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从积极有效的角度,近年来我们从课程建设、课堂建设、师资建设三个纬度深入推进英语教学的改变,寻求一定的突破。具体措施如下:
(一)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学科文化的建设
1.深化课程研究。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通过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教育沙龙等教学研讨方式,使教师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到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加强教材培训工作,从策划到组织,从形式到内容,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提倡教师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资源以及进修深造等方式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课程研究的能力。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和校本课程研究。
2.推进“书香童年”计划。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巩固和拓展词汇量,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习俗,指导学生诵读美文,开展课外阅读。要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美文教学,针对不同的美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喜欢美文、愉快地学习美文;利用图书漂流、阅读课和社团活动开展课外阅读,师生共读;坚持晨诵午读,使诵读和课外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创建英语特色学校。坚持大英语发展观,创建英语特色学校。目前已有2所小学成为南通市英语学科基地。采用“多渠道、重习得、创情景、促迁移”的英语教学策略,拓展英语阅读视野,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文的学习,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通过开设英语角、开办校园英语广播,组织英语沙龙,开展英语书法、词汇、美文诵读、演讲比赛、故事大王、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二)以课堂建设为核心,推进有效教学的深度研究
1.开展有效课堂专题研究。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出发点和归宿,组织有效课堂教学(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作业、有效检测等方面)的专题研究。以三、四年级的语音教学、听说教学和词汇教学,五、六年级的语法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课题为抓手,实现“教、学、研”的同期互动,引导教师共同参与,共同反思。开拓教学专题研究的路径,在同题异构、异题同构中微观研究教学的环节,细化教学的有效要求,形成共同的课题教学追求。
2.构建新型课堂教学范式。大力倡导有效教研,改变讲解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加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努力构建“学程导航”教学范式,即充分关注学习者与课程的相互作用,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在课程的实施上充分凸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程实施更加有效;根据课程学习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规律,指导并引导学生高效地获得相关知识和能力。广大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多方探索,形成了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模块系列。
3. 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别确定基础和拓展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操练、活动和任务分层;设计基础、巩固和拓展的分层作业并进行分层评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4.加强中小学教学衔接研究。根据基础英语教学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与中学结对子,每学期进行一次相互听课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
5.完善评价机制。构建英语学科新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灵活多样、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水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同时,加强对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研究,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质量调研和评估,及时分析和研究,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强调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笔试与口头表达、课内与课外、知识与能力、平时与期末等多方面结合的办法。注重特定情景中的英语交际表达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考查,更加强调听、读、说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