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0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含英咀华,感受语言的魅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济南市槐荫区教育局教研室 胡晓颖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是一篇文言文,寥寥五十余字,通过孔君平和杨氏之子的巧妙对答展现了精妙幽默的语言,塑造了机智风趣的人物形象。本文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组的首篇课文,而学生又是初次接触文言文,因此,学习本课,要让学生理解古文意思,体会到人物语言的机智风趣,初步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初步了解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



  一、激趣读文,初识文言



  初识文言文,学生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要创设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课前可以组织学生搜集经典的人物对白片断,初步感受语言的魅力。



  学生刚刚接触古文,能否正确断句、流利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进行范读,给学生以停顿、语气、语调上的暗示。然后领着学生一句一句读,读准音,断好句,重点指导读准“诣”“曰”和多音字“为”“应”的字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朗读,就能比较轻松地解决“读”的问题,为理解文本铺平道路。课文读通后,再让学生试着说说课文大意,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二、熟读深思,学文悟法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桥梁。结合本课,可在以下几步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方法指导,以点带面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一步,读文质疑。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难,从中梳理出难理解的词句,为探究文本、获得学习方法理出头绪。



  第二步,研读释疑。根据质疑情况,重点抓住以下三句,在探究疑难、反复朗读中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一句,先看注释,理解“诣”“乃”的意思,再将注释带入原文,揣摩句意,使语言通顺流畅,落实“参照注释理解词句”的学习方法。



  ②“为设果,果有杨梅”一句,教材中没有注释,可先联系上文说说句子的大概意思,理解“设”的意思,进一步弄清“谁为谁设果”,再完整说说句意。由此使学生体会到:有时要说明白文言文的意思,还要适当添加语言。这句话省略了“孩子”“孔君平”,解释时只有加上这些词才能说清楚,从中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凝练、简约,并落实“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学习方法。



  ③“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重点抓住“家”“禽”“闻”三个字,引导学生联系文意理解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区别古今字义的不同;而“闻”则可以联系“百闻不如一见”的旧知理解,落实“抓住重点字理解词句”的学习方法。



  第三步,学以致用。鼓励学生运用以上方法通读全文,解释文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三、吟诵品评,精析妙语



  本文对杨氏之子的语言描写富有特色,妙趣横生:一妙在其思维敏捷,巧用姓氏作答;二妙在语言风趣婉转,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以否定的形式令人无言以对。这是本课学习的关键,也是不易体会之处,可通过以下设计进行突破:



  1.表演想象,领会“一妙”



  师生分别扮演孔君平和杨氏之子,想象当时的情境和两人的神情、语气。抓住“是君家果”体会孔君平的幽默,“应声答曰”体会杨氏之子的敏捷反应;抓住两人的语言,体会“杨氏之子”和“杨梅”、“孔君平”和“孔雀”之间的联系,明白孔君平用姓氏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巧用姓氏作答,初步感知人物特点和对答的风趣巧妙。



  2.比较语句,品味“二妙”



  体会杨氏之子应答语言的婉转,可以采用比较句子的方法:先出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和去掉“未闻”的句子,比较着读,说说两句话的意思,初步体会不同的语言效果。然后分别用这两句话进行表演,并想象着演出孔君平听了不同的回答后的反应,从而品味到“未闻”一词的婉转,进一步感悟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3.意会言传,精析“妙语”



  在小组中朗读品味,想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还可以怎样说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深入体会杨氏之子话中“既然孔雀非夫子家禽,杨梅岂是我家果”的巧妙含义。



  至此,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步骤:正确断句,流利朗读—解析词句,通篇会意—品析语言,熟读成诵;总结出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参照注释或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字理解词句。最后,可以出示译文,和原文对比阅读,引导发现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不同,进一步体会古文语言凝练、富有节律美的特点,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四、拓宽渠道,活学巧用



  学文后可以拓展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活用方法,继续感受文言文特色。并指导学生结合“综合性学习”开展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搜集生活中精妙的语言,在学语言、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使充满魅力的语言走向生活,真切品味语言的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20: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