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ao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录精选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9:37:00 | 只看该作者

《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练习课》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
  小朋友们,咱们班评比板的题目叫什么?
  你们知道叮当猫的百宝箱里有哪些宝物吗?最著名的宝物就是时光穿梭机了,利用它就可以穿越时空,到想去的地方去。你们想不想也来坐一次时光穿梭机啊?
  现在我们就和叮当猫、大雄一块乘坐时光穿梭机。
  〈出示课件〉
  有这样四个时期,原始社会、古代、现代、未来。想先去哪里看一看呢?
  好,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到古代去看一看,准备好,我们要出发了。
  〈课件演示〉
  出发。咦,我们到哪了?原来这是一个古代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谁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多有什么?
  生:有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和火药。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这几大发明。
  现在我们就开始浏览这些发明,在观看时,请同学们记录下四大发明据今天的时间,要书写工整。
  〈课件演示〉
  (指名读,学生记录。)
  生汇报
  这些闻名于世的发明据今天已经有几百、几千年了,听到这样的数据,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足以看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作为他们的后人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那么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一读这些数据。
  生齐读
  现在我们再去哪看一看哪?
  生:原始社会。
  好,准备出发。
  〈课件演示〉
  前进。你们看大雄笑了,他看到什么了呢?原来是原始社会经常玩的一种游戏,叫投标游戏。你看,靶心是1000分,这一环是100分,下一环是10分,最后一环是1分。谁得的环数最多谁就是胜利者。大雄来玩了一次,看看他得了多少分。
  〈课件演示〉
  他得了多少分,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汇报
  叮当猫也来玩了,快看看。
  〈课件演示〉
  他又得了多少分,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汇报
  老师看到这个游戏很有趣,就仿造它做了一个投标,让你们也来试一试,你们想玩吗?
  (出示投标,指名四人玩,其他人算分。)
  汇报、选出优胜者
  玩过了游戏,我们再到哪看看?
  生:现代。
  〈课件演示〉
  已经到了,到哪了呢?啊,是一个小朋友的家里。家里有许多的家用电器,这些电器你认识吗?
  生汇报
  它们都有价格,和你的同桌读读这些价格。
  生汇报
  只剩下未来没有去过了,我们一同去。
  〈课件演示〉
  很神秘的啊,叮当猫说未来世界制造的机器人是由无数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请你来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
  〈课件演示〉
  试试看。
  在你们每个小组里有一道这样的题,自己算算看。
  生汇报
  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又回到了我们的教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9:38:00 | 只看该作者

《万以内数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第四册p66-p70)
  教材解读: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且对万以内数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和万以上的数数打下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万以内数的数数、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这节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设计理念:
  基于上述对教材的认识,我把本节课的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数的策略感悟上,具体体现在:1、结合现实的素材理解或解释数的意义;2、估计问题的结果,并判断结果的合理性;3、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同时,力图体现: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掌握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2)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3)掌握数数的方法,能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按顺序数万以内的数。(4)初步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2、解决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百、千、万之间的十进关系及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准备:学生练习纸(1000颗星星)、计数器。
  课堂实录:
  (一)现场收集数据,揭示课题。(比100大的数)
  1、师:你能向我们在座的各位老师介绍一下我们班的学生人数吗?
  生:我们班有50个人。
  师:这50就是一个数,你对这个数还知道些什么?(师边说边板:50)
  生1:50由5个十组成。
  生2:5在十位上,0在个位上。(师板:个位、十位)
  2、师:你能不能根据我们班的人数,估计一下我们段6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生1:301个。
  生2:1000多。
  师:老师告诉你一个准确的数,我们二年级一共有308人。(板:308)
  师:那你知道我们学校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吗?
  生:(摇头)
  师:我们学校有1749人。
  3、师:这308、1749两个数都比100要大,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比一百大的数。
  师随机板书:
  十个
  位位
  54
  308
  1749
  (二)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1、师(出示一张星星图):这是一张星星图,凭你的眼力估计一下图上有几颗星星?
  生1:200颗。
  生2:1000颗。
  师:这张图上具体有几颗星星呢?那就让我们来个数星星比赛吧!
