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6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7:1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年级下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是鲁迅先生42岁时“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用一颗童心去回忆的童年生活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损害

本课是学生升入初中第一次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内容比较丰富,有的部分还比较含蓄难懂;同时,根据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从初一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教学目的应适中、集中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

(1)       对文中出现的部分词语进行正音和释义,如:

正音:渊博 yuan bo  觅食 mi shi  竹筛 zhu shai  确凿 que zao  绣像 xiu xiang

      秕谷 bi gu    蟋蟀 xi shuai 传授 chuan shou

释义:鉴赏——鉴定和欣赏         确凿——确实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难得

      方正——正派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水开鼎沸,本意是国里的水开了,发出的响声 倜傥——洒脱,不拘束/

(2)       记住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

(3)       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4)       学习本文一线穿珠的结构方式,体会作者如何在写景记事中渗透思想感情

(5)       学习用鲜明的对比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第二自然段,写百草园里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因而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赐予的揣摩而理解掌握课文内容

本文的后一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对封建教育的批评否定是溶汇在对这种学习生活的描述当中的,学生理解起来相对会有一定难度,应通过分析具体的词、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 说教法

1 方法

以启发教学为主,配以问答法和讲授法辅助教学

2 依据

运用启发式教学,主要是考虑到初一学生年龄小、好动,思想不能长时间集中起来听课,运用此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问答法教学,不仅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且学生自己也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具

我采用的是多媒体创设情景辅助教学

三 说学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主要教给学生以下两点:

1 利用已学的默读技巧默读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在第一册第一单元,我们已经进行朗读训练,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丰富,应该逐步加重默读训练,在默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圈点批注,学生精神高度集中,眼脑作出快速反应,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共同得到锻炼,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觉地阅读习惯

2 学会观察生活,提炼生活

“处处留心皆学问”,要教学生留心生活中的琐事,并从中挖掘出生活情趣,表情达意,学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为今后的深层写作做准备

四 说教学程序

由于本课篇幅较长,讲解需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完成教学目标(1)、(2),并且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划分层次,以下我主要说说第二课时的安排:

(一)    复习巩固

首先复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地掌握情况和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充分准备:

1         利用大屏幕出示“渊博、觅食、竹筛、确凿”等词,检查学生对读音和词义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共同回忆全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可用大屏幕出示一下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7:16:33 | 只看该作者
百     有趣的景色(欣赏)        欢乐

   从          草     迷人的传说(新奇)         有

               园     捕鸟的乐趣(精细)         趣

             (1—9)

                           

           对

           

           比      

   

              三      陈设及行礼(威严)        枯

              味      提问受诉(严厉)          燥

到          书      读书生活(枯燥)          无   

              屋      小园中游玩(自由)        味

           (1024)  偷偷画画儿(珍惜)

从中我们可明显看出全文共分两大部分,其中“百草园”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小的内容,“三味书屋”部分则包含了五件事情,同时百草园的欢乐有趣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形成了鲜明对比此设计意在把握重点,统摄全篇,以便学生整体感知

(二)    具体赏析

这个环节又包含了两部分内容:

1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百草园的生活情景,描写生动、具体、形象,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因此要引导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进行仔细的揣摩和品析

首先,我要求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进行认真仔细的默读,并且在默读的过程中对文中出现的重点词和语句进行圈点批注,以培养学生自觉地阅读习惯

接下来我会针对第二段内容设计以下问题,并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一一解答,具体问题如下:

(1)       本段描写了那些景物?

(总结: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叫天子;低唱的油蛉,弹琴的小蟋蟀;斑螯,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的等等)

(2)       作者描写这些有“无限趣味”的景物采用了什么特殊句式?有什么样的效果?

(总结:采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的句式,突出了百草园里到处充满了乐趣,数不胜数这样写既语言简洁,又突出了重点)

(3)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按什么循序,从那些角度来写的?

(总结:从植物到动物,从下到上,由静到动,有视觉,有听觉,有味觉,有触觉,也可以说是有形、有色、有声、有味)

(4)       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

(总结: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态颜色的美丽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弹琴”,表现了这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第二段是文章的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分析课文第七段

先找一位同学朗读第七段,然后教师设计一些问题,仍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一一解答,具体问题如下:

(1)       这段文字写捕鸟是开门见山的写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总结:写冬天的百草园,先指出它比较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写捕鸟,又先写不易拍雪人,塑雪罗汉这样写费字不多,却把儿童爱玩的特点都写出来了)

(2)       找出文中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这些词语的作用?

