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012|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小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军忠魂──邓世昌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宋道口中学 庞俊峰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中国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字正卿。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这一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途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身旁,用嘴衔住他的胳膊不放,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也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表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秦始皇



[美]迈克尔·H·哈特 著 苏世军 周宇 译




公元前259~前210



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公元前238~前210),用武力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改革。随后中国之所以一直保持着文化统一,这些改革是一个主要因素。



秦始皇(又称始皇帝)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前210年。为了弄清他的重要作用,有必要了解一下他所处的时代的历史背景。他生在周朝末年,该朝是在公元前1100年建立的。在他以前的几百年间,周朝的统治者昏庸无能,诸侯割据,各霸一方,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着战争,有些小诸侯国逐步被大诸侯国吞并。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的秦国成为各交战国中势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秦国把中国哲学流派的法家思想作为制定基本国策的指导思想。孔夫子提出英明的统治者主要是靠道德规范来治人,但是按照法家哲学,大多数人不会好到接受这种统治的程度,一对他们只能坚决地推行一套严格的法律来加以治理。法律是由统治者制订的,他们为了推行国策,可以对之随时加以更改。



政(未来的秦始皇)出世时,秦国已经变成各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这或许是由于采用了法家思想。或许是由于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或许是由于秦国统治者别具才能。政在名义上是于前246年即在他13岁时继位,实际上国家是由摄政王统治的,直到前238年他已成年为止。新君主任用一些有才干的将领,同其余各诸侯国进行了英勇的战争。公元前221年灭掉了最后一个诸侯,他本来可以宣布自己是中国之王(国王)。但是为了强调与过去彻底决裂,他选用了一个新头衔,自称始皇帝,意思是“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称帝后马上开始实行许多重大改革。为了避免使周王朝覆灭的分裂重演,他决心要根除整个旧的封建体系。他把所辖的领土重新划为三十六个郡,每个郡的郡首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秦始皇下诏令郡首的官职不再实行世袭制。结果很快就实行了郡首任职几年后在郡与郡之间互相调换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有野心的郡首建立自己的强大的势力范围。



每个郡都有自己的武郡首和一个维系文武郡首两者间平衡的第三者──调停官。武郡首由皇帝任命且可随时免职,调停官由中央任命。在都城与各郡之间修建了一个畅通无阻的庞大公路网,确保中央军队能迅速到达叛乱分子所封锁的郡地。秦始皇还下了一道诏令,让旧王朝中残存下来的成员都迁到他已经修建的都城咸阳,以便亲自监视他们。



但是秦始皇并不仅仅满足于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统一,他还要实行商业统一。他在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体制,统一了货币,对各种农具实行规范化,使车轴长度标准化,以及监督公路和运河的建设。他还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法律体制,统一了书面语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的那道诏令最为著名(也许是臭名昭著的),要焚毁中国的全部书籍。但是有关技术方面的书未遭焚毁,如农业、医学、秦国史录及法家的哲学著作等。而所有其他哲学流派的著作──包括孔子的学说,都均遭毁灭。秦始皇下这道严峻的诏令,是为了消除敌对哲学流派的影响,特别是儒家学派的影响。这也许是整个历史上大规模政治检查的第一个先例。但是他指令都城皇帝图书馆里要收藏禁书的样本。



秦始皇对外也是推行强硬政策。他在中国南方进行了广泛的征服,获得了成功,所吞并的地区最终都划入了中国版图。他的部队在北方和西方也是马到成功。但是他不能永久地征服当地的各个民族。为了防止这些民族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秦始皇把当时中国北疆存在的各个区域的城墙连接起来,筑成一道巨大的城墙,这就是留存至今的中国长城。修建这些宏大建筑工程和连年对外征战,依靠横征暴敛,使得秦始皇不得人心。由于利用叛乱根本无法推翻秦始皇的暴政,人们只好设法暗杀他,但均未成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寿终正寝。



他的二儿子继承帝位,号称二世皇帝。但是他缺乏父亲的才干,各地很快就发生了叛乱,四年之内二世皇帝就被砍了头,宫殿和皇帝图书馆均遭焚毁,秦王朝彻底覆灭了。



 但是秦始皇建立的功绩并未随之而烟消云散,中国人为他的暴政结束而感到欢心喜悦,但却谁也不想回到秦王朝前的时代去。下一个王朝(汉朝)继续实行秦始皇所建立的行政体制。实际上中国帝国的组织形式按照他所制订的路线继续了两千一百年之久。虽然汉朝皇帝立即对秦朝残酷的法律体制进行了更改,整个法家哲学失宠,儒家哲学成为正统的国家哲学,但是秦始皇开创的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局面是不可逆转的。



现在秦始皇对中国和世界的关键作用从整体来看就一目了然了。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怀有恐惧心理,但是在大部分历史上,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欧洲总被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国。这种差别似乎是由政治和社会因素而不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天然的障碍如山脉在中国和欧洲完全一样突出。当然不能把中国统一归功于秦始皇一个人,其他许多人如隋文帝都起了重要作用。秦始皇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似乎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不提才华卓绝、名声赫赫的李斯宰相就不能对秦始皇加以完备的论述。事实上李斯对秦始皇的政策有如此重要的影响,以致很难在二者之间分清他俩所带来的伟大变革的功绩。我不打算做这种尝试,而是把两者共同的功绩都归于秦始皇(李斯虽然能献计献策,但决策人毕竟还是秦始皇)。



