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3-3-18 09:29:41
|
只看该作者
3. 课后辅导及问题处理:
一、 作业: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我尝试着让学生去批阅,就是我批阅组长的,然后组长批阅两个副组长的,副组长批阅他们分管的组员的,对于做错的要求哪个负责的哪个去解决,直到弄懂为止。这样做的好处基本上做到了一对一辅导,比以往的单纯的老师在黑板上集体订正针对性更强一点。
二、 计分方式:主要有预习、上课、作业、测试这四个方面。有了计分方式以后学生在做事情完成事情上就更有积极性更有兴趣,而且我是每个星期核算一次,还采取了一定的奖惩制度。例如我制作了流动彩旗共8 种颜色,分别是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还有一个黑旗。前面七个颜色按照顺序颁发给积分在前七的组,黑色是给第八组的。每次的测试我会按照各组的平均分的名次给分,当然优秀的每人次还有加分,不合格的每人次还要扣分,这样使每个学生感觉自己在本组的重要性,也使得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想把自己组的成员学习成绩搞上去。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有了上面的实施以后感觉学生有了一定的改变:
一: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二:从“学数学”到“用数学”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旧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从“讲授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失。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从一段时间的改革以后经常会听到学生说出这节课过得好快,从这些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学生喜欢了课堂,对课堂是充满兴趣的。我也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坚持下去,不断摸索,寻求更加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