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蝙蝠和雷达》备课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07: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智慧的趣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备课思考

罗才军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首先从漆黑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激起探索欲望, 接着描述蝙蝠的飞行居然靠的是耳朵和嘴巴的配合, 最后说明了科学家模仿蝙蝠制造了雷达, 从而使飞机不再受黑夜的制约。这样层层推进、抽丝剥茧的说明过程, 不断地挑战学生的想象力, 延展学生的好奇心, 所以课文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智慧的趣味。



  在课堂中, 我们必须紧扣文本,从语言文字的体味中感受这种智慧的趣味, 并初步领略这样论说的缜密和畅达, 在细读文本之后, 我做了如下的教学思考:



  首先从课题中的“和”字入手, 引发阅读期待: 蝙蝠是一种住在潮湿洞穴里的哺乳动物, 而雷达则是科学探测装置, 这两个事物毫无联系, 课文怎么把它们用“和”说在一起了呢? 课文中的两个句子直接写出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在漆黑的夜里, 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 给飞机装上了雷达。”可以这两句话为抓手, 进入课文学习。



  “蝙蝠是在夜间飞行的, 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而且无论怎么飞, 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 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这是描述蝙蝠飞行能力的句子。从这个句子中我们能读懂什么呢? 蝙蝠的飞行本领很高, 善于在夜间飞行。从那些地方感受到的呢? “无论……从来没见过, 即使…… 也…… ”这组句子。尤其是“极细的电线”, 我们人类可能在大白天里都看不到, 可是蝙蝠却能在漆黑的夜里灵巧地避开! 这简直太神奇了, 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读出这种神奇的感觉来。重点要读好“从来没见过”、“即使”、“极细”“灵巧”这些词。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化理解, 在朗读中体会神奇。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不实在作者用“即使……也……”夸夸蝙蝠的飞行本领,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思维发散, 比如“即使是一只刚刚学飞的小的不能再小的蚊子, 它也能准确地捕捉”。以此更进一步感受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 并进行语言训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07:36:00 | 只看该作者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 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 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绳子, 它一根也没碰着。”



  这个实验就更神奇了, 它不但显示出蝙蝠的飞行能力确实很高, 最重要的是蝙蝠的眼睛是被蒙上的, 居然丝毫未能影响它的飞行能力。从哪里能读到呢? “横七竖八”、“许多铃铛”“几个钟头”、“一个也没响”、“一根也没碰着”。让学生尽情读出内心的惊奇, 内心的困惑, 内心的不可思议。原来蝙蝠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接下来很自然引导学生质疑: 那它在黑夜也能潇洒自如地飞行靠的到底是什么呢?



  然后读读课文接下来的5、6、7自然段。这个部分重点关注第6 自然段的实验结论: 蝙蝠夜里飞行, 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这个结论让我们恍然大悟, 原来它并不需要眼睛, 那么黑夜对它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怪不得它在漆黑的夜里还畅行无阻呢! 这句话可以让学生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来, 同时感受到科学家们真是了不起, 居然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发现蝙蝠飞行的秘密。那么在这个句子中, 哪个词在蝙蝠的飞行中很关键呢? 自然是“配合”!



  “配合”是蝙蝠飞行秘密的焦点。课文也着重论述了这一点, 因为只有把这一点说明白了, 才能水到渠成地理解蝙蝠飞行的具体过程和雷达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重锤敲击这个“配合”。以“为什么要配合? ”“怎么配合? ”上拈下连, 整体解读。“为什么要配合? ”使学生关注第5 自然段“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 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要引导学生读懂这段话说的是“耳朵塞上, 蝙蝠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嘴巴封住, 蝙蝠也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由此证明蝙蝠飞行必须耳朵、嘴巴一起配合!“怎么配合? ”就得关注第7 自然段:“它一边飞, 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 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 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传到蝙蝠的耳朵里, 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理解这段话, 真正体味蝙蝠飞行时嘴巴和耳朵如何配合, 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方法, 让3 位学生分别饰演“蝙蝠”、“超声波”和“障碍物”, 由“蝙蝠”闭上眼睛, 嘴里发出“超声波”, “超声波”向前涌动, 碰到“障碍物”就折回告诉“蝙蝠”。如此直观、有趣的表演必然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享受科学实验带来的新奇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07:36:00 | 只看该作者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自读自悟“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 显示在荧光屏上”。一句以一组训练题进行反馈: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________;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蝙蝠和雷达________。以此一一对应地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 也渗透“仿生学”的科学内涵。再将那两段直接写出蝙蝠和雷达关系的句子显示出来, 让学生带着理解再来读一读。



  阅读科普类说明文最大的体会就是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豁然开朗, 我们大抵也都会有这样奇妙而精彩的感受: 好像身体中产生了无穷的能量, 头脑里也充满了智慧, 蓦地周围世界的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亮起来。我想, 学生学习《蝙蝠和雷达》的过程就是享受这种智慧的趣味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6: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