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中考命题作文得高分方法写作技巧优秀作文指导大全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1:59:26 | 只看该作者
[学生习作]

  爱在抽屉里

  张丹

  广告是商业的润滑剂;家是情感的栖息地。而在我眼里,抽屉则是爱的存放地。

  小时侯,我住在姥姥家。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床头的抽屉。姥姥家的亲戚很多,姥姥每次都把亲戚带的好吃的东西放在床边的抽屉里。因为姥姥知道,“小馋猫”似的我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喊饿,并且对我而言,在床上开抽屉是最方便的,也是最安全的。

  小小的抽屉,塞满姥姥无限的疼爱。

  十岁那年,我看中了一件毛衣。虽然我知道家里比较困难。但是我太喜欢它了,生怕别人抢先一步买走,所以我就对妈妈说了这件事。可没想到妈妈却大发雷霆,我一气之下跑出家门,一整天都没有回家。傍晚,再次从服装店门口经过时,却已不见我心爱的那件毛衣。我问店主,他说已经让人买走了。

  我失望极了,无精打采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回到家,我一句话也没说就坐在床前委屈地哭了。当我打开抽屉想拿东西时,却惊奇地发现那件毛衣竟然躺在那里,毛衣上还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丹丹,是妈妈不好,不该对你发脾气,原谅妈妈好吗?

  当我看到这张字条时,我的眼角不禁湿润了。我拿起毛衣仔细的看,泪眼模糊中,我仿佛看见妈妈辛勤劳作的背影,还有妈妈那件破得不能再破的毛衣。我放下手中的毛衣,来到妈妈身旁,哽咽着说:“妈妈,我知道错了,我对不起您。”妈妈用手抚摸着我的头说:“别哭了,妈妈怎么会怪你呢?在妈妈面前,孩子的错,没有不可以原谅的。”

  小小的抽屉,盛满了妈妈无限的宽容。

  近段时间,由于音乐在校园里的流行,就连录音机也变得非常畅销。已上初三的我抵挡不了音乐的诱惑,就悄悄地存钱,买了一部梦寐以求的录音机。但怕挨批评,就没有告诉任何人。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件事被爸爸知道了。他非常气愤,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通,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外爷。外爷是一位非常严厉的退休教师,我平常就非常怕他,不敢上他家去(虽然他家距我们学校很近)。再加上这件事,我就更加不敢去了。然而,外爷却找到了学校,他板着脸严肃地对我说:“放学后,到我这来一趟,哦,别忘了。带着录音机和磁带。”放学后,我战战兢兢的来到外爷面前。外爷紧绷着脸,严肃地对我说:“你已经长这么大了,却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以后你要记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想一下后果。无论对与错,都要敢做敢当。好了,我什么也不说了,你自己好自为之吧。你快要中考了,这个录音机我先替你保存着。”说着,外爷把它们锁在了抽屉里。看着眼前的抽屉,我的心里不是气愤,而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小小的抽屉,锁着外爷对我的关爱和希望。

  小小的抽屉装满亲人的爱,它时刻感动着我,温暖着我,鞭策着我……

  点评:

  “亲情”是学生接触最多、感受最深的情感。所以这个话题能够让学生人人有话说,人人有事写,人人有情抒。但是,这类题材的作文在命题、选材方面也容易落入俗套。本文小作者就极力避免了这一点。题目“爱在抽屉里”让人觉得新颖别致。选材紧扣题目:小时侯,塞满抽屉的“零食”,是姥姥无尽的疼爱;长大后,躺在抽屉里的“毛衣”,是妈妈无限的宽容;现在,锁在抽屉里的“录音机”,是外爷无限的希望。

  全文按时间顺序来写,条理清晰。三件事叙述完后分别用三个美句作结,既交待了时间,点明了中心,又使文章的结构浑然一体。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朴实的语言中处处渗透着浓浓的亲情,深深的关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00:23 | 只看该作者
洗脚