(总结: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的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

这个环节主要是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同时,通过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从而也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通过这个环节,解决了本课教学重点,同时完成了教学目标(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7:16:38 | 只看该作者

(三)    分析结构

本文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两个地点,共8个片段,采用的是一线(感情线)穿珠(8个生活片段)的结构方式,使全篇记叙有序,浑然一体本文的感情线索,不仅突出的体现在起始段和过渡段中,而且也比较含蓄的渗透在各个片段的字里行间总的看,第一部分抒发的是喜爱欢快之情,由此表现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心理;而第二部分抒发的则是讨厌不满之情,以此表达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两部分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感情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有力的突出中心思想

通过这一环节,完成教学目标(4)

(四)    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我会向学生再次强调本文学习的重难点,以及揭示文章的主旨: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想比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生活,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束缚和损害由此完成教学目标(5)

接下来是布置作业:1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写一段童年有趣的生活2 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台的神态、语言、动作,让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那位老师

(五)    板书设计

板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圆”,即百草园一部分是屋的象形,即三味书屋板书浓缩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即通过对童年时期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的对比,含蓄深刻的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制度

板书与授课同步进行,具有形象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一、教材地位及教学目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童年趣事。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不仅能够体会作家笔下各种童年的酸甜苦辣,引起学生的共鸣,本文作为这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起着引导学生理解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反映身边景物的兴趣,本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熟教育的若干侧面。
  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识目标: 识记本课生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课文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儿童情趣。
  教学重点 难点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童年的乐趣集中在百草园里,百草园主要是景物的细致描绘,所以我把课文描写百草园确定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百草园的思想感情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
  1、朗读法
  通过接力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朗读,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咀嚼,感受课文的内涵。
  2、 启发问答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设问,以促进学生主体活动由易到难、循序渐出,引导学生一步步研读课文,思考释疑,逐步达标。
  3、 圈点法
  让学生点出景物描写的词语,感受语言用词的形象。
  4、 综合训练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以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写、析为目的,采用不断质疑,不断训练读写,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课文特点,着重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发现,去探索,关键在第二自然段和捕鸟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走入作者的生活去感受百草园的趣味盎然。
  四、说教学设计
  1、导入课文 设计让学生说自己童年的乐园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介绍鲁迅
  3、感知课文 为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接力朗读,一个接一个各读一段。这一步环节的朗读目的是了解熟悉课文,字词正音。
  ① 从课文标题看作者写了哪两个地方? 那我们刚说的作者的乐园在哪?
  ②作者“我”的乐趣表现在哪里?(读百草园部分)
  ③哪件事觉得最乐,为什么?
  ④这乐按什么顺序写、写了哪些景物?
  ⑤这部分除了写乐还写了什么?这是属记叙中的插叙,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3、小结拓展
  ①那你们现在的乐园在哪儿呢?与鲁迅先生的相比谁最乐。(教师出示写作背景)。
  理解文章主要 内容 挖掘主题
  板书
  乐景
  乐园 乐闻 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
  乐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7:16:44 | 只看该作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稿3

