比同龄人成熟。”张晶则认为,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得益于特殊的经历,“和那些一帆风顺的优生不同,我的学业几起几落,考过第一名,也考过倒数第一名。”

上高一时,初中只有中等成绩的张晶作为本校教师子女,分班时被照顾进了理科实验班。在优生云集的实验班里,张晶学习相当吃力,上高一不久就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父母不但没有责怪,反而鼓励她:“你比其他同学的上升空间都大!”谈起这事,张杨说:“作为家长,要学会承受孩子处于低潮时自身的压力,不轻易责备和埋怨,帮助孩子沉着应对。”

据了解,由于有张晶的“示范效应”,在张杨执教过的乐至及成都的多所中小学,教师子女跳级已成普遍现象。不过,跳级生中既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家长和学生不宜盲目效仿。张杨也谈到,自己周围的跳级生多数都发展较好,只有少数情况不理想,但他认为:“这并非跳级本身的问题,而是个别孩子自身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即便不跳级,也很难有良好的发展,我们不能以此否定学生对学习年限进行选择的必要性。”

因此,作为跳级生的现任教师,对他们的科学指导和与他们家长的默契配合,将对他们的成长历程产生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应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信。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跳级生要面对更多、更大的困难,强烈的自信心是他们战胜困难最有力的武器。相信自己能跟上新的集体步伐,能赶上甚至超过优秀的同学,能回到以前的最佳学习状态。这种自信的培养,应通过对他们失败的鼓励、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对点滴进步的及时赞扬等多种途径实现,尤其要坚持始终如一,表现出持久的耐心。切不可因为一、两次考试的失误而否定他们的努力,或者对他们的未来丧失信心。

其次,要帮助他们学会追赶。开始的落后是无法避免的,有了迎头赶上的信心,随之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付出卓有成效的劳动。确立一个奋斗的目标无疑是一开始就要注重的,随后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追赶)方法,强调学习的时效,看重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刚起步的追赶阶段,每靠近一步,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成功,老师要及时看到并肯定这微不足道的进步,以激励他们一步步实现追赶。

最后,要激发他们敢于超越的勇气和行动。跳级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实现现有成绩上的第2次超越是很多跳级生渴望的。一旦这个目标确立和迫切愿望的产生,超越的动力便会源源不断地促使他们发奋学习。激励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跳级生成材的事例、自身进步和别人进步的对比、曾经的辉煌、成功的感召等。对于他们心态的调整,在平和的基础上,更注重积极进取心态的激发。

无数的实践告诉我们,在现实的选择和学习中,“揠苗”确实可以“助长”。究其成功的实质,主要在于幼苗本身超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而我们──老师和家长所要做的就是为他们“跨越式”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丰盈的水分和充足的阳光。而且,这些条件的给予,需要我们更加细致、周到、耐心;他们所需要的成长氛围的培育,要求我们能顺应新的时代要求,教书育人更加科学和具有创造性。

编辑短评:作者由一则成语做成一篇“翻案”文章,提倡孩子可以跳级,并提出三条具体“助长”建议,这是对传统教育制度的挑战,相信能引起一番讨论。(温立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22: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