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3-12 07:51:00
|
只看该作者
“帅哥”是时下学生的常用语,在此处,张先生借助学生的经验,以史料为依据,引导学生“神入”隋炀帝,拉近了历史人物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似乎“看”到了隋炀帝。这样的想象没有史料不行,没有依据,想象不出来;随意臆造,既有悖历史,学生也不信。历史讲求真实,真实源自证据。有证据的“想象”即可达到“神入”的效果。隋炀帝到底长得什么模样,我们已无从得知,但是他的性格,借助史料可以基本描绘出来。其实,对于任何一位历史人物,后人都只能通过“神交”,“神入”他的内心世界。扮演毛泽东的演员有好几位,但是我们都认可唐国强演的像,诀窍就在于他“神似”。历史学中的“神入”也是这个道理。张先生没有直接说隋炀帝长得帅、很聪明,又能写一手好文章等很空泛的话,而是用史书记载的细节,一层一层地让学生认识这个人。“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帝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尝谓侍臣曰:天下皆谓朕承籍绪余而有四海,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帝临朝凝重,发言降诏,辞义可观。”这些引自《资治通鉴》的史料不断推动着学生的想象力,一个长得“帅”、既聪明又自负、“手里有一大笔钱,随意乱花”的皇帝形象活灵活现,于是,隋朝灭亡在他手里就顺理成章了。想想我们是怎样讲隋炀帝?无非是一个暴君,滥用民力,激化了阶级矛盾,基本与秦始皇差不多,就是没有开创统一局面。历史原本生动的人和事就这样被教条化了。这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先生捕捉历史信息,抓住细节的本领非常值得我们效仿。这样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动”起来,历史课由此变得非常有意思了。他介绍武则天也是抓住了历史记载中这位女皇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谋”和“狠”两方面“想象”,恰如其分。而我们往往以“结论式”的语言介绍人物,忽略人物的个性,即使运用史料,也不是以“想象”为目的,大多是为了印证结论。这就使本来丰富多彩的历史、有血有肉的人物,变得枯燥而干瘪。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不在历史本身,而在我们教的历史。
学习张元先生的教学艺术,我认为,以史料为依据的想象,关键是选取史料。
第一,要选取突出人物性格的史料。
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很庞杂,具有多面性。我们对他的人是可以有各种观点,但史实却是唯一的。那么,对他形象、性格特征的记载也应有最客观的。张元先生十分精于材料的取舍,对隋炀帝他选择了形象和特征两方面的史料,但性格是主要的;对武则天他没有说长相,只突出武则天的性格,比如“狠”,引《通鉴》:“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驭天下”。从“黜之”、“刑诛”、“刑赏之柄”等词勾画出武则天的“狠”。皇帝的女人,说她如何漂亮已不足为奇,能够当上“女皇”,她的性格必然有一般女性不具备的一面,因此突出她性格中的“狠”是很有道理的。这样就使“想象”接近了人物的个性,就能使学生进入近乎艺术境地的“神入”。史书对人物的记述大都比现在的教科书丰富而具体。比如《史记》对秦始皇的描写:“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的意思是说,秦王这个人,高鼻梁,长眼睛,老鹰般的鼓胸脯,说话声音像豺狼,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不得志的时候对人谦和,得志时会轻易地杀人。这几句话勾勒出秦始皇的形象,用在课堂教学不是很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