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2013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热点话题素材大全复习资料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1:14:41 | 只看该作者

材料作文“顺应水流”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孔子周游列国时, 路过吕梁瀑布。瀑布从高处倾泻下来, 水声訇訇。这时,孔子看见一位老者走了下去。他想叫一名弟子去救他,可瞬间那老者竟又重现在百步之外。他白发飘飘,边走边唱,神形潇洒。孔子赶上他,虚心请教:“请告诉我,你有什么秘诀可以对付这样的水流?”老者笑道:“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我。”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导航】
本则材料的重点在老者的话中——“我只是随着漩涡进入,又随着漩涡出来,我让自己适应水流,而不是让水流适应我。”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老者之所以能潇洒自如地出入于看似凶险的瀑布涡流中,是因为他能顺应水流而非抗逆水流,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写“顺应自然”。
当然,这里的顺应不是屈服,不是消极,而是掌握规律后的尊重规律,所以,也可以写“尊重规律”。
掌握规律,尊重规律,然后利用规律,老者做到了,因此“神形潇洒”,获得了“自由”,所以可写“自由”。当然,自由绝不是“由着自己”,而是在掌握规律、尊重规律、利用规律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自由度。
老者可以代表人力,水流可以代表自然。由此可见,“人定胜天”是有条件的,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的条件下才成立,可以反思我们曾经的一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人定胜天”思想,从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可以从以下角度入题写作:
1.要懂得顺应自然,顺应环境,适者才能生存。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写规律的重要性,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尊重规律,这样才能掌握规律,利用规律。
3.可以写以往“征服自然”口号的负面影响,呼吁不把自然与人类置于对立的地位。其实,人就属于自然,“天人合一”的观念更有利于发展。
4.人类有主观能动性,尊重规律,但不是消极地做规律的奴隶,而是在利用规律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经典素材】
○名 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王进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除非他是白痴。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竞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童话大王”郑渊 洁
你得不到,是因为不求;你求也得不到,是因为妄求。
  ——《圣经•旧约》
○事例
1. 曾经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光凭一腔热情,违反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结果本想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却没料到“辛辛苦苦干十年,一跃跃到解放前”。
2. 学习最忌讳三天打鱼两 天晒网,热情来了焚膏继晷,但三分钟的热度过去之后就弃之脑后,所以有这么一副对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3.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 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1:14:48 | 只看该作者

【佳作示例】
萝卜、鸡蛋与咖啡 豆
唐汉琦
