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5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赏析







这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



文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学生学习。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写法上的特点:



1.精于剪裁。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细节描写:“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2.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此外,如“吃尽”,“消化尽”,“炯炯目光……远射……”,“赫然而出”,“向……迈进了”,“起先,小声说”,“向……呼喊”,“警报迭起”等等,都是明显的例子,叙述语言和议论语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2)精练含蓄。比如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说它是记叙未尝不可,但洋溢着赞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长须飘飘”,显然是描写,但颂扬、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但紧接着跟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惜寸阴”,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犹未尽的“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语句变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报迭起,形势紧张”,等等。这些词语的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教材分析



本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的“说和做”,表现了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和大义凛然、表里如一的英雄气概、高尚人格,赞扬了他勇于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而献身的精神。



纵观全文结构,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1—7)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谦虚品格,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学者风范;后半部分(8—20)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闻先生作为民主战士的坚定与勇敢。在两个部分之间,作者采用了总承上文和领起下文的两个句子完成过渡,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文章结构简洁明了。



文章所选事例典型而精炼,同时又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高风亮节,达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前半部分以三本书的编著为例,以“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闻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这样不仅表现了他严谨刻苦、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同时也表现了闻先生的爱国情怀。后半部分以三件事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民主战士面对危险“言而必行”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他为救国、救民大声疾呼,身体力行的赤诚之心。另外,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肖像描写也生动真实,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知识学习目标、能力运用目标,还有品德教育目标。从知识学习目标来说:力争让学生具有基本阅读能力,并着力提高阅读的效率,能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基本主题。对于这个目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基本能够自主完成。



从能力运用方面来说: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另外,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也属于这个方面。这个目标相对前一目标有一定难度,要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不仅需要不断积累,而且需要加强训练,因此在课堂上创造训练的条件就显得很重要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教师应精心设计、仔细备课,积极给孩子们创设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从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的目标来看,主要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发展健全人格。就本文来说,主要是人格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因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对学生来说已经比较遥远了,他们不太能感受那个年代人们的爱国激情,因此应让学生做一定的课前准备工作,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理解那个时代的思想情感不仅要对那个时代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要从自己的阅读实践中体会。



总的来说,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9:41:00 | 只看该作者
(三)教法分析



1.语感品读法



本文篇幅不算长,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而语言精炼生动而富感情。教学时可以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领悟文意,走近人物,接受美的熏陶。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好的语句或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并加以品评,体会它的精妙之处。以学生自主发现、品评为主,教师指导、启发为辅,让学生互评互点,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语感发现语言文字的奥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以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



2.研讨探究法



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作者主要是通过记叙他的事迹,描写他的言行表现的。课文概括记叙了闻先生的一些事迹,生动地描写他的言行,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而这正好给学生提供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机会。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提出可选择的研究题目,让学生自己选定探究方向并分组合作探究,得出结果后,再给他们创造机会进行有理有据的展示。确定研究方向是对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自己得出研究成果是很令人振奋的事,这能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也能增强了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



3.参与竞赛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自主学习、提高能力素质的想法都值得鼓励,都应该付诸行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尽力开动脑筋,为学生搭建各种形式的平台,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开展小型的竞赛活动来实施教学的方法,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产生并发展的。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材料,富有感情地讲述闻一多的故事,同时还要注意演讲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的感染力等。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锻炼和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9:41:00 | 只看该作者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邯郸市永安学校 李慧君



一、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领悟文意,熏陶情感。



2.品味文章中生动的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学习围绕中心选择、剪裁材料的方法。



3.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重点】



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



【教学方法】



语感品读法、研讨探究法、参与竞赛法、查阅资料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通过因特网、书籍等查找资料,了解关于闻一多的事迹及臧克家的有关情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多媒体显示“闻一多画像”。(课本前彩图插页)



提问:同学们,看到眼前这位人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清瘦、目光坚定、神情刚毅、目光深邃、饱经沧桑、饱学诗书、疾恶如仇……



2.师: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其原因。(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让我们一齐来朗读课文,感受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的确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你对文中的哪些语句印象比较深?



请给大家读一读,再谈一谈你的感想吧!



