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图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从哲学上看,这一标志的创作说明(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 ②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 ③是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充满深圳城市精神气质的“深圳观念”,指引和造就着今日深圳的辉煌。这表明 ( ) ①观念能够给人和社会以巨大的影响 ②观念总是推动社会和人的进步与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为和目的 ④要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短短十个字,就把我们带人到一种空灵恬淡的意境中。从哲学角度看,这种意境( ) A.因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B.必须借助现实的景物作为载体 C.意境的设置有时可以摆脱事物规律的制约 D.意境创作的灵感源于作者的主观想象 18.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标志着对中国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升华。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升华说明( ) A.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B.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 C.认识具有无限性 D.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 2010年11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第六次人口入户登记普查活动。早在1957年马寅初著的《新人口论》一书中,主张实行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但他的主张却遭到批判。53年后的今天,客观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据此回答20~21题。 19.53年前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变化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20.如果国家当时采纳马寅初的主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相对较好。这是因为( ) A一切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全面 C.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D.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21.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 ) ①有限的实践活动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 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A.真理是绝对的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C.真理和谬误都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 在党中央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4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了巨大成功。据此回答24~25题。 23.实践之所以能够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正确性,是因为( ) ①实践正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②实践是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 ③实践要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④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4. 深入总结内蒙古自治区64年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深刻认识实行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对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加快内蒙古发展的步伐,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主要表明( ) A.客观事物自身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变为现实的存在 D.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二、非选择题 25.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绕月探测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二号将翻开中国探月史上“跨时代的一页”:中国探月工程将稳步由一期迈入二期。到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二号”两颗绕月探测卫星。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28.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要求,今后五年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谈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合理性。 2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诞生以来的两项基本活动。表中的案例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请概括表中左边的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 | 哲学道理 | 示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制定是根据中央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根据基层经济建设发展实际情况而确定的。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材料一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 | ① | 材料二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它的理论厚度是0.335纳米,只有一个原子厚。2004年之前的60多年里,科学家普遍认为石墨烯这种纯粹的二维晶体材料无法稳定存在,有些“不信邪”的科学家曾试图制备石墨烯,都以失败告终。2004年,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两位科学家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实验室用“机械微应力技术”制成石墨烯,同年10月对此发表了一篇论文。 | ② | 材料三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 | ③ |
30.在新形势下,全党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结合唯物论和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