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小资料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岳飞的传说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曾率岳家军英勇抗金,后被投降派秦桧等人诬陷,被杀害。



欢 潭



从前,浙江富阳江畔,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前村后村共有三十多户穷苦农民,靠种田打柴为生。这年夏天,烈日炎炎,两个多月没有下雨,烤得田板龟裂,庄稼叶子都干枯啦。只有后村村口小水潭,还有一点水。三十多户农家,从早到晚,轮流提水,作为一天饮用。



这时,金兵进攻杭州。岳爷爷带领岳家军,抗击金兵(这是民间传说,当时金兵并未进到杭州),浩浩荡荡路过这个村庄。火红的日头,晒得岳家军人人口干唇裂,饥肠辘辘。傍晚,岳爷爷传令宿营。十几万岳家军驻下来饮水烧饭,这口小小潭水,一时无法供应。急得先锋牛皋摇头顿足,毫无办法。



忽然,营门口一片闹嚷嚷的声音:“乡亲们送水来啦!”“乡亲们送水来啦!”一桶桶、一罐罐清清泉水,摆满营地上。岳家军拉着乡亲们的手,感动得流下了泪。



这事惊动了岳爷爷。他正在为大军用水担忧,一见乡亲们把自己贮存的用水都送了来,急忙说:“久旱无雨,乡亲们庄稼干枯,用水困难啊!还是请乡亲们担回去吧!”



乡亲们见岳爷爷不肯收水,都嚷嚷开啦:



“岳家军日夜追击金兵,为国为民,不能不吃饭,不饮水啊!”



“岳爷爷,请收下吧!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啊!”



乡亲们边嚷边将水倒进锅里,给岳家军做起饭来啦!



岳爷爷只好说:“我们是抗金的子弟兵,不能惊扰乡亲们,不能动乡亲们一草一木啊!既然乡亲们送水来,这份盛情我们就领啦!”



牛皋在一旁可急啦!他知道全村百姓就靠这点水过活,如果让士兵吃了,乡亲们如何过活呢?他忙向岳爷爷说:“这水,我们可不能收啊!”岳爷爷向他微微一笑,招手叫他过来,低声吩咐一番。牛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啦!



第二天,乡亲们开门一看,岳家军早已离开村庄,直向杭州追击金兵去啦。可是,后村的那个小水潭,却一夜工夫变成了一口四张八仙桌那么大的大潭哩!潭里泉水清清,水味甘例。乡亲们围在潭边惊奇地欢叫起来:



“一定是岳爷爷叫岳家军连夜开的潭!”



“岳家军真是处处为百姓!”



全村乡亲高兴地围着水潭欢歌。清澈的潭水,不仅供全村饮用,还可以担去灌溉农田呢!乡亲们为了纪念岳爷爷,就把这口潭叫“欢潭”,把前村叫“岳驻村”,后村叫“欢潭村”。



陆加 搜集整理



祁东砖圹萝卜



“砖圹萝卜不用油,筷子夹起两头流。”它肉质脆嫩,水汪透亮,生食清甜爽口,熟食细腻柔软,香喷喷,甜津津,确实名不虚传。说起来,它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传说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曾率领十万人马路过祁东砖圹。这一年久旱不雨,号称“水乡泽国”的湖南田土,竞也干裂得象乌龟壳一样。唯独那砖圹三里见方的地方,萝卜却长得十分青翠。岳飞巳三天没进汤水了,肚子里咕咕咕地直叫。他想:如今胡虏横行,灾荒连年,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而皇上苟安江南,这十万人马北上驱胡,朝廷竞然粮草不济,却如何是好?他东寻西觅,半天连一滴水珠儿也没发现,他捡起团土块用力一提,顿时化成了飞扬的尘末。他真不明白这萝卜为什么长得这样旺盛?连忙在大路口竖起了一块木牌,用手指蘸着硃红在上面写了几个大字;“蔬菜如宝,将士当心;若有损害,一律严惩。”写毕,他才放心地离开了菜地。



岳飞才刚坐定,一个士兵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元帅呀!不知是哪个该死的竞把您竖的字牌窃走了,又另立了一块牌。”“啊?”岳飞吃了一惊,忙问;“那牌上写了些什么?”那士兵说:“听人家说,那上面写的是什么‘砖圹萝卜,吃了饱肚;愿吃就吃,何必拦阻?’”岳飞听了,怒发冲冠;“胡说!是谁违抗军令,毁我军纪,堕我士气,这、这、这……”他急忙来到了大路边,一看,果然不假。他正要挥剑向木牌砍去,却又很快地把扬起了的宝剑收了回来。原来,他发现在字牌的左下方还有一个落款:“砖圹百姓敬启”。



