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感受民族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罗家桥虹小学 陈伟华



教材简析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民风民俗”。对于“民风民俗”的学习,学生虽然学习过一些:如二年级下册的《难忘的泼水节》等,但并不是主题的深入学习。本文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方法: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走进课文、阅读“阅读链接”的资料和搜集资料,了解一些关于北京的春节的传统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对比阅读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为以后的课文学习作好学习迁移的准备。



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语言大师老舍用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语言和北京春节民风民俗的理解,对于南方的孩子们是不容易的。且课文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运用及其好处,学生的理解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二)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策略



读中感悟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2.搜集各地过春节的民风民俗。



课时安排:二课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主要目标要求】:



1.学会本课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作的顺序。



4.了解老北京春节前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激发心中兴趣



(一)学生汇报搜集春节的资料。



师:(播放贺年曲)春节,一个万象复苏、草木更新的节日,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一个隆重而传统的节日,关于春节同学搜集了哪些资料,跟同学分享。关于春节的来历。



1.   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来历的资料。



2. 学生汇报搜集关于春节的诗歌、童谣等。



(二)出示北京春节童谣,导入课文



1.   齐读童谣。



相关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2.   导入课文。



师:这就是北京的春节的写照。很有特色是吧,也想到北京去过个春节是吧。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过程,了解写作顺序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北京的春节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二)反馈检查:



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



2.解决疑难。



3.   交流对北京春节的感受。

(三)浏览课文,理清顺序。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师: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将北京的风俗写清楚的? (按顺序填写在下表的时间栏内)



3.学生汇报。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三、品读感悟,细赏风俗,体味特色文化



(一)默读课文。按要求填表格。

时间
风俗习惯
感受
详写、略写


  
  
  


  
  
  


  
  
  


  
  
  


  
  
  


  
  
  


  
  
  


  
  
  


  
  
  


  
  
  




(二)学生汇报填表内容。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表现北京风俗习惯。重点品读以下内容:



1.品读“腊八”



(1)学生汇报表格填写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特色,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A换词理解“农业展览会”。



B联系腊八粥的材料理解“农业展览会”,体会老舍语言的朴素与幽默。



C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腊八粥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独具北京传统的一种文化。



②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A引导抓住“翡翠”、“色味双美”,体会作者叙述的精妙。



B指导学生联系资料谈谈北京关于吃饺子的风俗。



2.品读“二十三”



(1)学生汇报表格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句,感受风俗习惯,领悟作者语言的特点。



四、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总结延伸。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构思如何开展调查“民风民俗”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2-27 08:2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主要目标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2. 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预设】



一、复习导入,重温春节,再诱心中兴趣



(一) 情景创设,重温春节。



师:北京,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一个饱含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城市,昨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的笔走进了老北京的春节,领略了北京从腊八到腊月二十三十来天的风俗习惯,同学们还记得吗?(引导学生复习腊八到腊月二十三十来天的风俗习惯。)



(二)导入课文,。



师:北京的春节还有哪些独特的传统习俗,让我们再走进课文,继续感受北京的春节的独特。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趣诱发学习的动机,学生会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春节风俗习惯,一方面为了承继内容,让整个教学形成环环相扣,一方面是从回忆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风俗习惯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形成“情感动力”,推动学生主动地走进课文,也为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文化垫下坚实的基础。】



二、品读感悟,细赏风俗,体味特色文化



(一)默读课文。按要求填表格。

时间
给你的印象
风俗习惯
详写、略写

腊八
忙碌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准备年货
  

腊月二十三
热闹
过小年、放鞭炮、吃塘
  

过了二十三
忙碌
大扫除、准备充足的食物
  

除夕
  
  
  

正月初一
  
  
  

初六
  
  
  

元宵
  
  
  

正月十九
  
  
  


师:请同学默读课文。在春节剩下的日子中,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按要求填写表格。



(二)学生汇报,顺学而导。



1. 品读“除夕”。



(1)汇报填表内容。



(2)引导学生抓住“家家”、“到处”、“男女老少”、“各色”、“不许间断”、“日夜不绝”展开想象,感受除夕的传统习俗。



师:这每一句话就是一种习俗,就是一幅画卷,同学,请你抓住其中一句话,一个习俗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根据学生的想象相机引导个性化朗读。)



(3)引导学生抓住“万不得已”、“必定”感受除夕的团圆的风俗。



(4)结合搜集资料理解“守岁”,感受北京习俗文化。



(5)感受作者简练、朴素、流畅。的语言特点。



师:这一幅幅凝动的除夕风俗图,作者都只用了一句话勾勒,可见课文的语言特点是怎样的?