  (师板课题:数星星)
  2、师:比赛前先听清要求,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老师说开始才能数,停下时就马上停下,心里记住你数了多少?如果你认为有必要的话,可以用笔作些记号,时间为2分钟。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开始。
  生开始数星星。
  3、师:谁来告诉大家两分钟里你数了几颗星星?
  生1:96个颗。
  师:有没有比他数的多的?
  生2:1000颗。
  师:数了这么多,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数的,好吗?
  生2(在实物投影上介绍):一行有10个,10行就是100个,然后一百一百地数,这里有1000颗星星。
  师:一行有10个,你是怎样数的?
  生2:一个一个地数。
  师:大家明白他是怎样数的吗?
  生:明白。
  师生一起小结:先是一个一个地数,再十个十个地数,最后才一百一百地数。
  师:看来,在数数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数数方法。如果让你继续数,你会用什么方法数?
  生:一百一百地数。
  师:为什么?
  生:这样数比较方便。
  4、师:接下来我们就用一百一百地数这种方法继续数这张星星图,每到100的地方作一个标记。(师在实物投影上进行示范。)
  生在自己的星星图上数星星。
  师:这图上一共有几颗星星?
  生(齐说):1000颗。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可以吗?
  生(齐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七百、八百、九百、一千。
  师:通过刚才的数,我们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老师把你们的这个发现写在黑板上。(师板:10个一百是一千。)
  生齐读:10个一百是一千。
  5、师:一张纸上有1000颗星星,那2张呢?(边说边贴)
  生:二千。
  师:3张呢?
  生:三千。
  师(连贴5张)现在是几千呢?
  生:八千。
  师:再贴一张呢?
  生:九千。
  师:再贴一张呢?
  生:一万。
  师:一千一千地数,数了几个一千是一万呀?
  生:10个。
  师:同样,老师把你们的这个发现写在黑板上。(师板:10个一千是一万。)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自己的发现。
  生(齐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三)感受一千、一万的实际大小
  师(出示100张白纸):老师手里拿着的这一叠纸刚好100张,看好了,(再出示500张白纸)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几张白纸?
  生1:1000张。
  生2:500张。
  师: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2:用100张的那一叠去估计。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100张白纸来验证一下。(师在讲台上进行验证)
  师(再出示1000张白纸)那这一叠会有几张呢?
  生1:10000张。
  生2:不可能,我觉得应该是1000张。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生2:用500张的那一叠去量。
  师:老师帮你去量一量,可以吗?(用500张的白纸去验证)
  生3:还可以用100张的那一叠去验证。
  师:按生3说的去验证。
  师:现在你知道这叠纸有几张了吗?1000里面有几个500?1000里面有几个100?
  生:1000里面有2个500,1000里面有10个100。
  师:请你想象一下,1万张会有多厚?
  生在脑子里想1万张纸有多厚。
  (四)认识数的组成及数位顺序表
  1、师:假如我们一位小朋友就是一颗明亮的星星,那我们全校就有1749星星,你能从你手中的星星图上数出1749颗星星来吗?
  生:(有几个学生举手)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们手中的星星不够。
  师:那怎么办呢?
  生:同桌合作。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同桌合作数出1749颗星星。
  生同桌合作数1749颗星星。
  2、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和你同桌是怎样数的?
  生(同桌到投影上介绍):这一张是1000颗,再到另外一张找700颗,再找40颗,再找9颗。
  师:1749里面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生:有1个千、7个百、4个十、9个一。
  师: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749来吗?
  生(齐答):能。
  师:先拨哪一位?
  生:千位。
  师:谁来说,老师给你当助手。
  生(生说师拨):千位上拨1颗,百位上拨7颗,十位上拨4颗,个位上拨9颗。
  师(指着计数器):我们说1在千位上,7在百位上,4在十位上,9在个位上。(边说边板:百位、千位。)
  3、师:你觉得千位前面还有数位吗?
  生:有。
  师:什么位?
  生:万位。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10个一千是一万。
  师(板:万位)万位的前面呢?
