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教师的人听清楚了 不是教师的人听清楚了 渔夫推荐 一、写在前面的话
我曾在一个帖子里说过这样的话:"教师是这个社会上最不需要职业道德培训的职业,去他妈的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这话说出来有人叫好。我自我感觉也颇有些得意,认为自己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到现在我甚至都还沾沾自喜。
在咱们所存在的这个社会,各种各样的职业充斥于各个角落。窃以为,除了农民老大哥,教师最朴实;除了天使,教师最纯洁。说这话也许要挨砖,想拍我的人必定不少,但能说出拍我的理由的人不多,我打包票。
近来老是听到有些人诟骂教师职业道德低下,把老师说的一文不名,说老师这样不高尚那样不纯洁,仿佛这些人就是那自学成才无师自通的货色,这样的人,我是不屑于与之理论一二的,只想奉告一句,请先把自己屁股上的巴巴揩干净,看看自己的道德水平如何,看看自己是否高尚是否纯洁,然后再来审视老师,要是觉得自己没有资格,那就滚蛋,越远越好。
二、一个故事
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请大家分享。
说从前有一家人,门前长了一棵树,这棵树年高德劭、枝繁叶茂,十分喜爱这家人的一个小孩子。这小孩饿了,它就让他摘果实吃;小孩渴了,它就叫他嚼叶子。等小孩子长大的时候,它又让他把枝叶割下来,编成一个花冠,送给他心爱的姑娘。
这样过了很多年,这少年娶妻生子,变得很富有。有一天他来到大树旁说:“我已厌倦了现在的生活,我要到远方去,请让我锯下你的树干,打造一条大船。”树听了很忧伤,但忧伤的不是这冷酷的要求,而是要有很长时间见不到这少年了。就这样少年驾船走了。
过了好多年,一个老人步履蹒跚地来到树跟前说:“我就是那少年,我已疲惫不堪,需要休息。”树说:“很好,我已苦苦等了你几十年,幸亏我还有一个树桩可以做你的坐垫。”老人拿起斧头砍倒树桩,做了一把躺椅。
三、奉献与接受
不知道大家读过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我首先是想到了父母,是啊,这个世上只有父母是无怨无悔不计任何报酬的爱着我们的,但除了父母,我马上又想到了老师。事实上,这个故事的名字被称为《奉献树》,我第一次见到它时就是在一本歌颂老师的书里。
说实话,我看了这则故事之后我并没有为这棵树的善良而感动,反而是为它感到深深的悲哀,同时也为这个人的贪婪和残忍而震惊和厌恶。
不错,奉献是人类的美好品质之一,是人间的第一要义,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孜孜以求的,但随着“奉献”而来的有以下的这几个问题:
第一、奉献的度的问题。奉献究竟应当是富有牺牲精神的全部付出,还是应当有所保留?
第二、奉献的对象的问题。究竟谁有权利有资格来享用奉献出去的东西?
第三、奉献的回报问题。奉献究竟要不要回报?
如果说“奉献”的根源在于“爱”,那么,怎么能保证这种爱不会助长贪婪,也就是说,我们在大力提倡奉献的同时,是不是应当谴责那些自私的贪得无厌的人的无耻?因为从这个故事来看,树的“奉献”只是成全了那人的“贪婪”,这样的奉献的社会意义何在?
试想,如果当初树不是一味地奉献,而是严厉地拒绝那人的无理索取,勇敢地对他说不,其结果定然有二:
一、这个人有可能就此敛贪收欲,由此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得到更充实更纯洁的幸福生活。
二、这棵树会由此而长寿,会更多更好地为人做贡献。
但树没有这样做,结果是这样的:
一边是糊里糊涂的奉献,一边是没完没了的掠夺;一边是血淋淋的忍受,一边是笑哈哈的享乐。这就是悲哀之处。
四、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由上文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上面的故事只能适用于父母,甚至用于父母也是非常残忍的,但是绝对不适用于老师。
在人们的嘴上,教师真的是太有地位了,但在人们的心里---每一个人的心里,教师与父母何止差着十万八千里?说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请举出一个例子来?
醒醒吧,老师们,这顶出于善意的高帽子扣在您的头上几千年了,别人都在暗中发笑,而只有傻瓜如你们还在其中陶醉。试问大家,谁的心里是真正认同这句话的?