后来,大多数儒家都攻击诽谤秦始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他的焚书。他们指责他是暴君,骂他是私生子,说他崇拜迷信,心狠手辣,才能平庸。但是中国共产党则基本上称赞他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西方作家偶尔把秦始皇与拿破仑相提并论,但是若把他与罗马帝国的创始人奥古斯都相提并论似乎更加适宜。两者所建立的帝国在面积和人口上大体相同。但是罗马帝国历经的时期却短得多,从长远观点来看,奥古斯都所统治的领土也未能保持统一,但是秦始皇所统治的领土却保持了统一。因而他是两人中较为有影响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蔡伦



[美]迈克尔·H·哈特 著 苏世军 周宇 译




?~公元121



纸的发明家蔡伦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与他的重大发明相比,他在西方受到忽视的程度的确使人瞠目,有些大部头的百科全书里甚至没有一篇短文提及到他,他的名字在标准的历史教程中也很少提到。由于纸的重要性显而易知,所以有关蔡伦史料的缺乏会使人们认为他这个人物是纯属虚构。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就清楚地说明蔡伦确有其人。他在中国皇宫当过官吏,约在105年他把纸的样品呈献给皇帝。中国有关蔡伦发明的记载出现在汉朝正式的史书中,记述翔实可信,没有一点神秘或传奇的色彩。中国人总是把纸的发明归功于蔡伦,他的名字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有关蔡伦的生平人们知道的并不多。中国的史书中提到他是个太监,还提到皇帝对他的发明不胜喜悦,因而对他加以擢升提拔,使他名利双收。但是由于后来他参与了宫廷政变,因而一跌不振。有的史书中叙述道:蔡伦一被革职就穿上最漂亮的服装,喝下致命的毒药。



公元二世纪纸在中国就有了广泛的作用,不到几百年时间中国人就向亚洲其他一些地区出口纸。在很长的时期里,他们对造纸技术保密。但是751年有些中国造纸工人被阿拉伯人俘虏,不久撒马尔罕和巴格达都有了造纸业。造纸技术逐渐传遍了整个阿拉伯世界。12世纪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到造纸技术。纸的使用逐渐广泛起来,古腾堡发明现代印刷术后,纸在西方取代了羊皮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今天纸的使用非常普遍是不言而喻的。很难想象出没有纸世界会是个什么模样。在蔡伦以前的中国,书籍大多是用竹子做的,这样的书显然极其笨重。有些书是用丝绸做的,代价昂贵,得不到普及。在西方,纸未引进以前的大多数书是用牛皮纸和羊皮纸制成的,这两种纸就是经过特殊加工的羊皮和小牛皮;纸取代了希腊人、罗马人和埃及人喜欢用的纸莎草纸。牛羊皮纸和纸莎草纸都是稀罕之物,而且造价昂贵。



今天,书和其他文字材料造价低廉,产量巨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纸的问世。要是没有印刷机,纸就绝对不会象今天这样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低廉丰富的印刷材料,印刷机也确是无矢之弓。



那么哪个人的名次应该排得高些,蔡伦还是古腾堡呢?虽然我认为两者几乎不相上下,但是我还是把蔡伦排得略高些,其理由如下:(1)纸除了作书写材料外,还有许多其它用途,实际纸的用途之广使人出乎意料。目前制造的纸张有很大的百分比不是作为印刷材料,而是作为其他用途。(2)蔡伦早于古腾堡。若当时没有纸,古腾堡完全有可能发明不出印刷术。(3)假如这两项发明只出现一项的话,我认为使用刻版印刷(早在古腾堡之前)和纸会比使用活字印刷术和羊皮纸生产出来的书籍更多。



把蔡伦和古腾堡列入世界上曾出现过的最有影响的十位人物当中妥当吗?为了充分认识纸和印刷术的重要性,有必要比较一下中西文化的发展情况。在公元二世纪以前,中国文化一直不如西方文化先进,但在公元后的一千年间,中国的成就则超过了西方。根据许多标准来看,七、八世纪中中国的文化在世界上最为先进。但是在15世纪后,西方超过了中国。人们对这些变化从不同角度上做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是其中大多数说法都忽略了我认为是这个最简单不过的解释。



当然中东农业和书写实际上比中国起步早些,但是仅仅这一点还不能说明为什么中国文化一直落后于西方文化。我认为关键的原因是在蔡伦之前中国没有方便的书写材料。西方世界有纸莎草纸,虽然这种材料有其缺陷,但是却比用木头或竹子做的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缺乏适当的书写材料是中国文化进步的一种极大的障碍。中国学者需要用车随行带上在我们看来是可怜的几本书。可想而知,用此依据来掌管政务,是何等的艰难。



但是蔡伦对纸的发明,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由于有了适当的书写材料,中国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几百年内就赶上了西方。



(当然西方的政治分裂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就整个发展来看却是微不足道的。中国在第四世纪虽然不如西方那么统一,但却在文化方面取得了迅速的进步。)在随后的几百年中,西方发展得比较慢,而中国却出现了诸如指南针、火药和刻板印刷术等重大发明。由于纸比羊皮纸便宜又容易大量生产,所以整个形势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西方国家开始使用纸以后,就堪与中国平起平坐,甚至成功地缩小了文化上的差距。但是马可·波罗的著作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十三世纪,中国也远比欧洲繁荣昌盛。



那么中国为什么最后又落在西方后头呢?人们说出各种不同的复杂的文化上的原因。但是也许一种单纯的技术上的原因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在15世纪的欧洲,一个名叫约翰·古腾堡的天才发明了一种可以大规模印刷书的技术,因而欧洲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中国却没有古腾堡,因而中国人仍使用刻字印刷术,其文化相对说来就发展得慢些。



