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
21.(5分)请按要求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写化学式):
金刚石
氮气
一氧化碳
磷酸铵
干冰
火碱
消石灰
(1)能使人中毒的气体
▲
;
(2)可用于人工降雨和灭火的物质
▲
;
(3)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工业的碱
▲
;
(4)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固体
▲
;
(5)可作复合肥的物质
▲
。
22.(8分)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
(1)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
▲
能;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它是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将“嫦娥一号” 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
。
(3)汶川地震灾后搭建的板房材料铝塑板,是在高压聚乙烯的基材中加入氢氧化铝等物质而制成,这种板材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
(写名称);震后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
(1)ClO2 叫做
▲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3.(5分)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反应
▲
和
▲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
。
(3)在上式中,若A是硫酸,则B可以是
▲
(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合理即可)
24.(4分)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
;
(2)当温度
▲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
▲
;“冬天捞碱”
▲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5.(7分)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搭载着神舟七号飞船的 “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顺利升空。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28日17时30分左右飞船顺利的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这是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重大突破。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1-8小题:
⑴“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火箭点火
B. 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
C. 隔热材料脱落
D. 整流罩脱落
⑵“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⑶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⑷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面时会和空气剧烈摩擦产生2000℃以上的高温,为了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返回舱的舱壁必须具有
▲
性质
A. 耐高温
B. 能阻燃
C. 隔热
⑸宇航员舱外服实际上是个独立的狭小空间,废气处理系统保障着宇航员的生命。第一步让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滤网除去臭气,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
▲
性;第二步,再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CO2),并生成碳酸锂和水,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⑹下一步我国的目标是登陆月球。月球是从哪里来的?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现在关于月球的起源有许多假说,其中最具有影响之一的是“同源说”,意为地球与月球是同一来源。当宇航员脚踏月面,全面分析月壤成分时,这一问题定会迎刃而解了。下列说法支持“同源说”的是
▲
A、月球上也有火山存在
B、月球是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C、月球与地球一样含有种类繁多的化合物
D、月球所含的元素种类和质量分数与地球相近
⑺最近科学家经过确认,存在一种化学式为N5的分子,这一发现可能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发射火箭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关于N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5是一种化合物
B.N5分子是由氮元素组成的
C.N5中氮元素显零价
D.N5这种物质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
26.(6分)右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
(1)C的化学式
▲
,H可能是
▲
;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7.(7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⑦⑧⑨不得翻转):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
(2)某同学用氯酸钾制取、并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仪器(填编号)
▲
,其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验证瓶中氧气已集满,其具体操作和现象为
▲
。
(3)甲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
NH4HCO3△ NH3↑+H2O+CO2↑
2NaHCO3△ Na2CO3+H2O+CO2↑
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
。
28.(11分)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______,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__▲____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___▲___(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究2:研究常见物质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
(1)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
(2)验证: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 | __▲_________ | 证明研究结论正确 |
写出(2)出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研究常见物质制取——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小欢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提出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 无色溶液中含有
氢氧化钠 |
小妮认为小欢的实验方案也不严密,不能证实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妮设计了另一个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
我认为:小欢和小妮的实验是为了证实小京结论的可靠性,小京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然小妮的实验可靠性比小欢的实验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9.(7分)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了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也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6H6,是一种白色,无味的晶体。查阅的资料,结合你已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某合格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9%,那么这种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这种合格牛奶中氮元素质量分数____▲_______倍.
(2)如果在100g牛奶中添加0.1g三聚氰胺可提高牛奶中蛋白质的虚假值为_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