朱德元帅曾经给他的老母亲洗脚,毛泽东见了徐特立说了一句“你永远是我的老师”,这老头子就兴奋的不得了,这话就成了千古名言,他本人就成了“尊敬老师”的楷模。如果他对他的父亲说一句“你永远是我的老爸”,他能得到孝敬父母的美名吗?当然不能。
由此可见,在人们的道德观念中,父母与老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尊敬父母是真,尊敬老师是客套。所以,做老师的没有必要像父母那样对待学生,当学生的也定然不会像对待父母那样的对待老师,这非常正常。
然而,当人们乃至整个社会都在抱着不会视老师为父母的前提下,却对教师提出了和父母一样的要求,情况就非常的不正常了。而尤其不正常的是,许多年来,在人群以及社会的软硬兼施中,教师竟渐渐地接受了这种极不公平的角色分配,一边是自欺欺人式的精神享受,一边是苦不堪言的行为负担。当有一天,头上的光环和内心的阿Q再不无法承受言论和监督给予的高负荷的压力时,老师们想勃然发作,却无限悲哀地看到,自己已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深陷于温柔的陷阱里不可自拔了。
五、2002—2005年我校所发生的琐事
其一、早上六点二十上操,老师跟着学生跑步,北方的清晨里,一个多小时候太阳才吝啬地露出他老人家的脸,晚上十点半下自习,高一高二实验班,高三所有班周六周日补课,一月放一天假。有个女老师结婚的时候哭了,回为她连照结婚照的时间都没有。
其二、学校有个小女孩,名叫姚爽,现年六岁,全校师生皆知其人,因为她的父母都是本校老师,上班期间小孩不敢一个人在家里呆,就立在教学区外,默默地等着她的父母,无论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立成本校的一道凄婉的风景线。
其三、一位女教师,因为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某一天发烧,该教师因忙于上课,把孩子反锁于家中,待下课后回到家里,孩子已气绝身亡。家人对她骂不绝口,老公与她离了婚,由此家破人散。
其四、某高三男班主任优秀老师,老母卧病在床,未能尽孝于床前,老母临终时也未能见上一面,回去后被大哥赶出家门,不准他到灵前哭上一哭,后来躲在办公室里一个人趴在桌子上使劲地抽咽。
其五、我们办公室里,十三个教师,最长的一个五十七岁,耳聋眼花,但仍得坚持上课。三个男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本人即是其中一例,年岁不大,还未成婚。由于没有时间牵引理疗,更没有时间做手术,只得忍痛上课,在课堂上坐立不安,疼得厉害了只得在办公室里把椅子排成一排,躺到上面休息一会儿。一个女老师,喉咙上长了息肉,前年做了手术,但未等痊愈即回来上课,结果病又复发,说不出话来,现已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教师队伍,不知去向何方,年仅三十六岁。
其六、某年轻女老师,结婚二年了,家里催她生个孩子,但学校对她主今年缺数学教师,让她再带一年,于是再等一年。
其七、某怀孕女教师,在分娩前一天还在上课,晕倒在讲台上才请假回家。
其八、某刚毕业的男老师,因为学生顽劣不堪,请了学生家长,结果被学生伙同他人在街上拦住,大打出手,以至昏迷不醒。还需要一一列举吗?
请看看这些惨不忍睹的事实吧,本人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只有教师不到二百人,上述所有的事都是发生在我的身边的事,自本人二零零二年毕业至今,这些事如多媒体教室里的幻灯片一样在眼前一一列过,如果是各位置身其中,不知作何感想。
我相信,这些现象绝非偶然,全国各级学校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情况,大家不妨累积。更不必主那些在边远地区或山区教学的农村教师和那些入不敷出的民办教师了。
六、思考一:谁充当了中国教育的嫖客?
忽然我就想到了***,可怜可悲的***。***为了拉客不得不涂脂抹粉,不得不以满脸的堆欢来谄媚嫖客,教师却用糟践自己,用对自己身心健康的自戕式虐待来取悦领导,取悦群众,取悦社会,这有什么区别呢?以前就有人说教师是“比鸡起得还早,比***睡得还迟”,但这仅仅流于表面,其实在骨子里,这两种职业简直是相通的。***的存在是因为嫖客的需要,如果没有嫖客的性需要,***将成为历史。那么老师呢?谁充当了中国教育的嫖客?***那样做起来满心欢喜,教师这样做起来也心甘情愿,而嫖客很满意,而群众而社会都甘之如怡,都是变态的付出,但是变态的享受,这能说明什么?教师的堕落是一个社会堕落的先声,教师的变态只能说明整个社会的变态,这很可笑吗?这很可悲,可悲得想让人大哭一场。
七、思考二:正常与非正常
我感到非常困惑。我们改革开放多少年了?我们与世界接轨多少年了?
我们进入信息化社会多少年了?为什么对待教师的道德要求仍停留在三四十年前?为什么教师只有牺牲了健康,家庭,亲情这些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失去的东西之后才能得到社会和大众的承认?为什么一个教师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多操点心就永远达不到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与事业双丰收,每一个人都认为生活与事业两者都要抓,缺一不可,可为什么当与这相悖的事情发生在教师的身上,我们就可以视为理所当然,甚至理直气壮?