如果有人同意上述分析,那么他就得同意这样的结论:蔡伦和古腾堡是历史上中心人物之二。实际上把蔡伦排得远远高于大多数其他发明家还有另一个原因。大多数发明是其时代的产物,即使实际上不曾有那些发明者,那些发明也会出现。但是就纸而言,显然不存在这种情况。欧洲人在蔡伦以后一千年才开始造纸,而且其中的唯一原因是当时他们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造纸技术。就造纸而论,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甚至在看到中国造的纸以后自己也不知道怎样才能造出纸来。显然发明一种造纸技术是相当难的,它决不会出现在发达程度一般的国家里,而且需要有天赋的个人做出杰出的贡献。蔡伦就是个这样的人,他使用的造纸技术基本上沿用至今(不包括1800年前后实行的机械化)。



上述这些就是我认为应该把古腾堡和蔡伦列入本书前十名当中的理由,而把蔡伦排在古腾堡之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孔子



[美]迈克尔·H·哈特 著 苏世军 周宇 译




公元前551~前479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独创一套信仰体系的鼻祖。他的哲学根基于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范来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观念,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世界上许多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孔子于公元前55年出生在疆土很小的鲁国,即如今中国东北部的山东省。他幼年丧父,与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年青时,这位未来的哲学家做过小官,几年后辞官不做。他在随后的十六年中教书,招徕了大批信仰其哲学的弟子。约在50岁时,他在鲁国担任要职,四年后,朝廷中的反对派逼他下了台,实际上是把他从鲁国流放出来。在随后的十三年中,他四处游说,晚年返回鲁国,五年后(前479年)与世长辞。



孔子常常被誉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是这种说法失为确切。他很少提及上帝,拒绝讨论鬼神,回避使用玄学学派思维的一切方式。他是一个重视人生道德的中国古代哲学家。



在孔子看来,两个最重要的德行是“仁”和“礼”,是贤者行为的标准。“仁”有时被解释为“爱”,但是最为确切的解释是“与人为善”。礼则是举止、礼仪、风俗、礼节、礼貌等规范的总称。



甚至在孔子以前,祭祖就成了中国人的主要宗教活动。孔子坚决强调尊敬祖先,孝敬父母,使这种祭祖活动得以加强。孔子还主张妻子对丈夫、被统治者对统治者、仆人对主人要绝对尊敬和服从,但是这位中国圣人不赞成暴政。他相信国家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而不是人民为国家的利益而存在。他一再强调统治者主要靠仁政而不是武治来进行管理。他的另一个信条①与“你愿意人如何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待人”这条金科玉律之间仅稍有差别而已。



孔子的基本观点极其保守。他相信黄金时代在往昔,规劝统治者和人民都回到美好的旧道德标准上来。但是他的伦理道德的政治理想实际上在当时不为多数统治者所接受并遭到排斥,因此孔夫子是一位比自诩的还更具有创造精神的改革家。



孔子生活在周朝,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大混乱时期,统治者拒不接受他的学说,但是在他死后,他的思想在全国广为流传。



然而随着公元前22年秦王朝的建立,孔子的学说却横遭祸殃。秦王朝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决心根除孔子的影响,与其彻底决裂。他下令打倒孔子学说,焚毁孔子书籍。但是这种镇压并没有得逞,几年后秦王朝覆灭了,研究孔子的学者又获得了说教的自由。在相继的汉朝时期(前206—后220),孔子学说已被确立为正式的中国国家哲学。



从汉朝起,中国皇帝就逐步实行科举考试来选拔政府官吏。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考试成了以检验考生掌握孔子经典著作的程度为主的考试。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跻身官场,名利双收,科举考试,竞争激烈。结果世世代代都有许多人长年攻读孔子经典著作,千百年来中国所有的政府官吏都是由这样的人来担任,他们的人生观浸透了孔子的宗旨。这种制度在中国实行了长达两千年之久,约从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后1900年。



然而孔子学说不仅仅是中国官僚的正式哲学,而且孔子的理想也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孔子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思想长达两千多年之久。



有几个原因可以说明孔子为什么对中国有着巨大的魔力。第一,人们都无容置疑地认为他为人真诚,个性完美。第二,他不偏不倚,讲求实际,他不要人们去做力所不及的事,而要求他们诚实,从不苛求他们白璧无瑕。从这些方面来看,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中国人讲求实际的气质,也许这就是他的思想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孔子不要求中国人改变他们的基本信念,而是用清晰生动的语言一再重申他们基本的传统理想。也许没有哪一种哲学能象孔子的那样与其国民的基本观点相连得这样密切了。



孔子学说只强调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用当今西方标准来衡量这似乎未免有点迂腐和乏味。然而作为政治哲学,实践证明它的成效是显著的。根据这种哲学为保持国内和平和繁荣所起的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最佳的地区。



深深根基于中国文化之中的孔子的理想,对东亚以外的地区并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但是他的理想对朝鲜和日本起着重大的作用,这两个国家都深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前,孔子学说在中国的声势甚为低落。中国共产党坚决与过去彻底决裂,对孔子及其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看来孔子影响历史的阶段已告完结。但是在过去,孔子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地,已经根深蒂固,因此从现在起50年到100年内,如果有某位中国哲学家会把孔子和毛泽东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不足为奇的。



