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人的生命素质必由三类(层)主要成分构成:生理性素质(物质基础),心理功能发生的前提;心理性素质(内在根本),人脑高级神经生理活动功能的体现,主指主体的趋向动力、感悟演绎与自我调整的意识、能力,是人的内在发展、调节性素质;社会性素质(外化拓展),系后天习得的思想、文化等社会适应性素质,心理功能发挥的产物。只要心理素质好,可自行发展到极至。否则,也可能成为心理性傻子。
这样,我们就勾划出一个人的生命素质的各类成分、要素有机统一的多维整体结构系统:
可见,人的心理素质不论怎么划分,其实质总是三个紧密相关、有机联系系统的整体结构:
一是趋向动力系统。源于需求,起于需要,是人的价值观体系,直至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是人的发展的动力系统,有方向,有程度,体现于人的活动过程。其心理倾向越积极、动机水平越高,发展动力越强,越不怕挫折,越容易不断成功。
二是感悟演绎系统。源于对事物的感知、领悟,含能力、品质两层面。主要是思路方法的把握,核心是科学思维的发展。这是人在社会上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有此,则可在各领域,自行无限发展。
三是自我意识系统。这是人对自己心理、行为的监控调整系统。有了这个系统的发展,人才能对自己各方面发展不断做出恰当评估,适时做出相应调整,加速自身健康和谐发展。
也正因为如此,人在社会上良好生活、工作所必备的素质才取决于人的心理的健康发展。
(2)人的素质与道德的发展
对事物发展运动机制、性质的认识、把握,直接关系人们推动该事物发展的思路及其有效性。由此,19世纪人类就开始探究,认为事物普遍存在系统演化(人生即是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混沌(无序)的过程),但机制不同。
只是最初,人们普遍认为事物发展运动受外力左右,遵从物理学规律,可视为他组织;但很快,这种认识就在生物领域遭遇挑战。生物体(非平衡态有序结构) 宏观状态不随时间变化,但体内仍发生各种宏观过程,其内、外部仍有物质、能量交流——这种有序结构和功能是大量子系统间既相互竟争,又相互合作,彼此联合共同行动的结果,是自发形成自己组织起来的,可视为自组织。
于是,就逐渐形成基本共识,认为主要是两类机制三种性质:
非生物界:他组织:数量位置的物理(分子)机械运动;
分解化合的化学(原子)反应运动。
生物界:自组织:分化变异的生物生理(物质)发育运动;
不过,那时对生命发展只看到是自我完成过程,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刚起步,还没特别关注人的社会化发展这更重要的方面而我们是直接从事人的发展培育的职能部门,就需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否则,就很难有效完成对人的意识唤醒、情感激发、感悟引领、行为指导,从而促成人的良好发展的使命。
1)人的发展是经历体验的感悟(自组织)积淀
对事物发展运动的机制,尤其是自组织发展的机理,直至1977年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哈肯的《协同学》发表,报告在研究激光衍射中发现自组织现象,揭示了非生物界,如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同样存在自组织发展,才使人们最终明确:事物发展运动的宏观机制就是他组织与自组织两类,各有其自身规律。
其中自组织发生:
一是,复杂系统的子系统及其要素间,在一定条件下自发进行非线性协同,克服子系统各自的独立运动,使复杂系统发生演化、形成新的结构。其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受相同原理支配,与子系统性质无关。
二是,自组织系统发展的随机过程,实为系统本身恢复力与外部随机力相互作用的过程。随机力越强越频繁,系统协同波动就越强,偏离平衡位置就越大,至足够大时,就达到一个新稳定状态,演变出新结构,实现整体功能加强、改进。当有新的随机力作用时,又开始下一过程,从而不断调整结构,改进功能。
三是,系统演化的自组织发生须有必要条件:一,必须是开放系统。能感受系统与外界条件趋向差异,诱发趋向适应的变化;二,必须能远离平衡态。自身存在能量分布差异,能在外力势差影响下,远离原平衡位置,形成新平衡结构。三,必须是复杂系统、本身存在非线性反馈机制。能在外参量达到一定阈值时,相互间的非线性联系合作,取代其各自独立、相互竞争占主导地位,使系统发生演化,整体效应增强。
同时,协同学把影响系统演化的因素称为参量,把居于主导地位,支配、决定各子系统及其参量行为与宏观系统有序度变化及其结构、性能的,最主要、最有效、最具决定性的参量称为序参量。