岳飞正在犹疑,迎面走来一个挑着柴禾的中年汉子,哼着山歌:“荒年萝卜不用愁,扯个萝卜哪算偷?砖圹萝卜吃不尽,萝卜年年烂地头。”岳飞听得,自言自语地说:“这般灾荒之年,百姓连野菜都找不着,哪里还有梦卜年年烂地头的?……”那中年汉子倒也耳利,他见这人浓眉大眼,气度非凡,放下柴禾,急急上前拱手施礼:“大人!这萝卜要不是每年外地人来帮忙吃点,我们就只好让它一年年长着。你看,那地里有的不是长得齐人高了么?”“可你们吃的是……”那中年汉子没等岳飞把话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这个请大人不必担心!我们这里能吃的东西多啦!”岳飞沉吟了半晌,然后,把臂一挥。“嗯,既然如此,请你回村商量商量,这萝卜我们就按价买了罢!”



老百姓闻听岳飞要买萝卜,都争先恐后地抬着一篓篓又白又嫩的萝卜来到了兵营。不一会儿,萝卜竟堆得象小山一样高了。末了,老百姓还打锣鼓鼓,特地给岳飞拾来了一个“萝卜王”。岳飞随手掂了掂,咦喂!这足有百来斤呢!于是大家围着一堆一堆的萝卜,横啃竖咬,个个吃得饱饱的。



军营里,唯独主帅岳飞没有吃。一个偌大的“萝卜王”摆在那儿。他搔了搔两鬓的华发,心想:老百姓把萝卜全部献给了我们,难道他们真的是不吃萝卜么?于是派了一个士兵前去察看。工夫不大,这个士兵回来禀报:“元帅呀!我见家家锅里出白气,户户灶里冒炊烟,看来他们吃的并不差啦”!岳飞又问:“那他们究竟吃的是什么”?那士兵张口结舌。岳飞再令两个士兵前去察探。过了好一会儿他们回来了,这回看见的却是另外一种情形:“元帅容禀,我们打开老百姓的锅盖一看,啊哟──原来老百姓尽用萝卜叶子熬汤喝呢!”这时,岳飞完全明白了百姓们的一番苦心好意。他们让出了这救命的萝卜,正是显示了他们盼望驱除胡虏、一统神州的迫切心愿啊!



岳飞激动得热血沸腾,他疾风似地爬上一座山坡,极目远眺,情不自禁地呼喊起来:“不负众望!还我河山!……”岳飞一定要把这“萝卜王”切成百份,和老百姓一同分着吃。全军将士和老百姓无不深受感动。



直到现在,这里每年照例要拔出一个“萝卜王”来,十户百家的一同分着吃,以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砖圹萝卜的美名,也就代代相传,远近闻名了。



讲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虎门销烟



人民教育出版社 马执斌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这最后的辉煌退去,清朝封建统治便如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与此同时,世界上资本主义却处于上升阶段。在西方列强中,以英国工业发展水平最高。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企图用商品敲开中国的大门。



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吃的和穿的都自己生产,主要不依靠市场供应。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呢绒、棉布等很难在中国推销。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瓷器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总是出超,许多银洋流入中国。



后来,英国商人发现鸦片可以牟取暴利。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至道光初年,中国对外贸易变成入超,白银开始大量外流。

鸦片,俗称“大烟”,不是正当商品,是毒品。英国政府禁止鸦片在国内销售,却鼓励商贩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走私不仅赚走了中国大量白银,还助长了官吏的腐败,削弱了清军的战斗力,严重地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灾难。



那时候,清朝最有见识的大臣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请求严禁鸦片。他沉痛地指出:“如果不赶快禁止鸦片。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可以充作军饷的白银了。”兵和银,是清朝维护统治的命根子。这使道光皇帝感到问题严重,就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1839年3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他召见十三洋行商人,连续发布渝帖,严厉斥责洋商历年的不法行为,从天理、国法、人情、事势四个方面论证了应速缴鸦片的理由,敦促鸦片贩子缴烟。他同时申明:“此后照常贸易,既不失为良夷,且正经买卖尽可获利致富,岂不体面。”随后,林则徐向朝廷请示获准,宣布:“凡夷人名下缴出鸦片一箱者,酌赏茶叶五斤。”



但是,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指使英国商贩拒绝交出鸦片,并企图掩护鸦片走私头目逃走。林则徐斥责义律的不法行为,下令暂停中英贸易,派兵封锁英国人居住的商馆。义律被迫答应呈缴鸦片。英美商贩陆续交出鸦片一百十一多万公斤。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外国人和鸦片贩子,他们原以为中国人不会焚毁一两鸦片烟,大部分鸦片烟一定会被偷走。可是,他们到虎门海滩之后,只见海滩高处,挖了长宽各十五丈的两个池子,前设涵洞,后通水沟,池周围树立栅栏。林则徐亲临现场,督率官吏工役,先由道沟车水入池,撒盐成卤,将箱内鸦片烟,逐个切成四瓣,投入卤水,浸泡半日;再将整块烧透的石灰抛入池中,顿时池水沸腾,不炊自燃。池边多名役工,各执铁锨,踏上板桥,用力翻戳,促使鸦片烟全部销毁。等到退潮时候,开启涵洞闸门,鸦片残渣全部由浪潮送进大海。最后,工役们又用清水洗涤池底,不留一点残余。那些观看销烟的外国人,不得不对林钦差的认真和彻底,表示敬佩。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浑仪和简仪