一个孩子,常因与同学搞不好关系而苦恼,父亲问及原因,他说:“爸爸,我的同学有各种各样 的缺点,我曾试图改变他们,但始终不成功,反而引发 争吵,最终不欢而散,我该怎么办呢?”父亲什么也没说,起身将一个萝卜、一个鸡蛋和一把咖啡豆分别放入沸水中煮。过了一会儿,孩子发现萝卜软了,鸡蛋熟了,而咖啡豆变成了美味的咖啡。父亲面对有些疑惑的孩子缓缓地说:“在外力的作用下,萝卜软了,鸡蛋外表虽然没什么变化,但 内部变硬了,而咖啡豆则和水溶在了一起,成了人见人爱的咖啡……”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萝卜、鸡蛋与咖啡豆不正是人们对待外界环境的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吗?萝卜倔强通体坚硬,但是在外界的打压侵蚀下软化了;鸡蛋外柔内刚,在外界的打压下依然坚守自我,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咖啡豆则在恶劣的环境中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环境,散发出了芬芳。
那些被黑暗环境同化的人,堕落了,丢失了自己的理想。李真曾是经济强市的一把手,因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渎职罪等在2000年被判死刑,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他在《地狱门前》一书中回忆自己的堕落 :曾因举报上级经济问题而被排挤,终于忐忑不安地收下了第一笔钱。之后心安理得地把外套挂在包工头的办公室后再去检查工作……一步步他逐渐“适应了”官场潜规则,“适应”了同僚与下属的吹捧,思想道德与责任意识软化、软化、再软化,最终变成一堆“萝卜泥”,滑入深渊。
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固然高洁傲岸,却寸步难行。海瑞,偏执的性格使他上书嘉靖帝,喊出了“嘉者,家也;靖者,净也;嘉靖者,家家净也”“盖天下之人,不值陛下久矣”的千古名句。他还上书痛斥官场黑暗,骂道“举朝之士皆妇人也”,他甚至还建议恢复明太祖祖制,贪污20两银子就要剥皮食草 ,最终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皇帝除了下 旨勉励、安慰他几句之外,从没有真正听取和采纳他的任何建议,他最后郁郁而终。借用《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评价主人公方鸿渐的一句话:“你是个好人,却毫无用处。”
明代中期官僚体制的黑暗不仅只有海瑞看见了,张居正——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也看见了。他置身于官场,经历了严嵩的打击,高拱的排挤;他不干净,也曾收过不义之财,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是 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矢志不渝的心。隆庆六年,他除掉了高拱,坐上了首辅的位置。在官场,他本可以做最大的受益者,像严嵩那样与他人同流合污;亦可以做一个无所事事的官僚,但是作为政治家,他见过挨冻受饿的穷人,也见识到了官员专横跋扈、欺压百姓,他有了救国救民的理想,于是勇敢地担负起了振兴朝纲、拯救百姓的责任,毅然向整个官僚体制发起了攻势,大刀阔斧地改革。变法让明代官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国力蒸蒸日上,军队战斗力大幅增强,这才有了日后抗倭援朝的伟大胜利。张居正不是内裤外穿的超人,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有私心有阻力的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真正理解那个顶住巨大压力改革的张居正有多么伟大!
我们要主动去适应环境,高明地、有理想地去适应,最终达到改造环境的目的。材料中的老者,若是像“萝卜”那样随波逐流,早已被漩涡卷走;若是像“鸡蛋”那样死扛硬顶,恐怕早已尸骨无存;只有像“咖啡豆”那样,才能洒脱自由地出入漩涡。
朋友,你是要做萝卜、鸡蛋,还是咖啡豆呢?
【点评】
文章以 “萝卜、鸡蛋与咖啡豆”为题目,新颖独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一个小故事开头,用“萝卜、鸡蛋、咖啡豆”3种事物比喻3种不同的人生,生动形象而又含蓄。在例证方面,采用对比手法,分别列举了李真、海瑞的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一味妥协、一味强硬的缺点;然后再用张居正的事例证明“主动适应环境,高明地、有理想 地去适应 ,最终达到改造环境的目的”的合理性,很有现实意义;结尾将材料中老人与文章开头引用的小故事结合起来分析,完美地照应材料,值得赞赏!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1:14:52 | 只看该作者

材料作文“说‘禁补令’”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湖南省教育厅于2010年12月21日发出通知,明确要求从2010-2011学年寒假起,全省任何普 通高中学校不得组织三年级学生成建制补课或变相补课,也不得为各种社会机构举办的复习班、辅导班等提供场地和条件。将高中毕业班也纳入禁止补课范围,这是目前全国下达的最严“禁补令”。
