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果对下图既判断:“这是一枝玫瑰”,又判断:“这不是一枝玫瑰”。两种判断之间( ) 玫瑰 A .是自相矛盾的关系 B.是辩证法的矛盾关系 C.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D.符合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要求 3.右边漫画《你敢吗?》主要体现了( ) A.矛盾双方相互斗争 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相互否定 4.一般来说,人们在逆境中容易萌生忧患意识,而在顺境时,往往掉以轻心,陷入被动境地。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有的现象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 B.没有坚持用矛盾的普遍性观点看问题 C.没有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 D.没有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有人说:“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部哲学。”从哲学上看,这句话表明( )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C.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6.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观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7.造成世界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体制宏观经济政策不当的原因,也有金融监管缺失的原因。该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8.近年来,北京等地实施新课改高考方案相继出台,北京大学等5所著名高校实行联合自主招生,自主招生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相关的一系列新政策陆续出台。高考从统一走向多样,这体现了矛盾具有(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同一性 9.“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主要说明想问题、办事情要( ) A.坚持全面的观点,分清主流与支流 B.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C.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进行思维 D.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10.“十一五”规划首次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地区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对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国家会允许它们的GDP负增长。这体现了 ( )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近年来,人民币升值成为一个国际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金融和外贸既有利也有弊,但总体来讲是利大于弊。这启示我们认识问题要正确把握( ) A. 新旧事物的区别,准备走曲折道路 B.主次矛盾,分清重点与非重点 C.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主流与支流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2.一位西方哲人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生出了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下列观点与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各不相同 ③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人不可能解决矛盾 ④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 A.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 C.积劳成疾 D.居安思危 14.“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自信,越是形势向好的时候越需要清醒。”体现的哲理是( ) ①人能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事物的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综观2010年国际形势,一方面国际社会动荡不安,地区矛盾加剧;另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对2010年国际形势认识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③体现了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 ④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16.“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郑语》)这段古文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具有平衡性 ③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国际社会衡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既要包括GDP增长率这类增量指标,也应当包括单位GDP的能耗、物耗、废物排放、污染程度,失业率,通货膨账率等减量指标。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有( ) ①事物的联系既有本质的又有非本质的 ②事物的发展过程既有量变又有质变 ③事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④事物的内部既包含斗争性又包含同一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阅读下图,判断锯树人的错误在于( ) ①没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②没有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③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忽视了矛盾的次要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9.按国际通行看法,月收入的三分之一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近20%被用于购房。中国的高房贷重压给我们一定的警示。这表明( ) ①应该坚持适度原则 ②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③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④一般性能指导个别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010年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优先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抓紧恢复基础设施功能和生产生活秩序。同步统筹规划实施受损宗教活动场所的恢复重建。这段话主要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认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扩展和推移 D.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二、非选择题 21.2010年5月24日~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人们已经熟悉了美国高官用中国成语描述两国关系的发展。这次,是盖特纳财长讲“风雨同舟”,克林顿国务卿讲“殊途同归”。两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现实国情、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市场发育程度上殊异不同,各自选择了自己的国家发展轨迹,但却需要面向当今世界的一系列共同挑战,因为跨越太平洋的两个大国要面对“共同的未来,还有责任”。经历了数十年风风雨雨,中美已经能更为理性地对待分歧。两个大国间到底是选择做合作伙伴,还是对手敌手?是和平共处,还是彼此防范?是互利共赢,还是损人利己?是平等相待,还是压服对方?中方的答案是明确的。两国不是零和博弈的对手,而应该是互利共赢的伙伴。 坦诚沟通、相互理解,理性客观看待对方的战略意图,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是对话中频频出现的话语,也为我们描述了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个两国重要的沟通和交流平台的要旨所在。 请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22.进入2010年来,住房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级政府部门开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住房问题。为实现“住有所居”,某省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把解决最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放在优先位置,除重点改善城市特困群体住房条件,煤矿、林区的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外,还把其他工矿的棚户区改造逐步纳入资助范围。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建设规划。有能力提供廉租房实物配租的地方,加快建设;没有能力的地方,保证廉租补贴的发放,维修和利用现有旧房,改善现有居民的住房条件。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说明某省政府是如何搞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