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ao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录精选

[复制链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1:55:00 | 只看该作者

小数的意义教学实录(片段)

一.分数的产生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分数的知识,你知道分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可以不答)
  
  师: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进行计算和测量,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吃,每人分得几个?怎么列式计算?
  
  生:每人分得5个。用10÷2=5(个)
  
  师:如果是一个苹果呢?怎么列式计算?等于多少?为什么用分数1/2表示,而不用整
  
  数表示?
  
  生: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
  
  师:用1米长的尺量黑板的宽度,量了一次后余下的够1米吗?不够1米又怎么量呢?
  
  生:把1米的尺平均分成10份再量。
  
  师:余下的是几份?是几分之几米?
  
  生:3份。是十分之三米。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了分数?板书:产生了分数
  
  二.导入新课
  
  师:刚才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我们是用分数表示的,那么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怎么来表示呢?你们想知道吗?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知识。
  
  三.进行新课
  
  1.教学十进制的分数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用整数表是多长?
  
  生:1分米。
  
  师:为什么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长?
  
  生:1/10米。
  
  师:为什么是1/10米?
  
  生:因为1分米=1/10米。板书:1分米=米
  
  师:1分米和1/10米的长短怎样?
  
  生:相等。板书:1分米=米
  
  师:这样的2份是多长?可以怎么来表示?为什么?他们的长短怎样?
  
  生:2分米。可以表示成2/10米。板书:2分米=米
  
  师:这样的7份呢?这样的9份呢?6份呢?
  
  生:7分米。可以表示成7/10米。
  
  9分米。可以表示成9/10米。
  
  6分米。可以表示成6/10米。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的到的是什么分数?
  
  师: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1份有多长?
  
  生:1厘米。
  
  师:为什么是1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又是1/100米。你又是怎么知道的?1厘米和1/100米的长短怎样?
  
  生:1厘米=1/100米。
  
  板书:1厘米=米
  
  师:这样的13份是多长?
  
  生:13厘米。
  
  师:为什么是13厘米?为什么又是13/100米?它们的长短怎样?
  
  板书:13厘米=米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得到的是什么分数?板书:
  
  师: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1份是多长?
  
  生:1毫米。
  
  师:为什么是1毫米?又为什么是1/1000米?1毫米和1/1000米的长短怎样?板书:1毫米=米
  
  师:这样的9份有多长?为什么?他们的长短怎样?
  
  生:9毫米。也是9/1000米。9毫米=9/1000米。板书:9毫米=米
  
  师:这样的15份呢?248份呢?板书:15毫米=米248毫米=米
  
  生:15毫米=15/1000米。248毫米=248/1000米。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得到的是什么分数?
  
  师:1米还可以平均份成多少份?还可以写成多少分之几?
  