对这一“最严禁补令”,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有人强烈反对,有人极力支持,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对这一“禁补令”,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联系现 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 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讲真话,抒真情,写真见;不得套作或抄袭。
【写作指津】
针对具体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要求考生有一定思维广度和深度,具备对问题进行展开探讨的能力。社会现象评论型材料作文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已经把问题或现象摆了出来,“是什么”已经确定,要求考生首先要对材料中的现象做出肯定与否定、是与非、对与错、赞扬与批判的判定,进而确定评说的角度,然后直接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评说,重点探讨“为什么”和“怎么办”。或者写成记叙文,通过人物形象 的塑造反映学生对该问题的思考与观点。
虽然题目要求可以写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但相对来说写议论文更好,可结合材料,联系个人生活实际与体会,有明确的观点,有条理地论述。
【佳作展示】
为“禁补令”喝彩
罗带]
当“禁补令”如惊雷响彻湖南大地之时,全省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 沸腾了,展开了大讨论,余为高三学子,感受至深,现述之如下:
“禁补令”初下之时,各界情态,或喜或怒,或惊或悲,不一而足。高一高二学生闻之,如蒙天恩,无不欢呼雀跃;各补课学校的校长们闻之,则如丧考妣,悲愤不能自已;唯高三师生 闻之,喜忧参半。长假漫漫,安然于家中休养自是快意,然而高考在即,又不能荒废了时间。在我看来,“禁补令”当为今年第一快意人心之事,诸君何必忧愁?“禁补”非“禁学”,于高考有所希冀者,在家中自可努力,学问之事,并非困于一室间方有所得。
有道是“治乱世,用重典”。“ 禁补令”正是针对当今补课学校层出不穷,教育市场兵荒马乱的现状而下的一剂“猛药”。当高考已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各学校无不加班加点,以求独木桥上展 风采。于是学生疲于奔命,整日于墨卷间辗转,素质教育遂成了一纸空文。当补课如军备竞赛般愈演愈烈,学生不免身心皆损。当此 之时“禁补令”无疑是对广大师生的一次“解放”。
其实湖南的禁补令并非开全国之先河,昔日山东就曾初试牛刀,无奈只改其一 点,反倒养肥了一大批培训学校。而湖南则汲取了教训,对于培训机构一视同仁,狠狠地煞了它们的气焰。随“补课”而生的众培训学校,如“新东方”“马思特”,几年间为地方GDP做出了重大贡献,可学生们究竟从他们插科打诨的课堂氛围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中收获了什么?只是大多数家长的血汗钱如流水般汇集到了少数人的腰包中。这样的机构是中国教育之痛,而禁补令恰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为百姓割去了这些赘生物,让高中教育有一个健康的环境。
教育是国家大计,不可不慎。改革之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固然会有阵痛。昔商鞅变法,虽初有不便,然秦皇行之,秦故雄于六国;而荆公变法,几次废主,功败垂成,故宋有靖康之耻,前史当以为鉴。“禁补令”的下达,是为了让高中教育在一个良性的土壤中生长,培育出栋梁之才。如能一直推行,补课歪风必得扭转。
我 们的父辈也曾年轻过,可他们并没有这么繁重的课业负担,只有蓝天碧海,山花烂漫,他们最终不也成了参天大树?禁补之后,我们,或许也能一样。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论述有 力,“‘禁补’非‘禁学’”的观点,启人思考。由不同年级学生的反映谈 到自己的观点,由补课之弊谈到改革之痛,最后对比父辈的教育状况,层次清楚,引人思考。能从社会角度进行思考,语言简洁,流畅。但“禁补”的意义何在,宜进行正面的思考和表达。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1:14:56 | 只看该作者

材料作文“网络用语”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时下,一些传统规范的词句正逐渐被网络用语所侵蚀,不少学生已经不自觉地把网络用语带进了日常生活,不但口语中频繁使用,甚至把网络语言写进了作文中。当这些既怪又新的网络词汇被写进作文的时候, 不熟悉网络语言的人经常会看得一头雾水,而学生却显得兴趣盎然。
  以下是对网络用语使用的一项调查,结果如下:
  学生:乐此不疲。
  老师:喜忧参半。
  家长:担心而无奈。