浑仪和简仪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两项伟大创造。

  


在十七世纪世界上出现望远镜之前,浑仪和简仪是天文学家测定天体方位必需的仪器。为了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制订季节,我国大约在战国时代就制造出了浑仪。最早的浑仪结构比较简单,是由两个圆环组成的。一个是固定的赤道环,一个是能绕着极轴旋转的四游环,四游环上附有观测用的窥管。以后,浑仪的结构和性能不断得到改进。

  


东汉科学家张衡和唐朝天文学家李淳风,先后对浑仪进行了两次大的改进。改进后的浑仪由三重圆环构成,最外一重圆环叫六合仪,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表示东西、南北、上下六个方向;中间一重叫三辰仪,由黄道环、白道环和赤道环三个相交的圆环组成,分别表示日、月、星辰的位置;最里一重叫四游仪,包括四游环和窥管。三辰仪可以绕着极轴在六合仪里旋转,而观测用的四游仪又可以在三辰仪里旋转。东汉时的浑仪已经比较完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之一。但是浑仪有个缺陷,就是它的环圈重复,相互交错,遮掩了大片天区,缩小了观测范围,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宋代科学家沈括等人改革、简化浑仪的基础上,于1276年创造了测量天体方位的新型天文仪器——简仪。简仪跟浑仪的主要区别,是取消了自道环和黄道环,并且把地平坐标(由地平圈和地平经圈组成)和赤道坐标(由赤道圈和赤经圈组成)分开安装,成为两个独立的装置——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因为每个装置都很简单,故称“简仪”。简仪去掉了妨碍视线的众多圈环, 扩大了天体观测范围,除了北天极附近以外,全部天空一望无余。简仪的设计制造比较精密,刻度的最小分格达1/36度,观测效果比浑仪准确多了。简仪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西方直到三百年以后才出现能与它相比的天文仪器。非常可惜的是,郭守敬创制的简仪,1715年(清康熙在十四年),竟被在钦天监任职的法国传教士纪理安当作废铜熔化了。

  


浑仪和简仪高超的设计水平及制造水平,使我国古代的测天仪器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简仪对后世的影响甚大,从现代的大型望远镜、各类测量仪和航空导航用的天文罗盘等许多仪器上,都可以看到简仪的影子或原型。现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还保存着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复制的一架浑仪和一架简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华夏之祖

──黄帝的传说

臧 嵘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



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挺拔、苍劲。



传说这座黄帝陵汉朝时就已存在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说:“黄帝葬于桥山”。西汉著名的皇帝汉武帝曾经来到这里祭祀。关于这事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汉武帝北巡朔方(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南归,带着十余万大军,路过桥山。当他看到黄帝陵时,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对臣下说:“我听说黄帝并没有死,现在又出现了他的坟,这是什么缘故呢?”臣下回答说:“黄帝成仙上天去了。这个陵墓是黄帝的臣下为纪念他,葬了他的衣冠”。后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的康熙皇帝,也都亲自写过祭文,祭祀黄陵。这都说明:我国历朝历代,祭祀祖先黄帝,由来已久。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清明节,陕甘宁边区政府也有一次盛大的祭黄陵活动。这年4月6日,当时陕北出版的《新中华报》对这次活动有一段十分醒目的报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特派林伯渠为代表,参加了这次民族扫墓盛典,以表示愿做抗日救亡前驱的决心。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还共同写了《祭黄帝文》,文中盛赞黄帝的功劳:“赫赫始祖,吾华肇(开始的意思)造;胄衍(后代延续)社绵(国家长存),岳峨(山高)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远近);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祭文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振兴祖国的精神象征。鲁迅也把黄帝作为伟大的民族象征。他在一首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近年来,每逢清明节,我国人民纷纷来到黄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民族之祖。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到大陆,差不多也都要到这里来寻根,表示后代对祖先的敬意。人们都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悠悠五千年过去了,黄帝的形象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为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



黄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对我们民族有过什么功绩呢?可惜,黄帝离我们太遥远了,关于他的事迹,很难征之信史,只有借助于古代的神话传说,来勾画他伟大的形象。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这在古书里是有解释的。《淮南子》一书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



