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二下册数学16.2.1分式的乘除说课稿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0:4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二下册数学16.2.1分式的乘除说课稿设计
16.2分式的运算
16.2.1分式的乘除说课稿
一.课题介绍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所选用是人教版的教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二.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二数学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情感目标: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把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
四.学法分析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比较熟悉,加上对本章第一节分式及其性质学习,抓住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心理特征,因此,我认为本节课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一方面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五.教学过程分析
1.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用实际出发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1求水面的高是  ,(引出分式乘法的学习需要)。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倍,(引出分式除法的学习需要)。
设计意图:从实际出发,引出分式的乘除的实在存在意义,让学生感知学习分式的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2.类比联想,探究新知
师生活动:首先让学生计算式子(1)          (2)           
解后反思:(1)式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2)式又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能说出具体内容吗?(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于引导)
(学生应该能说出依据的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教师加以肯定,并指出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猜想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板书)分式的乘除法则是: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
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 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用式子表示为:
            
设计意图: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故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3.例题分析,应用新知
设计意图:这道例题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为了突破难点,我采取板演的形式,和学生一起详细分析,提醒学生关注易错易漏环节,学会解题的方法。
4.练习巩固,培养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参与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让学生板演或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这两道练习和所讲的例题都不同,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进一步熟练解题的思路,也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板演,一是为了暴露问题,二是为了规范解题格式和结果。
5.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师生活动:学生反思,提出疑问,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学习结果让学生作为反馈,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交流中与全班同学分享,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6.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评价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老师力求在数学活动中营造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氛围,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进学习数学的自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5: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