  黄丽音

  昨天在电视中看到这样一组画面:儿子为行动不便的父亲洗脚。当儿子看到父亲因劳累而变形的双脚时,潸然泪下,哽咽着喊了一声“爸爸……”。此时的我也泪流满面。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吃过晚饭后,母亲为我准备好了热水,让我洗脚。一向懒散的我不情愿的坐在洗脚盆前,慢慢地把闷在鞋子里一周的臭脚伸入水盆中,脚又臭又黑,我不想下手,只用两只脚来回的搓洗。“不要那么懒省事,来,我帮你洗。”突然从门外传来一声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原来是父亲。小时侯我经常听父亲这样说。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为了这个家,不停的劳作,还不到五十岁,两鬓就有了白发,脸上的皱纹也多了,手变的像松树皮一样粗糙。每当我看到他不停的工作,想到他的不易,鼻子总是酸酸的。

  当我回过神时,父亲已经蹲在我面前了。他刚伸手,我忙说:“不用,我自己可以的。”说完把双脚移到了盆的另一边。爸爸在一旁笑道:“小时侯,不都是我给你洗吗?”是啊!小时侯的确是这样。我把手伸到水盆中,陷入了沉思,儿时的一幕幕又呈现在我面前:

  父亲把手伸到水盆中试试温度,把我按在板凳上,迅速地为我脱下鞋袜,轻轻地拖起我的小脚,慢慢地放入水盆,反复地搓洗,仔细地检查每个脚趾缝,把我的小脚弄的痒痒的,我经常会咯咯的笑个不停;他陪我们堆雪人,打雪仗;陪我们放风筝,领着我们踏青,观赏桃花;教我们游泳,给年迈的爷爷擦洗,帮母亲做家务,辅导我们功课……

  脚突然感到热了一下,原来母亲往水盆中加了一些热水。

  父母是那样的爱我们,默默地为我们做着一切,可是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呢?我们能像电视中那个儿子一样,为父母洗一次脚吗?

  点评:

  本文以洗脚为线索,巧妙地把儿时的事件和当时的情景结合起来。开始由画面中的儿子为父亲洗脚说起,引出父亲要为“我”洗脚,想到儿时父亲为“我”洗脚的情景,感慨自己没为父母洗过脚。首尾照应,环环相扣,语言朴实,如在回忆父亲为自己洗脚时用了“迅速地”、“轻轻地”、“慢慢地”、“反复地”等词,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篇较好的习作。

  记忆深处的下跪

  张小湾

  那是七年级时的事了。当时学校开始实行“两免一补”。我本不想申报的,觉得领了国家的钱,如果不好好学习的话,就会有种罪恶感。我不喜欢要别人的东西,但家里的窘迫让我犹豫了。还清楚地记得前几天跟妈上街买菜,妈竟为了2角钱跟卖菜的商贩争了半天。妈是个很会体谅别人的人,她知道卖菜的也不容易,要不是家里实在没钱,她无论如何也不会那么做的。想到这里,我终于下定决心,马上写申请书。第二天早上班主任就要把申请书交给学校了,来不及跟妈商量了,我把申请书交给了班主任。

  刚打过放学铃,我就急忙赶回家。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跟爸妈一起分享。跨进家门我习惯性的说了句:“妈,我回来了。”妈微笑着应了一声。我蹦蹦跳跳来到正在做饭的妈妈旁边。笑着说:“我21世纪最最亲爱的妈妈同志,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学校让报‘两免一补’,我把申请书交了上去了。如果批下来的话,能免一二百块钱呢!”

  “真的?那你怎么写的呀?”

  “我把哥得乙肝的事报了上去……。”妈妈立刻脸色惨白,她紧锁着眉头大声说:“你这孩子,长这么大还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学校的布告可是要张贴出去的,你哥就要娶媳妇了,如果让人知道的话,还有谁愿意嫁给你哥啊!……。”

  再往下的话我一句也没听进去,我只知道,如果现在不到学校向班主任要回申请书,就要来不及了。万一哥将来真讨不到媳妇的话,我就算死一千次一万次也还不请欠哥的债。

  “妈,我这就去找班主任要回来。”“那你的学费咋办呢?”对啊!难道又要爸妈四处去借学费,去求人?爸爸跟奶奶闻声也都赶来了。爸说:“这申请书还是要报的,不如你去改一下?”

  “可您让我怎么改啊?”