  师:我们来看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十进制分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在数字王国里,今天要举行几场非常有趣的比赛,比赛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比赛要求是每个参赛队要从0-9这十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或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数,可以在造型上进行创意。下面首先上场的是1号队,他们选择用蜡烛做成数字3和数字2,组成数是多少?一起说。
  生齐答:32。
  师:32是一个什么数呢?你来说。
  生1:32是个整数。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很好。下面上场的是2号队,他们选择用数字1和0来抬轿,数字7来坐轿,组成的数你认识吗?一起读出来。
  生齐答:7/10。
  师:这是个什么数。你来说。
  生2:这是分数。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再来看看3号队的表演。他们选择的数表示的是数学王国里所有的人数,是多少啊,一起说说看。
  生齐答:180。
  师:180。(课件继续演示:砰的一声)你很奇怪发生什么事了。原来是几个小朋友不小心把皮球给踢了进来。刚好打在0的身上。0就被咚咚咚地打到了这前面,小皮球也滚到了0的后面,这个时候,评委们一看,刚好这个组合可真有创意,就把金杯奖给了3号队,1号队和2号队也觉得他们很有创意,也想把小皮球踢进来补一补,他们是不是全变了。你们认识这个数吗?
  生齐答:认识。
  师:这些数是什么数,你们认识吗?来,你来。有不同意见吗?
  生3:这些数是分数。
  师:哦,是分数,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你来。
  生4:这些数是小数。
  师:为什么叫这些数叫小数呢?
  生4:因为我以前见过小数,就像现在屏幕上显示的这样。
  师:哦,也是有人告诉过你它叫小数,是吗?来这位女同学想发表,好。
  生5:我也觉得这是小数,因为他中间有一个小数点。
  师:哦,你的知识可真丰富,你能知道它是小数点啊。那你说一说,什么叫小数啊?没关系。怎么想就怎么说。好,这位男同学。
  生6:小数就是一个东西把他分成有10分之几,然后再用这个10分之几再分出几个就成。
  师:哦,你说的可能是分数,但是他们之间,有一些区别。请坐。我们把这个带有小圆点的数字叫做小数。你知道小数点中间的这个小圆点叫什么吗?谁知道?来这位男同学。
  生4: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小数点。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答:同意。
  师:真好,你们想了解有关小数的知识吗?
  生齐答:想。
  师:大家集中精力跟张老师一起走进小数,认识小数,学习有关小数更多地知识吧。大家回想一下,在自己的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来,这位女同学。你谈一下看。
  生1:我在超市里帮妈妈买东西以后,在超市里打出来的小票上见过。
  师:嗯,不错,还有谁想说。来,你来。
  生2:我在飞机票上见过。
  师:嗯,不错。来,这位男同学你说。
  生3:我在买东西的货架上见过。
  师:哦,货架上,你知道这个小数表示物品什么吗?
  生4:那是表示物品的价钱。
  师:物品的价钱,说的不错,请坐。那位女同学你来。
  生5:我在妈妈给我买自动笔和自动铅上面见过小数,他们告诉我们是零点几的铅。
  师:嗯,你真细心。来,你说。
  生6:我还在火车票上见过。
  师:那个火车车票上的小数表示什么啊。
  生7:也表示价格。
  师:也表示价格。证明同学在现实生活确实很留心,能发现这么多对物品价格的小数,现在我们一起到超市里去找小数,超市里的小数可真多,刚才有的同学也说了,我们在购物的时候为了便于您了解消费的情况。收银员会对我们送什么啊?哎,购物小票,张老师这里也有一张购物小票,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票上分别给我们介绍了跟物品的名称、数量、单价以及金额,你知道这些金额的单位是什么吗?一起说。什么呀?
  生齐答:元。
  师:你们会读这些价格吗?
  生齐答:会。
  师:有的同学会,有的同学不会,没关系谁能给老师说一下小西瓜的金额是多少,来,你来。
  生1:12元3角6分。
  师:你能说出他是多少钱,你能用小数的方式读出来吗?没关系。谁会用小数的方式读出这个价钱,来,谁说,这个男同学,你来。
  生2:12.36元。
  师:他读得对吗?
  生齐答:对。
  师:嗯,对,那我们就一起来读小西瓜的价格。开始。
  生齐答:小西瓜12.36元。
  师:没关系,你们读得很好。那乌鸡的价格谁来读一读。最后的女同学,你来。
  生3:14:35.5元。
  师:有不同意见吗?来,你来。
  生4:乌鸡的价格应该是35.50元。
  师:他说对吗?
  生齐答:对。
  师:来这位女同学,老师这次相信你一定能读好。
  生5:35.50元。
  师:好,我们也一起来读一下。乌鸡的价格是?
  生齐答:35.50元。
  师:很好。再一个商品来给介绍它的价格,来这位男同学。
  生6:20.07元。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一起来介绍。来这位男同学。
  生7:0.89元。
  师:能说上商品名称吗?
  生8:玉米面窝头。
  师:能不能再读一遍。
  生9:玉米面窝头0.89元。
  师:他读得好吗?
  生齐答:好。
  师:纯棉衬衣的价格是多少呢,有这么多同学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纯棉衬衣价格是多少呢?
  生齐答:134.00元。
  师:呀,你们读得可真好,我们已经能用小数点表示价格了。小整数该怎么读呢?带着这个问题,你自己先思考一下。然后在跟同桌讨论一下小数该怎么读。注意一下,你们在读小数的时候,小数左边跟右边地读法有什么区别嘛?有什么不同,仔细想一想,没关系,商量一下。讨论好了,你就把你的手举一下。你来说一下。
  生1:我和我的同桌讨论的是小数点的左边它表示的是百、十和元,而小数点右边它表示的是角和分。
  师:那该怎么读呢?
  生2:比如说第一小西瓜的价格是12.36元。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好吗?不太清楚没关系,能理解。来,这位同学,你来。
  生3:比如这个小西瓜吧,应该先读小数点前面的数在读小数点后面的数。
  师:读法一样吗?