(学生讨论交流)



生1:我对开头两句印象比较深:“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全篇文章都显示了闻先生的这种品质。而且在结构上,这两句也起到了总起下文的作用。



生2:如果单从结构上说,我觉得第七、八自然段写得特别好,即承接上文照应开头又开启下文。使全文连缀紧密,过渡自然,把闻先生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两方面的特点用极其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3:我对描写闻先生撰写《唐诗杂论》的那一部分印象特别深刻,尤其是细节描写,“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深宵灯火”“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等语句,令人非常感动,这才是真正的学者精神。



生4:我觉得描写闻先生参加游行的那一段给人印象特别深:“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行,彰显了他的爱国之心。



生5:我感觉文中的肖像描写写得特别好,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把一位风度翩翩、精神矍铄的老学者形象描写得十分传神。



……



师:同学们都谈到闻一多先生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那么,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可以用课文原句填空,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填空。)



填空: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从可以看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9:41:00 | 只看该作者
讨论交流:



生1: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爱国学者,“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从他为了探究救国救民的出路而不畏艰辛,潜心学术、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事迹上可以看出。



生2: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敢说敢做、有无私无畏斗争精神的人。从他敢于在李公朴先生被害后,警报迭起的危急情况下,在群众大会上痛斥国民党特务的无耻行径并参加游行示威的事迹中可以看出。



生3: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勤奋刻苦、成就斐然的大学者,从他锲而不舍潜心钻研的学术活动中、从他一部部令人惊叹、赞美的著作中可以看出。



……



教师总结: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也是一位言行一致、执著救国、无私无畏的民主战士。他的确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榜样,是个大写的“人”!



(三)合作探究



师:闻一多先生既是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文章从这两个方面写他的“说”和“做”。讨论文章围绕这两方面各自写了哪几件事?闻一多先生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分成小组,选一个方向进行研讨。



(再读课文,分组讨论,概括总结。)



讨论交流:



组1:我们选的是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这方面主要写了他写三本书的著述过程,他的“说”和“做”表现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从课文第三段“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犹如向地壳寻宝藏。……”到第四段“……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这些语句详写了写作《唐诗杂论》的过程;课文第六段略写了《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他用“十年艰辛”写《楚辞校补》,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主人,才写成《古典新义》。他是行动的巨人!



组2:我们选的是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先生。这方面主要写了他参加民主运动的三件事,他的“说”和“做”表现为“说了就做”。他“说”了,“起先他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呼吁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又说:“此生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于是他“做”: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他做到了言行一致。



组3:我们选的也是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先生。我们再补充一点,闻一多先生的“说”还表现在:他在群众大会上痛斥特务,他说:“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于是他“做”:走在游行示威的前头,他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践行了他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9:41:00 | 只看该作者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不过要是以故事的形式演讲出来就更好了,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材料组织成一篇短小精悍的演讲稿,以“闻一多先生的故事”为题进行口头演讲呢?



(可以讲一个故事也可选几个故事,要讲得有激情。分组准备,学生选代表自由演讲,其余同学评价。最后评选出演讲得最棒的给予奖励。)



教师总述:同学们的讲演都很有激情也很精彩,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个故事,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高风亮节。闻一多先生不愧是我国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他以自己的宝贵生命去“做”,践行了他的“言”,是真正的言行一致!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讲话中对闻一多先生的赞扬,闻先生当之无愧!



(四)拓展迁移



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着补充一两个你知道的事例。



事例: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人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



2.试着描绘班上一个同学的外貌和动作,要抓住主要特征。



(五)作业



1.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有些描写细腻感人,试着找出来。



2.片断练习:试着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描绘你熟悉的一个人,要抓住主要特征。



(六)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二、教学反思



设计这一课,从教学理念上,是本着力图实现新课改的新理念这一出发点的,因而,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能力就成为一个基本方向。我感觉这一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当然也有不足需进一步思考。我作了以下总结:



1.教学环节简捷又能紧扣教学重点。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学重点进行编排,前后衔接比较好,又能层层深入。各环节的设题精少,也注意到了给学生留出思考表达的空间。这一点较成功。



2.课堂活动的开展与教学内容的协调程度不够好。课堂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容易把握,如果放得太开,学生会脱离主题;如时间过短,则可能还没深入到课文的关键。如何把握火候,须在教学设计时更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情。



3.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衔接得不够好。只是让学生从课本出发去理解人物,这样的做法似乎有点“强按头”。如何让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把课文中提倡的精神移入平常生活让学生乐于学,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4 20: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