用科学的观点来解释,大概黄帝是属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还是部落、氏族聚居的状况,阶级和国家还没有产生。黄帝的部落聚居的地方,历史记载各有不同。有的说,黄帝曾居住在河北涿鹿县的山弯弯里,史书上叫做“涿鹿之野”。也有的说,他的部落居住在今河南新郑一带,名曰“轩辕之丘”。这说明当时大约还没有完全定居,部落经常迁徙,黄帝部落大体活动在今天陕西、河南、河北沿黄河一线。



在传说中,黄帝是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物。他既会推算天文,制定出中国最早的历法,又会制造车、船和指南车。他还精通医术,和神医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诊治方法。他和岐伯关于医学的对话,被后人编成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黄帝的妻子嫘祖也很能干,她教人民养蚕,总结出一套喂蚕、缫丝、织帛的经验。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作冕,还能制鞋,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彻底改变了上古时代穿树叶兽皮的原始习惯。古代的人受饮水限制,居者靠河流,牧者逐水草,很不方便。黄帝发明了井,人们才有可能到远离河流的地方去开发。当时的人还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又是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宝,上栋下宇,以避风雨”。黄帝手下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文字学家仓颉,造出了象形文字,音乐家伶伦分出十二音阶,配成乐曲;精通数学的隶首,制定了各种度量衡等等。当然,这些发明,掺杂着许多神话传说的成份,实际上任何一项发明,都绝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只不过反映了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黄帝,因为是古代学者一致承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就把一切文明制度都推源于他。”



黄帝还是古代主持正义力量的代表。古书上说,他办事公道,受到了周围许多邻近部落的拥戴。当时有一个南方部落的首领蚩尤,勇猛善战,常常凭借自己的强大力量,进攻别的部落,烧杀抢掠,使得人们不能安定生活。蚩尤把矛头指向了曾与黄帝结成联盟的炎帝部落,把炎帝部落赶到了黄帝控制的河北省涿鹿地区。蚩尤乘胜追击,又跟踪到了涿鹿。在这里,终于和黄帝部落展开了一场恶战。涿鹿之战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次相当激烈的战争。传说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部众迷失了方向。黄帝布下出奇制胜的阵式,又利用了风后所制造的指南车,辨别了风向,才把蚩尤打败。黄帝乘胜追到山东,捉住蚩尤杀掉,把蚩尤的头带回涿鹿,埋在那里。所以至今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的涿鹿县,还有一座蚩尤坟。



黄帝战胜蚩尤后,威信更高了,被中原各部落尊为共同的领袖。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合并,统称为华夏族。华夏族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叫做“炎黄子孙”。古书记载说,黄帝以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尧、舜、禹,和后来的夏、商、周三代,都是炎黄的后代。不仅中原的汉民族这样说,北方的匈奴、西边的羌族(羌族,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居住青海一带)、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也都自称是炎黄的子孙。



关于黄帝之死,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据说,他并没有死,最后的归宿是乘龙升天了。因此,现在陕西黄陵前的围墙正面,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叫做“桥山龙驭”,就是指的这个故事。这更说明黄帝受到人们无比的崇敬,人们不希望他死,希望他永生。这个神话,表达了他的部族和后代们的美好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春秋二王剑

──吴越争霸

张显传




在湖北省的襄阳、江陵曾先后出土过两把古代的宝剑。襄阳出土的一把,因长年埋藏在阴暗潮湿的古墓里,已严重锈蚀;但美丽的图案花纹还依稀可辨。剑身的十个阴文篆字也清晰可认,这就是吴王夫差剑。另一把江陵出土的是越主勾践剑,这把剑至今仍锋利异常,光泽夺目。剑是古代帝王的珍品,湖北是古代楚国的旧地,由此,人们自然会问:吴王、越王的宝剑怎么会流落到楚国呢?这里包含着许多历史故事。



春秋末年,正当各大国争霸之际,吴、越两国兴起于现在的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它们与楚国相邻。开始,吴国较强,越国较弱,两国素来不和。后来,晋国曾联吴制楚,而楚国则联越制吴,吴越两国更成了世仇。



公元前494年初春的一天,越国处在吴国军队的团团包围之中。越王勾践腰佩宝剑守卫在会稽山的顶峰(今浙江绍兴东南)。在这艰险的时刻,面对严阵以待的越国将士,他想起了许多往事: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刚逝世,吴王阖(he河)闾乘机发兵攻打越国,两国军队对阵在檇(zuí)李(今浙江嘉兴西南)的地方。战争开始时,吴国军队守备坚固,阵容严整,越国的两批敢死队都被击败,当了俘虏。当时勾践比较清醒,当机立断,决定以智取胜,就派出了由死因组成的第三批敢死队。这批敢死队员排成三行,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架着一把锋利的宝剑,一声令下,他们一阵叫喊来到阵前,然后集体自刎倒在阵地上。正当吴军不知所措时,越军发动突然袭击,打败了吴军,吴王阖闾中箭受了重伤而死。