难道我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不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而仅仅是为了证明教育工作的崇高与伟大吗?
这究竟是教师自身的原因,还是社会的原因?还是大众的原因?
我非常的困惑。
八、思考三、减负与双休日
我记得许多城市都开始了朝九晚五,我记得长久以来每一个单位和工种都是八小时工作制,我刻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双休日,我记得一年有两个黄金周,有许多法定节假日,我记得国家明确规定学校有暑假和寒假两个长假。不知道我记错了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国家在规定这些制度的时候把我们教师排除在外了?我知道大学稍好一点,但仍有做不完的科研和试验。
我知道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没有真正拥有过双休日,没有享用过受神圣法律保护的寒假和暑假,没有尝过黄金周的美妙滋味,没有过过五一劳动节,没有过过五四青年节,甚至没有完整地享有仿佛给了我无上荣誉的教师节,我没有一年的中秋节是和老爸老妈在一起赏月,朝九晚五和八小时工作制对我就像传说中的神话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有补课费嘛。是的,有!我的一节自习是五毛钱,周末的一节课是四块五,这还只是周日的,周六是正常上课,没有补课费。也就是说,我补上一晚上的自习,还不够两包方便面的钱。这仅仅是我一个人的遭遇吗?学生的学习强度越来越大,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应试教育的痕迹越来越重,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怎么了?
教育部年年喊减负,减轻学生的负担,但随着文件的下发,各种各样的试题铺天盖地而来,各种各样的教辅书铺天盖地而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铺天盖地而来,法律规定不准在两假期间补课,但令行而不能禁止,是老师的原因吗?问问你的周围,哪个老师愿意补课?是学校的原因,还是家长的原因,社会的原因?
于是人们都在喊,救救我们的孩子。可你忘了,和孩子一起上十字架的,还有成千上万的老师,谁想过为教师减负了?
教师真的没有负担吗?一节课仅仅四十五分钟,没有做过老师的人不懂,备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教师平均要花费多少时间。
教师真的没有压力吗?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班级的压力,社会议论的压力,不定期有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压力……
有多少老师猝死?
有多少老师病倒?
有多少老师流失?
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哪来的死亡和逃离?
谁来关心教师?
谁来为教师减负?
谁让教师和大家一样,拥有一个美好的不受干扰的一心一意自己生活的假期?
两千零三年的非典,我们放了一个半月的假,我感到无比的幸福,此后 我一直盼望再来一次这样的机会。是的,我有些变态了,在那样的无休止的劳动中,我不变态行吗?有几个人能承受的起?
所以我反人道地大喊,在不死人的情况下,让非典来得更猛烈些吧。
九、思考四、春蚕到死丝方尽
春蚕到一定程度开始吐丝,不死不休,我想如果让它不要那么拼命,是否会多吐一点呢/?这是科学,我不大懂。但我知道那棵奉献树,如果那人的索取不是那么变本加厉,如果它有一点底线,它至少可以为这个人做更多更大的贡献。有一个成语叫做“杀鸡取卵”,我从老师的身上为它找到了最好的注脚。如果一个老师在不顾自己的身体拼命地工作,通过透支健康来换取事业的成功,这是不是一个好老师?社会和大众对这样的老师是欢迎之至的。我却认为这样的老师不忠不孝,是家国之贼。国家培养一个老师不容易,早早地把身体拖垮不能继续贡献自己的才智,是为不忠。
父母养活一个子女不容易,在父母尚未病倒的时候自己先倒下,让白发人照料黑发人,是为不孝。请看看你们周围的中小学校的课堂,超过五十的一线教师还有几个?几乎没有了,甚至四十岁左右的一线教师也在急剧减少,这是好事吗?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愈老弥香,教师队伍的年青化固然是好事,但那些培养出来的老教师早早退出课堂,这难道不是对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吗?我们一直在讲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教师算不算国民经济中的一部分呢?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重视一下教师的可持续性使用呢?
如果那个人不是太贪婪的话,那棵树会活很长时间,会结出更大的果实给他及他的子孙吃,会编出更美丽的花环给他和他的子孙玩的。
可惜。
十、思考五:舍小家为大家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会有一个乃至一群默默无闻的支持者,站立于优秀教师的背后的是一些什么人呢?是领导是学生还是家长?也许都有,但决不是最主要的。无数事例证明,一个成功的教师,其成功的代价,除了自己的私人时间和身体健康外,更有弃自己的家庭与亲情不顾,他们的背后,是老人卧病在床而无人照料,是孩子的无依无靠,是爱人的单肩独挑。
一方面是对工作的热情如火,一方面是对家庭的漠不关心,一方面是爱生如子,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孩子视而不见,我不知道,当教师站在讲台作为道德的楷模教育学生要热爱家庭,尊老爱幼时,他是否为自己对自己的老人和孩子无法照顾而感到心酸。
这真是无言的讽刺,我们的老师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操纵着狠命地打着自己的脸。他们不是在教书育人,而像是在表演,在表演着自己的苦痛给人看,来获取台下观众的同情,满足他们残忍的虐待心理的需要。
十一、思考五:当学生成为过去
千百年来,童谣作为一个时代的先声,以最直白最朴素的形式道出了民众对社会的看法,从夏桀时代的“时日曷丧”到明末“闯王来了不纳粮”,童谣显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和准确的预见性。大家听过现代的童谣吗?
