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园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近代史要点分析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导火线——密拉特事件
概况:王公贵族是领导者;起义的主力是土兵
败因:主观原因是由于王公贵族的背叛;客观原因是英国的镇压
意义: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支援了亚洲其他地区的抗英活动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背景(前提、条件)(1)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技术:自然科学研究新成果(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不断涌现。第一次工业革命打下的基础。(3)资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金。(4)市场:德意日等国家的统一开辟了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5)劳动力:工业经济逐渐取代农业经济后的大量涌现。
二、概念(含义):1870年以后(19世纪70年代起)科学技术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三、表现:(一)电力的广泛应用:德西门子—发电机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成为新能源。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工业为新工业)(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解决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卡尔本茨——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预示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等出现。内燃机推动石油(新能源)开采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的出现(新的工业部门)。(三)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美:贝尔——电话;意:马可尼——无线电报世界各地经济、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四)化学工业的建立(新的工业部门)
四、特点:(1)科学和技术真正结合,取得巨大成果。——最大特点(2)几个先进国家几乎同时发生、进行,规模更大、发展比较迅速。(3)有些国家如日本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4)侧重重工业,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五、影响:(1)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成为主导。(2)社会关系:垄断组织出现。首先,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实际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其次,它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从而使其上层建筑也发生相应变化。对内,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对外,国际垄断集团推动各国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再次,它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成熟阶段。形成以科技为先导,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垄断为基本的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经济的经济模式和以政党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公民自由为特征的政治模式。(3)国际关系: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但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列强之间矛盾不断加深,终于导致一战的爆发。(可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对比,也可从这三方面分析)
第二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基本原理和观点:(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2)经济是(政党)政治的集中反映(3)经济是外交的后盾(4)外交是内政的延续(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经历高速发展:基本原因(1)政局比较稳定(国内未发生大规模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殖民地半殖民地未形成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列强间未发生激烈战争)(2)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垄断……(3)科技的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4)对外扩张和掠夺……
一、美德经济迅速发展:(一)美国:1、原因:资源;(西部开发)原料、市场;欧亚移民——技术、劳动力;(内战后)政治稳定;加:垄断、科技、扩张2、表现:1894年工业产量第一,重工业为主导“托拉斯帝国主义”(二)德国:1、原因:统一(市场);割地、赔款;后起—新技术、设备加垄断、科技、扩张2、表现:……第二;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0:16:00 | 只看该作者
二、英法经济缓慢发展:(一)英国:1、原因:“一大(殖民地)二老(牌、陈旧)三资本(输出)”2、表现:丧失世界工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第三;殖民帝国主义(二)法国:1、原因:“二小(小农业、小企业)、一战(普法战争失败:割地、赔款)一投(资本投在国外多于国内;投在信货多于工业)”2、表现:……第二;高利贷帝国主义
三、俄日经济发展:(一)俄国:1861年改革后迅速发展,但仍落后于其它国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二)日本:1、经济:明治维新创造条件政府保护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运用军事手段来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2、对外侵略:(征韩侵华——大陆政策)1876年《江华条约》——打开大门;甲午战争后——加强控制;日俄战争后——实际殖民地(“保护国”);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
四、列强对世界的瓜分:(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2)表现:亚洲大多沦为殖、半殖民地;非洲大多为殖民地;拉美沦为实际依附的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奴役、控制了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3)影响: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占统治地位。亚非拉——(灾难)成为商品、资本输出场所和原料产地,受剥削和掠夺;(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当然仍受阻碍);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第三节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一、亚洲的觉醒:(1)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严重。(2)性质: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3)大事:朝鲜人民反日斗争(东学党起义、义兵运动)——不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和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4)新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无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