一、  说教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对写作初衷,鲁迅说:“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作为一篇经久不衰的老课文,不管教材编排如何变化,总少不了它的位置。不得不承认其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和范文形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曲谱写童年往事的优美乐章。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本文通过对百草园美丽景物和奇闻趣事的描写及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熟教育的若干侧面。
  本课所在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将本文放在第一篇有其目的性与示范性。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文章中语言表现的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了解与掌握课文的表达与写作技巧,同时通过学习文章中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时光的描摹,激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二、说教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着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采用朗读和问题导引等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语言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三、说学法
  首先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民主、宽松、自主的教学氛围中全员、全程、全面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与老师同学网络等的合作中质疑解难探究。
  其次应依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抓住“神”——主旨,然后掌握“形”——内容。同时应用学习散文最基本最好的方法是读——抓关键。
  最后具体到本文篇幅较长生字词较多,作者是文学大师鲁迅等特点,学生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自行解决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等事情。同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状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鲁迅散文中的精品。“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 用成人的眼光看来课文中的内容并不新鲜,但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新奇,确是儿童的乐园。所以学生应联系自我,将生活感知迁移到课文内容这一新知上,激活学习的兴趣,增加了探究的自信。
  四、说程序
  设计思路:
  其一,我力图突破传统的教法着力贯彻新课改精神。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人生驿站,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而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说作品表现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那位先生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我认为这种解读存在着教条化、程式化、上纲上线化的倾向,削减了文章的语文味,影响了学生的审美兴趣。而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所以我在教学中没有设计中心主旨的理解,只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其二,加强对课文的朗读。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多读,静下心来读,读出节奏,读出美感,读出情怀。一定要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从文字中体会情感,让学生带着一种当事人的参与感来真实体会,而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只有这样才能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其三,本文篇幅较长,要讲的东西也很多,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尽量删繁就简,长文短教。我在交代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安排两个课时教授。第一课时主要是交流学生预习的情况,包括对作者的了解和字词的掌握;其次是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并提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由阅读和思考。我今天要说的是第二课时,本堂课淡化对主题的解读,重点放在分析第一部的描写,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语句的表现力,使文章生动富有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关注自身的生活与成长。
  具体程序如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主要熟悉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思路,感受了大师叙事的功力,放的开又收的拢,内容繁多,而不芜杂,叙事清晰而有条理。今天我们将深入文本,品味大师语言的魅力,随作者一起感受美好的无可复制的童年。
  二.品读文本:
  (一)走进百草园
  1、问题导引,品析语言。
  ①同学们,你认为百草园里什么东西最吸引你?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 欣赏图片。
  ③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景物写得这样精彩?
  (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融入情感、讲究顺序、多个角度、联想想象、恰当修辞、精选词语。)
  这个环节落实了本堂课的重点,即“分析第一部的描写,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语句的表现力,使文章生动富有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能力。”
  而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思路来品析文章,理解“景是儿童心里的景,情是儿童心里的情”。同时图文并茂,从感性到理性,比较容易唤起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④百草园里有许多乐事,你觉得哪一件最有意思?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
  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雪地捕鸟”这一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补充朱自清《背影》里一段关于父亲买桔子的动作描写,进一步加深对动作描写的认识。
  ⑤要求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型说一段话。
  ⑥请一同学上台表演在人多的食堂买饭的艰难,提醒全班同学注意观察,完了,每个人写一段话,描述表演者的动作变化。
  学以致用,遵循由简到难有样可依的原则,从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挖掘他们言语表达的潜能。
  ⑦大家的注意力好像都在于百草园的美景趣物乐事,那美女蛇的传说在文中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呢?
  过渡自然,问题直接。学生对话交流,教师点评总结。鲁迅借助这个故事饶有兴趣地从另一侧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得百草园更加充满神秘色彩。更重要是的是它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满足了潜存于他们心灵深处的好奇。可以想象得出,孩子们对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的。在技巧上看,这一插话是转描写为叙事,别开生面地为作品拓展了新的天地,百草园一渗入人情,就更具魅力了,这实是一记妙着。
  2、朗读训练,感性认识。
  语文课堂需要书声琅琅,散文的赏析更需要朗读。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增强语感,丰富对语言的感性认识。
  3、小结百草园的生活。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短墙根的趣味
  美女蛇的传说
  雪地里的捕鸟
  “自由自在”的百草园生活
  这一总结回归整体,百草园作为乐园的形象一目了然,并突出了“自由自在”的快乐,以便引出下面对三味书屋生活的分析和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7:16:49 | 只看该作者
 (二)走进三味书屋
  1、作者写了三味书屋的那些生活片段?
  提问题遭拒绝
  全心习字对课
  忙里偷闲寻乐
  有口无心念书
  瞄准时机画画
  “苦中有乐”的三味书屋生活
  将看似杂乱的三味书屋生活梳理成片,苦乐相伴,有助于学生客观的认识。
  2、你如何看待三味书屋的生活?
  我特意把问题设计得很开放很主观,力图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自由轻松愉快的对话,达到对文章主题的个性理解。
  三、联系自身,感悟童年,小结课堂。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培植世界上所有的花鸟虫鱼,可以放飞心灵上所有的梦想希望,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一段美好回忆。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永远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和求知进取的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5: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