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路 走 来
姚河中心学校——沈桥小学教师 朱 诵 兵
很欣慰,吾虽五十有余,可老父老母仍健朗,满头银丝,一脸皱纹,刻画出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我为老人家膝下次子,如今子又生孙,算得上是四世同堂了。两位老人家虽说身体健朗,但毕竟八十有余,特别是说话很有童趣。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看故事片,当说到刘邓大军时,母亲突然插言到:那里面的人我还认识不少呢,我们先是一愣,后才明白过来,母亲说的是当年刘邓大军从我们这里经过的事,可她并不认识呀,但我们谁也没有忍心去反驳她的话,也许她在向往美好的东西呢。俗话说:富不离书,穷不离猪。母亲持家时养猪是迫于生计,可晚年仍养猪,由老父做帮手,把养猪作为一种活动和运动,可也有莫奈何的时候,遇到猪不听话翻栏时,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不得不叫来我这个儿子帮处理,劝他们不要再操心了,但总也听不进去,说不干点事又做什么呢,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不急死才怪呢。想想其实也不错,生命在于运动嘛。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共和盛世,回首望去,今非昔比。今年过节时,已是工程师的儿子受其父母的耳濡目染,懂得怎样尽孝道,给爷爷奶奶换了彩电,包了个大红包,老人家高兴得不得了,可嘴上却说:只要你们有此心意就行了,不用花钱的。有一天,我和儿子一起出门办事,路上觉得胃有不适,买了两瓶八宝粥,儿子吃了一半便不想吃了,要给扔掉,我说不要扔,留下再用吧,奶奶他们吃剩下的不但不扔掉,有时馊了的还要吃,说了也没用,可也怪,也没多大事,到了我这里馊了的是绝对不吃,不馊的却是舍不得扔的,你们这一代就不同了,儿子笑了笑说:这说明时代进步了呀。我也没得说了,心想,下一辈的一路走来不知是什么样子啊!
76年父亲为我谋了一份当小儿王的差事——民师,而且一干便是17年,这17年的一路是四味具全的(酸、咸、苦、辣)。民师是国家在困难时期留下的名词,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在同时代民师出身的教师身上是刻骨铭心的。说学钱吧,由生产小组记工分算起,到财政补贴每季度37、5元,村里配套37、5元。钱虽然不多,但村里配套的一半总是兑现不了,在讨学钱的心酸岁月里受尽了屈辱,真是不堪回首,记忆犹新。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五,热心的校长在别人欢天喜地准备过年时,他放下手中打豆腐的活儿,带我们去乡里找领导帮忙,商讨了半天,没门,最后领导连校长也不买账了,还说你们民师真是一个大负担,当时那个气呀没法说,后来想想也是如此,扛过枪的领导能会哄人吗,再说他也是实话实说呀,我们也是愿打愿挨的呀,谁叫自己不长本事呢,就算为国家尽点义务吧,国家兴旺匹夫也有责嘛,不知能不能算是为国尽忠。后来还发生一件怪事,我的一位同仁大年三十去村文书家里讨学钱,文书已经在贴对联,三言两语争翻了脸,把文书家里的桌子掀翻了,第二年文书因挪用公款被乡里审查,急得文书托人带信回来,说我们有钱存在村里,求我们帮他打条子过账减灾,莫奈何,救人要紧,真是叫人哭笑不得,宁可人负我,我却不敢负人,这是愚还是忠呢!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那糍粑掉进灰里——甩不得吃不得的艰苦岁月里,迎来了92年的民师大整顿,通过考试选招,才算真正进入了人民教师的行列,人逢喜事精神爽,轻装上阵,轻轻松松地又度过了16个春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