注释:①孔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3:00 | 只看该作者
屈原的传说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忧国忧民,不屈服恶势力。当看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被昏庸的楚怀王所接受,而强大的秦军又终于打败楚国时,他满怀悲愤地于汨罗江投河自尽,终年六十二岁。



照 面 井



在屈原的老家秭归香炉坪的正对面,有座三星岩,三星岩的半山腰,有眼泉水井。井水清亮清亮,象一面菱花镜子。井边有块古碑,刻着“照面井”三个大字。屈原家乡的人民爱护这口井,世世代代传诵着屈原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



相传屈原从小就养成爱好洁净的习惯。每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姐姐跟前,请她给自己梳头、洗脸、整容。姐姐总是一面给弟弟梳洗,一面给弟弟讲那些保持高尚美德的故事。年长月久,小屈原渐渐懂得了,不仅要讲究外形的整洁,还要永远保持心灵的纯正。屈原渐渐长大了,他不再耽误姐姐的时间了,自己每天早起后就来到香炉坪坎下的响鼓溪畔,对着清清的溪水照面、洗脸、梳头、整容。



有一天,小屈原在溪边梳洗完毕,突然想到:要是能有一口井,象姐姐说的那样,既能照出脸上的污垢,又能照出心上的灰尘,该多好啊!想到这里,他就回家去,扛来一把小锄头,爬到三星岩边挖起井来。屈原年纪小,气力也小,挖着挖着,呼哧呼哧地喘气了,挖着挖着,唰唰唰地流汗了。一连挖了两天,才只挖了铜锣大的一块地面,深不到一尺。他的行动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爷爷看到了,山神爷爷就变成一个白眉白须的老樵夫,挑着柴走下岩边,问道:



“小屈原,挖水井吗?”



“是的,老爷爷,我想挖一口又能解渴、又能浇田、又能照面、又能照心的水井。”



“有志气呀,孩子!可挖这井,你没选准位置呵,你听着:



三星岩,三星岩,对准三星引泉来。



折断龙骨泉眼开、照面照心涤尘埃。”



说罢,眨眨眼睛,捋捋胡须,挑着柴担子走了。



小屈原心眼机灵,一下就明白了老爷爷的意思。夜里,他站在香炉坪,对准三星,选好了井位,第二天一早,就在选好的位置上挖起来了。挖着挖着,手打泡了;挖着挖着,臂震酸了。一连挖了两天,才挖出铜锣大的一块地面,深不到一尺。



姐姐原以为弟弟每天爬上三星岩是去采山花玩。这一天她悄悄地跟在屈原后面,爬上三星岩一看,弟弟是在挖井。便连忙上前帮忙。姐弟俩又挖了两天,井面还不过簸箕大,深不到两尺。



这情形,又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爷爷看到了,他又变成老樵夫下山来了。



“小屈原,锄头磨钝了吧?我借给你一把小镐!”



小屈原接过一看,嗨!明晃晃,金闪闪,原来是一把金镐。



老爷爷笑着说道:



“金镐一点石岩开,碰到龙骨我再来;



心诚感得天地动,定有明镜镶山崖!”



说罢,打着哈哈,飘然而去。



屈原姐弟俩高高兴兴地干起来,小屈原在井里挖土,姐姐在井边提土;姐姐在井下创石,小屈原在井上拉绳。那金镐真怪,举起来,四两轻;落下地,千钧重。他俩挖呀挖呀,只挖了七天,那水井就有九尺九寸深,周围就有三丈三尺长。谁知就在这时,屈原猛力一镐掘下去,只听得叮当一声响,火星直冒;再一敲,石头蹦蹦直响,纹丝不动。小屈原急了,姐姐也急了。



这时,一曲山歌忽然从三星岩的云雾中飘下来,姐弟俩顺着声音一望,那位童颜鹤发的老樵夫又下山了。



“哈哈,遇上龙骨石了吧?小屈原!这山里伏着一条千年老龙化成了青石,压住了地脉,把泉眼封死了,让老爷爷给你砸开吧!”



说罢接过镐,轻轻一举,“轰──”,第一镐下去,老龙骨酥筋麻,块块龙骨石都飞出了井口。山神再叫小屈原用锄头轻轻一点,泉眼开了,泉水汨汨地直往上翻花,那水又清又凉,又甜又香,真跟琼浆玉液一般。



小屈原和姐姐正要向老爷爷道谢呢,可山神爷爷唿地一声,便驾着青云,往三星高照的空中飞去了。



乡亲们闻讯赶来,纷纷向屈原姐弟俩祝贺。石匠把龙骨石凿成半月扇面,镶作井沿。小孩子们从向王寨山采来芝兰,小伙子们从北风垭(方言,两山之间的狭窄地方)移来常青柞树,栽在井边,这眼照面井,就这样嵌在屈乡,照着香炉坪的天,照着香炉坪的山。



从第二天起中,小屈原每天清早就来到井边,用清清的泉水冲洗散开的长发,濯洗鲜红的帽缨。长发、帽缨浸在水里,泉水就打起漩涡,跳起来为他洗脸。每次梳洗完毕,他就对着明亮的井水,察看自己心地里有没有私心邪念,行为上有什么不够检点,省察自己对楚国忠不忠,对百姓爱不爱,从此,这照面井就象一面明镜,朝朝暮暮照着他那幼小的心灵,把心儿照得鲜红透亮,跟珍珠水晶一般。