可是,眼前这场战争却使勾践很焦心。几天以前他探知阖闾的儿子夫差日夜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为父报仇。勾践立即召见大臣商议,对大臣说:“我听说是吴国要兴兵伐越。以我之计,我们不如先下手为强,一举击溃吴军”。文种大夫和范蠡(lí)大夫反对这样做。范蠡说:“战争是生命攸关的事情,现在时机不成熟,打起来会失利的。吴军这次来攻,报仇心切,早有准备,不如暂避锋芒,以后再战。”可是,勾践没有听从他们的劝谏,固执己见,仓促交战。结果越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对阵时,被吴军打得大败,最后勾践只带着残兵败将五千人退至会稽山。他回忆着这些事,感到追悔莫及。



这时,范蠡来到勾践身旁。勾践对范蠡说:“现在我很后悔,当时如果听从你的意见,也不至于弄到这个地步。为了越国的利益,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范蠡说:“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请文种大夫到吴国去议和,先以厚礼相赠,实在不行,就以身抵押。”勾践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只好派文种大夫出使吴国求和。



文种大夫到了吴营,恭恭敬敬地拜见了吴王夫差,他对吴王说:“现在越国已是兵败国破,勾践派我前来求和,他愿献上珍宝,并向大王称臣为奴。”文种的话当即遭到吴国大臣伍子胥的反对。伍子胥对吴王说:“不能答应!我们必须彻底灭掉越国才行!”



文种向勾践报告了出使的情况。勾践十分恼怒,准备杀妻焚室,同吴军拼一死战。文种婉言相劝并献计说:“我在吴国听说,吴国的大臣伯嚭(pǐ痞)是个贪财好色的人。假如我们给他一些好处,他就能在吴王面前为我们说好话。”于是勾践再次派文种去吴国,并把美女与珍宝献给了伯嚭。伯嚭得了好处,就带文种去见吴王,并替勾践讲情。最后,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准许越国求和,并下令撤军。



勾践按照双方的协议,偕同夫人在范蠡等几个近臣的陪同下,来到吴国作人质。他们天天侍奉吴王,处处安分守己,时时小心谨慎,为吴王打扫马厩,执鞭牵马,表现自己对吴王的一片耿耿忠心。整整三年时间,他们终于赢得了吴王的信任,被释放回国。



当勾践重返故土的时候,他的激动心情难以名状。三年来,他的雄心未泯,日夜想念的就是这块国土。这三年对勾践来说太重要了。三年的别离愁苦,使他变得刚毅沉静;三年的考验磨练,使他意志坚强;三年的臣仆生活,使他领略了冷暖痛苦;三年的奴隶处境,使他懂得了屈辱怨怒;三年的劳役待遇,也使他知道了体恤民情。



勾践回国后,首先宣布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并召集群臣商议重建越国的方针。有的大夫主张加强内政,有的建议巩固国防,也有的要求改善人民生活。勾践都认真听取,仔细考虑。最后决定,由文种大夫主管内政,在越国大力发展生产力,鼓励生育,减轻刑罚,安抚百姓,逐步使越国达到人丁兴旺,国力充裕。他把军务委任给范蠡大夫,训练军队,加强战备。为了不忘亡国之苦,勾践还为自己安排了一个艰苦的环境,经常粗衣淡饭,又在屋子里挂上一只苦涩的猪胆,每次吃饭时先尝苦胆,进出坐卧时也常看看苦胆,以便激励自己要发愤图强。他同夫人一起亲自参加生产,夫人天天勤奋织帛,勾践经常从事耕作。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艰苦奋斗,越国逐渐由弱转强,百姓家有三年余粮,国家兵精粮足,物资充裕,实力大增。全国上下一致,盼望着早日从吴国的统治下摆脱出来。



这时,吴国却在走下坡路。夫差狂妄自大,连年用兵,总想凌驾于各个霸主之上。而且他又迷恋酒色,贪图享乐。夫差看到越国每年照旧进贡粮食、布帛,尤其是勾践把从苎萝山下找来的一个名叫夷光(西施)的美女送给了他,使他感到勾践对他仍是忠心不渝。因而当伍子胥向他提出忠告时,反而引起了他的憎恶。最后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宝剑,逼得伍子胥只好自杀。



公元前478年,越国发动了对吴国的战争,对阵于笠泽(今太湖东南),越军获胜。公元前475年,越军围困吴国都城姑苏(今江苏苏州),整整三年使吴国军民无衣无食,纷纷逃离。吴王夫差见自己已是山穷水尽了,忽然想起了前几天伯嚭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当年越王乞和存越,甚至不惜自身为奴,大圣何不仿效呢?’于是就派人向越求和。勾践问各位大夫的意见。范蠡说:“我请大王不要忘记越国的经历。二十年来,我们日夜想念的是什么?世代争夺的是什么?艰苦奋斗图报的又是什么?我听说,老天爷给的东西,你不取就会造成灾难的,请大王好好考虑!”勾践接着说:“对,当年,老天爷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取;如今,老天爷把吴国赐给了我们,我们岂能违抗天意而不取呢?请你转告吴王,我可以让他在甬东(今浙江舟山),当个百家人的君主”。