(5)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905—1908年,资产阶级政党——印度国民大会党,提拉克,武装斗争和政治大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1)主要原因:殖民地人民和帝国主义矛盾尖锐(2)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3)特点:总的属于旧式运动(4)大事:埃及反英—阿?阿拉比;苏丹反英—马赫迪“圣战”(宗教);坚持近二十年;埃塞俄比亚反意—孟尼利克二世,1896年打败意大利军队。
三、拉美:(1)背景:封建大地产制盛行、大地主独裁专制制度、天主教影响大、实际上是列强的半殖民地。(2)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迪亚斯统治,挫败美国的干涉。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宪法
第五节、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一、19世纪晚期欧美的工人运动;(1)背景;19世纪70年代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工人数量猛增工人运动走向高潮。(2)特点:合法斗争、经济斗争为主。(3)表现;1886年芝加哥工人“五一”大罢工、一系列工人政党和组织建立
二、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建立,恩格斯逝世后内部分为右派(修正主义)、中派、左派。
三、列宁主义的诞生: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出现了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第六节、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列强争夺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产生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普法战争引发)、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英德矛盾(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是主要矛盾)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的形成-1879年德奥同盟(反俄)、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反法)、德国是核心。三国协约的形成-1892年法俄协约、1904年英法协约、1907英俄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2、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土、保)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性质:帝国主义战争3、经过:战线:西线—英法比与德对抗(具有决定性作用);东线——俄与德奥匈对抗4、三个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军速决战破产;1915—1916年,陆上三次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东线俄军夏季攻势),海上战役:日德兰海战,战略主动权在协约国;1917—1918年,1917年中美参战,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影响:1、世界性灾难;2、削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摧毁了俄、德、奥匈三帝国,削弱了英法意,奥斯曼帝国解体;3、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4、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第五章 17——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数学:17世纪,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学,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微积分学,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转化,初等数学发展成高等数学;物理学: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19世纪,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法拉第证明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时代的开辟创造条件,20世纪,伦琴发现X射线,居里夫妇发现镭,爱因斯坦提出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化学:17世纪,波义耳是近代化学创始人,18世纪拉瓦锡提出质量守衡定律,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生物学: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进化论(拉马克提出生物进化观点,达尔文《物种起源》),能量守恒定律,是19世纪三大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史下册要点分析
总论
时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20世纪90年代约80年代历史
线索:一部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一国至多国、社会主义改革(弊端)
两种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
第三世界的崛起、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科学技术大发展时期
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殖民地、半殖民地与第三世界国家同帝国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以上三对矛盾是帝国主义阶段就已存在的三对矛盾)
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月革命以后增加的矛盾)
分期与阶段特征:
(一)十月革命至二战结束时期(1917-1945)“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与解体
1、体系确立(1917年——1923年)
2、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稳定时期(1923年——1929年)
3、危机冲击体系,国际关系不稳定(1929年——1938年
4、体系解体时期(1939——1945年)
(30年代大危机引民西方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由此形成法西斯和绥靖主义两种潮流,再加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二战爆发,最后以法西斯同盟的失败而结束。)
该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成就,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民族解放运动以反法西斯的形式出现。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1、形成:1945年————50年代中期
