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生成智慧与人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潘小明

  【教学案例】

  数学课上,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有平行四边形的纸,问:“你有办法算出纸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学生带着问题,用了7-8分钟的时间寻找答案。结果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算法:7×4=28(平方厘米);7×5=35(平方厘米);(7+5)×2=24(平方厘米)……

  接着,学生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进行组间交流。面积28平方厘米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乘得到的,一个小组代表边把平行四边形拼接成长方形,边说着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理由。面积35平方厘米是用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相乘得到的,另一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面积应该是35平方厘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点头赞同,有的一脸疑惑,出现了小声的议论。我也说:“是呀,他们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35平方厘米当然也应该是正确的。”我这么一说,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有个学生质疑:“同样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怎么会不同?”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发表意见,纠正错误。有的学生还发现:当把平行四边形拉转成长方形时,面积是最大的。而且,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学生们的讨论中,下课铃响。

  借此案例,笔者想谈谈近阶段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怎样使基础知识学得更扎实

  扎实的“双基”教学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有些教师担心新课程实施会削弱“双基”。如上述课堂片断后的教研中,就有老师问:“几乎用整节课的时间探究公式,没有习题训练,学生能行吗?”

  应对考试的课我也上过:出示用硬纸片剪成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指出底和高;沿着高把平行四边形剪开拼成长方形,让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讲授大约用时10分钟,余下的时间便用来做练习。

  压缩新知获得的过程,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这样的教学会使基础知识扎实吗?我不以为然。事实上,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各不相同。对于学生片面的、错误的想法,仅凭教师示范讲解,往往不奏效,学生没有真正明白错在哪里,即使接受了正确的观点,错误的想法仍然潜伏,没有得到删除或更正。因此,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就要调动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错误的想法被替代,正确的知识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07:16: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比具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这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也曾设计通过割补转化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也确实受此影响,没有其他的想法,轻而易举地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但后来,我坚决摒弃了这样的做法,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直面问题,激活已知、探究新知。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学生不用割补也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得到面积计算公式。于是,矛盾冲突产生了,经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学生对转化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转化过程中,图形面积必须始终保持不变。我想,知识是可以通过传授来接受的,而学习思想的最好办法是亲身实践。只有亲身实践了,才会有深切的体悟。

  怎样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自主、合作、探究往往会造成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分化现象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不能以此否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不是要消灭学生之间的差异,而是要实现学生充分的、有差异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包括认知水平,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若真要防止分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接受训练。然而,这种生产“标准件”的教学能批量传授知识,却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为创造需要自由的探索和足够的试错空间,需要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性思维。面对有差异的学生,为了实现差异的发展,必须进行开放的、自主探究的学习。就像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创设情境、开放空间、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各有所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数学的割补转化思想、数学的逻辑推理、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敢于探究的精神、同伴的合作交流、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学生得到不同而又充分的发展,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保底而不封顶”。

  数学的课堂是师生智慧和人格生成最为活跃的场所,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使数学课堂散发出永久的魅力。(作者为上海市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特级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12: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