  [题解]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运用,网络用语不断出现,如“杯具”(“悲剧”的有意误写)“酱紫”(“这样子”的缩略)、“3Q”(英语“谢谢”的谐音)、“88”(“再见”)“94”(“就是”)等等。对此,应该如何看待?不外乎三种态度,一是赞成,二是反对,三是辩证看待。持赞成态度的理由主要是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被普遍认同的网络用语将来会成为新词汇进入汉语大家庭;网络用语形 象幽默,交流方便。持反对态度的理由主要是:网 络用语有违汉语语言规范,登不上汉语“大雅之堂” ; 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特别是学生把它写进作文中,不利于规范汉语。如果辩证看待,必须指出其优点,否定其不足。
  因为是材料作文,要充分利用材料来做文章。如“传统规范”,表明网络用语的使用不符合规范,有违传统;“既怪又新”,“怪”在什么地方又“新”在什么地方。“调查结果”更应该深究:学生“乐此不疲”的原因何在;老师“喜”什么,“忧”什么;家长为什么“担心”,又为什么“无奈”……细读材料并多问几个“为什么”,作文就有话可说了。
  [例文]
规范使用汉语,继承民族瑰宝
陆颖瑶
  当火星文铺天盖地席卷网络,当各种生僻汉字纷至沓来,我们也许会对聊天窗口里奇形怪状的文字或符号会心一笑。但是,当并不规范的网络用语登堂入室,频繁出现在学生作文中时,就应当及时反省并为泛滥的网络语言踩刹车了。因为,规范使用汉语汉 字,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才是我们应有的追求。
  汉语作为中华  文化的重 要载体,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珍贵见证。它承栽了中华民族无数生死聚散、离合悲欢,它是始终奔涌在民族血脉里的低沉而又昂扬的音符。从远古时期的甲骨文,直到今天的简化汉字,源远流长且不曾间断的演变过程中,汉语与中华民族一道经 历了连天烽火与太平盛世,它与民族世代相传的记忆同在。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正是我们探寻民族根源、追溯民族情感的重要途径。在规范使用、书写之中,我们感受着汉语之美,也在小心翼翼地谛听先人的呼唤,触摸民族的心跳。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使用规范汉 语,不仅是个人了解学习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时代和社会对青年一代提出的殷切期望。这是继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前提条件。某种意义上,网络语言也可算是对汉语的创新。但这种一味标新立异、忽视汉语传统的“时尚”,毕竟不符合时代潮流,终究会被无情地淘汰。只有深入学习、自觉使用规范的汉语词句,才是对汉语这一民族瑰宝的最有效继承;也只有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活力。
  当今世界,各国都掀 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每当在电视上看到金发碧眼的“老外”一笔一画认真书写汉字时,我都不由感动与敬佩。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只有对母语保持敬畏与热爱,使用规范汉民族语言,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用中华儿女的热血与自豪,向全世界宣告汉语那历久弥新的动人与美丽。
  作为中华文 化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那么,让我们一起抵制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使用规范汉语,继承民族瑰宝!
  [点评]
  本文特点有二。 一是立足点高。作者站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从历史、时代、社会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对网络语言说“不”的原因,令人信服。二是语言缜密。文中很多词语、句子的运用体现了这一特点,如“也许”“某种意义上”“不仅……更是……”“只有……才是……;也只有……才能……”等等,使得文章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1:22:58 | 只看该作者

材料作文“无意间造就辉煌”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现实生活中,我 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声名远播的成就并非来自于所学专业,而是专业之外的作为。
鲁迅和郭沫若,本来是去日本学医的,最后却都成了一代文学巨匠。
余秋雨本来是搞戏剧教育和艺术理论的,但让他闻名于世的不是学术专著,而是文史散文。