2、演变:50年代中期——80年代末
3、解体:80年代末90年代初
第一章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及意义
1、历史条件
客观方面:第一,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为十月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的焦点)
第三,一战加剧了俄国的内部矛盾
主观方面: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较强,农民是其广大的同盟军
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正确的领导(最主要的原因)
2、经过:(1)二月革命:有利的国内外形势,欧洲强国陷于一战(条件)
就性质来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出现两种政权并立局面,列宁提出“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后临时政府掌握全部政权,只能采取暴力革命。
1917年爆发,成立苏维埃政府
3、意义:第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工业代提供条件
第二,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新社会制度由理想变成现实
第三,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第四,人类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1、建立:政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废除等级制度和教会特权
经济,接管银行,铁路,工人监督企业;没收地主,皇室土地分给农民
(注:此处只改变土地所有制,但未改变私有制)
2、巩固:首先《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目的:摆脱战争;内容;略;作用:喘息时机)
其次:共产国际的建立(1913年3月)与各国共产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第三:组建红军,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内外交困的局势,内有地主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叛乱;外有协约国的武装干涉;目的:集中力量保卫祖国;内容:粮食收集、大中型企业国有、限制贸易、强制劳动。意义:击败敌人,巩固政权)
三、向社会主义过渡
1、新经济政策
(1)背景:经济困难,引发政治危机(水兵叛乱)
(2)实施:直接目的,解决上述困难与危机
根本目的: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从而恢复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份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2、苏联的成立及1924年宪法
成立:1922年,四个加盟共和国(可谐音记为“屋外两只鹅”)
宪法:1924年,苏联是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
3、过渡的完成:
(1)联共“十四大”(1925年)提出工业化总方针
目的:建成经济上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成就:二五计划后,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联共“十五大”提出农业集体化总方针 任务: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合并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3)问题:农业、轻工业落后,影响重工业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不到提高 (4)完成:原因:工业化、集体化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支配地位。 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四、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1、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新宪法(国家性质、经济基础、政治基础) 特征:经济、政治 评价;参看教材,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把握。 2、个人崇拜与大清洗 (1)个人崇拜:斯大林个人权力过大,缺乏监督;小生产经济与农民意识是温床;长期的沙皇专制,缺乏民主传统 (2)大清洗运动 原因:斯大林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认识 概况:略 影响:破坏、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第二章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引言分析:本章共有四部分内容 1、一战的影响:改变新的力量对比,在此基础上重建国际格局 2、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概况 3、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危机 4、法西斯的兴起和反法西斯斗争 第一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的建立 一、和会的召开 1、召开:时间、性质、地点、操纵者 2、各国意图 A、尽管各国实力不一,利益有别,但在安排战后的世界上亦是有些共识的 (1)掠夺战败国,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 (2)共同对付新生的苏俄 (3)建立国际法准则和常设国际组织,以维护新的国际新秩序 B、不同的要求与争霸计划(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们的实力) (1)美国:实力有了很大提升(最大债务国变为最大债权国;纽约与伦敦并为世界金融中心) 意图:领导世界,攫取领导权“十四点原则” (2)英国:海上优势,殖民帝国;意图:削弱德国海军,剥夺德国殖民地、防范法国 (3)法国:损失惨重,负债累累,但成为头号陆军强国 意图:肢解德国,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4)意大利:伦敦密约,称霸亚得里亚海 (5)日本:实力提升较快,“一战”期间在东亚居于优势地位 意图:战时所得受到承认,称霸东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国家的外交政策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国家利益所在,其二是国家实力,前者决定了该国追求什么,后者则决定了该国能得到什么。 二、<凡尔赛条约>和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1、<凡尔赛和约>(亦称对德和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 ①时间、地点 ②规定(从德国领土、海外殖民地、军事和赔款等四个方面去分析) 2、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构成:对德和约及对保、对土、对奥、对匈和约的总称 影响:它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奥匈帝国解体、奥斯曼帝国解体) 体系内部隐藏许多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维护机构:国际联盟(1920年成立于日内瓦) 三、国际联盟的成立 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美国利用国际称霸世界的图谋遭到失败(根本原因是美国实力未足以称霸世界) 四、华盛顿会议 1、会议的召开 背景: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日益激烈———海军军备 目的:缓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概况:华盛顿会议(时间、地点、参加国) 2、主要协议 《四国条约》:中止英日同盟,利于美国 《五国条约》美地位上升,英丧失海上优势,日受抑制 《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美国扩张 中国问题: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3、评价: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矛盾:美日之间、英日之间分歧加大,中与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 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市投机、金融市场不稳