  生4:一样。
  师:你认为你读法一样。好,你说。
  生5:我觉得应该先读小数点前面的数,然后再读小数点,然后再读小数点后面的数。
  师:那就要问了。你说的是顺序,那么小数点前面的2和小数点后面的这个数读法一样吗?是不是读做“三十六”。是吗。
  生齐答:不是。
  师:那应该怎么读呢?谁再来说一说。来这个男同学。
  生6:我发现小数点前面的数应该按照我们比较习惯的方法,比如小西瓜小数点前面的数是12,但小数点后边的数读法就和小数点前面的数不太一样,比如说小西瓜小数点后面的数是3和6,可我们就不能读成36。如果读成36的话,就算错的。
  师:他已经能举例说明了。我们来看,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同时就像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部分读法一样,小数点就读作点,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读时是几就依次读出几。会读了吗?
  生:会。
  师:好,那请您拿出你自己准备的电脑小票,选出你自己最喜欢的两种商品,把它的价格读给同桌听,开始。
  (生讨论)
  大家的东西呢?嗯,不错,老师请到的同学,我希望你的同桌能够站起来,在旁边监督着看他说得对吗?好,××同学,同桌来监督。
  生1:上好佳鲜虾片,0.80元,康师傅苏打夹心3.20元。
  师:这位同学他读得对吗?
  生2:对。
  师:嗯,对,坐下。还有谁给大家介绍一下,来这位男同学。女同学你起来监督他。看看他的小票检查他一下。
  生3:我喜欢的是乐百士大治酸乳它的金额是3.50元。
  师:他读得对吗?
  生4:对。
  师:好,请坐。我们已经会读小数了。那会写小数吗?请你伸出你的小手,跟张老师一起写出12.36元。写小数的时候,先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写整数部分的12,然后在整数部分个位数的右下角要写一个实心的小圆点,然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的3、6。还不能忘了什么啊?单位名称。如果有单位的话,要写上:元。会写了吗?那老师再读两个小数,你们在练习本上写一下,好吗?谁愿意上来?你来。(一学生上黑板)
  听好了,第一个小数:0.63元。第二个:33.84。好了,坐起来,咱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第一个小数0.63元写得对吗?
  生齐答:对。
  师:这个零要写得规范一些不能出头,第二个,33.84写得对吗?
  生齐答:对。
  师:老师刚才读的时候,有单位名称吗?
  生齐答:没有。
  师:没有单位名称的时候就不写单位名称了。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单位名称抹掉。这回对了吗?让你的同桌看一看。好了,请把你的练习本收在一边。我们已经会读、写用小数表示的价格了,那这些小数表示多少钱你们知道吗?
  生齐答:知道。
  师:多少,我们翻开书到88页,找到了吗?这上边有一些商品的价格,请你填出这些商品表示的意义,开始。好,填完了请坐起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同学填的情况。他填的跟你们一样吗?
  生齐答:一样。
  师:哦,一样啊。那你想,如果你去买一斤牛奶,回到家妈妈问你花了多少钱,你要告诉妈妈0元8角5分行吗?我们平时好像不是这样说的。也就是说在表述具体价格的时候,如果不够整数元,我们这个小数就可以不说,也就不写了,但是用小数表示不够整元我们要在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写0占位,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师:好了,那通过填表,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用小数表示物品价格时候,这个小数各个部位上的数分别表示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最后那位同学。
  生1:小数分别表示商品的价格。
  师: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什么呢?想一想,来那位女同学。
  生2:小数左边的数,要是三位数的话,最高位是百位,然后第二位是十位。
  师:好,没关系,那你再听。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
  生3:表示百拾和元。
  师:也就是说几佰元和几十几元和几元是吗?
  生3:对。
  师:就表示多少元,那小数点左边的那位数呢?
  生3:小数点右边第位个数表示角。
  师:那第二位数呢?
  生3:第二位表示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11:56:00 | 只看该作者
师:和你们想的一样吗?好,请你坐下。我们在用小数表示物品价格的时候,一般要表示到分,也就是小数点右边有两位数。好了,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完成89页的做一做。最下面的做一做,两道题。你们很快能想出来吗?
  写完的同学请你举一下手。
  真棒。好了,谁来汇报说你填的结果,第一题,你来。
  生1:7角是10分之7元,还可以写成0.70元。
  师:那他跟你们写的一样吗?
  生齐答:一样。
  师:很好,第二道题。来,你来。
  生2:7分是100分之7元。还可以写成0.07元。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好了,把你的书轻轻合起来,放桌角。你们填书填得这么好,张老师出题考考你们。你们以元为单位,用小数能表示出下列价格吗?13元4角。那个倒数第二位女同学。
  生3:13.40元。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真棒。5元3分。最后一位女同学。
  生4:5.03元。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为什么要写0呢?
  生5:因为三分不够一角,它不能占角的位置。
  师:他说的好吗?
  生齐答:好。
  师:坐下。我们已经会用小数表示物品的价格了。我们还学过长度单位,那长度单位怎样用小数表示呢?想不想知道?请你翻开你的书到89页。找到例1。找到了吗?
  生齐答:找到了。
  师:上面的例1,有3道题,请你自学并完成这些填空,张老师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能学好它。我们要比一比了,看谁写得最仔细,好开始。
