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6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适时,适度,适量的提问有助于教师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激发思维的开展和师生感情的交流,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些做法和粗浅的体会。

一、    营造愉悦氛围、刺激学生想说的兴奋点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的感情迁移功能,小学生更为强烈。就是说学生如果喜欢你,就会喜欢你教的学科,乐意学习你所教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在互相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动力,小学生喜欢表扬,我就对学生在课堂中发言尽可能“多表扬,多鼓励”,忠恳地评价;“讲得好,说的不错,讲得真好,太聪明了”。当学生发言精彩时,我会激动地说:“太好了,老师为你喝彩!通过这样一种情感交流,学生得到了鼓励,愉悦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处于兴奋状态,争先恐后想把自己的看法、做法说出来。

二、    铺垫促迁移的提问要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

在导入新知识时,老师要善于从与新知识相关联系的旧知识中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适时提出问题,把学生引进旧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复习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后,出现一组比较题导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

(1) 复习题: +=

(2)
题:+=

我就设计了一组讨论的问题:

1、(1)(2)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2)题的分母不同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

3、怎么样把异分母化成同分母呢?

学生在比较中探讨,顺利地完成了知识迁移过程,既学会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又理解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又例如:我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考虑到本课的知识内容要涉及的概念有自然数、整数等。因此,备课的时候,我就这样设计了一组提问:①什么叫自然数?②自然数能数完吗?③你知道最小的自然数是几?④0是自然数吗?⑤整数是由哪些数组成的?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板书,帮助学生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达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渗透和迁移。

三、构建新知识的提问要抓住知识的重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因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善于设疑、精心设问,同时要顾及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例如:建立“整除”这个概念,我设计了下列一组问题:

(先出示一组算式)

23÷7=3……2
24÷2=12
12÷0.6=20

6÷5=1.2
15÷3=5
4.5÷0.5=9

问:你能把具有整除关系的式子放进圈里吗?




然后设计了一组小组讨论的问题:

(1)为什么样12÷0.6=20
4.5÷0.5=9,不能放进圈里?

(不在小学里研究的范围)

(2)为什么23÷7=3……2
6÷5=1.2也不放进圈里?

(商有余数或不是自然数)

(3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什么叫“整除”?

通过以上一组阶梯形的提问,导引学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拓展,把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引向求知的新高度,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适度地提问,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四、知识反馈环节中的提问要注意知识的疑点

在强化新旧知识的练习反馈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思维错位,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摸准疑点,巧设问题。这样不仅可以纠错,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开启心智,有利于及时点拔和调控。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讲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后,我出示三个纸袋,里面装着三角形纸片,并且露出一个角问:“纸袋里面装着各是什么三角形”?同学们顺利地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露出的是直角、钝角),适时发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个纸袋的一个锐角,有的同答锐角三角形,有的同学犹豫不决。教师适时再问:能根据一个角是锐角,这一个条件来判断这个三角形吗?这样在学生的疑问点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茅塞顿开。

又例如,四年级教材“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

7 8

×5 6

468

390 ←这个“0”可以省吗?

4368

这个问题揭示了部分积定位的原则。再如:学生学习了面积之后,区别“面积”和“长度”,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两个长方形周长一样面积是否也一样?这样教师把易混易错或疑难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积极思考,通过争论最后获得明确的认识,正确掌握知识。

  总之,教师要善于提问,精于设问,为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学习创设条件。同时教师还要抓好整个教学活动的调控,不断的启发学生、激励学生,教会学生思考和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更好地实现学科目标和整体培养目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6: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