  “你就写咱家穷。”妈说。

  “妈,您别天真了。穷,总得有个理由吧!要不然,学校是不会给免钱的。”

  “孩子,不如你就写我有病吧!”奶奶站出来说。

  “奶奶,您就站在这好好的,没病啊!我总不能睁眼说瞎话吧?再说,人家学校能不知道吗?”

  爸爸把烟往地上一扔,是的,他生气了。“别以为我不知道,这写申请书其实就是看你写的文章咋样?学校还真能挨家挨户去调查呀?有的家长银行里存着几万块钱还让孩子写申请,难道他们也穷?那是他们的孩子会写。你就不能说一次瞎话?”

  “我不管别人怎么样,就算全世界都去说慌,我也不会的。”

  “哼!你真行啊!够高尚的!孩她妈把她给我关在厨房里,这个学也不能让她上了。”爸扭头就走,顿时我的眼泪“哗”地流下来。就在此刻,我做出了连我自己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我生平第一次给人下跪了,而那人就是我至亲至爱的爸爸。

  “爸,求求您,我要上学,我也不想说瞎话骗学校,骗老师。您,就别逼我了,行吗?”

  爸爸转过身,扶起我。朦胧的灯光下,我分明看见他的眼里噙着泪花。他哽咽着,艰难地对我说:“还不是爸没本事,咱家底薄,你姊妹又多,你的书钱学费,爸实在拿不出啊!”

  听到这话,我的心都碎了。望着爸那饱经风霜的脸,泪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妮,去吧!到学校把申请书改一下。”妈几乎在哀求我了。

  我叹了口气,接过妈手中的电灯,推开门,冲进了静谧而又漆黑的夜里……

  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那次下跪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成为我永久的伤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00:30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以一份“两免一补”的申请书串起一组人物,成功借鉴《羚羊木雕》的行文技巧。小作者的诚实善良让人感动。文章语言朴素,人物特点跃然纸上,是一篇很成功的作文。

  注重炼字的王安石

  王安石(公元1021-1088年),是北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宇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任宰相,他依靠神宗实行改革,终因受到保守派的阻挠,被迫辞官。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春天,王安石从汴京(今河南开封)到扬州,又乘船西上金陵(今南京)。路过京口(今江苏镇江)时,瓜洲已隔江相望,钟山也已不远,只隔数重山了。此时,春风袭人,圆圆的明月当空朗照,王安石更想快些与家人团聚,便随口吟出《泊船瓜洲》的诗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中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原写“到”字,王安石仔细一想,“春风又到江南岸”缺乏诗意,如何到?又从何到呢?没有春天到来的可观可感的具体形象。因此,他把“到”字改为“过”字,“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刚到怎么又过呢?也不妥。”过”有辞去之意,也不合春来的本意,更不用说具体形象了。因此,又改为“入”字,吟咏再三,这一“入”字,还是不甚贴切,接着又改成“满”字。仔细推敲,“满”字似乎稍好一些,但仍然缺乏春到江南出现的生机勃勃的色彩,意境不活泼,不耐人寻味。于是又把“满”字涂去。如此反复换了十余字,都觉得不满意。他干脆放下笔来,走到舱外,观赏月下景色,也好让脑子轻松一下。他极目远望,只见春风过处,月下隐约可见江岸柳条吐翠,青草摇曳,麦田绿浪起伏,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心旷神抬,突然想到贺知章《咏柳》诗中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又想到王维《送别》诗中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诗句,这两个写到春天的“绿”字,让人具体地感受到春天到来时的生动景象。

  想到这里,王安石立即回到船舱,把诗中第三句改成“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改,全诗境界大为改观,整个江南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便色彩鲜明地跃然纸上了。王安石修改《泊船瓜洲》一诗的故事。是中国诗坛上注重炼字的一段佳话,一直受到后人的赞赏而传颂不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00:55 | 只看该作者
2013中考作文十个写作技巧:自我修改
  知识要点:1、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2、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3、能与他人交流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考试说明:一篇文章写完后,回过头来,自己读一读,会发现一些毛病(这里主要说的是局部的毛病,也就是句子的毛病),这就需要修改。

  1、修改语病的方式

  ①增加词语。例如:"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评了他在文艺创作上的某些观点。现在看起来,当时的批判是慎重的。"这句话在"慎重"前边应加"欠"或"不够"、"不大"等。因为过去是不加分析的批判的,这种批判不会是慎重的。

  ②删去词语。例如:"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这句话的"否则"和"不学习"重复了,应该删去"否则"或"不学习".