  填完了请你坐起来。张老师呢要了解一下你们的自学情况,第1小题问我们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又是多少米?(板书)谁来汇报。好你来。
  生1:一分米是10分之1米。
  师:用小数表示呢?
  生1:0.1米。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老师要问你,1分米以用小数来表示为什么是0.1米,谁知道。那位女同学你来说。
  生2:因为我们学过的角,点的左边是百十和元,点的右边是角和分,这个长度单位也是这样子的。点的左边是千米和米,点的右边是分米、厘米还有毫米。
  师:嗯不错,你能用知识牵移的能力说出来,这个读做小数点,左边是千米厘米吗?如果你用单位是多少米,就表示多少米,你的知识牵移能力很强。我们把一米平均分成10分。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分米。因为1分米不够1米,所以用米作单位的时候,就可以表示成0.1,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
  师:那小数点右边的这个1表示什么呀?谁知道。来,你来。
  生3:小数点右边的1表示1分米。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很好。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又是多少米。(板书)来,你来。
  生4:3分米是10分之3米,还可以写成0.3米。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答:同意。
  师:好,注意看卡片啊。10分之六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你来说。
  生5:用小数表示是0.6米。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0.9米是多长呢?0.9米。来,你说。
  生6:是10分之9米。
  师:10分之9米,还表示多少,来你说。
  生7:0.9米还表示9分米。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10分之9米和9分米都可以表示成0.9米。好我们继续来问问同学们,1厘米如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又是多少米?你来。
  生8:1厘米是100分之1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师:很好,请坐。那谁能说一说1厘米为什么用小数表示是0.01米呢?想一想。好你来。
  生9:因为刚才那个同学说过,小数点前面的数字是表示千米和米,而后面的数字表示分米、厘米和毫米,这样按顺序排,小数点后面第二个就是厘米了。
  师:嗯,说的不错。好,那个女同学你来补充。
  生10:我跟赵××的意见不太一样,因为1厘米不够1分米,所以只能在厘米的位置上,不能跑到分米的位置上。
  师:你说的真好。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1厘米,1厘米不够1米,也不够1分米。所以要写在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上,这个1就表示?
  生齐答:1厘米。
  师:就表示1厘米,很好。那3厘米如果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又是多少米呢?来那个女同学。
  生11:3厘米是100分之3米,还可以写成0.03米。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很好,那18厘米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呢?好你来回答。
  生12:18厘米是100分之18米,还可以用小数写成0.18米。
  师:你能再读一下吗?用小数可以写成什么?
  生12:零点十八米。
  师:他是这样读的。有没有不同读法?来,你来。
  生13:可以读成0.18米。
  师:这位女同学你能再读一下吗?
  生12:0.18米。
  师:这次读对了吗?
  生齐答:对。
  师:好,请坐。好了,第三题问我们王东的身高是1米30厘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好这个男同学你来。
  生13:用小数表示是1.30米。
  师:嗯,1.30米,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还可以怎么表示?好没关系,1.3厘米可以,实际上,3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生14:3分米。
  师:那还可以怎么表示啊。谁想到了啊?那这个男同学。
  生15:1.30米。
  师:1.30米还可以写成1.3米,都可以。好了,把你的书轻轻合起来,放桌角。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0.1、0.3小数点右边只有一位数的小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字叫做一位小数。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一位小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好,这个男同学你来说。
  生1:我发现那个分母和小数点前面的数是一样的,后面的分子和小数点后面的数是一样的。
  师:你的意思是分母和小数左边的数不一样。一样吗?不一样,再来说说。你来。
  生2:我发现分子和小数点右边的数一样。
  师:那分母呢?观察一下。分母有什么特点。有没有补充。
  生2:分母都是10。
  师:那一位小数和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分母都是?没关系,请坐。这位女同学。你来说。
  生3:他们的分母都是10。说明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分米。
  师:平均分成10份,很好。1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就是10分之几个数,明白了吗?你们能找到他们的共同特点分母都是10,所以说1位小数就是10分之几。好了,再来观察0.01、0.18这样的小数叫什么小数呢?你来。
  生4:叫两位小数。
  师:你真聪明。那两位小数与分数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好,那个女同学你来说。