  生:十万位。
  师:对,万位的前面还有许多的数位(板:……),在我们数学里,把这些数位整理成一张表就是数位顺序表,请小朋友把书本翻到第67页。
  生:(看书自学数位顺序表)
  (五)数数练习,巩固拓展。
  师:刚才我们通过数星星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接下来我们继续用这些知识来数数比赛,怎样?
  1、第一关:(1)从196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203。
  (2)从996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003。
  2、第二关:从200数到830,看谁数得快。
  3、第三关:不出声,默数从1300开始接着往后数10个数,你数到几啦。
  (七)课堂总结、评价。
  【反思】
  一、创设情境,增大学生探索的兴趣与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生活与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共同追求。本课教学中,数星星活动贯穿全课,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使枯燥的数字学习化为生动活泼的数星星活动。
  二、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
  教师抛砖引玉:“看到50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创造出百位左边的数位吗?”“这是一张星星图,凭你的眼力估计一下图上有几颗星星?”“喜欢用什么方法数就用什么方法数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是自由的,互动的;交流是涌跃的,成功的;学习是快乐的,激动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他们发现“数”的知识是有序的、活跃的;研究数的知识是有趣味的、有激情的;正如教师课堂内所说,学生“创造”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并理解了数位之间的进率,完成了探究层次的升华,自觉地建立了生动的数学模型。
  三、注重数感的培养
  培养数感,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理解数的意义,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等等是贯穿本单元学习目标之一。有理有据的猜测是培养数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参照信息,猜测本年段、本校学生人数,猜测一张星星图上的星星颗数,猜测一叠白纸的张数等,一系列的猜测活动,使“数”不再枯燥机械,而是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因此,学生的讨论积极性极高。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把握住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并根据需要综合运用了有关的知识,估计出了相对合理的数据。然后,让学生感知与体验具体的数:想像10000张纸到底有多厚?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地发挥,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让我们做老师的概叹:千万不能小觑我们的学生!
  值得商榷的是:
  实践教学后,我在思考,“数感应该如何在各个课时教学中有序地逐步地渗透,它的度应该怎么掌握?如何来检测学生‘数感’形成的程度?”等问题,希望能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认识100以内的数》课堂实录(练习)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板书课题
  二、估一估、数一数
  课件出示10个方格
  师:估一估,有几个方格,数一数你估对了吗?
  师:10格有这么多,那这里有多少方格呢,谁来估一估。(课件出示百格图)
  有不同意见吗?数数看估得对不对?
  师:你是怎样数的?
  生:一行有10个,有10行,所以是100个。
  师:我们一起数
  生从1个十一直数到10个十
  师:10个十就是100并板书。
  师:有没有一个一个数的,如果这样要数几次
  生:100
  师:也就是说100个一也是100(板书:100个一是100)
  这副图由100个格子组成,所以我们叫它百格图。
  三、数星星
  师:有些调皮的星星跑到这些小方块里来了,一共有多少颗?
  生:38颗
  师:怎么这么快就知道啦?
  生:一行是10颗,有三行就是30颗,再加下面的8颗就38颗。
  师:下面有8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数的(有没有别的方法)
  生2:因为空了两格,所以是8
  师:这个方法真好。
  师:注意看现在又有几颗星星呢。
  讨论为什么不是40,并用课件演示。
  小结:看来数的时候要好好开动脑筋哦。这些调皮的星星给大家带了一道题,请小朋友把百格图填完整。
  四、填百格图
  小朋友练习纸上就有这张图,比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
  师:填好后和屏幕上的对照一下,你填对了吗?
  挑你喜欢的一个数说说它的组成。
  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说了自己喜欢的数,那老师喜欢哪个数?请小朋友猜一猜?
  (引出并板书50)
  师:50后面连续数5个数,谁会
  师:同意吗?他是往后一个一个增加的,如果往前数5个,会吗?一起数。
  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还有其他数法吗?猜猜他是怎样数的,按照他的规律你能再往下数一个吗?
