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班科学活动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奇妙的电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07:4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优秀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电池的种类和用途,知道电池有“+”“-”两极。
  2、 感知电池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危害。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电动玩具 各种型号的电池 记录本 课件演示
活动过程
一、 引入  和孩子一起玩电动玩具,一些装了电池,一些没装电池
  T:今天小朋友有带了一些玩具来,老师都没玩过呢,咱们一起来玩好不好?
  C:老师,你看,我的恐龙走得很快,还有叫声呢!
  C:老师,你看我的电子琴漂亮吗?还有音乐呢!
  C:我的汽车怎么不会动啊?
  C:你的汽车有没有电池啊?是电池坏了吧?
  C:老师啊,我的这个电话也没声音!
  C:我的机器人怎么不会走啊!
  2、猜想预测
  T:刚才一些小朋友问我们,为什么他的玩具不会动也没有声音呢?
  C:是他们的玩具坏了吧。
  C:可能是用太久了,电池没电了吧。
  C:我看了,是没装电池呢!
  T:那怎样才能让我们这些玩具都能动起来,有声音呢?
  C:装上电池就可以了。
  C:要装上好的电池才可以,坏的电池就不可以。
  C:可是,我刚才装了啊,装了以后还是动不了!
  C7:我也装了,装了以后电话还是没有声音。
  T:那我们应该怎样装才能让玩具动起来,有声音呢?
  C:把那个头对准另外一个电池的下面,装进去就可以动了。
  T:小朋友都知道电池有两头,那电池的一头有一个突出来的小头,还有一个“+”的图案,这边呢,是正极;另一头平平的,还有一个“—”的图案,这边呢,我们叫它负极。
  C:那我觉得把正极对着负极,这样装能让玩具动起来。
  C:我认为,把正极对着正极的装也可以让玩具动起来的。
  C:我觉得,这个花灯要用5号的电池,然后头(正极)对着屁股(负极)装下去,就可以电子琴就响了。
  T:那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想一想,这三种安装方式哪种能让玩具动起来。能和不能要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记录。
  3、分组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幼儿实验过程:
  C:这是7号电池,我试试看能不能装到电子琴里面。(尝试后他发现不行,换成了5号,装进了玩具手机,响了,他很高兴。)
  C:xx装好了电池,可是电子琴没响,看了很久,她发现是电线断开了,于是她换了一个玩具。
  C:xx尝试着装电话的电池,可是怎么装都没装好,x看到了,跑过来说:“我来帮助你啊,你要把这个(负极)对着这里啊(有弹簧的一头),就可以了。”
  4、幼儿交流、讨论,引导幼儿将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大胆的提出来。
  T:刚才小朋友都做得很不错,那能上来和别的小朋友说说你的实验吗?
  C:我刚才发现把电池正极对负极的装到玩具里,玩具就可以动起来,我就给它画上一个“0”,那两种不能,我就给它“x”。
  C:我开始用的电池是没电的,后来用了好的电池就可以了。
  C:我把负极对着哪个弹簧,然后再正极对着负极,电子琴就响了!
  5、集体小结
  T:刚才小朋友说得很好,要合适的电池,装的时候先把负极对准玩具里有弹簧的那一头,然后把正极对准负极的装就能让我们的玩具都能动起来、响起来。
二、出示幻灯(电池博士介绍电池的种类)
三、幻灯游戏:电池博士考考你—生活中的物品哪些是使用电池的?
四、幻灯背景:(出现一片绿茵草坪,后出现沙漠的图片)
因人们乱扔废旧电池造成土地荒漠化。请小朋友想办法怎样解决?
五、出示废旧电池回收箱,引导幼儿收集幼儿园里的的废旧电池。
活动延伸
制作各种标示的环保垃圾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07:41:34 | 只看该作者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激起幼儿对探索电池的兴趣,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中寻找用电池的物品研究其奥秘。整个活动以幼儿自主探索为主线,通过玩电动玩具为兴趣点,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丰富的操作过程中,充分发现电池的特征用途,加上老师的有效指导和课件的演示更加巩固了幼儿对电池的认识,特别是课件演示中小游戏“问题博士考考你”更是的提高了幼儿兴趣,在活动中不仅轻松完成活动目标,还进一步培养了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9 02: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