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作为还不具备对善恶的理性分析能力的出孩童,为什么偏偏对学校和老师充满了如此深仇大恨,非得把其毁灭才甘心呢?这仅仅是因为教师的素质低吗?夏桀时代的“时日曷丧”见证了夏朝的灭亡,明末“闯王来了不纳粮”又吹响了明朝灭亡的号角,那么,这则童谣是否也预见了我们现代教育的危机呢?
如果说上述童谣仅代表世俗眼中的“坏学生”的看法,那么好学生是怎么说的呢?我亲耳听过一名高三毕业的学生不无鄙薄地说她的班主任:她对我好是为了我吗?还不是因为我学习好。我赁什么感激她呢?她应该感谢我还差不多,我考上了大学,她多拿几千块钱的奖金呢。
天地良心。
学生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如果说奉献不应有所希冀,甚至连最起码的精神安慰都求之不得,么奉献的意义何在?
如果说奉献应当有所回报,那么辛苦的老师们的忘我奉献换来了什么?
十二、思考七:园丁、工程师及太牢
老师仿佛就换来了无数的光环:春蚕,园丁,红烛,粉笔,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真多啊,把老师们乐得像个傻瓜。
古时候有一头牛,它和众牛生活在一起,默默吃草,默默耕田,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它安然地享受着阳光,也坦然地贡献着自己的力气。有一天来了一群文武大臣,他们对众牛一一审视,最终把目光落在了这头牛的身上,他们开始给它披红挂绿,精心地乔妆打扮,然后把它单独供养起来,众牛向它投来了羡慕的眼光,牛很振奋,也很开心。
不久后的一天,牛被牵了出来,他看到满朝文武和百姓黑压压的一片,这里正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这牛换了冠冕堂皇的名字——太牢,然后被宰了,献上了祭台,接受万民的膜拜。
老师就是这头牛。
老师本来可以安心地从事教育的,可不知什么人在什么居心的驱使下硬是把老师推上了祭坛,祭给那神圣的教育事业,而一同陪祭的,则是传统文明,是中国的未来。
教师不是不神,不是太阳,教师和大家一样,是平平凡凡的一个人,和大家一样要衣食住行,和大家一样上有老下有小,有家庭,有悲欢离合。教师不是你们所宣扬的那种圣人。
文革时,大家给老师挂上臭老九的牌子上街游行,如今,大家又给老师换上神圣的光环进行示众。
大家累吗?
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我们并不抱怨,我们最多为了缓解压力地发发牢骚。但我们不会因此耽误了工作,因为我们比你们大家都要清楚,都更清楚: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我们担负的是未来,我们尊奉的是良知。
请不要再无端地把我们拔高,我们承受不了。我们的付出不要你们热情的讴歌,我们只要求你们会心的一笑,而不是在给我们带上光环之后对我们进行无理的要求和横加指责。
请恢复我们本来的园丁面貌,让我们安安心心地种我们的花草。
十三、最后
我们希望:
请把我们当作平凡的人,请给我们一个平凡的人所拥有的一切权利。
请明白我们只是教育的实施者和政策的执行者,不要把政府和某些机关的无能强扣于我们的头上,比如你们大骂的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请用全面的整体的眼光看我们,诚然,教师队伍中有败类,但请从根本批评,是谁在无止境地扩大招生,使的师范生的队伍良莠不齐?谁通过各种关系把没有任何能力的人安排到学校?是谁把学生的地位不加考虑地一再拔高,使得教师倒在地下做了学生的奴隶,面对学生的无理而不知所措?试问,有多少教师有私家车,有多少教师买得起豪宅,又有多少教师包过二奶?
请务必告诉你的孩子,我们教师虽然拿了国家的钱,但我们在工作中真的是有感情付出的,如果我们爱孩子的话,请他们也稍稍的从心里爱我们一点点,相对于教他们知识的我们,给孩子钱的家长们,你们的话孩子会更容易听进去。
请允许我们拥有更健康,更科学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而不像是社会和你们把鼓励和宣传的那样。 |