  生5:他们的分母都是100,他们的分子都是一样的。
  师:分子和小数点…。
  生5:分子和小数点后面的那个数是一样的。
  师:你是说分子和小数点右面的数是一样的。那这个呢?
  生5:这个就是分子和小数点0后面的数一样。
  师:0后面的数一样了。那我们刚才说了,小数点右边有2位小数,它们用分数表示,你们能找到他们的特点吗?怎么样分母都是…
  生5:分母都是100。
  师:那也就是说两位小数用分数表示…
  生5:也就是说两位小数用分数表示都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师:也就是说用分数表示都是100分之几的数,是吗?好了。把我们这个联系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一位小数用分数表示是多少。两位小数又是多少?好了,坐起来,通过我们的自学我们已经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帮助小红姐姐解决一下她的难题,小红的跳远成绩是1米65厘米,用小数表示为多少,来,你来。
  生6:用小数来表示是1.65米。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还表示多少厘米呢?
  生6:还表示165厘米。
  师:真棒。看第二题,5.06米表示多少…仔细想一想,5.06米表示多少,动动你的小脑筋就能想出来,这位男同学。
  生7:5.06米表示5米6厘米。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嗯,你有不同意见,你来说。
  生5:5.06米还表示5分米6厘米。
  师:5分米6厘米,同意吗?仔细想一想,我们用米做单位的时候,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
  生5:5米。
  师:那你再来说一说它表示多少。
  生5:5.06米还表示5米6厘米。
  师:很好。73/100用小数怎么表示?好,你来。
  生8:73/100用小数表示是0.73米。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好了,同学们已经和这么多的知识,下面张老师想让大家在轻松过程中来了解一些世界之最。第一个,谁想读给大家听?好,你来。
  生1: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它的高度可达到3.5米,体重可达5.25吨。
  师:下一个谁想读给大家听。唔,这么多的同学。你来。
  生2: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非常鸵鸟,它的高度可达2.75米,一只鸵鸟蛋约重1.5千克。
  师:嗯很好。这位男同学你来。
  生3: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最大的速度为每秒8.1千米。
  师:嗯,读得真好。这个老师读给大家听。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朱启南在10米气枪决赛中创造了702.5环的世界纪录。这可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好了,通过这些了解我们发现小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当回小判官,用你的气势来判断这些说法正确吗?说出你的理由,如果认为正确的用这样表示(拇指和食指组成√),认为是错误的用这样表示(两手食指组成×)。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师:第1题,这个数读作七十六四十二。写出你的意见。好说出你的理由,你来。
  生1:因为七十六点四十二代表76.42,读作76.42。
  师:所以它是…
  生2:所以它是错的。
  师: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第2题,3元7角5分用小数表示为3.75。你来。
  生3:我觉得这是对的。因为3元就表示小数点前面的那个3,7角就表示小数点后面的那个7,5分表示7后面是个5。
  师:嗯。好,这是你的意见,有没有不同意见。好,你来发表。
  生4:它没带上单位名称。
  师:没有带上单位名称,你能知道它是3.75元吗?所以这道题是错的。它提醒我们同学们要想表示一个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必须带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好,第3题,1元5分用小数表示为1.5元。写出你的意见。好你来汇报,说出你的理由。
  生5:1元5分并不表示1.5元。因为5前面没有0就没有起到单位的作用,如果人不知道还以为是1元5角呢。
  师:那你正确地表示方式应该是?
  生5:1.50元。
  师:说的真好。第4题,仔细观察,涂色部分用小数部分表示是0.3,写出你的意见。没关系,把你的手举高,你来说说你的理由。
  生6:因为这个长方形一共分成10份,涂色部分画出了3个方框,所以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为0.3。
  师:它是?
  生6:它是…
  师:如果它用分数表示是多少呢?
  生6:用分数表示为3/10。
  师:所以用小数表示为0.3。对吗?
  生:对的。
  师:不错,不错,很好,用分数表示是3/10用小数表示就是0.3。好了,我们已经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相信同学们有很大的收获,今后我们还会学习的小数的更多知识。老师还想给同学们留一下实践活动,就是回到家以后,测量你全家人的身高,并且把它用米做单位,用小数记录到你的练习本上,明天跟张老师一起来交流好吗?
  生:好。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下课。
  生: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9:19:00 | 只看该作者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版)三年级下册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
  2、知道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通过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认识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的家中都有沙发、茶几、电视、冰箱等很多的家居用品,是吧?
