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2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语文训练,训练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2: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摩黄燕老师执教《东方文明——筷子》一课有感  

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先云



看了香港黄燕老师执教的《东方文明——筷子》这节课,让我生发了一点思考,现把自己的听课感受写下来,以期与大家分享。



1.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在分组讨论之前,黄老师提醒并张贴分组讨论的原则:朗读课文;圈出关键词;组织(脑图中的字句);记录;汇报。这一原则既体现了分组讨论的整个学习过程,渗透了学习的方法,又简明扼要地点明了学习的要求,将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融为一体。接着,师生共同学习课文第一段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关键词,怎么组织段落大意,怎么记录,怎么汇报,进一步阐释讨论的几项原则,将概念转化为可供操作的学习方法。



这是一篇说明文,黄老师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传授了一些说明文的知识和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中的关键词,概括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谜语前半部分说明筷子的外表,后半部分说明其功用,进而概括为外表及功用,并用作业纸把第一段的段意张贴在脑图上。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迁移与运用,举一反三。这一教学环节实际上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怎样学习,先扶着走一程,再让学生自己走,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没有错,关键的是老师们在落实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老师的帮、扶作用十分重要,也是不可或缺的。可喜的是,近年来老师们已经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了。但是,学习方法的传授,要防止概念化、形式化,更要防止贴标签。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凭借脑图,概括课文其他五个自然段的内容主旨,以训练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四年级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有点儿偏长、偏难。长课文怎么教短,难课文怎么教浅,大家一直比较关注,可以从黄老师的课中获得一些启示。黄老师的教学设计较为巧妙,在讲解第一段的基础上,没有一段一段地讲下去,而是把学生分成七组,分发作业纸,每小组学习一段或两段内容,把小组学习所得直接写在作业纸上。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选择学习内容,节省了教学时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第一段内容,已经获得了说明文学习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很容易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迁移、运用,从而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2 12:58:00 | 只看该作者
3.语文训练的主线明确。



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多维的,在确定多维目标的同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语文训练主线。黄老师执教的这节课,训练主线很清楚,就是概括各段的主旨,即概括各段段落大意。从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来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一教学理念,看得出落实这一理念所取得的学习成效——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得到了发展与提高。上一个教学环节侧重的是生生间的自主、合作学习,在这一个环节中则更多地体现出了师生间的互动、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概括各段段落大意的训练落到了实处。



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预设的教学目标偏多,人文目标偏重。语文教学提倡一课一得,这个“得”应该体现在学生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学习收获。所以,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最好把语言文字训练目标放在首位,作为主线来安排,这样语文教学质量才能有保证。



黄老师的这节课,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第二课时的导入,用猜谜语导入好像有点儿不大恰当,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过程中,对筷子已经有所了解了,这种导入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大;第二,汇报交流环节,对每组学生勾画的关键词不要急于评价,不要急于给出一个预设的答案,应该体现一个引导、训练的过程。如学习第五段,本段的主旨为:材料多样化(木、竹为主),老师可以设问: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筷子是以木、竹为主?引导学生重新回到语言实践中去,体会到“普遍”“仍以……为主”是关键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学习抓住关键词的方法,以加深对这一段主旨的了解;第三,关于文本的解读,作者对筷子的来历、发展、功能等的描述,是基于一种推测,可以从文本中的一些词语看出来,如第三段中“有一个说法”、第四段中“由此可见”、第六段中“有人说”“还有人说”等,这一点应该让学生知道,以免对筷子的来历、发展等产生误解。有人说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聪明是吃饭使用筷子的缘故,这其实是一个笑话,是没有多少科学依据的。此外,教学设计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不够到位,朗读也应该加强,我不赞成说明文要读得有感情,但正确、流利地朗读是需要的。



综观黄燕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语文训练,训练什么。



这节课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要不要训练。分析概括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这也是长期以来学生阅读能力最薄弱的一个因素,是学生阅读水平低下的一种表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一个重要的阅读能力目标,但如何把握,课程标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而分段、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不失为一种较易操作、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我是赞成语文教学中的这种训练的,特别是对一些条理清楚、段落分明的课文。当然,不提倡篇篇课文都要去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更不能在考试的时候让学生背段落大意,这势必又要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流程是内地老师非常熟悉的,如对文本的处理上,学习某一部分或某一段内容后,一段带多段,迁移学习其他内容。这是一种常见的教学设计,但在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选择上、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在如何发挥学生主动学习方面,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语文训练,训练什么?我想,训练的主旨应该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基本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训练。香港、台湾和澳门三地的课,比较重视语文训练,善于挖掘文本表达上的特点,教学中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训练主线;内地的课对文本思想内容的把握往往重于对文本表达特点的把握,在人文目标的把握上比较准确,用时、用力也较多;在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和训练方法上与香港、台湾和澳门的同仁相比,往往稍逊一筹。如果四地的语文课能够取其之长,我们看到的课一定会是比较完美的。



这次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还给了我们一个有趣的启示,表现在四地老师对观摩课的文本选择上。此次观摩交流活动,内地除同课异教、一个口语交际课外,还有5位老师上了观摩交流课,选择的课文分别是:《小小的船》《三个儿子》《长城》《普罗米修斯》《忆江南》,这些课文都是情感比较强的,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往往也是感情丰富,慷慨激昂。我不知道上课老师的情感能不能打动学生的情感,学生能不能与老师、文本、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所以,我们也希望内地老师在上研究课时,文本尽可能涉及不同的文体。就文体来说,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淡化文体,并不等于小学阶段不讲文体。不同的文体,应该体现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小学语文学习,文体是回避不了的,像童话、神话、寓言、故事、记叙文、说明文等常用文体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了解一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1: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