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春版初二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课练堂堂清课后练习题集答案一课一练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01:25:43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课《岳阳楼记》(第二课时)

新站中学  命题人:佟永刚   审题人: 王志坤

1、每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五种表达方式中只有那种没有运用。(3分)

2、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二自然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                    的特点。(2分)
3、“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和□□□。(用原文回答)(2分)

4、将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写在下面,并进行赏析。(4分)
□□□,□□□,□□□□,□□□□。□□□□,□□□□。
赏析:                                                                          

5、第二段中的“感极而悲者”是指那些人?他们感极而悲者的原因是什么?(3分)
                                                                                
                                                                              

6、根据文意完成对偶句。(2分)
上联:范仲淹心系天下         下联:□□□□□□□   
第十一课《岳阳楼记》(第二课时)答案
一段:叙事。二段:描写,议论。三、四段:描写、抒情。五段:议论。(2分)说明(1分)
2、壮阔、浩渺
3、以物喜,以己悲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1分)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分)
赏析:运用“衔、吞”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句式工整的写出了洞庭湖宏伟、壮阔的美丽景致。(2分)
5、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1分),因为他们“去国还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2分)
6、滕子京名扬九州(宽对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01:25:5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课《岳阳楼记》(第三课时)

新站中学  命题人 佟永刚 审题人:王志坤                                 

1、房地产开发公司将在第二松花江边的住宅小区命名为“岸芷汀兰”,这样命名的创意是什么?(3分)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这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4分)

3、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还有很多。请你从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与此相关的名句。
   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      
历史人物:(     )名句:                                                      
         (     )                                                              

4、随着旅游热,各大景点纷纷提高票价搞创收,岳阳楼管理处也要效仿,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第十一课《岳阳楼记》(第三课时)答案
1、:“岸芷汀兰”为人们展示了一副芳草萋萋,兰花幽香的优美画面,(1分)令人有回归大自热的感觉;(1分)使人感到一种文化气息,进而提升文化品位。(1分)
2、答案:第一个“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及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2分)第二个“异”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外物好坏的影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3、答案: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4、答案:围绕着中华的名胜古迹不应该成为创收的点金石,亵渎了文化遗产来答即可。观点正确(2分),语言表达(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01:25:57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一课《岳阳楼记》(第四课时)

新站中学  命题人 佟永刚 审题人:王志坤                                 


1、成大事者就要把心胸拓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东流,从而为国为民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就像范仲淹,被贬邓州,胸怀脱离世俗,却是□□□□,□□□□之心;就像曹操一生戎马,征战的碣石山时自己□□□□,□□□□。□□□□,□□□□的博大胸襟;就像龚自珍,辞官归隐,虽载“浩荡离愁”,引吟咏的是□□□□□□□,□□□□□□□。 (10分)

2、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  
            形成对比。(2分)

3、、回忆我们所学习的古诗文中表现“以物喜,以己悲”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种不同心境的作者和他写的文章。(4分)
“以物喜,以己悲”:作者:          ,文章:《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           ,文章:《       》
   
4、、从《岳阳楼记》的全文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物质生活,贪图享受,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追求的又是什么?(5分)

第十一课《岳阳楼记》(第四课时)答案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分)  迁客骚人(1分)
3、答案:“以物喜,以己悲”: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或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刘禹锡的《陋室铭》或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
4、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围绕着“先忧后乐”用自己的话来答)
5、围绕着不计较个人得失,要有集体主义感,心系国家来答即可。观点正确(1分)联系中学生自己(2分)语言表达(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01:26:02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
              
五家站职业中学       命题人:高瑞侠    审题人:郑  强

一、        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 197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     》、《      》、《       》、《     》编在一起,称为 “四书”。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瞭望(   ) 缅怀(   )埋没(   )(   )   儒家(   ) 彷徨(   )(   )  殷切(   )
袖手旁观(   )
三、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词语:
1、追念以往的人和事。(   )
2、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
3、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
4、把手揣在袖子里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或不参与。(   )
5、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发窘或着急。(   )
6、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
四、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无理漫骂  幽柔寡断  蜂涌而至  袖手旁观
B、绿草如荫  源远流长  格物至知  各行其是
C、改弦更章  事必恭亲  人才辈出  修身齐家
D、彷徨不定  叹为观止  恻隐之心  不知所措
五、下列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3、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的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第十二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一课时)答案
一、1、丁肇中 2、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二、liào   miǎn   mái mò  rú  pánghuáng  yīn  xiù
三、1、缅怀2、彷徨3、格物致知4、袖手旁观5、不知所措6、一帆风顺
四、B
五、1、不能删除。“大都”表示范围,指多数学生,并非全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2、“往往”“常常”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近”是接近,但不是到一百分,去掉以后就成了一百分。
3、“最”表示恐慌的程度,“唯一”表示独一无二,都不能去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01:26:1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二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
              
五家站职业中学       命题人:高瑞侠    审题人:郑  强
一、整体感悟:
1、格物致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出自我国儒家经典之一《       》。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3、关于“格物致知”:
古人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人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重点探究:
1、“格物致知”在原著中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在文章中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又是什么?