这井水也怪,好人喝它,清爽津甜,不生疔疮;坏人喝它,五内俱焚,腹如刀绞。好人愈照愈美,坏人愈照愈丑,最后现出丑恶的原型。有一回,从郢都(当时楚国的京城,在今湖北省江陵一带。)有一回,来了一帮贪官,游山逛景,逛到香炉坪,听说三星岩有一眼宝井,一个个跑来盗宝。他们趴到井边朝水里一望,井底立刻现出一群牛头马面、白粉骷髅,一个个吓得口白沫,眼珠子直翻,抬回去,都病得掉光了头发、脱了层皮。所以古人留下有“照面井寒奸侫胆”的诗句。



千百年来,屈乡的人民出坡下田,收工路过,都要绕到井边照一照,洗净眼里的灰尘,涤去脸上的脏污。在明月当空之夜,姑娘们常常相约,来到井边对月绣花。有时失手,花针落地,不用费神,借着井里的月光,很快就可以拣起来再绣。所说在这里绣出来的花卉,格外鲜,格外美,蝴蝶飞来也不愿离开。老人们还说;当三星高照的时候,你伏在井台边等巧了,兴许还能从井底看到屈大夫那忧国忧民的容颜哩!



啸海 符号 搜集整理



“我哥回”



秭归县的苍山翠林中,西陵峡的云崖雾岭间,有一种嘴巴殷红、羽毛金绿的鸟儿,一到五月端阳节,就跳上枝头,从黎明到黄昏不停地叫唤:“我哥回!我哥回!……”



人们说:“我哥回”这种鸟雀儿,就是屈原的堂妹幺姑变的。



相传,屈原有一个叔伯妹妹叫屈幺姑。这个姑娘,是喝三峡水长大的贫苦渔家女,风姿俊俏,心灵手巧,性格刚强。村里人都晓得,幺姑飞针会绣花,飞叉能刺鱼,爬岩会砍柴,扒壁能采药。那清脆悦耳的山歌, 唱过一坡又一坡,直唱得林中百鸟来应合。她曾驾着渔船,荡着双桨,迎着西陵峡里的风浪,送屈原四处走访;他曾陪送屈原,翻过一架又一架陡峭的山峰,穿过一片又一片翠绿的柑桔林,听民歌,采楚风(即采录楚国的民歌),帮助屈原在故乡桔林里写下了《桔颂》诗篇。有一回,屈原从郢都回到家乡,擂鼓募兵,抗击入侵的秦国军队。屈幺姑听到这震动山河的擂鼓声,马上带领峡江上的渔民船夫,最先打起抗秦保楚的旗帜,向屈原请战。这阵势,威震归州(即今秭归县)内外,叫秦兵闻风丧胆……。就这样,屈原无论是在青少年时代,还是入朝做官以后,都把屈幺姑看作是自己的亲妹妹,情同手足,骨肉难分。



万万没有想到呵,就在顷襄王二十一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幺姑正在撒网打鱼,忽见云中飘下一条带子。她站在船头,接起一看,心里一怔,这不就是屈原哥的腰带吗!



她立刻跳下船头,打起飞步,爬上九畹溪旁的仙女峰,遥望东南方,眼含泪水,默默念着:“屈原哥哥!你该没有出什么凶险事吧!你千万不能离开我们呵!快回来吧!归州的百姓想念着你,你的幺妹想念着你呀!”



这时,屈幺姑一边默念着,一边抚摸着屈原的腰带,心如针扎,难过极了。她茶不饮,饭不吃,久久地坐在仙女峰顶,遥望东南方,声声呼唤:“我哥──快回哟!我哥──快回哟!”直唤得草木低头,白云滴泪,山风呜咽,猿鸟吞声,连仙女峰千年松也躲在云雾里偷偷地擦泪。



第七天早晨,屈幺姑又爬上仙女峰,拨开云雾,强撑着起哭肿的眼皮,向东南方的峡江望去,只见一条金光四射的大神鱼,驮着屈原的尸首,飞滩逐浪,向归州游来了。屈幺姑看见屈原哥尸首,象晴天一声霹雷在脑门上炸开。她心碎了,肝胆要炸裂了,一边呼天抢地痛哭,一边向山下河边飞跑。跑呀跑呀,石尖划破了双脚,她不觉得疼;棘丛抓破了她的衣衫,她没理会。她喊一声“我哥――快回哟!众乡亲就呼唤一声:“屈死的三闾大夫安息吧!安息吧!”



金色的神鱼听到一片哭声,不忍让屈幺姑和百姓过分悲伤,便闪身一跃,将屈原的尸首驮到了太空,留下了屈原的一堆衣寇放在一座鱼形山脊上。刹时,乡亲们一齐拥来,有的忙着挖土,有的忙着打石条,有的忙着做红色的楠木棺椁,有的忙着打吊棺的铁链。没用多久的时间,便为屈大夫建造了一座高大的农冠塚。



屈幺姑来到衣冠塚前,抚摸着哥哥的衣衫,越哭越伤心。她顿着脚,捶着胸,又悲痛又愤怒地说:“朝廷昏庸,奸臣得势,把个好端端的楚国弄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害得我哥哥和多少忠臣含冤而死,这……这叫人怎么活得下去呵!”