  ③更换词语。例如:"几十年来,王老师的办公室里彻夜闪耀着温和的灯光。"这句话"温和"形容灯光不恰当,应改为"明亮".

  ④调动词语的位置。例如:"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生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这句话中的"不仅"和"中药"应该换一下位置,变成"中药不仅……而且……"的句式。

  2、常见的语病类型

  (1)词语上的错误

  ①重词轻用。例如:"个别同学上课经常说笑、打逗,对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大家都很气愤。"这句话里同学上课"说笑"、"打逗"够不上"倒行逆施",这个词用得过重,应改为"违反纪律".

  ②褒贬不当。例如:"这篇文章很好,生动地揭露了同学热爱劳动的内心世界。"句中的"揭露"带有贬义,如"揭露阴谋",对同学们热爱劳动的内心世界,不能说"揭露".可改为"揭示".

  ③堆砌重复。例如:"我们学校的广大教师,积极性很高。特别是那些年龄大的老教师,虽然年纪大了,仍然为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勤恳的、辛勤地工作着。"这句话里"年龄大了"与"老教师"重复,可将"年龄大的"删去。"勤恳地"与"辛勤地"重复,可将"勤恳地"删去。

  ④生造词语。例如:"听着这个故事,大家表现出了惶怖的神情。"这句话里"惶怖"是生造的词语,应改为"恐怖".

  ⑤歧义费解。例如:"班主任王老师把我们几个班的负责干部叫去开会。"这句话里"几个班的负责干部"有歧义,使人费解。可以理解为"几个班的"负责干部,也可以理解为"几个"班的负责干部。从全句话理解,因为是班主任老师召开的会,所以这句话应将"几个班的负责干部"改为"班的几个负责干部".

  (2)语法上的错误

  ①成分残缺。例如:"通过读了'画蛋'一文后,很受教育。"这句话缺主语。"通过……后"是一个介宾短语,不能做主语。应改为"我读了《画蛋》一文,很受教育。"又如"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情况,广大农民干劲十足。"这句话缺谓语。没有交代农村经济怎样了,就又开始说另外的意思了。应该在"情况"后边加上"非常好"三个字。

  ②搭配不当。例如:"天津市人民的购买力,一天天地增加了。"这句话主谓搭配不当。"增加"应改为"提高".再如"他把桌椅都打磨上一层新油漆。"这句话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打磨"改为"涂上"二字。又如"张老师那慈祥的声音时时在我脑海中出现。"这句话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应将"声音"改为"面容"二字。

  ③词性误用。例如:"许多病友对他这种缺乏人道主义的做法,非常义愤。"这句话把名词"义愤"误用为形容词了。(误用名词)应把"义愤"改为"气愤"二字。再如:"人民银行的老李同志,来校作爱国储蓄报告,内容很鼓动。"这句话把动词"鼓动"误用为形容词了。(误用动词)应把"鼓动"改为"生动"二字。又如:"这是一首充沛着革命激情的诗。"这句话把形容词"充沛"误用为动词了。(误用形容词)应把"充沛"改为"充满"二字。

  ④语序颠倒。例如:"焦裕录同志总是心里想着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这句话中的"总是"不是修饰"心里"的,而是修饰动词"想"的,所以应该放到"想"的前边。

  (3)逻辑上的错误

  ①不合事理。例如:"我两次看见她从这所学校里走出来,我才知道她原来是这所学校的老师。"这句话里的"两次看见她从这所学校走出来",并不足于证明她是这所学校的人,更不能断定"她"是这所学校的老师。

  ②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例如:"他在新华书店用了很长时间排队买那本书,但是终于买到了。"这句话没有转折关系,不应该用"但是".如果把"买到了"改为"没买到",就可以保留"但是",这样才能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句。

  ③指代不明。例如:"这学期哥哥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都很关心。"这句话里的"自己"指代不明,可以理解成"哥哥",也可以理解成说话人"我".这里实际意思是指说话人,应将"自己"改为"我".

