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2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笔记《论语》读书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09:2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心得体会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我们通过“校本培训”,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观。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里提到的个性化教育是与“因材施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新的教育观还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要用优点融化学生的缺点。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严重,部分学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心灵王国,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乐园。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扶持它,呵护它,使它成为学生的成长起点。

(三)善于启发,触类旁通。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实际上“启发”一词就来自《论语》。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只有对求知欲强却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点拨,对竭力想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却无从表达的人加以引导,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今天新课改的过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科学在飞速发展,很多知识都会迅速被淘汰而变得一钱不值。因此,知识本身的获得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获得知识,如何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所以说,现代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知识。教师“举一隅”是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会学生学知识。要想教会学生学知识,使学生真正把知识学活,就得在举一反三上下功夫,从而收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我们大家都教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写的是孔子与四个学生的一次课堂活动。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五)联系实际,评人评事。孔子评价过的人很多,上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伯夷、叔齐,下至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等各类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过对人的评价,教育学生辨别善恶是非,为弟子们修身养性树立了理想人格的典范。孔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社会新闻很多,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视和关心时事,随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宣传自己的主张。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评论过很多人和事。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他审时度势的胸怀和抱负,并且也反映了他通过实例教育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今天,联系实际,评人评事,也是各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既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到的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次课改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就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这一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教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总之,《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读后受益无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09:22:26 | 只看该作者
《论语》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读论语,读于丹的解读论语,有了新的感悟。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的理解与感悟。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做到学与思的结合,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反思性的教师,才能不断进步 。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与孔子的这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见人类在知识的认知和获取上,不论地域、种族如何差异,其根本性的原则往往是一致的。学习要听别人讲解,也要自己思考,不要一味听信别人。

只学习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为了学习而学习,缺少必要的思考,只是一味地学习,大脑却一片空白,学习只为了追求数量,而不在乎质量,结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学习在思考,也在于吸收。

也有不少人,为了思考而思考,缺少必要的学习。只是一味地思考,没有一定的学习指导,结果思考钻进了死胡同,就难免是非不分。

因学习而思考,而感到充实。因思考而学习,而感到明智。可见,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09:23:24 | 只看该作者
孔子是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的,在《论语》中还有“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孔子一贯主张要积极入世进仕,参与政事,在《荷DIAO丈人》一文中甚至还表达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孔儒提倡的学习,是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子张向老师求教如何才能做官,如何才能得到俸禄。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分析,从浅处说,是向老师讨教如何才能谋得一个好职业;往深处想,就是如何才能升官发财。当然,升了官、有了财如何分配使用则又是另有一番说道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孔子教给学生的方法是:多听、多看、多经验,慎言、慎行、有保留,所谓“偏听则暗,兼信则明”。“不要轻易多说一句话,轻易多走一步路。”(当然这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的生活感悟还是有不同的。)职场也好,官场也罢,不该多说的就不要说,不该传播的就不要到处宣扬,有疑惑不懂的地方就该保留着请教别人,明明不懂或者只知道个大概,就不要吹牛说大话,到时完成工作大打折扣或不能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岂不是贻误更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09:23:5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读论语?
  
  这个问题现在突然问自己,还真不好回答。快四十的人了,现在想起来读这本书,是不是太晚了?这本书可是古时候小孩子就开始读的书,甚至是倒背如流啊。没有办法,谁叫我们这一代人是在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打到孔老二之后才长大的,原来的教育制度里,缺少聆听孔老二教诲的机会。所幸的是,现在还没有到老糊涂的时候,还是来得及把这一课补上,甚至可以说是为我们的下一代去读。
  
  社会上开始流行读国学,我也赶个时髦吧。
  
  其实至少是在15年前,我就已经读过论语,可是当时读过就过了,没有想过什么。在后来的读书生涯里,也经常碰见过孔老夫子的身影,可从来就没有往心里去,直到最近两年,才开始逐渐对孔子有所兴趣,10几年前最先开始是老子的《道德经》,然后是南怀瑾的《老子他说》,最后是《论语别裁》,突然对孔子产生了兴趣。再加上现在有些言论对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复兴的意思,我也不能落在后面,得加油啊。
  