2、爆发:1929、10华尔街股市崩溃引发全面危机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从政府、人民、法西斯几个方面分析)
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各国争夺市场、加紧掠夺殖民地与半殖民地)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胡佛政府放任政策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2、概况目的:尽快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
特点: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措施: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方面的一系列改革
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政策调整
影响:有利于生产力恢复、缓和社会矛盾、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三、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历史原因:较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缺乏民主传统
一战的战败国,有很强的民族复仇情绪
现实原因: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资产阶级谋求强权政治,夺取世界霸权
直接原因:纳粹党的宣传和鼓动
2、建立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欧洲策源地形成
3、措施政治上,制造国会纵火案,迫害共产党人;迫害犹太人
经济上,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文化上,控制思想教育,钳制人们思想
军事上,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充军队
对外关系:退出国联、开入莱茵非军事区
四、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历史原因: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缺乏民主传统
现实原因:经济基础较弱,无法抵制危机的冲击,企图向外转嫁经济危机
直接原因:日本军部的推动
2、军部推动法西斯化
对内:1936年“二二六兵变”,军部势力加强
对外: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
3、建立1936年广田宏毅组阁,对内独裁、对外扩张,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之比较
相同点:均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军国主义浓厚,民主意识薄弱
都以粉碎凡尔赛体系为直接目的
统治政策均体现为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不同点:法西斯夺权的道路不同
意大利通过自下而下的群众运动,然后通过国家上层建筑的变动夺权;德国利用政党政治选举上台,皆以合法的形式夺取政权
第四节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一、共产边际“七大”的召开(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35年,莫斯科
1、背景:30年代法西斯政权的扩张,造成严重威胁;反法西斯斗争亦日趋高涨
目的:更好地领导反法西斯斗争
2、内容: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适应斗争之具体需要,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
3、意义:指导了各国共产党,推动了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二、亚非人发反法西斯侵略之斗争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目的:摆脱危机,转移国内矛盾,争夺世界霸权)
日本与意大利首先挑起战争
2、具体史实:(1)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意大利入侵(原因:地理位置重要;1935年10月)
英法美:“绥靖”与“中立”(三国统治阶级为保住既得得益,不惜牺牲弱小民族利益
以获得安宁,并将“祸水东引”)
埃及败亡:力量弱小;孤立无援;战备失误
(2)中朝抗日(朝鲜义勇军,奇袭普天堡)
(3)西班牙内战:德意援助叛军,进行干涉(形成对法之战略包围,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亦可获得战备资源)
英法:不干涉政策,纵容法西斯
苏联:援助人民阵线
国际纵队,保卫共和国
共和国失败之原因:法西斯势力强大;共和国力量较弱;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
共和国内部出现内奸
3、德意日法西斯结成同盟
1936年,德意结盟,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1936年,德日签定反共产协定
1937年,意大利加入,三国轴心形成

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
引言分析
必须明确二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二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一、背景
1、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经济、政治危机)
2、慕尼黑阴谋——英法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吞并奥地利——要求割占苏台德区——慕尼黑协定——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影响:(1)、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助长了德国侵略气焰
(2)、增强了德国的侵略力量,加速二战的爆发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时间、原因、影响)
影响要从苏德两个方面分析。该条约称得上是苏联的绥靖政策。
二、战争的爆发与西线的形势
1、爆发:1939年1月,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波兰灭亡的原因:
①德国实力强大,准备充分,又是突然袭击;
②波兰装备落后,战术陈旧,对英法抱有幻想;
③英法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的灭亡
④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趁火打劫。
2、西线形势(1)德国对西北欧五国的入侵。
(2)入侵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6月法国投降
原因: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军事思想落后,指挥失误
(3)不列颠空战丘吉尔当选首相,拒绝与德议和,领导军民抗战。
三、战争的扩大——苏德战争爆发与日军偷袭珍珠港
1、苏德战争爆发背景:三国结成军事同盟;德军侵入巴尔干,攻苏前沿
爆发:德军突袭苏联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
2、日美矛盾激化与珍珠港事件
背景:日本企图建立亚太霸权,美英遏制,矛盾加深
爆发: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背景:美改变“中立”态度;1941年秋,《大西洋宪章》