哭声刚停,屈幺始一头撞在衣冠塚上,“轰”地一声,顿时昏死过去。乡亲们正慌忙来抢救,却见屈幺姑的身上忽然红光四射,借着一股青云,腾空而去了。这时,众乡亲仰望西陵峡的上空,只见屈幺姑的身影在彩霞中一闪,竟化作一只嘴巴殷红、羽毛金绿的鸟儿,穿过金色的阳光,飞进了丛林。她还在声声呼唤着:



“我哥回!我哥回!……”



从此,每年端午时节,这种鸟儿就在秭归的崇山峻岭中四处叫唤,一声声,一声声,从黎明到黄昏,叫得声嘶力竭,嘴满鲜血,还不止声。老人们说,那殷红的嘴,是屈幺姑呕出的心血染红的,那全绿的羽毛,是故乡的青山绿水披在她身上;“我哥回”这种鸟儿,是屈幺姑那颗赤诚的心变的。“我哥回”一啼叫,人们都知道屈幺姑又回故乡看望他的哥哥了!



从此,每年端午节,归州屈原沱都举行龙舟竞渡,机智的艄公和勇猛的桡手(划浆的人),都在鼓声中高喊号子:“我哥──回哟!我哥──回哟!”老人们说,“我哥回”是一种吉祥鸟。听到它的啼叫,就会大灾化小,小灾化无;长夜缩短,百病俱消。种田人一听到它啼叫,就知道是栽秧割麦的紧张时节了,都起在黎明前,收工在黄昏后,抓紧农时,不误收种;三峡的船夫渔民一听到它啼叫,大风大浪脚下踩,凶滩恶礁忙躲开,过滩船如飞,打鱼网网多;孩子们一听到它的啼叫,读书就更加专心致志了。



千百年来,屈乡人民十分珍爱“我哥回”,不准任何人动它一根羽毛。打猎的青年见了它,自动掉转枪口;川江的艄公见到它,立即吹哨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王羲之的传说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晋朝人,是我国著名书法家之一,曾任右军将军的官职,因此人们又常称他为“王右军”。他所书写的草隶书最负盛名。



王羲之访神仙



王羲之在家练了三年毛笔字儿,他见自己的书法还是不到家,心里可就嘀咕了:“人人都说俺聪明,俺又下了三年功夫,如今书法不到家,一怪师父不高明,二怪手中的毛笔不神奇。俺何不去名山寻个神仙拜为师父,倘若他能赐给俺一支神笔,俺就会成为天下闻名的大书法家了。……”主意一定,王羲之打点好行李,拜别了爹娘,便动身寻仙拜师去了。



王羲之出了临沂城来到沂河边,见一位渔翁手持鱼叉正在打鱼,便走上前去说明了来意,并问他可知神仙住在哪里。渔翁听了笑笑说:“郎君莫急,待俺叉上那条大鲤鱼来再告诉你。”王羲之举目一看,只见河水滚滚南去,哪有鱼虾的影子呢?他正在心疑,渔翁“嗖”地飞出手中的鱼叉,立时就叉出一条七、八斤重的大鲤鱼来。王羲之惊得直眨眼,急忙施礼说道:“老伯有这等本事,准是仙家的门徒,这鱼叉也定是件神器!还求您快快告诉俺神仙住在哪座名山,让俺也去拜他为师。”渔翁听了笑着唱道──



“从来没拜神和仙,

手中鱼叉也一般。

自幼打鱼沂河边

本事全靠苦中练。”



王羲之听了直摇头。渔翁见他不信,便领他来到一座深水潭边,接着说道:“当年俺为了习得打鱼的本事,每天到这里苦练投叉的准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末了鱼叉竟在这里掘出个大水渊子,如今人们都管它叫‘练叉潭’了……”王羲之听后寻思了半天,谢过渔翁又往前走去了。



王羲之来到沂蒙山里,见一位老猎人身挎硬弓,腰悬利箭正在打猎,便向他说明了来意。老猎人听了笑笑说:“郎君莫急,你看天上飞来三只大雁,待射下雁来俺再告诉你。”王羲之举目一看,只见漫天空里有三个飞动的小黑点儿,能看清它们已不容易,要想射下来么,除非是后羿!他正在心疑,老猎人“嗖嗖嗖”连发三箭。过了一阵,天上真的掉下三只雁来。王羲之跑上前一看:天哪,支支利箭都穿在大雁头上,这人准是仙家的门徒了!……老猎人见他那副惊奇的样儿,笑着唱道──



“从来没拜神和仙,

手中弓箭也一般。

自幼打猎在深山,

本事全靠苦中练。”



王羲之听了直摇头,老猎人指着对面那座高山说道:“郎君你看,山腰上不是有个透亮的洞吗?那是俺当年为了习得打猎的本事,每天对着这座高山练箭。天长日久,日久天长,末了这座大山就让俺给射穿了,如今人们就管它叫‘箭穿山’。”王羲之听了寻思了半天,又往前走了。



王羲之来到一座岗上,见一位老汉正在放羊,又向他说明了来意。老汉刚要答话,忽然前面一块碾盘大的石头上爬来一条大长虫,王羲之正要往老汉身后躲藏,却见老羊倌挥起鞭儿“啪”地一炸,大长虫和那块大石头竟被他全抽成两半截了,王羲之惊得连声喊道:“老伯神鞭这么出奇,您定是仙家门徒!请您快领俺见老神仙去!”老羊倌听了哈哈大笑,接着唱道──



“从来没拜神和仙,

手中羊鞭也一般。

自幼放羊在蒙山,

本事全靠苦中练。”



王羲之听了不吱声,老汉指着那座岗顶说:“郎君有所不知,这山头原本是尖的,当年俺每天在这里苦练甩羊鞭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末了山头就让俺抽成岗顶了,如今人们都管它叫‘鞭抽岗’”。王羲之听了好似大梦初醒,再也不想寻啥神仙求啥神笔了。他向老汉拜了三拜,转身就赶回了临沂城。



王羲之回到家中,发奋从头练起书法。从此以后,每天一早就到家门前的水塘边临池练字,日落西山才涮笔洗砚返回家里。天长日久,日久天长,等他成了天下闻名的大书法家时,那座水塘已被他涮笔洗砚染得水黑如墨了,于是人们给那座池塘起了个名字──“洗砚池”。



王成君 搜集整理



入木三分



王羲之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的架势,手指也不停地划着字形,时间一久,连自己的衣襟都被划破了。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还用手临空划字,竟划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妻子说:“你怎么老在人家身上划?自家体,没啦!”