使臣向夫差回述了出使越国的经过。夫差绝望了,后悔了,随即拔剑而起,仰天长叹:“我实在没有脸面去见伍子胥啊!”说罢,伏剑自杀而死。称霸一时的吴国,最终被越所灭。此后,越国曾强盛一时,越、楚之间也有过激烈的争夺。到战国时期,越国逐渐衰弱了。在公元前306年,越国为楚国所灭。



俱往矣。吴、越两国历史上的名王,早已身名俱灭;他们用过的剑,在埋沉地下两千多年后又重见天日。根据春秋战国时期这段历史的推想,有人认为吴越二王剑可能是楚国的战利品;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越、楚两国之间的餽(kuì)赠品。这个历史之谜留待将来考古学的新成就再去解答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杏坛讲学

──教育家孔子

吕 涛




山东的曲阜,是闻名中外的文化古城,它是我国历史上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岁。他的遗体葬在鲁国都城北边泗水旁,就是后来被称为“孔林”的地方。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鲁国国君下令把孔子故居建为“岁时奉祀”的庙宇。以后历代统治者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同时扩展“孔庙”,到明清时达到现在的规模,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殿堂宏伟,古柏苍郁。



在孔庙主体院落大成门内,有一棵挺拔高耸的桧树。相传这是孔子亲手栽下的。据说孔子亲手植三棵桧树,死了两棵,只活了现在的这一棵。桧树北面的一座建筑,就是黄瓦朱柱、彩绘精致、小巧玲珑的杏坛。坛前有四棵杏树,相传这是孔子当年坐在坛上弦歌讲学、弟子读书的地方。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祖先是春秋时宋国的贵族,曾祖因避宋国宫廷政变逃居各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孔子的父亲曾做过陬邑宰,属于贵族的下层“士”。



孔子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相传她结婚时才十七岁,而孔子的父亲已经七十岁了。他们希望得到一个儿子,曾到曲阜东南的尼丘山上去祷告过。后来生了孔子,就取名叫丘。有的记载则说是因为孔子生下来时,头顶上的骨头与众不同,四面高,中间低,所以取名叫丘。



孔子三岁时父亲就死了,十七岁时母亲也死了,所以孔子幼年时家里很贫困。后来他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牛羊的小吏,他把账目算得清清楚楚,把牛羊养得很肥壮。



孔子青少年时期读书很用功。他曾说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天才,而是好古敏求的人。”他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有一年,鲁国太庙举行祭祀始祖周公的大典,请孔子担任助祭。他进入太庙以后,对于每一件事物,每一个细节,都不厌其详地虚心向人请教。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后来他精通“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计算)。



孔子大约在三十岁时,开始收徒讲学。在我国教育史上,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活动四十多年,而且影响最深远的,当首推孔子。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得意门生七十二人。孔子虽然处于动荡不安的春秋末期,但他对事物的态度,是积极有为的。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教育是“有类”的,就是说,授受教育的权利,把持在少数贵族的手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口号。“有教无类”的提出,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框框,提高了私人讲学的地位,受教育的范围放宽了。这一风气的转变,是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一大贡献。孔子的学生只要献给“束脩”(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就可以随孔子读书。当时孔子的学生中,从地区说,有鲁国的颜渊、冉求,卫国的子夏、子贡,宋国的司马耕,吴国的子游,楚国的公孙龙,秦国戎族的秦祖。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贫贱出身的冉壅,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



孔子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他着重培养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的人才。他满意地对人说过:“在德行方面的高材生,有颜渊、闵子赛、冉伯牛和仲弓。在言语方面的高材生,有宰我、子贡。在政事方面的高材生,有冉有、子路。在文学方面的高材生,有子游、子夏。”孔子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就拿言语科的高材生宰我来说吧,刚开始,宰我是孔门下的一个比较不用功的学生。有一天,宰我白天睡觉,被孔子知道了,他当面责备宰我:“烂了的木头,是不能雕东西的;粪土的墙壁,是不能刷上白粉的。”经过老师的严厉批评,宰我改正了缺点,勤奋读书。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很注意诱导启发,针对学生的弱点,对症下药地进行教育。他对个性刚强、急躁的子路,加以抑制;而对缺乏勇气的冉有,则加以鼓励。有一次,子路向孔子请教说:“我们听到了一件应该去做的事,是不是马上去做?”孔子略加考虑回答说:“有父兄在,应该先问问父亲和兄长,怎能一听到消息就去做呢?”冉有也提出同样的问题,请教老师。孔子却同意他马上去做。学生公西华觉得奇怪,便去问孔子为什么同样的问题,而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孔子听了笑了笑对公西华说:“冉有胆子小,性格很迟缓,所以叫他马上去做。子路的性格很急躁,所以叫他慢一些去做。”公西华听了才恍然大悟。



