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5-4 11:12:53
|
只看该作者
三、教育语言素养之三——启发性
有的教师也错误的认为,所谓启发式无非就是指在课堂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问几个学生而已,因而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显得单调而肤浅。教师一上课,就连珠带炮似的向学生问个不停:“是不是啊?”“对不对啊?”“怎么样啦?”……让学生应接不暇,这种浅薄的一问一答式,索然无味的教学语言毫无价值,更算不上启发式的语言。其实,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用睿智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去划定学生思维的航线,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的答案。
1、启发性的语言,它表现在精心设计、连拉有序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中。
教学当中,一串精心设计、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问题情境创设,通过一个又一个悬念,将学生引入“困而学之”和“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句话:“好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我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小女孩的悲惨处境,在“敢”字下大做文章,围绕着“敢”字设计了一连串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我先问:“你们在家里擦过火柴吗?每次擦之前都得考虑一番吗?”学生会意地笑了:“擦根火柴有什么大不了的,从来不用考虑。”我进一步问道:“这个小女孩敢像我们一样随便抽一根火柴吗?”“不敢!”“为什么?”我穷追不舍。“因为她是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而且,她一整天都没有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我又追问质疑:“既然是不敢,后来怎么又说‘终于抽出了一根’呢?”此时,有的学生欲言又止,终于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她是迫不得已的啊,她实在是冷得受不了了,才敢抽出一根的。”我极时表扬他准确运用了好词“迫不得已”“实在”等。我见时机成熟了,就追问:“那么,书上为何不直接写也抽出一根火柴,而要写‘她敢吗’这句话呢?说明了什么?”——由此,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写是因为小女孩当时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后才抽出来的火柴,作者的用意是想让献计读者了解小女孩当时的悲惨处境。
此环节中,我紧紧扣住学生心理设疑,创设“愤”、“悱”的情境,关键处启发诱导学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高度紧张而又异常活跃,从而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它还表现在对某些知识讲解的“留有余地”上。
善于启发的教师往往喜欢“话到嘴边留半句”,他的工作是“举一”而“反三”则是学生的事情,教师不越俎代庖。美国一心理学家说:“我们体验到,在那些使人困惑的情境中,我们被引起的动机最强烈。假如我们完全解答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全部紧张感就消失了,因为没有什么使人感到兴趣,人们就不再感受到兴趣了。”确实,语言用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才能让学生有咀嚼和思考的余地,才能发展学生智力。但含蓄不等于深奥,“留有余地” 也并非是故弄玄虚,启发的最佳时机是教师将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时,稍加点拨,效果就非常明显。例如,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抽象——具体”这对反义词时,学生看了似懂非懂。于是,上完《匆匆》一文后,我就用“时间飞逝”这个词作比较进行引导,进而让学生理解“抽象——具体”这对反义词。“‘时间飞逝’是什么意思?”学生勇跃回答说:“是指时间过得很快!”“那么,时间过去的时候,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吗?”“没有。”我趁机说:“对,看不见,又摸不着,不能具体经验得到的,笼统的、空洞的,就是‘抽象’;相反,就是——”“形象”学生顿悟!“谁能根据‘抽象’这一意思,说说‘形象’一词的意思?”“我来说,老师,我来说……”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着。
是的,启发性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思维,所以,我们给予学生的不应只是“供一饭之需”的“鱼qtn后见,又摸不着,不能具体经验得到的,笼统的、空洞的,就是指 ”,而应该是“终身受用”的“渔”。
总之,。一节课大部分的细节都是自然生成的,教师要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敏锐洞察学生思想情绪的起伏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真正理解学生的恩困惑,积极研究学生的接受水平,灵活、机敏地调节和运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有的放矢,把素质教育具体化、实用化。其次,我们要加强自身的语言素养,提高业务水平,运用理论知识实践于语文教学,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目的。这样,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素质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教育性、直观性、启发性……”并不空洞,让我们运用有素质的教学语言实践于素质教育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