  那关于这些家居用品的摆放中有很多的学问,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情境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出示教材中情境图)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试读,师将信息中的小数板书在黑板上)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信息里的这些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不一样呢?
  生:发现了,多了个点。
  师: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数吗?
  生:小数!
  师:对,是小数。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小数。(板书课题)
  师:想一想,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能举个例子吗?
  生1:我在超市里买了一块橡皮0.5元。
  生2:我妈是会计,她在计帐时常用到小数。
  生3:我在超市见过一盒彩笔的价格是12.50元。
  生4:……
  师:看!同学们在生活中又发现了这么多的小数,其实只要你认真观察,还会发现更多的小数的。
  2、读小数。
  师: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
  (抽生读)
  师:(指着0.48)这个数我读成零点四十八行不行?
  生:不行!
  师:(板书0.96)这个数应该怎么读?
  生:零点九六。
  师:读成零点九十六行不行呢?
  生:不行!
  师:你能总结出小数点后面的数应该怎么读吗?
  生:一个一个的读。
  生:比如0.12,要读成一二,不能读十二。
  师: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要依次读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是吧?
  师:(板书12.34)那这个数怎么读呢?
  生:十二点三四。
  师:怎么不读作一二点三四了呢?
  生:前面的还像以前那么读。
  师:哦,小数点前面的数还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组信息,你们能读出来吗?
  (投影出示)
  (1)今年冬天威海下了一场大雪,最厚处大约为1.96米。
  (2)巴西的某份报纸,长3.2厘米,宽2.5厘米,大约只有两张邮票那么大。
  (3)丽江的“纳西金钥匙”是巨型古式铜制钥匙,长约2米,宽0.8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钥匙。
  3、写小数。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会读小数了,那你们会写小数吗?
  生:会。
  师:我们先一起来写一个好吗?
  生:好。
  师:来,哪位同学想说一个小数?
  生:0.16。
  师:(板书0.16)你们知道这个点叫什么吗?
  生:小数点。
  师:写小数点的时候要写成一个小圆点,位置要*下一点。
  师:下面请每个同学写两个小数。
  师:写好后给同学看一看,并且要读给同桌听听,有问题要及时纠正过来。
  (同桌交流)
  [评析: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很多以元角分为单位的小数,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小数,充分体会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对小数的读写有一定的基础,在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进行读写的过程中,教师加以点拨,学生就很好地掌握了小数的读写方法。]
  二、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1、以米为单位理解小数的意义。
  师: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信息里的知识。
  出示: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1米(60瓦)0.5米(40瓦)0.3米(25瓦)
  师:我们平时用的灯泡就是白炽灯,这句话的意思是60瓦的白炽灯离桌面的适宜距离是1米。
  师:你们知道1米有多长吗?来,比划一下。
  生:(比划)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米尺,长度正好是1米,请同学们看一看。
  师:0.5米(40瓦)的意思就是40瓦的白炽灯离桌面的适宜距离是0.5米。
  师:你们知道0.5米有多长吗?比划一下。
  生:(困惑,比划的长短不一)
  师:0.5米到底有多长呢?老师建议我们先来研究0.1米有多长,好吗?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米尺,是纸做的,同桌两个人用一把,用的时候不要争,不要抢,注意合作。现在把米尺拿出来,轻轻的展开放在桌子上。
  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10米吗?和同桌讨论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同桌一起交流,边指边说)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10米。
  师:(在黑板上的米尺上板书1/10米)
  师:同学们找到了1/10米。其实1/10米就是0.1米。(在1/10米下面板书0.1米)
  师:米尺上只有这一段的长是0.1米吗?
  生:不,其中的每一份都是0.1米。
  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到0.2米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是2/10米,也就是0.2米。
  (教师在米尺相应的位置板书2/10米和0.2米)
  师:还有哪一段是0.2米?为什么?
  生1:(指出其中的两段)一份是0.1米,两份就是0.2米。
  生2:把1米平均分成10份,2份是2/10米,就是0.2米。
  师:现在你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课堂实录及点评