在平时的闲谈中,孔子也不放弃对学生的启发教育。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学生,陪伴孔子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孔子说:“如果有人请你们去做事,你们打算怎么样呢?”子路自信能治理好一个大国。冉有说他可以管好一个小国。公西华说自己只能在政府中担任一个小职务。曾皙最后慢吞吞地说:“我只求过个快乐的日子。春天暖和起来,跟同伴们到河里去洗洗澡,在风地里乘乘凉,然后大家唱着歌回来。”孔子从仁政学说出发,他希望能过着太平的生活,所以十分赞赏曾皙的想法。还有一次,孔子要学生们谈志愿。子路爽朗地说:“我愿意和朋友有福同享,自己的车马、衣裳都可以让给朋友用,用坏了也不要紧。”颜渊平心静气地说:“我希望自己不骄傲自夸,不炫耀自己的成绩。”这时孔子只听学生们讲,自己却不表态。急性子的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的志愿是什么呢?”孔子不加思索地回答说:“我希望老年长辈能生活得安适,平辈朋友能互相信任,少年晚辈都能得到关怀爱护。”可见,孔子善于在不知不觉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向学生灌输他的仁政学说。后来,孔子就以救世济人的抱负,率领学生去周游列国,劝告各国诸侯施行仁政。



孔子十分强调学以致用、学思结合。他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光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学习,就会犹疑不决。他还要求学生,对于学习过的东西,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孔子一生,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



孔子从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奔波于鲁、卫、宋、陈、蔡、楚等国游说诸侯,他一方面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一方面坚持他的教学活动。但是诸侯为了争雄称霸,讲求富国强兵,着眼于目前的利益,哪能采纳孔子仁政的主张呢!所以孔子未能被诸侯所重用,他的政治才能也未能得到施展。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了,那年他六十八岁,返回了鲁国,结束了十四年的游说生活。



孔子回到鲁国后,集中时间指导学生研究学问,并大规模的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他编订了《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和《春秋》等六经。这些书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学和哲学的重要材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孔子在七十三岁那年病死。他的死使弟子们十分悲痛。他们在他的坟前搭棚连住了三年,表示哀悼。子贡甚至一共住了六年。临别时,他们都哭了。弟子们认为,孔子就象江水洗过、太阳晒过那样洁白光明。



孔子死后,学生们追忆孔子的日常教训和生活情况,整理成一部语录体的书,叫作《论语》。后来,《论语》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我国后代教育和文化起了很大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粽子·龙舟·诗人节

──后人对屈原的怀念

臧嵘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吃粽子,南方则流行着龙舟竞渡的游戏,文学家们还提倡把端午这个节日改为“诗人节”。



这一切都与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有关,上述自古就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风俗,都是后人怀念屈原的表示。



在长江三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这里就是屈原的故乡。他是战国时候的楚国人,生年大约在公元前340年左右。屈原在故乡秭归度过了童年和少年。为什么叫“秭归”呢?传说屈原有一位十分贤慧的姐姐,名叫女?媭,她既善良又勤劳,十分关心弟弟的成长。屈原长大以后,她也出嫁了。当屈原后来被奸臣所谗害,放逐回故乡时,女嬃也回到了家乡,劝导弟弟要放宽胸怀。“秭归”是“姊归”的谐音,是为了纪念这位贤慧的古代妇女而起的名。至今在秭归的沿江古道上,还有关于女媭的许多遗迹,例如传说女媭为屈原刺绣的“绣花墩”,当年她为屈原浣洗衣服使用过的“擣衣石”等等。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有一个民间传说叙述,屈原小时候在乡里的学校读书,常常是第一个离开书房,但是天黑还没回到家里。家里的人急坏了,姐姐出去找他,邻里们也到溪涧和后山里帮着寻找,都没有找到。晚上,屈原自个回到家里,也没有向家里吐露他究竟到哪里去了。第二天,姐姐女媭偷偷地跟在他后面,才发现他放学后跑到一个天然石洞里读当时楚国的民歌。他聚精会神地看,低声地吟咏,慢慢地被这些民间文学迷住了。当姐姐去找他时,竟然完全没有发觉。以后屈原逐渐长大了,便常常去找樵夫、猎户、渔翁、蚕女、巫师和庙祝们采集民间歌谣,然后在这小溪畔的石洞里记录、整理、吟诵。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种顽强学习、虚心向民间求教的精神,把这座石洞称为“读书洞”,而今这石洞已成为屈原故里的一处著名古迹。