  ④多次否定意思相反。例如:"全队没有一个人否认程刚这次参加比赛获胜不是平时刻苦锻炼的结果。"这句话要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两个否定词就可以了,应该删去"不"字。如果要表达否定的意思,则只用一个否定词就可以了。

  (4)修辞上的错误

  ①比喻不当。例如:"会场上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就像虫子一样蠕动着。"这句话把到会的"群众"比作"虫子"在"蠕动".这个比喻不贴切,因为到会的"群众"和"虫子蠕动"没有恰切的相似点。

  ②夸张不当。例如:"李强回答不出问题,急得眼睛里冒出了红光。"这个句子夸张不当。写李强由于着急而使眼睛冒红光,这个夸张是脱离了现实基础的。如果由于着急而使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则是合情合理的。

  ③排比不当。例如:"焦裕录不愧是兰考的好干部,没有拿过集体一根草,从来不多吃集体一口粮,没有浪费集体一分钱。"这句话排比不排。可将"从来不"改为"没有".

  [20-1]下面是一个同学写的《春》一文中的两段话,请指出其中的语病,并加以改正。

  ①夏天、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

  ②你看,鲜花像一群爱美的年轻的小姑娘,有的鲜花披上了火红的纱巾,浓妆艳抹;有的鲜花穿上了洁白的裙子,一个个紧挨着簇拥在一起,仰起美丽漂亮的脸蛋儿,笑迎春天的来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02:19 | 只看该作者
2013中考作文十个写作技巧:真切

  知识要点:1、写作文时,应做到说真话、诉真情。2、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感情的倾诉要适当节制,但不要有范围的限制。

  考试说明:

  中考作文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是作文的大忌。在2001年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直接写明要求有真情实感的就有很多,有的虽然在提示中没有写明,但在评分标准中非常强调。从作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看,对作文的真情实感的要求必定会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记叙性作文。那么,考场作文中如何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呢?这里以2001年几篇优秀中考作文为例来具体谈谈。

  (1)述亲身经历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在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

  (2)多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洒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又如: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摇啊,荡啊,从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

  (3)明人事要素

  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你简单地说某地发生一件抢劫案,听者不一定会信,假如你有鼻子有眼睛地说,把抢劫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单位或姓名及被抢劫的数量都说出来了,那别人就会相信。在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人,主要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为自己喝彩》是泉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的: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o爱》,心无旁骛。忽然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矮矮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杆、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对自己的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这个开头,把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想些什么等,都通过对话介绍出来了。因而,给人真实的感觉。

  (4)用生活语言

  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有生活气息。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我喜欢童年的竹林》一文中用了不少拟声词,仔细体味,你就会发现用得非常准确,如"哗哗"形容摇竹的声音;用"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用"咯咯"表示我们童年快乐时的笑声;用"沙沙沙"表示风吹竹林时的响声……作者把生活中确实如此的声音准确地搬进了文章之中,让人读后自然就觉得亲切感人。用生活语言,还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样的话,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语言结构和常用词汇,而老年人口中一般就不会有这样的词。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等来写,尽量写出个性。

  (5)露潜在意识

  潜在意识,也叫潜意识,指的是人的深层意识,它与浅意识和表层意识相对,它是人最质朴、最本质的心理活动。之所以称"潜",是因为它隐藏于思维的底层,不经意袒露出来。人类生活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现象,有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想到的意思,往往不能说,不便说,或者不该说,不敢说,有时是为了礼貌,有时是为了工作需要,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想到的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潜意识。每一个人都有潜在意识,而且要比浅意识活跃和丰富,但在作文时,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替代潜意识的往往是那些与心相违的浅意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没有真情实感。因此,要想作文有真情实感,最好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意识,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为自己喝彩》的后半部分有这样几句:晚上,我站在穿衣镜前细细地端详自己。不!我不要这张苦大仇深的脸,我拥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我上进、奋发、勇敢,知识填高了我,我有什么好自卑的呢?这几句话,一般人是不会公开对人说的,但作者把它写了出来。心里想的就是这样,写出来当然就有了真情实感。

  (6)拟相应情景

  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必须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这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这两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如果写的是一位老年男子,那么,就不妨借助自己的外公或爷爷,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想一想:假如爷爷在遇到这种事时会怎么对待?如果所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借助自己的母亲或邻居的大婶,根据母亲等平时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想一想: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能使虚构的文章多一点真情实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03:18 | 只看该作者
2013中考作文十个写作技巧:有理有据

