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 浅议农村班级文化建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09:2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村小学也有很多工作出色的班主任,从他们的交谈中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都十分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都把构建好班级文化建设当作管理班级的重要法宝之一。那么什么是班级文化呢?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就会加速班级的快速发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班级文化的提升当然也就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是课程教学之外培养、打造学生素质的又一重要途径。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作为农村的教育工作者,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班级文   
化建设。
一、创设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方面应从学生出发,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创建校园文化大环境。学校要树立学生终身发展观,追求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不求“短期效应”。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师,都应认识到“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文化”育人的队伍中,大胆尝试“文化建设”的新举措。校领导确立文化建设总目标,教导处、共青团、少先队可根据各自不同的职责拟定不同的校园文化建设计划,再由各班级对照计划中涉及到的内容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自上而下,形成一个浓厚的整体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大环境带动班级小环境的建设。二、加强“家校”文化。
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加强“家校”文化共建。开办有亲和力、有实效性的家长学校,为家长送去正确的教育指导方法、前沿的教育信息,使他们看到教育的方向。此外,配合班级活动,请来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使“班级文化建设”触手得到延伸,促进“家校”共建。如,举办“我和爸爸比童年”主题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来体会生活的变迁、祖国的进步;组织学生与家长共植“亲子树”,在劳动过程中体验亲情的甜蜜,在小树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进行“大手牵小手”交通知识竞赛,在紧张的“学生——家长”竞答对抗中,增强彼此的交通意识,沟通了家长与孩子、学校和家庭。而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又是班级文化形成的有效载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09:27:37 | 只看该作者
三、明确文化目标。
明确班级文化主题,指明文化建设方向,办出班级文化个性。“有了共同的目标才有整齐的步伐”。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可利用班名、班旗、班号的设计、征集,调动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更集中体现了一个班的精神风貌。如,“蜜蜂”班、“雏鹰”班、“小荷”班、“火炬”班、“水手”班,以形象的事物象征了班级的精神,“诚信”班、“智慧”班、“上游”班则大胆地提出了班级的奋斗目标和班级优势。不同的班名、班旗、班号体现出了班级文化个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为接下去的班级工作指出方向。当这些凝聚了学生创意和心血的标志出现在黑板报、运动场、宣传窗、校刊和每个学生的书本上时,学生怎能不为此而自豪呢?而这份自豪感也正是作为班级小主人为班级争取荣誉的动力。
四、完善文化制度。
完善班级文化制度,保证制度奖励经费,促进班级文化建设。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是个浓缩的社会,也需要有一定的“规矩”以成“方圆”。这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之为班级制度文化。它的制定和执行,应遵循“自主”原则和“正面鼓励”原则。组建起一支能力强、作风严的学生督察、监管小组,进行“自评、自查、自治”;同时,尽可能发挥制度的正面鼓励、嘉奖作用,避免其消极惩处作用。其中,在解决奖励经费问题上,除了学校拨给班费途径外还可以每月开办一次“跳蚤市场”,把学生不需要的书本、文具、生活用品等拿来义卖,将筹集的资金作为本月的“嘉奖基金”,用于奖励为班级作出成绩或在某方面取得荣誉和进步的学生。
五、巧用文化环境。
充分利用班级环境造就文化氛围,让每一个角落都能与学生“对话”。农村学生身边的文化环境相对城镇学生是有差距的,学校图书室的规模有限;逛书店书市不便,家中少有藏书;在网络、电视等众多信息渠道面前吸收信息时,又普遍缺乏家长的指导。所以班级中更应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书画角”、小名士挂像、“图书角”等来补充学生的文化内涵,最重要的是渲染一种文化氛围。另外“荣誉角”、“队角”等还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天地,促进了班级文化的交流。环境文化其潜在的教育性,能使师生都受到陶冶和感化,它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使学生易于接受,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终身受益。而创建环境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文化品位的提升过程,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
六、利用文化源。
利用农村优势,开发有效的活动载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积极的班级观念文化。在班级观念文化建设中,离不开文化载体,如节日文化活动、小电视台展播、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采访团活动、小旅游团的采风游、主题中队会等。但以上载体中,农村学生相对缺少参与公益文化活动和家庭文化活动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农村优势,不断开发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活动载体。如,可以就本地农村中某一优质果蔬的丰收季,开展“观察种植基地”、“采访果(菜)农”、“小小品尝会”等实践活动,然后再来为这一果蔬打入更大市场进行“广告创意发布会”的主题队会,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农村学生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文化,更增添了农村学生的自豪感。再比如说,利用农村学生与动物、农作物的亲近优势,结合日记,写一写某动植物的跟踪日记,有条件的用照相机摄下与日记内容相吻合的图像资料,纪录小动物或农作物的生活、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这些不也正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观、人生观吗?
可见,合理利用“班级文化”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不仅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更能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这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城市有它的文明、时尚之美,农村有它的淳朴、自然之美。记得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的班级文化现状,我想说的是,我们不是缺少班级文化,而是缺少挖掘班级文化的动力。动力哪里来,或许还是那个字:爱——一份来自对农村天地、对农村学生、对农村教育事业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6: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