黄渤自小喜欢唱歌,高中毕业后组建了一个“蓝色风沙”乐队,可倾心付出近十年的音乐事业却一直没有起色;无意间被宁浩相中, 《疯狂的石头》让他在银屏上“疯狂”起来,终于登上了第46届金马奖影帝的宝座。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成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然而,它不是 路边的石头,随处可拣, 也不是田里的小草,随意可得。想获得成功,一定会经历一段漫长曲折的人生道路,并做出新的选择。材料由4个自然段构成,第一段关键性的句子“许多人声名远播的成就并非来自于所学专业,而是专业之外的作为”,在现 实生活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就业竞争压力变大、人才剧增的现代社会。材料二、三、四段列举了几个事例证明很多人的成功并不是来自于当初从事的专业、“主业”,不是最初的梦想,而是所谓的“副业”。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因为机缘巧合, 与个人固有的潜质也有很大关系。不论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也不论是半路出家还是出于无奈,如果缺乏相应的天生资质 ,必备的人生积淀,也会与机缘擦身 而过。人生因“副业”而精彩的现象启示我们,成功道路有多条,一条路走不通时,不妨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换一条路径,换一种思维,说不定会柳暗花明。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立意参考:①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②换一种思维, 华丽转身;③执著与变通;④偶然的成功中孕育必然;⑤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佳作示 例一】
选对人生的舞台
张歆
  闪烁的繁星,白天与日争辉,只能是肉眼看不见的虚无;而在夜晚,它才能真正彰显自己的美丽与光亮。人生亦如夜空中 的星星,选对了人生的舞台,才能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无数掌声响彻赛场,伊辛巴耶娃——撑竿跳女王,面对成功绽放出如花的笑靥。曾几何时,她还在体操赛场黯然神伤,拼命挥洒着汗水,但身高猛增使她无法再在体操赛场上继续下去的事实是谁也改变不了的。面对练了10多年的体操,她毅然选择放弃,将目光转向了撑竿跳,一根细细的竹竿,一个跃动的身影,成就了跳高场上的神话。
  选对人生的舞台,最熟悉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像伊辛巴耶娃那样,只有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才能勇往直前。
  翻开几米的绘本,那一个个充满灵性的小人物撞击着我们的眼球。几米曾做过几十年的广告人,但成绩平平,而当他拿起画笔时,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漫画界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选对人生的舞台,所学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像几米一样,只有找到真正的位置,才能在自己所擅长 的领域闯出天地。
  事实上,人人都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只是因为有人站错了舞台,才使短暂而珍贵的一生耗费殆尽。一如柳永,才华本在诗词,却一心想着入仕,怎奈没有这方面的才能,最终只能在茫茫江水边发出“晓风残月”的轻叹。明熹宗朱由校志向本在木工雕琢,对刀锯斧凿、雕文镂花、丹青漆艺得心应手,技巧娴熟,做起木匠活来废寝忘食,几近痴迷,可他却登上帝位,被人戏称为“木匠皇帝”。
  因而,只有选对了人生的舞台,才能闪耀出自己的光芒。鲁迅选对了舞台,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学巨匠;黄渤选对了舞台,成为一代影视巨星;吉尔托贝•吉尔,选对了舞台,弃政从乐,成为家喻户晓的歌唱巨星。
  人人都有成功的潜能, 但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只有选对舞台,才能成就人生的辉煌。
  【点评】
  文章观点鲜明,开篇通过类比引出观点——“选对了人生的舞台,才能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文章论证思路清晰,主要通过两个正面事例论证“最熟悉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所学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两个分论点,然后用柳永和明熹宗朱由校事例从反面分析,最后简单引用鲁迅、黄渤的事例进行总结。如能再简要论述一下选对了人生的舞台后,还需要 艰苦努力,勤奋学习,不断积淀、沉潜,坚持不懈,才能一飞冲天会更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1:23:05 | 只看该作者

材料作文“咸与淡”导写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去拜访自己的好朋友弘一大师。恰巧,弘一大师正在吃午饭。看到饭桌上只有一小碟咸菜,夏丏尊很是难过,就问:“这是不是太咸了?”
  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丏尊又问他:“这是不是太淡了?”