  知识要点:1、议论文是议论说理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章。2、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考试说明:我们在报刊上、书籍中经常看到的政论文、社论、短评、小评论、杂感、序跋、宣言、声明、开幕词、以及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讲话稿、报告等都属议论文。议论文在"两个文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这种文体的写法。

  1、议论文的三要素

  每一篇议论文,都离不开论点、论据和论证。因此,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是议论文的三个基本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议论文的论点有以下5点要求:

  ①正确。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明辨是非、分清正误、区别美丑,所以,思想观点正确是首要的。

  ②鲜明。作者在文章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理解。

  ③严密。论点的表达必须周密严谨,无懈可击,不给持有异议的人以可乘之机。

  ④集中。在一篇议论文中,只能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全篇文章始终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解决问题。要求集中,也就是要避免发生论点转移,后文的论说跟前文的论点有变化,或者概念上混淆。

  ⑤深刻。文中提出的论点,应该是作者对于事物的新鲜、独到的见解,能够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以便更有力地说服读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写议论文时,要注意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交代清楚。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基本观点,它是全文的主旨和核心,在文章中起主导作用。从属论点是说明中心论点的论据,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提出论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开头提出论点。二是结尾提出论点。三是篇中提出论点。四是论点贯穿在全文中。通常的写法,以①②两种为主,习作议论文也应以这两种方式为主,然后进而学习后两种写法。

  (2)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因此,论据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即理论材料。事实材料中又包括正面和反面事实材料,另外,数据材料也是其中一种。选择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对于正面的事实材料,首先是真实性原则。论据真实,论点就可靠;论据不真实,论点就可疑。其次是典型性原则。就是要求选用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亦即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材料作论据。一个论点,往往有许多论据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证明它。但是在可以论证它的众多论据中,总有一些是最恰当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就是典型的论据。此外,还要遵循新颖性原则。人们在阅读文章时,容易被新颖的材料所吸引,也容易对陈旧的材料产生厌恶。因此,对事实论据的选择,也必须遵循新颖性这一原则,重新轻旧,求近舍远,在"新"字上下功夫。

  对于反面事实材料应以有衬托作用为原则。议论文为了把道理讲深讲透,需要多角度地分析、论证论点,这就要求我们从不同角度去选择论据,既要选择正面的材料,从正面阐述事理;也需要选择反面材料,从相反角度剖析事理,正反对照,以反衬正,突出中心论点。反面材料补充不能说透的结果。

  对于数据材料应遵循科学的原则。从表面上看,数据只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其实它有丰富的内涵,往往是众多劳动的结晶、辉煌成绩的表现、不懈努力的反映,或者是浪费破坏的记录,将科学的数据引进议论文,能增强论证的效果,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

  理论材料就是选用通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经典理论家的名言,科学上的公理、定律以及尽人皆知的道理等等来作论据,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首先是可靠性原则。作为论据的依据,被引用的理论材料一定要确凿可靠,不论是引用名人的原话,还是引用大意,首先应搞清作者是谁,不可张冠李戴,把孔子的话当作他人的话来引用。如果是引用原文,一定要核对原文不要抄错;如果是引用大意,一定做到对原文内容能够正确概括,做到准确可靠。其次是针对性原则。引用理论材料的目的是为论证某个观点服务的,切切不可牵强附会,无的放矢,架空议论。再次是引伸性原则。这是说在引用精当的材料作论据后,不能就此完事,不作分析,这样有引无证,不能充分发挥论据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在引用理论材料之后,紧跟着就要对理论材料进行科学的推论,从中推导出新的含义,生发出新的思想,进而推动文章的论证。此外,还有简明性原则。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目的是证明观点的正确,对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和推导,还要靠自己去论证。如果引用过多的理论材料,以引带论,效果会适得其反。

  (3)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使论据与论点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论证的方法,一般都是先提出论题,经过论证、分析后得出结论。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有的逐层剖析,有的边分析边作结论,有的用设问引出问题进行论证。