王羲之听到“体”字,忽然想到:是呀,应该创造自己的书体才是啊!于是从此以后,他翻遍了所有的碑帖手迹,揉和百家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勤练,终于自成一体,成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书法家。



正因为王羲之不停地勤苦练字,天长日久竟练得腕力劲足,写出字来笔锋带力,真可以说是力透纸背。有一次他去看望一个朋友,碰巧友人不在,于是他在茶几上写了几个字就走了。后来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净,用水洗也洗不清。他在木板上写的字,让木工拿去雕刻,木工刻时发现木板上三分深的地方还渗透有墨迹。因此后来人们都说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这虽然是一种夸张了的说法,却很能说明他的功夫深呵!



陈锦君 搜集整理



千里送鹅毛



有一天晚上,王羲之在月光下独个儿在山阴道上散步。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嘎、嘎、嘎”的鹅叫声,他听了一惊,心想:这一带人家少,哪来的鹅呢?



于是王羲之顺着鹅叫声慢慢向前走去。走了一阵,他忽然发现前面疏疏朗朗的山竹林中有座寺院,门前放着只鹅笼,一只白玉似的长颈大鹅正在笼里叫唤。王羲之走上前去,越看越喜欢。



看了好一会儿,王羲之才见寺院里有灯光,就慢慢走了进去。只见在一盏小小的油灯下,有个老道士正在埋头磨墨。王羲之一直走到他跟前,老道士才发觉,惊讶地问道:“王右军么!怎肯光临的呀?坐,坐,请坐!”



王羲之在一旁坐下来一问,知道老道士正想抄《黄庭经》(道教的一部经书)哩。老道士叹了口气说:“年老啦,眼睛不济事,写不好哩!”



王羲之听了很同情,就说:“我可以代劳一下么?”老道士高兴极啦,连连说:“好好好,太好啦!”



王羲之提起笔,只觉得眼前一片银光晶亮;又发觉黄绸细腻、润滑,很是中意。因此个个字都写出了精神,笔势放纵舒缓,秀丽极啦!王羲之一口气写好了《黄庭经》,天都快亮了。老道士连声作谢。 王羲之告别出来,老道士送出门外,打开鹅笼,抱起鹅,交给王羲之说:“山阴道士今飞去,人间留得《黄庭经》。把这鹅儿酬谢给你吧!”



王羲之笑笑,抱起白鹅朝家走。走走想想,想想走走,老道士这两句话多怪呵。他再回头一看,哎呀呀,什么竹子、寺院、鹅笼、道士,都没啦!他心里一惊,手一松,那只鹅便飞入天空。原来是只天鹅呵!王羲之隐隐约约望见老道士骑在天鹅背上,向他招手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王羲之再仔细一看,自己手上捏着一根鹅毛!原来老道士是仙人变化的,要王羲之抄写《黄庭经》的哩!



打从那时起,王羲之写的《黄庭经》便出了名,一下子就传播开啦。可惜后人所见到的抄印本,都已不是王羲之的真迹。王羲之写的《黄庭经》,给仙人带到天上去啦。



陈玮君 搜集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李白的传说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四川绵州彰明县人,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他的大部分诗歌反映了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



李白求师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赶了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虽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是头回领略哩。



他回转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头弄桨。李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



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



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是……”



“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从此,无论在漫天的朝霞里,还是在落日的余辉中,人们经常看到李白和这位老人,坐在溪水边的大青石上饮酒吟诗。那朗朗的笑声,和飞瀑的喧哗声汇成一片,随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许多游人一到黄山,总爱顺着淙淙的溪水,去追寻李白的游踪。



看见了吗?过虎头岩,在鸣弦泉下,有一块刻着“醉石”二字的巨石,传说,当年李白和老人就在这里欣赏山景,饮酒吟诗。他们经常用旁边的泉水来洗酒杯,所以这泉就叫“洗杯泉”。



戎林搜集整理



李太白跳月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



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李太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太白赏月的地方。



张子淳 杜国珍 周围 搜集整理



太白酒家



有一年,冬天刚到,寒气袭人。住在采石矶的李白,常到街头的一家酒店里买酒喝。这店是一个姓鲁的财主家开的,人们都叫他鲁老板。别看这鲁老板表面对人和颜悦色,骨子里才狠哩!他家用的几个酒保(酒店中的伙计)个个累得弯腰驼背,到头来,都被他踢出门外。



这天,李白又走进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鲁老板捻着胡子,眯着眼,笑呵呵地打量着李白,心想,这个穷写诗的离开京都几年了,带来的钱兴许花得差不多了。记得,李白头次进店,他笑脸相迎,以后常来常往,他估计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脸色就一次比一次难看。他暗示小酒保别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热情为李白斟酒:临走,还把上等美酒给李白灌上一大壶。这回,说什么也不能便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边,弦外有音地说:“小店屋檐太低,酒池太浅,经不住翰林(唐初设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学上有才能的人,为朝廷服务。)这样的大酒壶呵!”