   弘一大师微微一笑,说:“淡有淡的味道啊。”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新材料作文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它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 料,然后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 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这就需要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材料,找准立意对象和角度,确定中心论点。具体来说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同龄佳作】
   考场作文开篇非常重要,本文的一大亮点就在此,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直接道出主旨,和材料作文的内容紧密相合,立马展现了其审题的功力,可谓是一针见血。
学会体味 生活
  人的一生可以很短,短于有些人将它过得轰轰烈烈,人的一生有可以很长,长于有些人将它过 的平平庸庸。然而,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他不该只通过长短优劣来评判自己的生活质量。学会体味生活中的不同味道,才能寻找到人生最真挚的美。
  其实体味生活就好比品味食物一般,没有人愿意永远只接受同一种味道,酸甜苦辣且先不谈,生活的咸与淡我 们是否细心地体味过。
  有的人总是爱好充满挑战的事物,高山飞涧,峡谷漂流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刺激感,有的人则青睐于安逸宁静的自然,清泉石上流的月下之景带给他们变样的情怀。这些表现显然是个人体味生活态度的最直接反应,同时,这也是咸与淡生活味道的差别。然而假如他们彼此可以放宽胸怀,尝试着去体味另一种生活滋味,或许前者可以在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中获有一份释然,而后者能够体验到一份心跳加速的快感,于是他们了解了这样的人生才算完满。
   相比那些总是给予人美好的咸与淡,无论哪种味道人们都能够自我满足,但是,现实生 活中也存在这样的咸与淡。
   人的一生会有辉煌,会有巅峰,只要你有过应尽的付出,但声名大噪只是暂时,每个人都没有能力成为永恒的焦点。袁隆平先生一生刻苦钻研,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创作了伟业,然而在无数掌声之后,袁老自己确说,实际上我只是个农民。为此,我们可以充满敬意与慕意地说袁隆平先生的一生是丰富而纯粹的,丰富是因为他的一生拥有了体味咸与淡的不同机会,纯粹是因为他用心去品尝了在特定的时期生活赐予他的特定滋味。人生不一定必须一味地飞得更高,有时我们会发现光彩和平凡都具有真谛和美,只要你愿意用心去体味。
    品茶香而不忘酒烈,知山高而不畏路远。咸与淡这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味道 ,学会体味生活的味道,虽然含在你齿间,却也来着你心中,学会体味生活错落斑驳的美,最真挚的 美。
  得分:一类文,上等,58分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点评:
本文有三点很出彩:一是作者很好地审题立意,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阐发自己独立的思考:咸与淡是生命中必不 可少的味道,学会体味生活的味道,才能寻找到人生最真挚的美。二是牢牢抓住开篇,从人生长短写起,思考人生质量,引出自己的观点 ,起笔大气 ,自然流畅。三是通过比较两种生活来写,通过分析, 很好地突出了主旨。不足之处是事例不够丰富,略显牵强。
   人生百味,当归于何?人生百味,归于平淡。本文最吸引人之处在于作者对人生独到的思考。通过人物和事例的恰当引用,把人生之咸,人生之淡及人生百味清楚呈现,很好地运用了材料,并支撑了论点。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01:23:10 | 只看该作者


材料作文“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师有言:“语言,要像阳光、花朵、净水。”
语言是传达感情、沟通交流的工具,但是如果运用不当,虽然无心,也会成为伤人的利器。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果我们能在自己的心里产生光明的见解、芬芳的思想、洁净的观念,形成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与他人共享,就能拥有一段丰美的人生。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 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点拨】
此材料开头引用了佛教临济宗第48代传人星云大师的话,清楚地表明我们所提倡使用的语言应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像花朵一般美丽,像净水一般明澈。这是命题者的命题导向。第二段谈及语言在交流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引用俗语,从反面说明不恰当的语言在交往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段进一步说明光明 的见解、芬芳的思想、洁净的观念分别是产生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的途径,既照应了第一段,也是对第二段内容的深化。三段材料都从“语言”出发,涉及语言的作用、语言的负面效应、优美纯净语言的产生途径等内容,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如果注意到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此题的最佳立意则非常明确:语言是传达感情、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学会运用洁净优美的语言,避免因语言使用不当造成负面影响,更要深入思考,掌握洁净语言的方法,即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形成正确的见解、健康积极的思想和洁净的观念。