  师:还有很多小朋友想说,看来数数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有规律就行。
  五、找百格图的规律
  其实百格图里的这些数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次增加1
  生:每一行除了最后一个,十位上的数字都相同。
  师:第二行除了最后一个,十位上的数字是几,第三行除了最后一个,十位上的数字是几,那第七行呢
  师:竖着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每一列个位上的数字都一样
  师:第一列个位上的数字都是几,第3列个位上的数字呢?最后一列呢?
  生:0
  师:个位上是0的数我们把他叫做整十数。一百是整百了。
  师:斜着看,你发现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运用规律闯关。
  第一关:找一找
  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百位上的数字是谁,表示什么意思?
  2、最大两位数是几,再添上多少是100
  3、87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4、24在第几行第几列?79在第几行第几列?
  5、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的两位数有哪些?
  6、个位是6的数有哪些,那十位是6的又有哪些?
  第二关:猜一猜
  第2行第2个数是谁,睁开看看猜对了吗?问为什么不是22。
  第7行第6个数是谁,睁开看看猜对了吗?
  第三关:填一填。
  1、29、59、89、99后面的一个数分别是
  ()、()、()、()
  2、第7行第6个数是()
  3、第3列的数,个位上都是()
  师:恭喜小朋友顺利过关,老师有礼物奖给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先回答老师一个问题再告诉你
  问题:个位上的数字加十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两位数可能是几?
  最后出示奖品:糖
  先让学生估,然后提问如果每人一颗够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9:40:00 | 只看该作者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
  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的意义与分数又有所不同。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因此,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依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理解百分数
  师:昨天我们进行了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的测查,老师特别统计了一下这次考试的情况,请看:
  数学第二单元知识测查情况:
  90分以上的30人,占50%
  80分以上的18人,占30%
  70分以上的6人,占10%
  60分以上的6人,占10%
  师: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这次测查,90分以上的人数比较多。
  生:我知道了70分和60分的人数一样多。
  师:在这条信息中出现了一种我们没有学过的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
  生:百分数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百分数吗?请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生1:我看到汇源果汁中,原果蔬汁含量100%
  生2:我搜集到一件衣服的标签,上面写着:含棉60%
  生3:社会书中写着:
  (师评:你们真是些细心的孩子!)
  师:究竟什么才是百分数呢?下面让我们共同来研究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
  [反思:本课教学前,我们刚刚进行一次数学测查,我抓住学生急于知道测查结果这一心理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建构百分数的意义
  师:老师这有一条信息:
  出示: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
  师:根据这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六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17÷100=17/100
  继续出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能求出五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占五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师:列式
  生:30÷200=3/20
  师:同学们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了问题,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大呢?
  生: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大。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把3/20通分后,变成15/100,这样我就知道了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大。
  师:像17/100、15/100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板书:分母是100)
  师:17/100是表示谁是谁的17/100呢?
  生:17/100是表示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六年级总人数的一百分之十七。
  师:15/100呢?
  生:15/100表示五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占五年级总人数的一百分之十五。
  师:它们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生:百分之几。
  师: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还有两个名字,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你能用百分数的意义来说明我们班昨天测查的情况吗?请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汇报:
  甲:50%是表示90分以上的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50%。
  乙:30%是表示80分以上的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30%。
  丙:10%是表示70分以上的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10%。
  丁:10%是表示60分以上的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10%。
  师:你还能用百分数的意义说明你课前搜集的百分数表示什么吗?
  生1:原果蔬汁含量100%,是表示原果蔬汁占汇源果汁饮料的10%。
  生2:我搜集到这件衣服的标签上面写着:含棉60%,是表示棉的含量占这件衣服所需材料的60%。
  生3:社会书中写着:
  师:运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呢?