  写议论文要求做到层次清楚,推理严密,合乎逻辑,说理透辟,不论立论还是驳论都要具有说服力。

  2、立论和驳论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写立论性的文章,必须做到:

  ①论点要正确、鲜明。正确就是论点本身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鲜明就是说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②论据要真实、充分。就是说,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公认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用事实作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用科学道理作为论据,也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如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和公式等作为论据,也能有力的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③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写立论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论据必须足以证明论点,论点必须是从论据中推断出来的必然结论。

  (2)驳论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有三种形式:

  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证明与论敌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证明论敌的论点是错误的。

  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证明论点的。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驳倒了它的论证中关键问题,也就把谬论驳倒了。

  总之,写驳论性的文章,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对准把子。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怎样树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②要抓住要害。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③要注意分寸。对于敌人的******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

  议论虽有立论、驳论两种方式,但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破和立是辨证的统一。在立论性的文章中,有时也要批驳错误论点;在驳论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驳错误论点的同时,阐明正确的观点。因此,立论和驳论在议论文中常常是结合起来使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02:03:50 | 只看该作者
2013中考作文十个写作技巧:应用写作

  知识要点:1、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2、应用文的写作,要做到格式正确,语言准确。

  考试说明:应用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办理公务和个人事物时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和某种惯用体式的一类文章的总称。它包括带有法定性的公文,还包括一般应用文。

  与其它实用文体相比,应用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在形式上,应用文都有固定的惯用体式,格式稳定,排列规范,结构形式完整严谨。如书信,一般由称谓、正文、祝词、署名、日期五部分组成,通常不随意改动。

  其次,在内容上,力求准确,有针对性。或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介绍、总结、说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写作时务必将时间、地点、基本情况、事件原委、处理办法或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交代清楚。另外,时间要求极为严格,要及时,因为应用文都是为解决问题而写的。

  第三,在语言上,要求准确平实,通俗易懂,简练明白。叶圣陶先生说:"公文不一定要好文章,可是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顺,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多数应用文不宜采用描写、抒情,切忌堆砌形容词;更不允许虚构和夸张,即使有描述,其目的必须是为了说明问题。应用文还经常使用一些专用词汇和术语。此外,应用文在语言方面还有较多地运用并列短语、介宾短语,沿用一些文言句式等语法特点。

  应用文可分四类:第一类是公文书类,有通知、决议、指令、请示等,是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文书。第二类是事务文书类,有计划、总结、报告、合同等,是交流情况,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解决问题的工具。第三类是科研应用文类,有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科研报告等,是进行科研和描述研究成果的重要文体。第四类日常应用文,有书信、日记、电报等,这一类应用文使用频繁,中学生学习这类应用文非常重要。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应用文有:通知、启事、电报、汇款、介绍信、证明信、公开信、倡议书、申请书、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贺词、贺信、贺电、会议记录、合同、民事诉状、计划、公约、海报、黑板报、科技报告、产品说明书、唁电、唁函等。下面分别从格式、结构、语言三方面谈应用文的写作。

  1、应用文的格式

  应用文都有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有了格式,不仅眉目清楚,而且有了规矩。这为读写应用文、处理问题提供了很多方便。且部分应用文的格式有直接生效的指导作用或法律约束。因此,写应用文必须遵从各种应用文惯用格式。以电报稿、通知、启事、申请书、感谢信、表扬信、祝贺信、倡议书、建议书和一般书信为例:

  (1)关于称呼语。启事不必开头写称呼语,通知如标题已明确通知的对象,不加称呼语了。其余8种都要求抬头顶格写称呼语,称呼语后面必须有冒号,问候语不能语称呼语同一行。

  (2)关于正文首行。只有电报的正文首行顶格写,其余都空两格开始写。

  (3)关于致敬语。结尾不写致敬语的有:倡议书、建议书、启事、电报和通知。结尾必须写致敬语的有:祝贺信、申请书、感谢信、表扬信和一般书信。致敬语不能与其它内容写在同一行。

  "敬礼"必须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之后一般不点标点符号,要写也只能写一个叹号。

  (4)关于署名和日期。只有电报的署名紧连正文,其余均可另起一行右署名。

  只有电报不写拍发日期,其余都要在署名下一行位置上写准日期。写日期时,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使用要一致,不能混用。