建立: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
意义:壮大了力量,鼓舞了斗志,加速了进程
四、大战转折
1、苏德战场:标志————斯大林战役(1942年夏—1943年春)
意义:促使法西斯集团瓦解;改变苏德战场的形势
2、太平洋战场:标志———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日美双方的攻守之势发生变化
3、北非战场:标志————阿拉曼战役(1942年秋)
意大利投降,墨索里尼政府倒台(1943年9月)标志轴心国集团瓦解。
五、大战胜利
1、开罗会议(中国问题)和德黑兰会议(战后合作,第二战场开辟问题)
2、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法国光复
3、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目的:加快取得胜利,解决战后问题)
内容: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民主化;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
4、法西斯败亡:德国投降(易北河会师—苏军攻克柏林——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
日本投降(波茨坦会议——苏对日宣战,中全面反攻,美原子弹,9月)
六、影响:1、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深重有灾难;摧毁法西斯主义;打击帝国主义,促进民族解放运动;
促进国际社会主义壮大;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
(一)原因:二战改变了世界大国间的力量对比
1、西欧各国普遍削弱,(德意投降,英法削弱)外交上唯美马首是瞻
2、美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军事、经济)
3、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想抗衡的力量
(二)概念: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根据自已的战备需要,对世界格局两分天下的划分,深深打上大国强权的烙印。
(三)内容———形成过程
1、联合国建立(筹划、成立、机构、宗旨,初期运行状况)
2、处置战败国:对德国处置:审判及分区占领
对日本处置:美单独占领,东京审判
(四)评价:积极方面———倡导和平民主,使两类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和平共处
消极方面———大国相互妥协的结果,打上了强权政治烙印;
双方的利益冲突激烈,世界不得安宁
联合国与国联比较
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都是普遍性的国际机构;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成立之初为大国所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一、背景
1、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经济、政治危机)
2、慕尼黑阴谋——英法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吞并奥地利——要求割占苏台德区——慕尼黑协定——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影响:(1)、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助长了德国侵略气焰
(2)、增强了德国的侵略力量,加速二战的爆发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时间、原因、影响)
影响要从苏德两个方面分析。该条约称得上是苏联的绥靖政策。
二、战争的爆发与西线的形势
1、爆发:1939年1月,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波兰灭亡的原因:
①德国实力强大,准备充分,又是突然袭击;
②波兰装备落后,战术陈旧,对英法抱有幻想;
③英法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的灭亡
④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趁火打劫。
2、西线形势(1)德国对西北欧五国的入侵。
(2)入侵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6月法国投降
原因: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军事思想落后,指挥失误
(3)不列颠空战丘吉尔当选首相,拒绝与德议和,领导军民抗战。
三、战争的扩大——苏德战争爆发与日军偷袭珍珠港
1、苏德战争爆发背景:三国结成军事同盟;德军侵入巴尔干,攻苏前沿
爆发:德军突袭苏联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
2、日美矛盾激化与珍珠港事件
背景:日本企图建立亚太霸权,美英遏制,矛盾加深
爆发: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背景:美改变“中立”态度;1941年秋,《大西洋宪章》
建立: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
意义:壮大了力量,鼓舞了斗志,加速了进程
四、大战转折
1、苏德战场:标志————斯大林战役(1942年夏—1943年春)
意义:促使法西斯集团瓦解;改变苏德战场的形势
2、太平洋战场:标志———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日美双方的攻守之势发生变化
3、北非战场:标志————阿拉曼战役(1942年秋)
意大利投降,墨索里尼政府倒台(1943年9月)标志轴心国集团瓦解。
五、大战胜利
1、开罗会议(中国问题)和德黑兰会议(战后合作,第二战场开辟问题)
2、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4年6月,法国光复
3、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目的:加快取得胜利,解决战后问题)
内容: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民主化;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
4、法西斯败亡:德国投降(易北河会师—苏军攻克柏林——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
日本投降(波茨坦会议——苏对日宣战,中全面反攻,美原子弹,9月)
六、影响:1、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深重有灾难;摧毁法西斯主义;打击帝国主义,促进民族解放运动;
促进国际社会主义壮大;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雅尔塔体系
(一)原因:二战改变了世界大国间的力量对比
1、西欧各国普遍削弱,(德意投降,英法削弱)外交上唯美马首是瞻
2、美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军事、经济)
3、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想抗衡的力量
(二)概念: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根据自已的战备需要,对世界格局两分天下的划分,深深打上大国强权的烙印。
(三)内容———形成过程
1、联合国建立(筹划、成立、机构、宗旨,初期运行状况)
2、处置战败国:对德国处置:审判及分区占领
对日本处置:美单独占领,东京审判
(四)评价:积极方面———倡导和平民主,使两类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和平共处
消极方面———大国相互妥协的结果,打上了强权政治烙印;
双方的利益冲突激烈,世界不得安宁
联合国与国联比较
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都是普遍性的国际机构;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
成立之初为大国所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7: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