由此,自然引发我们对人的素质发展机制的再认识:因为无疑,人的素质是多维多级复合系统,其个性倾向、动力水平、感悟能力、自我意识等都是其序参量;其它身体状况、知识基础等也都是参量。所有这些方面都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等交换,且显然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反馈机制。如此,正是这些参量与子系统不断地自组织协同,才使人的素质系统整体结构逐渐调整、不断演化,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从而,素质依次提高。这就决定了人的素质发展因其生命的双重内涵而有不同的内在动力机制:
一是生物性机体生理生长:主指初生生物人(感性动物)组织发育、生理机能日益成熟,成为成年生物人(感性动物),可称为第一重生命。源于基因组合,主要在基因作用下依赖自然性环境条件发育成长。
二是社会性心理进化发展:主指人的社会性意识、情感、行为的形成、发展,实现从动物到社会人(理智 人)的心理进化、跨越(质变)历程(自人类社会初始人类的进化就集中体现为这种社会性的发展),可称为第二重生命。当属自组织体验感悟的人的心理(意识)进化运动(第四种)。源于主体对其社会经历的自组织体验感悟的积淀;取决于其各自自我意识的选择、调控;情态、动机的趋向、推动与感悟演绎的吸纳、创建状况。常呈现“量子式”跃升:“顿悟”,而不是机械的“量增质变”。因而,各有不同。
呈现为:
其中又含:从初生生物人动物性感性情感向人性理性情感转化、提升与从动物情感性意识反应向人的理智性意识反应的进化、发展(实现从动物到人的跨跃),有机同步的社会化进程。从而大多成为社会人。
即人的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动力机制是主体在社会经历中的自我选择、吸纳(信息)、体验感悟。并有其自身规律:依托社会性生态(非自然)条件,在主体所感受的信息(精神性食粮)、心理环境及相应引导的综合作用下自组织感悟、内化积淀
如此,凡经历过这一过程的人,自会悟到人的成长对教育而言主指其社会化发展:从生物人(小畜生)向社会人的自组织演化,含知、情、行诸方面。集中体现为人生态度、道德品行、学识能力的逐步发展、提升。其整体发展状态是人的素质各成分有机同步发展的综合体现。
2)人的道德是社会文化的主体反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通过感觉提示得到为人处事思路、方式的体会,而且天长日久,就会基于观察、感受所得,最终形成指导自己行为的观念、思路,即个体文化。这实际就是人对社会现实的文化韵味的感悟,其所产生的观念、思路就是其主体对社会文化的反应。
这也就是说,人确是社会、组织中的人,从而,其社会性发展实质就是其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应的体现;同样,人的道德是人对所以为人的意识、理解及其为人行事所体现出的言行品位、状态。其发展亦取决于其主体在社会经历中的自我体验感悟,实际上也就是社会文化的主体反应。
然而,我们今天的孩子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与我们小的时候已大不相同:
我们生活在人人为国家、夜以继日,GDP每年以9%的速度递增;个个学雷锋、关爱他人,崇尚精神、促人做人的年代。那时,报纸、电台接触的很少,家长就告诉孩子听老师话;老师就告诉学生听毛主席话、学雷锋;走在社会上,处处是雷锋……那还有什么好想的,当然就是一心学雷锋、做好事了……
可今天的孩子,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现实与虚拟的网络共同构成的追逐物利的世界:现实社会,信仰多元、谋私逐利、吃喝玩乐,随处可见;网络世界,众说纷纭、鱼龙混杂,污言秽行,屡见不鲜。这样的道德之源,就必然造成其选择的困惑,也就注定他们的主体反应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感、行为带有不同价值取向、色彩,良莠不齐……
1997年,陈丹燕编著的《独生子女宣言》,就从当今独生子女走入社会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取向与学校导向反差所带来的困惑…… 从而,就揭示了当今人的信仰、道德危机是民族文化裂变的必然产物,多元文化、缺失主导,必然带来信仰、道德的多元…… 用以往的尺子衡量当今学校的德育实效,似乎已该成为昨天……
2、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合理预期
(1)制约学校德育实效的主要因素