  2、应用文的结构

  应用文的结构,要求完整严密,层次清楚,简单明了。一般说来,应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格式,即由三部分构成--标题、正文和结尾。如:

  (1)计划。由三部分构成。①标题:包括单位名称、计划内容和使用期等。②正文:一般包括前言、目的、任务、具体措施、实施步骤、时间安排、注意事项和检查办法等。③结尾:即落款部分,交代制定计划的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交代制定计划的日期等。

  (2)总结。一般也是三个部分构成。①标题:与计划标题类似,包括单位名称,总结期限,总结内容等。②正文:包括基本情况;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存在问题和今后意见。③结尾:和计划一样,要交代写总结的单位名称和写作日期。

  (3)简报。一般有三部分。①报头:它是公文样式的标志,不是简报的题目,包括简报的名称、期数、编印单位、印发日期。②正文:正文之上一般有标题:正文一般以刊登一分材料为宜;正文末尾可注明供稿单位或撰稿人姓名。③结尾:写明发送单位和印发的份数。

  (4)电报稿。电报稿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格式。在拍发时向邮局索取,按规定填写。电报全文由四部分组成。①电报头栏。由电报局营业员、值机员填写,与发报人无关。②收报人住址姓名。由发电报人填写,"收报地名"栏写╳╳省(市)╳╳(县)即可。至于更具体的地址如╳╳区╳╳街╳╳号和收报人姓名,则写入"收报人住址和姓名"栏内的方格中,不可写入长行横格中(这里是值机员译写电码用的)。③电报内容和署名。由发报人填写。电文不必点标点,电文后要紧接着写上发报人的姓名,以便对方收到电报后能知道电报是谁发来的。电文和署名也要写在方格内。④发报人姓名、住址、电话。要按规定详细填写,这部分内容并不拍发,仅供邮电局参考。

  (5)讲演稿。讲演稿的结构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①开头。除对不同的听众要加上各种不同的称呼外,要开门见山,接触讲题,提出全文主要内容,说明演讲的意图,以便听众能抓住要领。②中间。要突出讲话的中心,把讲话的内容集中在主要三点上,反复申述,铺陈展开。讲话的内容若多,可以分项来谈,使层次清楚,便于听众掌握。③结尾。为了使听众对全部讲演内容有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在讲演的结尾,一定要把主要内容加以概括,作个小结。

  (6)说明书。说明书不论报刊登载或张贴,均以介绍商品的情况和属性为重点,写法不拘一格,文字要生动活泼,简明易懂,其结构由两部分组成。①总介绍。用概括的语言介绍商品名称、产地、规格、性质、特点、功用等。②说明重点。与商品有关的重点事项必须介绍清楚,同时提出使用产品应注意的问题,如易燃、怕晒、易碎、耐高温、有无毒性等。

  3、应用文的语言

  应用文的语言重在实用,一个字一句话往往至关重要,有人说"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笔,笔下有毁誉忠奸。"为这不夸张地说出了应用文语言的重要性。应用文语言一般要求平实、得体、简洁。

  (1)平实。即准确朴素,它只要求平直的叙述,恰当地议论,简洁地说明,准确通顺地把客观事实、作者的观点说清楚就行,既不能夸张渲染,也不需要描写抒情,那些华而不实的空话、大话更不能用。

  (2)得体。应用文的语言是为特定的需要服务的,要受明确的写作目的、专门的读者对象、一定的实用场合等条件的制约,因此语言使用一定要得体。颁布政令要庄重严肃。请示、申请要委婉平和。批评表扬要持之有据、分寸恰当。广播稿的语言通俗化、口语化,要尽量使用短语,避免用长句,有些词语在书面语中可适用,在广播稿中却不适用。又如解说词是供群众听的,读起来要上口,听起来要顺耳,解说词是对实物和画面进行解说的,因此,要用形象的文学语言,描绘所解说的事物和形象,感情要充沛,还可使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综合表达方式。另外要正确使用应用文的习惯语,切实弄清它们的含义和用法。如信函中的称谓、问候和致敬语要正确使用。

  (3)精简。应用文的语言要做到言简意赅,尽量压缩文字,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和空话、套话删去。

  应用文往往使用某些文言词语,运用恰当,可收到精简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08: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