  生:百分数便于比较数量的大小。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百分数的含义,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写百分数时,要用到一种特殊的符号,我想这部分知识大家通过自学就能学会
  [反思: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经过了反复的推敲,由完整地出示两条信息,变为逐一出示信息,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完全具有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学生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建构百分数的意义做了铺垫。]
  2、自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师:请同学们看书第105页,自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汇报:
  生:我知道这种特殊的符号叫百分号。
  生:写百分数时,只要在分数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就可以了。
  师:在自学的过程中,你发现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了吗?生1:我发现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
  生2:我发现百分数的分子在大于100时,不必把它化成带分数。
  生3:我发现百分数不用约分。
  生4:我发现读百分数与读分母是100的分数也有点不同。读百分数时读作:百分之几,而读分母是100的分数时,却要读作一百分之几。
  (师评:同学们看书看得真仔细)
  师:那么,百分数与分数是不是只有这些区别呢?
  [反思: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了课本的示范作用,同时,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探究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师:请看:下列三句话中的分数,哪些可以改成百分数?哪些不能?
  (1)修了一条路的3/5。
  (2)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4。
  (3)一根绳长5/8米。
  生:我认为3/5、1/4可以改成百分数,而5/8米不能改成百分数。因为百分数只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它不能表示具体的量。
  师: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师:的确,百分数只能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而不能表示具体的量这是百分数与分数的最大区别。
  师:同学们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很多认识,其实,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再看一看,百分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出示信息:
  (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
  (2)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2%。
  看了这两条信息,你想到什么?
  生:看了这两条信息,我知道了中国人多,而耕地面积少,所以我们要节约资源。
  2、出示两种衣服的标签:A含棉100%B含棉75%
  师: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买哪一种,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会买含棉100%的,因为它穿起来舒服。
  生:我会买含棉75%的,因为它不缩水。
  3、先读出下列百分数,再用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00%2%120%90%10%
  (1)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2)六年一班有58人,今天全部出席,出席的人数占班级人数的()
  (3)这次测验,不及格人数只占总人数的()
  (4)我班在植树活动中栽了一些树苗,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死亡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师:你是怎样选择这些百分数填空的呢?
  生:小汽车的速度要比卡车的快,所以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120%。
  生:六年一班的同学,今天全部出席,所以出席的人数占班级人数的100%
  生:这次测验,不及格人数只占总人数的2%,我是先看第(4)小题,因为树苗除了成活的,就是死亡的,所以成活的棵数加上死亡的棵数应是100%,这样,成活的棵数应占总棵数的90%,死亡的棵数应占总棵数的10%。
  师:你们不仅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还很善于分析问题。
  [反思:通过三道习题的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了德育教育.并对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的灵活性给予评价。]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生:我知道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百分数的分子在大于100时,不必把它化成带分数。百分数不用约分。
  生:我知道了百分数只能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而不能表示具体的量。
  生:我知道了百分数便于比较,所以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师:我们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后我们还将利用百分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整体反思:
  百分数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为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知识做好铺垫。因此,本节课我做了精心的设计,并将我的教学设想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的探索提供条件。在初步感知百分数及建构百分数意义的过程中,精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并让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这些事实,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抽象出百分数的概念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学生能看懂学会的,教师就放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百分数读写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学,不仅学会了百分数的读写,还通过观察,发现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即: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百分数的分子大于分母时,不必化成带分数,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必约分。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从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9:41:00 | 只看该作者

《圆的周长》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在动画片故事里老师也喜欢2只小动物,他们是米老鼠和加菲猫。星期天,米老鼠和加菲猫在草地上跑步,米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加菲猫沿着圆形路线跑。(课件)
  2、揭示课题。
  师:要求米老鼠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师:要求加菲猫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
  师:有的同学反应可真快,对!这就是圆的周长,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同桌可以交流一下,有的同学已经举手了。
  生:围成圆的这条线的长就叫做圆的周长,
  师:这条线是什么形状的?
  生:曲线
  师:是曲线,那你能完整地说一遍吗?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板书)
  二引导探索,探究新知
  1、测量圆的周长的不同方法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圆,那“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同桌互相比画一下。
  师:你们能量出圆的周长吗?拿出你们的圆动手量一量,活动前先看大屏幕的活动要求。(课件)(学生小组活动)
  师:老师看很多小组已经找到方法了,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到前面来把你们的方法告诉大家?
  师:这种方法还真不错!为了大家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这种方法重新演示一遍,(演示课件: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请同学们看屏幕: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这个办法也很妙!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师:我们同学真是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好方法。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所有圆的周长呢?