综上可知,人的道德发展实质是现实物质世界社会文化的主观反应(意识),且物质决定意识,由此,孩子现实的生活环境就是其道德发展的客观基础。而孩子主要的现实生活领域,无非是社会、家庭与学校三部分,其中每部分又都包含着物质性的现实与精神性的引导两个层面。因而,孩子的道德发展实际就必将是这三大领域六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我国当代的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正如檀传宝在其《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中所析:宏观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在现代化入口努力。一方面“培植独立的个人主体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从族群主体转向个人主体,人的情欲会喷薄而出、形成泛滥…… 导致社会问题严重:(1)社会失调;(2)社会颓败;(3)社会病态;(4)社会犯罪;(5)心理失调。 大众传媒,使现代文化越来越具有商业化特征,操纵个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带来的是个体判断力的衰减,主流文化的缺失……; 中观上,中国社区,大都市现代病症日益突显,低俗文化泛滥…… ;微观上,家庭…… ,处于文化裂变的冲突之中,教育常是感性的,极不确定……
如此,其对我国人民的道德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因而,指望这诸多层面的不良影响,都由学校独家予以消除、改变,显然,既不现实,也不公道。
(2)学校德育的实质及其实效评析
毋庸置疑,学校德育属对人的精神建设,会一定程度发生对现实问题科学认识的引导作用,然其作用毕竟是在现实世界中发挥,故其实质实效必是多维问题,涉及对象范围、职责权限及其职能成效诸多层面。
首先,是对象范围。客观地说,对社会人的道德归因应该客观。分清究竟有多大程度属于当初其在校期间的学校德育实效问题,而又有多大程度是其步入社会后,受影响而起变化的问题……
以现行学校所处的地位及其功能,其服务的对象或说是其所该承担道德培育责任的人群,显然,主要应是其在校学生,至多是包含其离校初期的道德,而绝不应是其进入社会若干年后的全部道德意行。
其次,是职责权限。鉴于人的道德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当客观分析学生的道德发展影响因素:究竟社会、家庭与学校几方面各该占多大的份额。这也就是说学校所能对其学生进行的道德培养是有条件的,如前所析,六个方面中既便是学校的两个层面都做好了,再对家庭教育有点影响(学校教育实际上对社会领域的因素很难发生多大影响),充其量也只能完成对孩子道德发展的影响的一半;更何况学校也在社会之中,也受社会的影响,从而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全部作用。因而,其实际可行的实效性就还要打折扣。
由此,对其的德育实效性要求,就当依据客观的影响份额而定,而不是以其承担全部责任而作参照的苛求。更不应要其代人受过,反使该负一定责任的部门逍遥于外。
其三,是其职能实效。这才真正是应对学校德育实效问责的所在。最根本的就是所谓“德育”其实质是什么,若是“育德”,那究竟当育的“德”是什么,而各学校实际又育的如何。
对此,李学农在其《 德育之“德”辨析》中对“德”的内涵分析,颇为有理。
其一,“德”作为个人素质,即为“品德”。只是随之内涵拓宽,才变为“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或称“思想品德”。
其二,“德”从来就当作大德理解,即含“思想、政治和道德”。
“道”在中国或表示“天道”,或表示“人道”。“天道”表示本体,是哲学范畴;“人道”表示人类社会之道,是伦理范畴。可指政治、思想与基本文明规范。
道德之“道”即人道。伦理要求在社会为“道”,在个人为“德”。就是说“德”是“道”在个人身上的体现。“道”如何,则“德”如何。
《礼记》中的《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对己修养良好德性,对人亲爱人民,从而达到至善境界。这分明把所谓“思想”、“政治”及“道德”要求尽含其中。
如此,则我们再看学校该发挥的作用其实效究竟该什么样,那时的质疑就准确了……
由此,客观地说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一是当主要看其在校学生的道德意识、情感、行为,最多是再看看其离校后的初期状态。二是,看其上述情况时,还当扣除社会与家庭应承担的部分,剩下的才真正是学校的问题;三是,最根本的是要看各校对其学生“道德”发展的内涵实质培育的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与其应承担的职责是否相应,那就不论怎样质疑都不为过了。
二、当前学校育德实施的反思与改进构想
学校是专司人的培育的业务职能部门,因而,不论社会与善良的人们对我们有什么过高的期求,都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面临社会重大的变革,既便是我们应承担的那部分育德责任,也确实是令人质疑的。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探讨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发生,特别是人的道德发展与我们的育德实施,看看我们究竟把握得如何,做得如何,以便切实地遵循其规律予以改进,真正担起历史的使命,不负人民的重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