(6)创设情景,想象画面,师生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读中想象,让学生走进画面,是让学生感受文本,领悟内涵的好方法。教学中通过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品读想象,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这不仅能达成目标要求,突破难点,还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品读“正月初一”



(1)    引导学生抓住“截然不同”情景体会正月初一的传统习俗。



(2)    引导学生抓住“逛庙会”的情景体会正月初一的传统习俗。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填上表格相关信息,一方面让学生自主触摸文本,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一方面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提炼主要信息的能力。】



4.   品读“元宵节”



(1)汇报表格内容



(2)引导学生抓住看花灯感受元宵的传统。



①引导学生抓住“有的一律是……,有的清一色是……,有的都是……,有的通通是……”这个排比句体会元宵灯的多,气氛的热闹与喜庆。



②引导想象元宵热闹的场面。



③配乐朗读,感受



(3)    感受元宵其他风俗。

(4)     

【设计意图:对于排比这种表达方法,六年级学生已有很深的认识,但对于语言大师老舍写灯多的一个排比句,他以准确而精妙的连接词写出北京元宵的灯多的特点,语言很有特点。故通过引导学生走进,读中想象画面,创设情景配乐朗读感受画面,旨在让学生感受文本,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三)品读“结束”部分



1. 句子对比,引导体会第一句过渡句的作用。



比较的句子是: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两中写法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不舍”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品味比较,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深度解读,领悟写法,感受语言特点



(一)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的好处。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文章的表达方法的意义,有利于促使学生领悟“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有利于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指导学生在平时习作中表达方法的迁移。】



三、延伸拓展,对比习俗,感受春节文化



(一)对比阅读“阅读链接”斯妤的《除夕》,感受不同地域除夕的不同风俗习惯,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①学生快速阅读资料,边读边划出闽南除夕的习俗。



②比较老舍与斯妤两位作家同写除夕“做年夜饭”的不同写法,感受老舍的语言特点。



③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能力,一方面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到同写一个日子,写法也可以是不同的,进而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同时也了解到同一个节日不同地区风俗习惯也会有种种的不同。从而达成单元模块目标,深化单元主题。】



(二)对比学生生活实际,引导感受自身春节传统



    师:同学们,春节刚过去不久,鞭炮的余音仍响彻与耳旁,热闹还未退却,请同学回想一下自己的过春节的整个过程,你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天?怎么过的?



(二).比较阅读“阅读链接”梁秋实的《过年》,体会作者的表达的情感与表达方法。



师:春节在我们眼里是热闹、喜庆、欢乐、团圆的,其中蕴涵着我们的亲情与乡情,也寄托着我们的祝愿与期盼,所以我们都喜欢过年,渴望过年。而同时语言大师的梁实秋又写出自己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阅读“阅读链接”梁实秋的《过年》,思考作者对过年是什么情感的?从哪些地方感受出来?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生活和教材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本地区的春节独特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喜庆、热闹与祥和。然后进行比较阅读,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能力,一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到同写一个日子,感受不同,写法也可以是不同的,进而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四、总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总结延伸。



师:今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的笔到老北京过了一个春节,领略了充满北京味的春节的风俗习惯。春节,一个热闹、喜庆、快乐、祥和的节日,一个满贮着中国传统风俗习惯的节日,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二)布置作业: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



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



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旨在不断地深化“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的单元主题,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五、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传统习俗与文化

时间
给你的印象
风俗习惯
详写、略写

腊八
忙碌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详写

腊月初九到



腊月二十三
  



忙碌
孩子:买杂拌、买爆竹、买各种玩意



大人:准备年货
略写

腊月二十三
热闹
过小年、放鞭炮、吃塘
略写

过了二十三
忙碌
大扫除、准备充足的食物
略写

除夕
热闹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详写

正月初一
悠闲、快乐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详写

初六
悠闲
铺户开门
略写

元宵
热闹(又一个高潮)
看花灯
详写

正月十九
不舍
结束
略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4: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