  很多人对现在社会的一些现象不满,提出了只有孔孟才可以挽救时代的危机,特别是金融风暴后,这种言论日益蔓延,我就想看看孔子是不是真的是时代的救星。
  
  以前读历史的时候,对汉朝有些了解,这是个在中国很有特色的朝代。秦国以法治国,统一了中国,从现象上看,好像是法家战胜了儒家。可是秦朝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刚下了台。汉朝接替了秦朝的统治,可汉朝开始并没有采纳儒家的思想,相反,采取了另外的道家思想,这也是当年和儒家争鸣的又一大门派。只是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才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
  
  在以后的两千多年的历史里,儒家思想几经沉浮,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要不是五四运动和文革的打到孔家店,也许,我们现在的教材里会有很多的孔子言论。
  
  现在的中国,也是经历了100年的磨难后才新兴的国家,经过了60年的发展,国力渐渐强大,像极了汉朝。看上一个60年,我们也经历过汉初的艰苦朴素,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点积蓄,是不是就和汉朝一样,开始要搞搞孔孟思想了。
  
  这个问题要等我看完书才说。也许看完书也不知道。先试试吧。
  
  第一次正儿八经的看论语,是在看完《大学》和《中庸》之后,严格按照子程子说的,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指《大学》)存,而《论》、《孟》次之。
  
  看完以后,有了个疑问,书里说的话我都懂,没什么难的,空洞的很,不就是一些大口号吗?什么要孝啊,忠啊,信啊,这谁都知道。这样去喊口号,我也能写《论语》,说不定我的口号比孔子的还要响,还要全面,毕竟我们还喝过洋墨水,见过美国,英国,德国啊的一些文化,地方没去过,可总见过猪跑吧,喊一句真善美,谁敢说我不对,就是和全地球的公民做对。
  
  回头一想,如果真的这么简单,这本书就应该早就被中国文人烧掉了,怎么会成为官方的教材。中国古文人一点的不笨,比现在的人聪明,中国的古文化中的东西,现代人都不一定搞得懂。看来是我没有搞明白,再来。
  
  又读了好多遍,看了看什么朱子的注啊,郑玄的注,程子的解啊,还有一些大师们的解啊,说实在的有些地方也没有完全明白,总觉得这本前言不搭后语的语录,太杂,太乱,不知道该怎么去把它联系起来。
  
  看样子还是没有弄明白,再来。
  
  又读了好多遍,这一次又翻看了很多人的论语的理解,渐渐的开始有些体会了。可是体会这个东西,有时候在,有时候不在,当时想得好好的,过了几天,就忘了。看来,功夫下得不够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把读书的体会都写下来,以后读着写着,说不定就有那么一天,来个豁然贯通呢。
  
