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1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案例之一】
  【片断一】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大声地)圆片!
  师:认为是圆片的同学站起来。(全班站起来一大片)
  师:(故意失望地摇头笑)看来你们是应该罚站了!
  (站起来的学生有的愕然,有的沮丧地低头不语,有的困惑地看着老师。)
  师: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加重语气)这,指什么?
  生:(纷纷小声地)细丝。
  师:(追问)那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异口同声地小声说)细丝。
  师:(满意地)这就叫咬文嚼字!只有这样进行探究,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片断二】
  师:爬山虎的脚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1:细丝!
  生2:(吵起来)圆片!
  师:(笑)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我们还是先看看书再说吧。
  (生马上打开书,边读边若有所思,而后纷纷举手。)
  生1: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这六七根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不动声色地)是吗?
  生2:(不服气地)哪有脚像细丝的呀!
  师:(郑重地点头)是不太像。
  生3:(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从第四自然段找到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是那六七根细丝。
  (师继续不动声色地倾听。)
  生4:(激动地)我觉得作者比喻得不好。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是这样: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不几天就萎了。”
  (全班笑成一团。)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能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对!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至于作家管它叫脚,我们班有同学认为应该叫腿,我看这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叫。腿也好,脚也好,都是拟人化的写法。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
  (生满意地点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
  “片断一”中,老师确实想带领学生咬文嚼字,并且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和学生的理解含糊点进行提问。但是,老师太着急了,学生一答错,就等不及地提醒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都由老师包办代替了:老师代替学生读课文,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老师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富有暗示性的重音,诱导学生很容易地就得出了答案,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老师最后的满意,是因为学生得出了正确答案,殊不知: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知识重要,方法更重要。
  “片断二”中,老师的宽容、等待,为学生思维的飞跃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一个学生精彩的发言激起了更多同学思维的火花。最后那个同学的发言尤其精彩!想象合理,具有可贵的创新精神。老师的评价既肯定了学生,又提醒了学生注意文学的形象性与科学的严谨性之间的区别。由此我们得到了两点启示:
  1、探究时,要在时间上等待,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
  2、探究时,要在评价上等待,等待学生的“众说纷纭”。对学生的发言要暂缓评价。“案例二”中的老师就做得很好,当第一个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时,他并没有“趁热打铁”地肯定学生,结束探究,而是进行了“冷处理”,让有疑问的学生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在互相探讨、争论的互动过程中,激活了思维。因此,最后那个学生极有创意的发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案例之二】
  1、课文简说:
  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2、教学案例:
  (学习课文的一和二自然段后)
  教师出示预先准备的爬山虎的枝条──
  师:是啊,阳光晒不蔫它,风雨撼不动它,爬山虎以它那盎然的生机,给我们的城市、乡村增添了无数绿色,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好心情。请看,这就是“爬山虎”,我们让它也长在我们教室的墙壁上……
  (师请学生演示爬山虎长在墙上的样子。学生很快发现它很难“长”在墙上,一脸疑惑)
  师(也一脸疑惑):咦,爬山虎顾名思义会爬,而且它一旦爬了上去,就很难把它扯下来,是什么东西帮了它的忙?
  生:是爬山虎的脚!
  师(拿着那根爬山虎):假如这根爬山虎没有被剪下来,它的脚一定能帮它爬上这块墙壁了。
  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能很快地爬上好几米的高墙;正因为有了脚,爬山虎才不怕风吹雨打,牢牢地在高墙上扎根。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脚的什么?你想用什么词赞一赞它?
  生1:爬山虎的脚真厉害!
  生2:爬山虎的脚真神奇!
  师: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能这么神奇?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了解它的神奇?
  生1:我们可以去实地考察,亲眼看看。
  生2:我们可以查找课外资料,看看书中怎么介绍的。
  生3:我们要再读读课文,因为作者观察与描写都很细致……
  师(商量的口吻):看来,最快的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收集到的小资料深入地研读课文。我们现在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课文当中去寻找答案吧。
  学生兴致勃勃地读书、画图、写旁注……教师来到学生身边,与学生一起研读,也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引导性的,帮助学生疏通思路的话语)。在学生不断地有所发现,急于得到别人认同的情况下,合作探究的时机成熟,于是鼓励学生大胆与同学交流看法,通过抓住关键的词句说、画、演等等,达成共识。让出讲台和投影仪,让它们成为学生的展示台,从各个角度展示爬山虎脚的“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3、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场所。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或是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就谈不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难,使学生能对课文进行质疑,并阐述自己的见解,才能提高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推行创新教育,敢于“异想天开”,教师不仅不能求全责备,还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有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从而产生创造性的新发现、新设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这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只有摒弃封闭的“填鸭式”教学体系,以各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思维,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扎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6: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