 一、导入
  师:刚到宁波,叶老师发现有一种“福娃”玩具特别好卖!(出示图片及有关数据)请问,买5个这样的福娃要多少元?
  生1:24×5=120元。
  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到了什么旧的知识!(板书:旧知识)
  生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师:那么,如果买10个这样的福娃,又该付多少钱呢?
  生3:24×10=240元。
  师:在这里,我们又用到了什么旧的知识!
  生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师:假如老师想买12个福娃,该怎样计算需要的钱呢?
  生5:24×12
  师: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
  生合: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评:情境创设具有时代性与现实性,这是教学情境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教师善于把握最新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信息,北京奥运吉祥物刚刚公布,学生们对此题材十分感兴趣,研究这个问题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这对于学习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的情境也使计算教学过程成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强了计算教学的数学思考,这正新课程背景下重视计算教学的价值所在。]
  
  师:我们以前学过这类计算吗?
  生合:没有!
  师:所以说,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以前碰到新问题,你一般会怎么办?
  生6:我会请教爸爸妈妈和老师。
  生7:我会自己动脑筋解决。
  生8:我会请同学帮忙。
  师:哦!面对新问题,我们各有高招!而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借助已经学会的旧知识来解决今天遇到的新问题!
  [评: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是学习的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如何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接受,需要教师运用好的方法引导。叶老师一开始出示了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原来已学过的旧知识,然后通过比较引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新的问题,先让学生自己谈谈遇到新问题时一般采取的策略,教师在肯定学生原有的各种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尝试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策略,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又体现了较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引导作用。]
  二、探究
  师: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会是多少?
  生9:我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所以24×12的积大约会200。
  生10:大约是250。因为我是把24看成25、12看成10来进行估计的。
  师:同学们的估算能力都很强!那么,究竟24×12的精确答案是多少呢?请每位小朋友开动脑筋,自己试着在纸上算一算!如果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可以先参考课本中的算法,再独立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评:先让学生估算,再尝试用笔算,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上的估算方法,也为笔算(精算)学习打下基础,使估算、笔算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时,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步骤。能完全独立的就独立完成;暂时有困难的,可向书本请教,自学书本知识后再独立完成。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
  师:都算完了吗?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
  (小组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师: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
  生11:我是把先算24×10=240,再算24×2=48,最后把240与48加起来得到288!
  师:能说说每一步分别在算什么吗?
  生11:“24×10=240”是求10个24是多少,“24×2=48”是求2个24是多少,240+48就是求12个24是多少!
  生12:我是用竖式进行计算的。先算4×2……(该生讲不太清楚竖式过程,教师请他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竖式见下方板书所示)
  师:这个竖式有些新鲜!请问,这里的48、24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生12:48是24乘2得到的,24是24乘1得到的!
  师:那么,24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歪歪扭扭的,不太舒服!
  生12:因为12的“1”表示的是10,而24×10是240,所以4要对在十位上,2要对在百位上!
  生13:我补充一下,这里虽然写着24,实际上表示的是24个十!
  [评:为什么“24“的4要与十位对准齐,这是这节课的新知,也是这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安排了学生自己介绍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说出“24”实际上是240,它是由24乘10得到的,它表示的是24个十,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明白算理算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师:原来是这样!你是怎么知道这种方法的?
  生12:书上看的!
  师:阅读课文,获取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
  [评:鼓励学生运用课本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生14:我是把12拆成3×4,先算24×3=72,再算72×4=288。
  生15:还可以把12拆成2×6,先算24×2=48,再算48×6=288。
  (随着学生的算法介绍,教师相应予以板书)
  