  自古书生指点江山,多半是胡扯,只有是学到位的人,才可以看清楚世间的恩恩怨怨,我就把这当作一个目标吧,希望自己能有那么一天。如果到不了,就当是多学点,自娱自乐做个秀才吧,在家里教教儿子,和老婆吹吹牛,以供笑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09:24:05 | 只看该作者
论语读书笔记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关键在习字上,此句我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里看到他的理解,应该是实践。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践
  孔子一生就是在试图实践他的理论,而这一部《论语》为孔门弟子阐发孔子思想的语录,说了那么多的话,为什么偏偏要把这句话放在全文的开头,就好像三字经里面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道德经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等等,是整部书的精神所在,应该不会是简单的谈谈一个人的读书态度问题,而这个学,孔子在后面也阐述过,并不一定是读书啊,如本章中,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后面还有,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搏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大宰问於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都很明确的说出来学,不是简单的读书,而是各种技能。
  应该是《诗》、礼 ,射,御,数,书,乐,等等文、武之道。
  习之,不是简单的练习,而是要把理论实践和运用到为政的生活中去,这是孔子的理想,也是对自己和学生的要求。应为孔子首先是政论家,其次才是教育家。而在这里把这一句话,写在开篇之处,应该是孔子一生抱负的点睛之笔,不会是不疼不痒的说句,孩儿们,要好好读书啊,如此小家子气。
  换句话说,应该是学以致用,把自己的为政理论能够得到实践,该是多么高兴的事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同师为朋,同志为友
  孔子是个讲究人,这里说朋,我想一定是同师之人,可谁是孔子的同师之人?
  卫公孙朝问於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於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夫子是以尧舜为师,以文武之道为师,以天为师,同学之人,乃天下同道之人,与这样的人在一起,那才是不亦乐乎。
  同学良莠不齐,还有背道而驰的,反目为仇的,与他们在一起,何乐之有。
  孔子每一句话都不离为政之道,这句话的意思应该理解为
  有愿意实施文王,武王,尧舜之道的人来邀请我去从政,让我能够有机会实现我的理想,该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人都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样不是君子吗?
  为人处事可以这么说,可是为政该如何说?
  天下皆醉我独醒
  孔子是有这个气魄说这句话的
  但在从政上,他还是要求全的,不能别人和他不同路子,就不理别人,毕竟,大家同朝为官,要相互支持。
  似乎,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样不是君子吗?好像也说得过去,但孔子会这么说吗?我不知道。
  我的理解是,知,同智。
  其他人不明白文武之道,不要紧,我们不生气,不骂你是糊涂虫,我们一起来学习文武之道,学习尧舜,一起来实现我的理想国。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三句话来看,是有传承的
  第一句
  是说如果我能实现我的理想,多好啊!
  
  第二句
  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前进,多好啊
  
  第三句
  如果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就培养一些可以在一起实现我的理想的人,也是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09:24:19 | 只看该作者
论语读书笔记第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每次读到这一节,心里就在想,为什么会是有子的话放在了第二位。孔子活了72岁,说过的话不计其数,谈到孝弟的也多,为什么选择有子说的这一句,如果选择一句孔子的话,不是更容易让人接受吗。其实既然是记录孔子的思想的书,都记录孔子说的话,不就完了嘛,干嘛把孔子的徒弟们都拉出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唱戏啊。《孔子家书》里孔子说的话,那家伙,长篇大论的,就像《孟子》一样,道理说得透透的,足够编一部论语了,干嘛把这些人放在里面?看看佛教的分歧,天主教的异端,大家都抢班夺权,天下就是这么被搞乱的。
  
  这个问题,自己想了很多答案,没有结果。
  
  不去想它,一时半会看样子是搞不懂了,先这么着吧。
  
  搜索《史记》,调查调查这个有子书里是怎么写的,
  
  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上百度再看看,输入“有若”。
  
  有说《论语》即为有若的学生编辑而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卞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阴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有子”。
  原来如此,有若被打倒了。但还是一个好学生。
  
  从“有子”这个称呼来看,这一节应该是有子的弟子写的,所以才尊称“子”。有若有当第一代教主的机会,可志大才疏,没有搞定,但个人魅力还是有的,说不定还是《论语》杂志社的主编,所以才抢了个第二。
  
  先不管它排名,还是读书要紧。
  这一节中的主要意思是孔子学说中的中心思想---仁。
  借有子的口,从孝弟引出仁。
  孝弟为齐家的关键,而仁是治国平天下的关键。
  和第一节紧密相连,上一节说我们孔门弟子的志向是治国,这一节就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针,行仁政。
  而孝弟是仁政这个大纲里面具体而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意思是说,我们的施政方针是行仁政。我们的主要思想是仁,为什么呢?因为仁里面包含着孝弟这两样东西。我们认为,在家里为人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人,而在工作中喜欢对上级不恭敬的,不礼貌的,又坏心思的,不多,这种人,你想让他造反,没有听说过。所以,如果让我们执政,老大们都可以放心,我们绝对不会抢班夺权,造反,那是违背我们的宗旨的。我们还要把我们这种优良的传统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不造反运动的团体来。以此来保护老大们的宝座,财富和美女。
  
