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童谣说唱》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1:5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童谣说唱》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童谣说唱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聆听和演唱歌(乐)曲及音乐活动中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初步感悟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各项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歌曲《数蛤蟆》、《颠倒歌》等。了解学生相关的自然知识,拓展丰富的想象力。
  3、尝试用歌声、体态语言、声势、打击乐器等表现歌(乐)曲的情绪。
  4、通过学唱滑稽有趣的童谣,能表现出幽默、开朗、自信的心理特征。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数蛤蟆》
  2、我的创造《GA ZI GA ZI》拉大据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轻松愉快的演唱歌曲,感受民歌的特点
  2、感受童谣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注意要让学生口齿清晰,节奏准确。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发声练习
二、节奏训练: 我的创造:GA ZI GA ZI 拉大据
   介绍:这是很古老的游戏,通常是祖母或母亲与儿童一起玩耍时,孩子坐在大人的身上,一边拉手一边念童谣。
三、学唱《数蛤蟆》
   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四川民歌,曲调生动活泼,饶有趣味。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一个乐段结构,商调式,二四拍。这首歌具有一定的“启智性”,可以帮助学生熟悉量词的用法,例如“数蛤蟆”是用“只”,数嘴巴用“张”,数眼睛用“只”,数腿用“条”等。衬词的运用也很有特色,不仅增添了民歌风味,而且使歌曲结构更加完整。
  1、由猜谜导入:“水中有位歌唱家,一天到唱叫呱呱,穿件绿色花衣裳,伸出舌头把虫抓。”学生在伴奏音乐中表演青蛙律动,感受歌曲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的曲调。
  2、跟老师模唱歌曲、用清晰灵巧的吐字唱好歌中富有特色的衬词。
  3、用唱停的演唱方式进一点掌握歌曲
最后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反思:《数蛤蟆》是一首四川民歌,它选取了生活中一种常见动物,表现
了它们可爱的形象和四川民歌丰富、幽默的表现手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民
歌的特点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风格。重点是让学生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体会歌曲
的风趣幽默。真是不上不知道,一上问题就到,原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已无处可
挑剔了,然而一经实践的考验,才发现所有的问题就像调皮的小孩不打自招了。
从“先介绍”这一部分入手,我想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师生、生
生之间交流,还可以为创作表演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做到让小组间学生为自己
或别人的创作做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学会修改。提高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不
要使创作过于形式。好的是学生学习兴趣高,对这首歌有好奇心,喜欢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旋律,唱的很到位,声音嘹亮,并且能按提示的要求创编两段歌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1:55: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天黑黑》
2、唱《颠倒歌》
教学目标:
1、在欣赏中进一步让学生接受我们国家丰富的民歌文化,培养他们爱国情结。
2、能生动、有趣地演唱颠倒歌
教学重点、难点:
   在欣赏本课歌曲时,要先给学生了解歌曲背景内容,对欣赏做好前期准备,才能有效果地听与想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与巩固
   演唱歌曲《数蛤蟆》,可以齐唱、独唱、几个小朋友一起唱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好歌曲。
三、欣赏《天黑黑》
   介绍:这首歌曲流传于台湾省北部和闽南地区一带。虽是童谣,但大人孩子都很喜爱,传唱十分普遍。歌曲唱道:“天快要下雨了,爷爷在外面挖了一条泥鳅回来,爷爷要咸的,奶奶要淡的,两人相争,把锅给弄破了”音乐形象淳朴天真,富有农村生活的气息。歌曲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演唱装饰很少,平实自然。
1、故事导入。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为欣赏打了基础
2、初听歌曲,了解主要内容,让学生讲一讲,听出什么
3、出示歌曲,复听歌曲,感受歌中幽默的情绪
四、学唱《颠倒歌》
这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歌曲,歌词将自然现象都颠倒过来,生动、有趣。歌曲较多运用了八分音符,显得活泼、欢快,最后一句旋律的下行,形象地表现了小朋友感到滑稽、哈哈大笑的模样。
1、多媒体展示,有生动的歌曲及画面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其感受。
2、有节奏地朗读歌曲,读时要有感情
3、跟着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试着自学歌曲第一段
4、基本掌握后试着自己独立学唱第二段歌曲
5、 启发学生根据情绪的变化,为歌曲中的休止符想一个动作,或填一个字, 引导学生围绕滑稽有趣的情绪去设计。
教学反思: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我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通过故事导入及
情境创设,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通过听(欣赏歌曲)和说(交流感受)
来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动物之间的颠倒现象,从而揭示歌名。接下来是让学生听
歌创编,在学歌之前就创编是让学生多听,这样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容易很多,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进行对歌曲的多种形式的体验时,不仅留给了
学生自主体验的大量空间,驱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且为学生
提供了合作的机会,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愉悦。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
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
创编歌词的过程中,通过创编歌词和歌名,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自然知识,从而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这课的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少一点黑
板上森林图的板书,还有歌曲的总铺,有了这些东西的话,学生的注意力将会非
常的集中,本单元是童谣说唱,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加一点童谣,把学歌的过程
稍微缩短,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大大提高。作精神的群体交往中,学会学习、
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尊重、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材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1:55:3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唱《滑稽歌》
教学目标: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
教学重点、难点:歌曲只有一句歌词,反复吟唱,要注意唱准歌曲的旋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颠倒歌》
三、学唱《滑稽歌》   
介绍:这是一首风趣的美国儿歌,四四拍,弱起小节。全曲节奏简洁流畅,旋律多为同音重复和级进。素材使用简单、节省,频繁使用模进和变化重复的手法。歌词虽然只有一句,但通过在不同旋律上的反复吟唱,使人并不觉得单调。学唱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聆听教师的琴声,唱准歌曲的旋律。
1、教师范唱歌曲
2、让学生说一说听到一句什么歌词
3、听唱法学唱歌曲  
注意旋律的准确
4、在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情绪的变化在歌曲中的休止符处想一个动作,或填一个字。
  让学生加上适合、有趣的动作和声音
6、请小组同学上台表演
教学反思:迎合儿童“好奇”的特点,由猜一猜导入教学新授.再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丰富、直观的画面,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针对儿童“好胜”的特点,利用音乐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并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根据儿童“好动”的特点,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不仅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同时也启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应在学生对歌曲的处理环节上多花些时间,教学中重难点部分解决不够好,方法不合适。不过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我将不断探索,追求完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1:55:34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巩固、复习
2、音乐游戏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歌曲,有能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以复习、巩固为主,音乐游戏生动活泼,让学生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一定自由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巩固
1、齐唱《数蛤蟆》、《颠倒歌》、《滑稽歌》
2、歌表演
3、抽查个别同学,及时纠正有问题部分,并给予鼓励、表扬。
三、音乐游戏:两只老虎
  介绍:这是根据古老的法国民歌《约克兄弟》重新填词。这首歌的旋律曾流传于世界各地。歌曲结构非常特殊而有趣,八小节的曲调中,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第五与第六、七与第八小节的旋律两两相同,给学唱与记忆带来方便,使它更容易流传。
1、由数板组、歌唱组、打击乐器组构成多声部,发出混合音响。它可训练学生互相协调的能力。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要分组多加练习
2、表演音乐剧
   将没有耳朵和没有尾巴的老虎安排在一个故事中,师生共同表演。
3、试着练习简单二声部演唱,使歌曲更加丰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