  生:能!
  师转动绑着绳子的小球形成一个圆:能用刚才的方法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生:不能!
  师:那咱们能找到一种更简便、更科学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师:同学们真有信心!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
  师:你觉得是和直径有关系,说说理由好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课件)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就越长。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同学们继续刚才的测量,测量前先看好活动要求。(课件)
  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把学生的报告单放到投影上)。
  师:大家仔细观察分析,看能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了这三个圆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三点一几。
  师:这个同学真是好眼力。其他小组还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吗?
  生: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看来大家的发现都一样,那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圆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课件直观展示三倍多一点)看屏幕,注意仔细观察,看能发现什么?
  生: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3、认识圆周率:
  师:说得真好。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数,你们的这个发现和许多大数学家的发现是一样的,人们通常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板书)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出圆周率的概念,全班齐读。
  师: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叫什么?用什么来表示?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有关圆周率的资料,大家想看吗?看屏幕。(课件)
  师:看了这些资料后,你了解到了什么?
  师:我国古代人民真了不起!可我觉得我们同学更了不起,只要大家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让我们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4、推倒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师:刚才我们用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求出了圆周率,那么谁能说一说到底怎样求圆的周长?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公式呢?
  板书:C=πd
  师:如果知道半径怎么求周长呢?
  板书:C=2πr
  师:这2个公式都可以来计算圆的周长,要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圆的直径或半径。
  5、提问:甩小球形成的圆的周长你会求吗?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推导出来的公式来解决问题,请看例1。
  三、初步运用,巩固新知
  1、判断。
  2、练习中的第一题:2个图形。
  四、照应启思,总结新课
  1、组织学生说说收获。
  师:同学们从圆的周长、直径的变化中,看出了圆周率始终不变。如果我们长期坚持这样从变化中看出不变,你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2、应用: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半径是033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滚动5周呢?(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9:43:00 | 只看该作者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的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1、知识——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力——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参透图形变换的数学思考方法,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3、情感——在探索学习活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并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4、德育——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在转化中发现内在联系及推导说理。
  教具准备:课件、红领巾、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尺,实验报告表格。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探索。
  课件演示:森林王国举行“我健康,我快乐”的趣味运动会。熊队和猴队各准备了一面三角形的彩旗,它们都认为自己队的三角形彩旗面积最大,可是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要比较三角形彩旗的大小就是比较什么呢?
  生:要比较三角形的大小就是比较三角形的面积。(师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回吧。首先请大家想想这堂课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猜测探究,感受新知。
  让学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系?
  小组交流得出:可能与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关系
  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面积。
  课件出示有方格的三角形图,要求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三角形的高和底的长度同它的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猜想。(学生可能会说出,三角新面机形底和高乘积的一半)
  师:还有更加普遍的方法求三角形的面积吗?
  自主探究,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师:前面我们只是猜想三角形面积是底和高乘积的的一半,还需得到证明。大家回忆一下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推导出计算平形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师:那么三角形能不能通过剪拼的办法转化成长方形呢,我们大家分小组来做个实验,探究一下吧。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通过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并计算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小组合作交流,探索验证。
  以小组为单位拼摆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实验(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
  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的()。
  实验(2)我发现----------------------
  实验(3)我发现-------------------------与伙伴交流一下,得出的结论是:---------------------------------------------
  -4、验证结论,获取新知。
  通过实验和学生的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让学生尝试说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为什么要除以2呢?
  指名学生回答。你能用字母表示公式吗?课件演示:S=AH/2
  实践运用,拓展创新。
  1、角形的交通标志牌的底是8分米,高约是7分米,这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学生独立解答,汇报评讲。
  2开始的情境,提问:现在你能解决课件中遇到的问题了吗?分组讨论解决方案,汇报交流。
  3、投影出示: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画阴影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引导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三角形面积大小与底、高有关系,与形状无关系。
  4、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你还能解决生活中哪些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一张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从一边的中点到邻边的中点连一条线段,沿这条线段剪去一个角,剩下的面积是多少?(用课件演示剩下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小三角形的面积)
  5、找出图中有几对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都是哪几对?