长大以后的屈原,成为通晓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知识的人才。他看到楚国日趋衰落,主张对政治进行一番整顿革新。由于才能出众,他曾一度被楚国的怀王任命为左徒(仅次于宰相的官职)。他对怀王提出过许多改革意见,还为楚国制定了一套变法方案,名曰《宪令》。但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在邪恶势力面前屈服。他所提出的革新主张,也触犯了那些守旧贵族的利益。所以他遭到了楚国旧贵族的忌恨。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和宠臣上官靳尚是陷害屈原的罪魁祸首。他们对楚怀王说了许多屈原的坏话,造谣说屈原太自高自大了,根本不把楚王放在眼里。楚怀王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听了谗言不禁怒火万丈,立刻撤了屈原“左徒”的职务,把他降为只管王室祭祀事物的“三闾大夫”(三闾指楚国景、昭、屈三家贵族),改革也被勒令停止了。



此后屈原不断遭到贬斥,最后竟被放逐到汉水北岸,永远不许回到楚国首都郢。这时,楚国也越来越弱,后来完全成为被强邻秦国摆布的附庸。楚怀王上当受骗被秦国捉去当了俘虏。公元前278年,楚都鄂也被秦国占领。这两件事给了屈原重大的打击,在汉水北岸流浪期间,他的头发完全白了,身躯也越来越瘦弱。他把满腔悲愤写成诗歌表达出来,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天问》和《离骚》。《天问》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二个问题,向天控诉不平。《离骚》的“离”,是受离间的意思;“骚”,是忧愤和不平。全诗三百七十三句,叙述了屈原的家世、才能和治理楚国的理想,怒斥了楚王的昏庸和贵族们祸国殃民的罪行。屈原流放期间,她的姐姐女媭经常陪伴着他,劝慰他,但国家的灾难太深重了,屈原丝毫不能减轻心中沉重的负担。他在诗中表示决不和腐朽势力妥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还表示一定至死保留自己的节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为了表示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永远是清白的,他一天三次到故乡的一条溪边去洗濯他的帽缨,这个溪以后便被叫做“濯缨泉”。人们还在当年屈原站立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桥,桥名“濯缨桥”。



郢都被秦军占领后,屈原悲愤欲绝,决心以死来表达他的爱国爱民之情。终于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这天,他怀沙抱石,投进了波涛滚滚的汨罗江。这一年他六十二岁。



屈原是为国为民而死的,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怀自己的诗人。汨罗江边的人民,听说屈原投江自杀了,划着大大小小的船只,争先恐后地赶来搭救。他们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大家只好划着船只,又归回家乡。从此,形成了每年一度的竞渡风俗:“鼓棹争归,竟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后来,一般的船只又装饰成龙舟,便又叫做“龙舟竞渡”。这种水上游戏在后来的江南地区十分盛行,场面非常热闹。唐朝诗人张建封有一首《竞渡歌》,形容当年的场面说:“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水面来。棹(zhào)影斡(w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每当端午佳节,南方大部分地区人民也还兴致勃勃地参加“龙舟竞渡”。



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人民对屈原的追怀。据说在东汉时候就已开始了。南北朝时写的《续齐谐记》里说,这本是楚人对屈原的一种纪念方式,原来用竹筒盛米投水祭祀屈原。后来,据说东汉有个人叫欧回的,做了一个梦,梦见屈原对他说,每年投放给他的筒米都被蛟龙偷吃,假如能用粽叶包上米,再以五色丝线捆上,投入水中;蛟龙就吃不着了,因为它们最怕五色丝线。此后便开始用这种方法祭祀屈原,而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也就由此相传下来。



人民对屈原的追怀,还表现在为他修筑坟墓和祠堂上。据说屈原死后,汨罗江一带的人民,为了永久纪念他,在屈原经常吟咏的玉笥山上,修建了他的衣冠家。为了防止秦兵和奸臣们的破坏,屈原家一共造了十二座。每一座坟前都有“三闾大夫墓”的石碑,使那些打算破坏的人混淆莫测。后人在屈原故里还修了屈子祠。有一幢金碧辉煌的大庙,还有十三幅追溯屈原生平事迹的素色泥雕图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这些古迹进行了多次大修,如今成为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最好场所。



屈原爱国爱民的一生,对后人影响很大,尤其是他那些充满炽热情感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更大。我国后代许多杰出诗人都曾从屈原的诗赋中汲取营养。他们对屈原十分景仰,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赞赏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杜甫则称许屈原:“风流儒雅亦吾师”。从十八世纪开始,屈原的诗就已翻译到国外,如今在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苏联等国,皆有屈原诗赋的译本。1953年,屈原被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为各国人民所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4 17: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