李白明知上回给的钱还够买几次酒,现在看鲁老板这副模样,不愿同他争辩,就从怀里取出最后一锭银子往柜台上一扔,“啪”!震得鲁老板两眼发花,满面乌云立时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识江底浅,没想到李翰林还有这么多酒钱。”他转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钱!”



李白一挥袖子:“算了,别找了,下次再来!”鲁老板两眼眯成一道缝,一个劲地连说:“是,是!”



第二天黄昏,李白又来了,酒保又为他满满灌上一壶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鲁老板很不耐烦,他算算李白丢下的银子,再有个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语支开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壶里兑水。



李白喝了几口,觉得味道不浓,也没说什么。以后每次来,鲁老板总装得特别热情,亲自为李白灌酒,暗地里却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无其事。后来鲁老板干脆给李白灌上满满一壶凉水。李白还以为是酒,高高兴兴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壶往杯子里倒,一闻,味道不对;喝一口,“呸”地吐了出来!一看,才知是又浊又浑的江水。他气坏了,想找店主论理去。又一想,和这种人没讲头!可是采石矶一带就这一家酒店。求他施舍,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爷面前,李白也不愿低三下四,更何况对这样一个前(钱)心贴后心的小人呢!



更深夜静,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稳;想写点诗,写不出。多年了,酒,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壶下肚,他便暂时忘记愁苦;把雾濛濛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这满目凄凉的采石矶头,连唯一能使他解闷的酒都没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没有酒,就写不出诗。他叹了口气,静听着房檐下淅淅沥沥的雨滴声,心都要碎了。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过一间茅舍,一位两鬓全白的老人家,朝他点头微笑,热情地请他到屋里坐。一进门,老人朝着李白便拜:“感谢救命大恩人!”



李白呆立着,不知是怎么回事。老汉含泪诉说道:“我姓纪,老家幽州。那年遭灾荒,我和老伴带着孩子上山剥树皮。忽然出现两只吊睛白额大虎扑上来,把我那老伴吃了,我和孩子吓得魂不附体。多亏先生正好漫游到那里,飞起一箭,连射死了两虎,我父子俩才死里逃生。”



李白听了恍然记起,连忙扶起老汉说:“算不了什么,算不了什么。”



老汉说:“多少年来,为了报恩,我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你,除了你在京都时,我进不了皇宫外,从金陵到庐州,从宣城到采石,我一直跟在你身边,捕鱼,打柴。”



李白听了,热泪盈眶,一把拉住老人的手,摇晃着,亲切地问:“孩子哩?”



老人顺手一指:“喏,在酒店里帮工。”



李白正想把鲁老板以水当酒的事对老人说,老人打断了他:“我已听孩子讲啦。那号人,什么事干不出来?!”说罢,从屋里抱出一大坛子酒,“来,仙人,请开怀大饮吧!”老人拍拍胸,“往后,你喝的酒,全由我这老头子包啦!”



李白乐得不知如何是好,憋了多天的酒瘾,一下子全冲了出来。他等不得老人拿菜,端起杯来一饮而尽。饮着,饮着,醉了。他眯着醉眼,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外“联璧台”上,叫人拿笔;老人知道李白诗兴来了,赶快递上准备好的笔墨纸张。李白遥望滚滚的大江。如血的落日,提起笔,一挥而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老人伸出颤抖的手,捧起墨迹未干的草书,奔回茅屋,恭恭敬敬地贴在墙上。



打那起,这间普通的茅屋可热闹起来了。过路的,打柴的,捕鱼的,都想进来看看墙上的诗,有的抄,有的背,一传十,十传百。有的还千里迢迢,专门来欣赏这首诗。有人问起是谁写的,老汉总竖起拇指,自豪地对大家说:“是诗仙李白的手迹!他是喝了我酿的酒,才写出这般好诗的呀!”



一听这话,南来北往的人都争着到这里,坐下喝两盅,细细品味着这醉人的美酒,领略着诗人创造的意境……也不知从哪天起,老汉开起了酒店,不分日夜,除了为李白酿酒,还用辛勤的劳作为旅客洗去一路的风尘。



从此,“太白酒家”的店号就亮了出来。



那个鲁老板听说姓纪的老头酿酒手艺高超,生意兴隆。一肚子不快。加上小酒保也跑到太白酒家去,闹得自家酒店门庭冷落,酒客越来越少,气得他吹胡子瞪眼。左思右想,也没法子,只得叫佣人捧着几只大元宝,外带两坛美酒,亲自到江边去拜访李白,目的是想请他也为自己写一首诗,撑撑门面。



李白一眼看出这位鲁老板的来意,冲他摆摆手:“你家酒池太浅经不住我一口喝啊!”说罢把手一扬,叫船夫开船,只见竹篙一点,小船轻轻离开江岸,朝江心驶去了。



鲁老板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嘶哑着喉咙喊道:“仙人哪仙人,你停停,有话好说,好说!”跑了几步,被石头绊了一下,“扑通”一声倒在沙滩上。



不久,鲁家酒店关门了,而纪老汉的“太白酒家”生意,却一天旺似一天。



一年后,老汉不幸病故,李白悲痛欲绝,把酒洒进长江,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并且写下一首悼念老汉的诗。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可见,李白与酿酒老汉情谊多么深厚!



千百年来,沿江一带,许多大大小小的酒店总以“太白酒家”、“太白遗风”作为店号,用布写好,挑在门前廊下,表现出对伟大诗人李白的一片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1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