  爱国主义教育
  在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运用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了。课件演示历史知识,学生朗读。
  评价体验,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底*高/2。
  生:我还知道了能利用三角形面积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生:我有些遗憾,就是一节课的时间太短了,我们还没有尽兴,真希望能再和老师配合上课。
  2、课后实践:(1)只有一个三角形,你能用割补剪拼的方法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推想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2)测量一个任意三角形的实物,计算它的面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09:44:00 | 只看该作者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堂实录

一、导入(13:55)
  1、呈现材料:
  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印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如右图)。
  师:你能算出纸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尝试解决。
  一开始有个别学生有异议:这个图上没有数据如何计算?一些学生马上提示:可以测量出数据。
  教师提醒学生:测量时请学生取整厘米数。
  学生活动:独立尝试解决。(13:58)
  教师巡视,看到许多学生已经完成,便要求:做好的同学能否检验一下,我做出来的答数对吗?
  二、展开
  1、反馈学生尝试计算的结果。(14:04)
  教师请学生说出结果,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结果:35cm2,28cm2,40cm2,32cm2。教师先把人数少的几个结果先讨论掉。40cm2的学生方法是正确的,只是计算错误(他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三个部分来计算,即中间一个长方形,两边两个三角形。32cm2是量错了,他的思路与等于28的相同。
  结果只剩下两种不同的方法。
  2、反馈解题思路。
  师:现在只剩下两种不同的结果了。请大家讨论给这两种方法说明理由。要让人心服口服。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再次反馈对与错。(14:18)
  师:认为35cm2对的举1,认为28cm2对的举2,认为两种都对的举1和2。
  出现了三种结果。
  师:这三种结果中,哪一种结果肯定是不对的?
  生:认为两种都对的是错的。
  师:为什么?
  生:一个图形不可能有两个答案。
  师:你真聪明。是啊,一个图形怎么会有两种答案呢。
  学生说明等于35的结果: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长×宽就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所以是7×5=35cm2
  教师结合学生的说理,用教具演示。
  师:认为是35对的,想法不一样的请说说看。
  生: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老师说过,长方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反馈对28cm2的思路。
  生:我是用底×高来算的,底是7cm,高是4cm,7×4=28cm2
  师:为什么7×4就可以了呢?
  学生用教师手中的教具演示说明。
  生1:生2:
  师:这种方法中两个图形一样大吗?
  生:一样。因为面积没有变。
  生:35cm2为什么是错误的呢?
  3、深入研究原理。
  师:是啊,这种方法错在哪里呢?
  学生讨论(14:33)
  反馈:(14:37)
  生1:拉成长方形后,高变长了。
  师:说明长是已经不同了。
  生2: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90度。
  师:老师也选择28是正确的,那么35为什么是错误的呢?请大家来看老师是怎样解释的。
  教师用电脑演示拉伸过程,平行四边形的变化过程清晰明了。并问:拉会影响面积吗?
  生:面积不一样了。
  4、小结整理
  师:那么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有关系?
  生:面积与高有关。
  师:仅仅与高有关吗?
  生:底
  师: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该怎么算呢?
  生:底×高。
  师:是不是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是底×高呢?
  学生有不同意见,最后一位学生说: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长就是底,宽就是高。所以长方形的面积也是底×高。
  生2补充:任何平行四边形都能变成长方形。
  师:任何一个长方形都可能转化成长方形。
  5、练习:
  (1)基本练习1道
  (2)拓展练习出示,而没有练。
  三、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的知识是老师讲给你们听的吗?
  生:不是,是自己学会的。
  师:你们是不是一学就会的呢?
  生:不是。
  师:那么你们是怎样学会的呢?
  生:老师提醒,加上我们的思考。
  生:老师给了我们启示,我们自己努力。
  生:是用老师的长方形拉学会的。
  师:今天同学们学得很好。好在哪里呢?同学们不是等待,而是动脑筋,想办法。敢于把新问题转化成已有的知识的想法是好的。
  结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03: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