  这样理解,有人就会说,坏蛋们也有孝顺父母的,也有和兄弟亲如手足的,犯上作乱的可不少啊。这该怎么说呢?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姑且这么说,《大学》里面教导我们,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样就好理解了,仁的教育是从家教开始的,为人先孝弟了,然后再学习其他的德行,就可以开始行仁政了。所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关键是孝弟只是基础,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技能要掌握,才能够实行仁政。
  
  然后可以顺理成章的引出第三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6-5 09:24:29 | 只看该作者
论语读书笔记第三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看,说仁到,仁就到。
  
  上一节刚提到仁,马上就在这一节里面体现出来。正如孔子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不过这一节还没有正式的谈到仁,而且要和后面的一些章节结合来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我总在想,为什么《论语》里会出现相同的句子,有的还只有半截,难道孔夫子的徒子徒孙们连这么一点常识都做不到。更何况圣门四科中还有以文学见长的子夏、子游啊。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话是故意这么安排的,在不同的章节里,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以便让意思更加流畅。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不能光从字面的意思去解释,它必定还有它在此处的特定含义。
  
  回到这一节,孔子思想的中心开始初见端倪了。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这一点是没有错。可是,仁并不是孔子的专利,也不是孔子的发明创造。而是早就存在在世人的心目中了,即使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说到什么这个人很仁义啊,这个人很仁慈啊,这些仁是不是孔子心目中的仁呢?也许有的是,也许有的不是。
  孔子把仁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赋予了它深刻的哲学含义,然后把它放到了自己执政理念中。但是,在没有被别人了解的情况下,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就出现了,它们混淆了世人对孔子仁政的理解。所以,论语的作者们,已经感觉到孔子所说的仁在世人的眼里有些误解,就拿出这一句孔子说过的话来以正视听。
  
  不过,这个误解还是没有完全解释清楚。看看孟子是怎么说的:
  
  “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所以这一节的主要目的是提醒读者,我们现在开始讲仁了啊,要注意听,要不然你们会糊涂的。但我们的仁不是你们以为的仁,不要把社会上的所谓的仁拿来生搬硬套。有一些和稀泥的老好人,他们说的天花乱坠,态度好像恭敬有礼,与人相处一味巴结,毫无原则,不是我们所说的仁,是乡愿,是披着仁的外衣的假仁假义。是违背我们的宗旨的。
  
  此节在结构上完全承接上一节,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过度,然后带出下一节中开始对仁的讨论。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个人---王莽。
  
  这个人还真是个人物。时而举国仰慕,在他的所作所为面前,尧舜也不过如此,视为圣贤也不为过。网上有一位朋友说他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民选皇帝,总体上来说是不错的。政权过渡之顺利让以后当皇帝的人都羡慕不已,唐宗宋祖也要低头。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下士时。
  向使当年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放言》
  
  他应该是孔门的忠实门徒了,可他执政以后,迅速倒台,从流芳百世到遗臭万年,让人瞠目结舌。他的结果让人深思。孔子的思想为什么在实践中会有如此悲惨的结局?
  
  后人都说他假仁假义,这都是马后炮,就像白居易诗里所说,如果找死几年,真伪谁知啊。全国的人不会都是傻子吧。如果是那样,现在我们中华历史上就会多一位王圣人。
  
  我该如何面对这件事?如何看待王莽的前半生?甚至是后半生?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人,只因机缘不同,有的成了君子贤人的?
  
  《孟子》里记载了另外一个人物--伊尹。这个人也是儒家非常推崇的大贤,他辅佐成汤成就帝业,还辅佐成汤的孙子太甲,太甲不争气,被伊尹放逐了,后来太甲发奋图强,又被伊尹接回去了,又辅佐他。
  
  两个人一比,我才有点感悟。
  
  孟子说,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王莽确为孔子思想的信仰者,但他对仁的理解就像孟子说的一样,貌似忠信廉洁,没有真正理解,确是假仁假义。
  
  这个假仁假义还确实不好分辨,难怪论语要这么慎重其事的在一开始就要提出来。可见当时这个仁在社会上也是真假莫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1: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