  (准备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师:真不简单!如此短的时间里面,我们居然能够发现这么丰富的计算方法。那么,叶老师很想知道,每种方法分别是借助什么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呢?你可以选一种算法来谈一谈!
  生16:我说第(1)种方法。这种方法借助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笔算加法三个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
  生17:第(3)、(4)两种方法是差不多的,都是用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旧知识!
  生18:第(2)种竖式算法是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笔算来进行计算的!
  师:说得真好!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
  生19:我喜欢笔算,非常简便。
  生20:我觉得竖式比较好,容易算对。
  生21:我喜欢第(1)种方法,因为它比较容易弄懂!
  师: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那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计算23×13吧!
  (请三位学生上台板演,结果其中两位同学用竖式计算,另外一位同学用上面的第(1)种方法计算。然后,教师请这三位学生代表阐述算法,并请同样选择该算法计算的同学举手示意。师生共同发现,原来全班同学用的都是这两种算法!)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计算“23×13”时选用的算法明显比“24×12”要统一了。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同学都会选择这两种方法计算,而不去选择这种方法计算呢?难道你们事先商量过了吗?
  [评:教师明知故问,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有些算法有局限性。]
  生22:因为另外一种方法这里用不来!
  师:为什么呢?
  生22:如果把因数13拆成两个数相乘的样子,就会有余数了!不能拆的!
  师:都是这样想的吗?
  生合:是!
  师:的确,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当题目数据不能拆成两数之积的形式时,这种方法就不能用了。而另外两种方法都能帮助我们计算。不知同学们是否发现,其实这两种方法也是有联系的。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方法(1)横式与方法(2)竖式之间的联系:横式中的“24×2=48”相当竖式中的第一部分积“48”;横式中的“24×10”相当于竖式中的第二部分积“24”。对于横式和竖式中的这种联系,教师用“连线”方式在板书中表现出来。然后追问:“那么,为什么竖式里还是写24呢?引导学生再次理解这个“24”表示的是24个10)
  师:正是因为考虑到了两种算法的内在联系,又为了使计算过程清晰,便于检查,所以小学阶段我们进行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并且,随着计算学习的不断深入,竖式计算过程清晰、便于检查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那么,请同桌两位小朋友讨论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用竖式来计算“24×12”这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评:通过两种算法内在联系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到竖式(笔算)计算的优越性和学习竖式的价值。]
  (学生讨论,然后结合板书中的竖式步骤进行汇报,教师适时体提问、适度点拨,并把笔算顺序用箭头予以清晰表示,同时在第一层积“48”旁边板书“48个1”,在第二层积“24”旁边板书“24个10”)
  师:谁能连起来完整说说这道题的竖式计算过程?
  (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穿插提携:也就是说,先用因数24乘因数12的个位“2”;再用因数24乘因数12的十位“1”;再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师:这道题是不是完成了?还需要怎样?
  生合:在横式后面写得数!
  (教师示范补上答案)
  师: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
  (单项训练:(1)把竖式补充完整;(2)竖式计算)
  [评:《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计算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能在计算教学中,加强数学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因村施教,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能较好地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算式的过程中,自主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具体的计算中,体验到竖式计算的的优越性:简洁、明白、通用,易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体会各种算法,感悟和选择出最优的方法,这样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能使学生认同算法优优化的必要性。]
  三、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合: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准确地说,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补充课题,齐读课题)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你想给同学们提些什么建议?
  生23: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
  生24:要弄清楚每个得数的意义,正确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师:整节课,我们是怎样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法的呢?
  生25:是我们先自己试着做,然后老师帮助我们理解基本算法!
  生26:是叶老师和我们一起研究出来的!
  师:让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两个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评: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与一定量的训练,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计算中,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算理算法,并自己归纳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使人觉得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妙!]
  四、练习
  (一)
  师:刚到镇明小学,叶老师发现我们学校的班级三面红旗竞赛开展得红红火火!在上周一到周四的竞赛栏中,老师发现每个班都贴着12个五角星。根据这个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生27:3个班一共贴着多少个五角星!
  生28:12个班一共贴多少个五角星!
  师:好!请你帮助老师算一算“全校一至三年级所有班级一共贴了多少个五角星?”
  生29:因为我们学校一至三年级一共有13个班级,所以应该用“12×13=156”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看了这则数据,叶老师发现我们大队部的老师非常辛苦。每周都要剪出这么多的五角星来开展三面红旗竞赛活动,请同学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竞赛成果!
  [评:这是在浙江省小学数学“同上一堂”课浙江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评比活动上的比赛课。为了充分展现参赛选手的真正实力,本届大赛组委会——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意确定了“同上一堂课”(选择相同教材)“现场抽签定课、集中封闭备课”的比赛方法。这是借班上课,如何在借班课中,学习材料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是作了认真的思考。这里,教师能较好地运用了学校的现实资源,运用同学们经历过的班级“红旗竞赛”活动的材料,联系实际让学生计算,学生们感到很亲切。而且在计算以后教师通过数据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辛苦”、“珍惜”两个词,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爱,使大家体会到了纯真的情!]
  (二)
  师:叶老师无意中翻了翻我们的语文课本,发现里面的课文很美。所以,忍不住找了一篇读了起来。(课件出示:赵州桥)大家学过这篇课文吗?(齐读课题)想一想,叶老师今天为什么把一篇语文课拿到数学课堂上来呢?
  生30:让我们找一找里面有哪些数字?
  生31:让我们算一算这篇课文一共有多少字数?
  (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师:那好,课后请同学们先估计这篇课文大概有多少个字,再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验证一下这篇课文究竟有多少个字?好吗?
  (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评:在运用中巩固知识,通过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的意识。]
  [总评:本节课理念新、设计巧、思路清、特色明。总观这节课体现了“简洁而充满活力,朴实而富有情意”的设计理念。它为公开课返璞归真,展示原生态的课,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1、明确教学目标,重视算理算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计算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操作、解决实际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会算,还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懂得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并在多种算法的比较中使算法得到了优化。
  2、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教师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教师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3、教学内容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引入阶段通过现实数学情境的创设,采取忆旧引新的方法,从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再引出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可以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这里教师充分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复习旧知来为学习新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本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着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能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让学生体验到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但又鼓励,学生根据各人的实际选用合适的策略。如看书,请教家长老师、同学间相互帮助、独立思考解决等。
  5、课堂评价语运用恰到好处,时时处处都在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学生学习更好地学习。如:“哦!面对新问题,我们各有高招!”“同学们的估算能力都真强!”“仔细严谨,体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良好品质!”“阅读课文,获取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好方法!”等都体现了教师看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十分满意和欣喜。正是由于充满了人文关怀才使课堂如此温馨!
  设计/执教上虞市阳光学校叶柱
  指导/评析上虞市教学研究室吴毅松
  [2005年十一月浙江省教研室在宁波举行“同上一堂课”省第七届课堂教学观摩大赛。本次比赛中,十一个地市派出十二位老师上课,叶柱代表绍兴市参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这是比赛课的实录,该实录与点评曾发表在《小学青年教师》06年第3期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09: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