本题对审题能力和作文的思维深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审题不仔细,分析不透彻,忽略材料之间的逻辑关 系,立意就会偏颇。如将注意力集中于第二段中语言的负面作用,只会使文章流于肤浅;如只注意到第一段中大师的话,大谈这种语言的好处,而不能从更深层次思考这种语言是如何形成的,也无法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
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国际化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本材料正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切合,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引导考生深入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社会。
【构思导引】
由于材料对思考的深度和逻辑性要求较高,因此本题适合写成议论文。
构思角度一:
如果我们能在自己的心里产生光明的见解、芬芳的思想、洁净的观念,形成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与他人共享,就能拥有一段丰美的人生。
立意方向:
1.可采用层递式结构,按照“是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层次来写。首先分析什么样的语言是“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接着论述为什么要拥有这样的语言,最后深入探讨形成这种语言的途径,即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思考,提高个人修养,洁净自己的心灵等方式。
2.重视“形成阳光、花朵、净水般的语言”的途径,即“在自己的心里产生光明的见解、芬芳的思想、洁净的观念”,并强调它所带来的结果是“与他人共享,就能拥有一段丰美的人生”。接 着深入分析怎样才能掌握这种语言,掌握后能带来什么好处。
3.言为心声。语言是内在素质的体现,语言是心声的流露。学会运用阳光、花朵、净水般语言的根本在于自己的内心。因此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构思角 度二:
语言是传达感情、沟通交流的工具,运用不当,即使无心,也会成为伤人的利器。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立意方向:
谈语言作为传播媒介的作用,可先从正面论证,列举一些使用语言交流成功的例子。再从反面出发,列举因语言运用不当,沟通失败伤害他人的事例。正反对比,能增强说服力。最后从如何获得这种语言的角度谈具体方法,照应题目。
【写作误区】
审题时如果不注意材料间的逻辑关系,会断章取义,使理解流于表面。只注意第一段材料,容易将作文写成对美好语言的赞扬。只注意第二段材料,则会只从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方面展开论述,或抓住“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俗语不放。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在分析材料时,必须全面、辩证、深刻,这也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要求。
【佳作展示一】
用语言创造美
阮亦斯
无论是商场中的一声道谢,还是公交车上的一声道歉,无论是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还是对亭台楼阁的品味欣赏,无论是信徒口中虔诚的喃喃细语,还是领袖们慷慨激昂的演说,都是给人力量、给人温暖的话语。那一字字凝成、一句句织就的语言,创造了无限的美好。
古往今来,语言的魅力使无数人为之倾倒。语言是美的,它如阳光、如净水、如花朵,环绕在我们身边,创造出遍地的芬芳。
语言是美的,它可以陶冶情操,化解尴尬。周总理面对外国记者尖酸刻薄的提问时,那从容不迫诙谐幽默的回答展现了语言的美;林肯为了保守 国家机密,那既不使朋友难堪,也不伤害友谊的回答展现了语言的美;美国独立战争时宣传海报上那句“既然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激励了无数人冲向战场,奋勇拼搏,直指灵魂的话语同样展示了语言的美。
语言是美的,它可以传情达意,让人沉浸美的意境中。多少人,因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而陶醉;多少人因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沉思;多少人,因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而勾起浓浓的乡愁。曹植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激励了多少将士;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引发了多少文人志士的共鸣;谭嗣同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激发了多少革命党人的斗志……
语言是美的,语言之美无处不在,让语言变美是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无论何人何事,或多或少都会给人启迪,积累起来,你的语言便会一天天变美。谈话时,你的严谨、你的认真、你的 幽默,都会让你的语言变得更美。让他人分享你的快乐,并用美好的语言表达出来,你会更加快乐。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语言本身就拥有不尽的美,发现这种美,创造这种美,你会发现生活竟如此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9 11: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