2、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3、课文中讲到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研究竹子的事情,王阳明研究学问的方法和科学家有什么不同?如果从科学角度研究一种竹子,你认为应该怎样研究?






4、从原文中找到“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注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原因。



5、作者通篇使用了简朴通俗的语言,朴实而不失亲切。通过阅读,体会本文作者想表达什么?


第十二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答案
一、整体感悟:
1、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礼记》2、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要有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3、古人做法: 一味死想,想以此得出道理、真理
今人态度 :重视实验,既想又做
《大学》理解: 做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地步
作者理解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二、课内重点探究:
1、        原著中的含义是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文中的真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
2、        主要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3、        王阳明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只是一味的想,而其他的科学家则是动手去做。由此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有计划的探测。”要研究一种竹子就要亲自去栽种,细致观察,了解它生长的过程,它的性质。甚至要把叶子切下来那倒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4、        原因是“中国大学生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5、        表达力作者对传统教育的忧虑,希望中国的青年都能懂得格物致知的重要性,能改变学习的面貌,是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01:26:21 | 只看该作者


第十三课《长城的价值》
五家站镇职业中学 命题人:田希刚 审题人:郑强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绵延( ) 迄今( ) 褒扬( ) 贫乏( )
遏制( ) 沧桑( ) 狭隘( ) 畸形( )
2.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峪( )                  (2)峙( )         
裕( )                       侍( )         
俗( )                       恃( )         
(3)谙( )                  (4)檀( )         
喑( )                       擅( )         
暗( )                       凛( )         
3. 填上适当的字,将下面的四字短语补充完整。
断    残壁        一     情愿      形同     设       长     直入
众志成                 口开河      自      其说      不言而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4. 文中举“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
5. 作者是怎样看待持续了二十几年的“肉眼在太空能看到长城”这一观点的?
6. 作者是怎样评价长城的价值的?
7.作者认为应该怎样认识作为“精神长城”的象征意义?
8. 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长城的“价值”?









第十三课《长城的价值》答案
1. 略。
2. 略。
3. 断垣残壁 一厢情愿 形同虚设 长驱直入 众志成城 信口开河 自圆其说 不言而喻
4. 秦长城还没有修到山海关一带,“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与历史不符。
5. 长城的价值和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完全不必依赖或取决于其他因素。当年宣扬长城是地球上唯一可以从太空中用肉眼看得见的建筑,恰恰是某些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现。
6. 长城是我国建筑史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我们的先民在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下,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显示了他们的智慧、力量和决心。
7. 长城一方面可比喻为巨大、坚固、可靠、刚毅、不屈,但另一方面,长城毕竟意味着封闭、保守,绝不能代表开放和进取。
8. 正如作者所言,长城的价值应该放在中国历史中来认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现实生活中,长城就失去了意义,它是一种象征,想到长城,让我们油然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01:26:29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课《像山那样思考》(第一课时)

伊家店一中   命题人:冯柏娟 审题人:崔云峰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嗥叫(    )驯服(    )饿殍(   )扳机(   )迸发(   )允诺(    )
艾蒿(    )禁止(    )湍急(   )疲惫(   )蔑视(   )蜿蜒(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
1、毛骨(   )然                                                                     
2、无动于(    )                                                                     
三、填空
1、本文作者是(   )国环境保护主义的伦理学家(      ),他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其代表作品《              》,被誉为“绿色圣经”。
2、《像山那样思考》,山的思考是(       )、(       ),是从整个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角度出发的,而人的思考却是(         )、(         ),自私狭隘而又缺乏远见的。
四、体会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2、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去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3、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回响到另一个山崖,荡漾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

五、阅读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面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用这一点去衡量成就,全部是很好的,而且大概也是客观的思考所不可缺少的,不过,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也许,这也就是梭罗的名言潜在的含义。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1、人类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如何理解“大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句话的含义?

3、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句话?

4、“这也是狼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句中,狼嗥叫中隐藏着什么内涵?

六、学了本文,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七、奥而多•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环保先驱人物,保护野生物之父,被称为“美国的先知”,“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他长期从事林学和猎物管理研究。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第十四课《像山那样思考》答案
一、略。
二、1、悚;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害怕,恐惧。
2、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形容对应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
三、1、美,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2、深刻的、客观的;肤浅的、表面的
四、1、这声野性的狼嗥意味着自然以它的悲哀对抗着人类的灭绝手段,蔑视着人类亲手缔造将给自己带来的灾难。
2、把山当作人来写,它有冷静地思考的能力,不会像人类那样失去理智地为了眼前利益而冲动地使“狼”之类的物种不断走向毁灭,而要从一只狼的嗥叫中思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问题。
3、“深沉的”是指狼发出的对自身命运的慨叹。
  “骄傲的”是指狼已预料到人类会自食其果,也代表着狼的不屈服。
五、1、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
2、人中为了眼前利益,而肆无忌惮地乱捕各异杀,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自然规律,自然灾害接踵而来,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断送自己的未来。
3、鹿、松林、郊狼、牧羊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4、狼嗥是对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是在警告人闪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否则必将自食其果;也是对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片的呼唤。狼嗥也是对不懂自然规律的人类反抗。
六、万物平等、相互尊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七、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16: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