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XXX抢我的积木!”“这是我先拿到的!”建构区中传来了不和谐的音符,我应声来到建构区,只见XX和XXX正在争抢一块积木,眼看两人就要“动手”了。因为之前在区角活动点评的时或是谈话活动时,我们引导幼儿一起探讨过“有人抢我玩具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也曾总结出了几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一、“一起分享吧”:大家一起玩;二、“交换玩具吧”:找一个更好玩的玩具作交换;三、“等待一下吧”:等别人玩好了再玩,等等。所以,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我们一起想一想,怎样才能两个人都玩到玩具呢?”两个孩子僵持了一会,XX放手了,对XXX说:“你玩好以后,先给我噢!”
反思:
幼儿争抢教玩具的事例,在幼儿园屡见不鲜,而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教师应有不同的解决方式。
孩子到了小班,教师心里应该明确的是:1、幼儿已经存在基本的是非观念;2、能够培养一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3、还停留在个体活动的阶段。所以,遇到幼儿争抢纠纷,托班教师可直截了当地制止:“不可以抢玩具!”,中班教师可遵循游戏的概念,为活动赋予一定的情景性和角色性:“你是娃娃家的谁?你的任务是什么?”而在小班,大多数的幼儿已经明白“抢玩具是不对的”,但是一旦争抢起来,还是会头脑发热、僵持不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可用一句“抢玩具的是小宝宝哦!”打发了幼儿的兴致。当然,为了将自主性“行为”提升为“习惯”,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性”的引导以后,可以在集体活动时进行方法的总结,最后尝试引导幼儿自主解决矛盾。
相信不久,班级里会传来和谐之音:“这是我的xx!”“我们一起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